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人间佛教的困局——以新雨社和现代禅为中心的一个考察(杨惠南)▪P2

  ..续本文上一页教」的理念是:在所有佛教宗派当中,印顺特别推崇原始佛教和初期大乘佛教。

  原始佛教,也就是释迦在世及其逝世后一百年左右的佛教。这一佛教的特色是:在佛典上,以四部《阿含经》做为依据。在修证上,强调透过守戒、禅定、开智慧的工夫,等别是「四念处」 [26] 的工夫,以期证得四种深浅不同的「果」位 [27] 。

  而初期大乘佛教,则以早期的《般若经》,以及印度有名的佛教学者—龙树(Nagarjuna,150—250A.D.)诠释《般若经》的作品,例如《中论》、《大智度论》等,为理论的依据。这些佛典和作品,主张「一切皆空」、「世间与涅槃无有少分别」(《中论》语)、「不证涅槃(实际)」等「法空」、「不二」等道理。

  就原始佛教来说,印顺强调的不是证得「果」位,而是《阿含经》里的人间性或人本主义。这一人间性或人本主义,和中国儒家所提倡的人间性、人本主义,有许多相同之处。印顺曾这样回忆,他之所以重视《阿含经》的原因:

  二十七年(1938)冬,梁漱溟氏来山(缙云山),自述其学佛中止之机曰:『此时、此地、此人』。吾闻而思之,深觉不特梁氏之为然,宋明理学之出佛归儒,亦未尝不缘此一念也。……吾心疑甚,殊不安。时治唯识,探其源于《阿含》,读得『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句,有所入。释尊之教,有十方世界而详此土,立三世而重现在,志度一切有情而特以人类为本……吾为之喜极而泪。 [28]

  印顺只重视原始佛教的人间性或人本主义,而不强调修戒、定、慧,以证「果」位;这点,受到了现代禅的强烈批判。温金柯即曾批判印顺对于证得「初果」 [29] 自相矛盾的说法(详前文)。他总结地说:『他(印顺)比较排斥修行证道,比较排斥禅定……对真正踏入修行的人的一种怀疑与批判。』 [30]

  而对印顺只重视初期大乘佛教,而忽略,甚至批判后来的大乘佛教(特别是在中国发展出来的禅宗、净土宗、密宗),现代禅采取批判的态度。事实上,这也是现代禅和印顺分道扬镖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代禅理论家—温金柯先生,即曾说:『他(印顺)……比较排斥禅宗、密宗,甚至还有净土宗。……我觉得他的否定性或破坏性那一面的影响力是满深的……。』 [31]

  而现代禅的创始人—李元松上师,则更明白地说:

  我承认我受到他(印顺)的影响非常深、非常多,但如果把现代禅纳入印顺法师的系统,我不知道从历史上的意义来看是不是适当﹖原因是对于佛法部份最核心的思想和体验我都不认同他……我觉得现代禅比较像是从阿含、般若、禅、密、净土以及现代的人文精神,复加上《倚天屠龙记》所共同孕育而生的。 [32]

  综合地说,现代禅采取初期大乘佛教所主张的「一切皆空」—这是印顺所认同的;但却又加入中国所展出来的禅、密思想—这是印顺所批判的。

  另一方面,对于印顺的重视初期大乘佛教,新雨社却采取强烈的反对态度。美国新雨社的创始人—张大卿先生,就曾批评说:『比如他(印顺)会突显早期《般若经》的思想,对四谛、八正道的修行的次第,比如如理作意、正知正念、法次法向,就没有交代的很清楚。』 [33] 而台湾新雨社的创始人—明法法师(张慈田),也说:『(印顺的)《佛法概论》……里面有一些误导的倾向….印顺法师会将它(原始佛教)导向大乘佛教较广阔的菩萨道思想。我是觉得这其中对法义的诠释有一些问题。』 [34]

  另外,和新雨社理念相同的宋泽莱,也几乎倾其全力,严厉批判印顺所提倡的初期大乘佛教,特别是龙树的「中观佛教」 [35] 。他说:

  印顺法师毫无批判的接受龙树,我觉得很奇怪。在他看来,龙树跟释迦没有两样,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其实释迦是不谈法空(无)的,龙树是大谈法空的,怎能等同﹖印顺带给台湾佛教一个好处是他可以使台湾佛教不断地回到更早的佛教,但也会带来一个危险性,他可能是另外一个深中法空思想迷药的大乘。 [36]

  台湾意识强烈的宋泽莱,以为大乘佛教是「亚洲大陆玄学」的一部分,对台湾这种岛屿国家来说,只有害处而无益处。对台湾有益的,只有释迦原创的原始佛教。他说:

  释迦牟尼的真正教义其实是很适合台湾的,这点恐怕很少人知道。但我们可以考察,真正绍继了释迦教说的上座派佛教,都是流行在岛屿或半岛国家之上的,譬如锡兰、印度尼西亚、缅甸、泰国。那是因为真正释迦教义是反对印度人那种大梵天统一论而产生的。释迦之教的无常(变动)观念、无我观念都适合濒临海洋的国家。……也就是龙树大乘佛教及中国大乘佛教必须窜改释迦原始教义的原因。因为真正的释迦之教是破斥「齐物论」「大我论」「太一论」「永恒论」「阶级统治论」「形上玄学论」「独断论」「万化冥合论」「集体主义论」「是非善恶难以辨别论」「佛魔同体论」「唯心论」「虚无论」「吹嚧膨胀论」的大敌,它是反抗一切亚洲内陆反人性玄学思想的先知! [37]

  宋泽莱之所以这么强烈地批判大乘佛教,是因为他以为,龙树所代表的大乘佛教,其所提倡的「法空」(一切皆空)思想,导致「不二」的结论。而在「不二」的结论之下,「非」变成了「是」、「恶」变成了「善」、「佛」与「魔」也可以是「同体」 [38] 。

  另外,宋泽莱甚至把中国和台湾佛教徒对于政治的冷漠,归罪于大乘佛教的「法空」思想;他说:

  四十年来,自没落的中国迁徙而来的佛教是那么样在凸显一些与佛陀生前言教相反的「秽理」。这一派的佛教(在台湾的中国佛教)所提倡的「反智论」「虚无言论」「佛魔同体论」「超越(苦难世间)论」,在四十年中渗透入了台湾人的心灵,我们的信徒也跟着充满了形上、歪曲、诡异的思想。……这种思想也正是国民党式的污染!我曾看到锡安山的宗教徒被击杀于警棍之下,而「在台湾的中国佛教」一片掌声。慈悲之心荡然无存!我也曾看到当马赫俊神父被驱逐于宝岛之外,而「在台湾的中国佛教」落井下石。 [39]

  宋泽莱对大乘佛教的这些批评,引起许多反对声音;甚至连新雨社的张大卿先生,也认为他太过「不容忍」 [40] 。但是宋泽莱的观点,显然在新雨社里起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五)小结

  总之,印顺法师所提倡的「人间佛教」,其中几个主要的理念,有些被新雨社和现代禅所接受,有些则被他们所批判。

  大体说来,对于现实政治和社会的关怀,被新雨社所接受;但由于印顺所偏爱的(初期)大乘佛教,被新雨社的人士视为「是非不明」、「善恶不分」的「不二法门」,因此,在他们眼里,印顺对于现实政治和社会的关怀程度,因而大打折扣。

  其次,印顺对于「凡夫菩萨」的强调,则是现代禅所极力批判的理念。他们以为,代表大乘佛教的菩萨,决不是「凡夫」,而是体悟了「空性」的人。

  而印顺所强调的「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乃至「不证实际」,则是新雨社和现代禅所共同批判的理念。他们一致认为,印顺的著作里,缺乏明确指导读者修行的道路。不求证入「实际」「果」位的说法,更被视为违背了佛典的明训。

  最后,印顺推崇原始佛教和初期大乘佛教。大体说来,新雨社接受了原始佛教的教义;却强烈批判(初期)大乘佛教。而现代禅,则一方面接受了原始佛教「四果」的修证阶位,二方面接受了初期大乘佛教,特别是龙树所弘扬的菩萨精神和「空」的哲学。但另一方面,却又偏爱在中国(和日本)所发展出来的禅宗和密教。

  二、新雨社的成立及其中心理念

  (一)新雨社的成立及其教团组织

  1.美国新雨社的成立缘由及其名称的来源

  新雨社是台湾第一个弘扬原始佛教的团体,再加上新雨社有着强烈批判传统佛教和现实政治与社会的特性,使得这一台湾佛教新兴教团,备受瞩目。

  台湾的新雨社,乃美国新雨社的延伸;因此,让我们先从美国新雨社的成立谈起:

  台湾新雨社创立人—张慈田(后来的明法法师),在台北道场启用典礼(1991年4月41日)的致词当中,曾说:

  「新雨」刚开始是在美国活动,在1986年3月由张大卿老师在美国洛杉矶的法印寺,举办二十三场原始佛法的演讲,之后,我们就有一个小团体,大约有十多位,经常的聚会,来年也就是说1987年1月,我们认为需要有一个组织来推动原始佛法……于是就开始组织化,也向美国政府正式登记这个社团,我们的英文名字叫做SocietyforBuddhistRe—naissance,逐字翻译是「佛教复兴社」,但是我们中文把它取名「新雨佛学社」后来再改名「新雨佛教文化中心」……。 [41]

  由这段引文看来,美国的新雨社,是由张大卿先生,在1987年1月,成立于于洛杉矶。美国洛杉矶的新雨社社员,除了张大卿和张慈田之外,属于「元老级」的还有白伟玮(张大卿夫人)、蔡茜茜、杨平猷、汤维萍、叶盛冲、王丽珠和谢锦满。另外,林良彬、吴建贤、姚克洪、显如法师等人,也先后加入了美国新雨社。经常参加聚会的大约二十人 [42] 。大体说来,美国新雨社的这些社员,都是由台湾远去美国留学的青、壮年留学生所组成,少部分则是中国大陆的留学生 [43] 。

  在美国新雨社创始人—张大卿的访问中,笔者归纳出美国新雨社创立的原始动机,大约有下面几点 [44] :

  (1)传统台湾(中国)佛教在传播上出现危机:

  张大卿以为,传统台湾佛教,「地方性的味道很重」,无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张大卿说:『台湾佛教的宗派大概来自于中国大陆,有中国大陆的地方性色彩,作为世界宗教,这些色彩很难推广出去……。』又说:『新雨社原初创社的目的是希望能够透过新雨社把佛…

《人间佛教的困局——以新雨社和现代禅为中心的一个考察(杨惠南)》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