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余行年六十有八,不独心习未除,身习又复缠绵。余自十七八岁起即患脱肛,每次必下堕,至今五十年,以年月日计之,当在一万八千次以上,其累可知。今年癸巳初六日辰,忽又大发,肛门痔肿如梨,经中医痔科专家潘淘非君医治,不用刀割,用药逐渐拔根,仅三七日完全治愈。闻诸割治者每因不净而重发,此则无后忧矣。因知积习非痛下决心不得除,而得医又在时节因缘也。卧病一月,起无病容,以心中常作乐观,不以为病也。夙业中或应得牢狱灾,则此病可喻如一月有期徒刑,为期至短,了脱许多债,宁非快事。又床席间种种秽莫,以及酸痛失眠不得自由等等,概要不去理它,并不望其速愈。盖一生难得的是闲字,今在病中、少却多少人事往还,与免去说法造口业,此又一快事也。愿普世间一切病人,以此法克服一切痛苦,莫辜负了此一病,因此悟道,所谓转烦恼为菩提者,即此意耳。
牛皮胶
硬牛皮胶,以水化之,浸一日夜,不见软化,不免躁急,甚至以为不灵,不知时节因缘,到时自化。只要不断水。我人情道,亦犹是也。牛皮胶,乃我之习气,使终日在风干处,日增其坚,虽亿万年不妨也。水者,见性也,见性后,习气始有化除之望。但不可旦夕见功也,更不可以一时见功而疑及根本。见异思迁,别谋道路也。故平时切不可斤斤于习气上自生疑怖,我只斧底抽薪,先从心地法门下手,见性后,时时照顾到本来,不可松动,不可性急,自有融化之日。牛皮胶者,无情物也,此无情说法也,其谁闻乎?
理发员朱某
余十数岁时,家乡有老理发员朱某,为我家理发,历至四代,其人无老态,久而不变,以荣辱得失不系于怀。我见之,经三十余年,几如一日也。因思人世升沉,原无定义,心愈高,贪愈炽,名愈重,苦愈深。若居于高处,倾跌必重。彼终岁在下,心不贪炽,从不虞有倾跌,即有,亦不适由地毯上跌至地板上耳,无伤也。我当学其恬退,然渠日日工作不辍也。
花
明日二月二,为百花生日,万紫千红,各有其性,而人好之者,亦可见其性也。雅俗各有不同,好芝兰者必不喜茉莉玫瑰,以薰莸之各异也。曲高者,和自寡耳。我人学佛,亦必从高处著眼,先人为主,取法乎上,方不易受惑。
横出三界
修净土者,有横出直出之喻,如虫在竹竿内求出。出者,透彻以见性也。横出有直了之意,只此一关,穿透即是,故与禅宗同,以皆从八识修也,直证大圆镜智。大圆镜中,有何物乎,上上智,便可顿超直入,不历阶段,亦无渐次,故以为喻。净土一心念佛,佛者,大圆镜也,暂假有根,归人无相,以一句弥陀,扫净万念,何等简捷精当,岂但横出,并无有关,亦无出入,心不在内在外,亦不在中间,即此便是,所谓圆妙明心,本来如是,亦不立圆妙之量,不出自出矣。故念佛最后一句,便是念佛是谁,但不经数十年之昏天黑地念佛过来,却不易得一旦开朗之喜。纵此生不得一点开朗,然而善根种矣,善缘结矣,入于品位中矣。惟习气未动,往生者,尚须到彼再修,再见性,再除习气,此所谓带业往生者也。故彼之所谓横出者,亦仅到西方缘熟,可以往生之时,兴禅宗顿超见牲,果地不同,而下手处禅宗全仗自力,比较困难,净土仗有佛力,比较有方法为易。至于直出云者,层层有节,处处有关,是取以喻教下者,是言名相之学,究之无穷,理胜于事,遂遥远无期云尔。年老人终不宜劝其人于名相也、非法有高下也,盖一切法,皆不可得,皆是空相,故日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又何争乎?
住
石住碍路,水住成腐,气住则滞,血住为毒,心有所住而成见,见住而为执,此立我之根,遂成百病,一切业,由此丛生。彼此相因,而人事颠倒无穷矣。故以无住为贵,天下无过不去之事,所过不去者,皆各住所住而不通耳。
逝
孔子观水而叹,曰:逝者如斯乎!刹那间,皆去而不复返也。古人惜寸阴,惜其逝也。我人试观时计,刹那不停留,去而不返,即我之寿命,时刻见短促而不觉也。病中读《琵琶行》,至秋月春风等闲度,掩卷叹息,念我一逝六十八年矣。嗟乎,逝者如斯乎。
发白非性白
西天第三祖商那和尊者,问其侍者优波球多曰:汝年几耶?答曰:十七。尊者曰:汝身十七,性十七耶?答曰:师发已白,为发白耶。尊者曰:我但发白,非心白耳。球多曰:我身十七,非性十七也。尊者知是法器。后三载,乃授法为第四祖。
烦恼是宝
人无烦恼,即不自知其为烦恼而求其脱离也,遂永处沉沦,不知所拔。如人因在地上跌倒,还因地而爬起,离了地而求起,终无办法,解铃还是系铃人,烦恼实是至宝。
杂谈苦恼
苦恼二字当有别解,言苦从恼生,无恼即无苦,而恼自有心起,以未明心本来空,故认一切为实,有此即妄也,惑也,业苦随之矣。
修道人最忌有争,争名争利,生死之长坚固者也。高于我者,莫与争名;下于我者,莫与争利,等于我者,莫与争能。争则意气生,是非起,世法尚不许,况出世法乎?
参须实参,悟须真悟,不可徒托空言,以敌不得生死。故所言实者须亲见实相,真者须到真实不虚地。且事到其间自有个真实考验处,否则成为未得,谓得之大妄,自欺之愚,亦已甚矣。
名心未死,莫为人师,如星火未熄,随时可燃也。然而除法见为最难,维摩经法供养品有句云:不复起见是为最上法之供养。此世尊四十九年说无量法之总持也。
学到老
世界之大,宇宙之广,我所见闻者,尚不及恒沙一粒,岂可自大?越老越感觉学问之不够,力量之不足。今行年垂七十矣,虽有利众之心愿,苦无济世之善法。年老精力就衰,不能起而行者,或可坐言笔录,事不论巨细,苟有所得,即愿公诸同好。兹将老来见闻,逐段记录,亦不敢善小勿为之意也。
插瓶花一事可为细矣,但不久即谢。闻诸花匠云:花瓶内水只可寸许,切勿多放,花上勿著水、亦不可靠著他物,以免吸收水分,每两日换一水。我试之极妙,经多日不萎。牡丹芍药插瓶前持剪处于火上烧焦再人水则易开发。有云水中放炭一块尤妙。
院内四周墙角,欲其经久不倒,须每年墙脚草清除一次,以除根为妙。植树离墙宜远宜深。
手足或被水火烫伤,急用碱水化敷之,水不可太多,立可止痛。
人身百病,内喘外癣为最难治。喘病尤苦,近得一方,用北瓜六斤去子,饴糖四斤,老姜半斤取汁,三药同煮成膏,于立冬日起,每日服一汤匙,开水冲服,轻者一冬一料,重者三冬见效。
黑木耳功力较白木耳数倍,凡病后每日食二钱,要炖烂,服一斤得奇效。有郑老居士服十多年,今八十六矣仍健在。但青年有滑精病者不可多吃。
凡恼怒不可制止时,急想自己脚心下,使火下降,即无中风之虞,以血不冲入脑也。
见性法
看一切物,是用眼,但何以眼不见眼。要见自己的眼,只有闭目沉思。而这个见是什么?假名为想为思,此即是心。
但何以有心,心如影像。但又何以能鉴照呢?这影像是所照得的果,因在何处呢?这能照的因,又是什么呢?
能力是两事,能是本能的体,力是所发的用,那影像是心力,那本能又是什么呢?
外相固然可见,那心中的影像内相亦可以意见,独有无影像的本能实相,不可以眼见,不可以耳闻。以心见亦且不似,但离了心又不得见,又要离了见,见才可以见,这是灵妙的见,然又本来如是,并不希奇。凡事定有因缘
凡事定有因缘,法之盛衰,不往形表,应机应时若或使之矣。总之世事尽属缘会,以缘会故无常,以无常故幻,以幻故不必取以为实,佛法又何尝不是幻妄,惟幻尽而真空斯显,若有未尽,毫厘之间,千山万水,但终是眼下毛头许一切具足可贵可怪,不可方物,众生昧之,二乘守之,菩萨证之,佛则了之,了知本来如是也。此事不用功固不见,用功亦不见。未明前,大皆都求得个有所见的,不知就此立了能见,能所既立,转辗不见矣。但又非著力不可,更不是守空即是。先打除妄念,亦不是打除,只是顿息诸缘,直下无住,识得其本来如是。此本来者,不用妄念多寡,而有所增损变坏,似有关碍,实无关碍,既无关碍,则妄念者(即无明)又何莫非真性中之所显,知而用之,即为妙用,不知而随之,遂为业识茫茫未有了期。尔等试自问何如?一、还怕无明否?二、还随无明否?三、无明与真如为一抑为二?四、于一切时,一切处,不因动静而常见其在左右否?果能如是,大可放下。“不放心”三个字最误事,对人对己对待对境,全是毛病,以有对也,百病俱起矣。试于不放心处,将其心其事且任之,看是如何,结果也不过如此,毕竟求所得碍者,了不可得,如此暑热,至百度以上,与六十度清凉之境,又有何别,以此度夏,岂不舒适。
学佛要有聪明
学佛要有聪明,始能得巧劲,往往死用功,越用功越远,倒不如不用功的人忽而得机,见到便见到,且问见到个什么?在不曾见到以前,往往死要去求他,不知越求越不见。譬如世上本没有这个人,你却要想像这个人的相貌年岁,如何可得。此本无面目的面目,要信得过,非有极大智慧,极大魄力,决不敢承当。诸位打了许多坐,这个没面目的自己,见到没有?你以为你现今的身体是你的身么?你的思想知识就算是你的心么?除了这两种,却拿什么来当你自己呢?古人说要见到了这个真面目,才是你世世生生安身立命之处,否则捕风捉影,总不能拿风影来当你自己的呀!这个东西,就在你眼前,要去求他,却是骑牛觅牛,这个东西,既在眼前,你自己看就是了,问佛问我,问诸经本文字,和一切理论,究有何用?师兄弟每次见面集会,切不可空过了,辜负了自己的好光阴。大家且商量商量看,人家是非长短,莫去管他。譬如高楼上看马路上形形色色,不是不见不闻,见了也管不来,管了也一无用处,此心正如此空空地,不是有心,不是无心,正这个时,是什么?在在处处用心,用这个无…
《印心语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