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德黄念祖老居士讲“阿弥陀佛四十八愿”▪P2

  ..续本文上一页”是横,形状是横的。猫狗不像人,人是直立站着的,猫狗是横着的。畜生道遍在各处,披毛带角,有鳞甲,有羽毛;在水里也有,空中也有,陆地也有;互相吞啖,你吃我,我吃你,受苦无量。常见的猪,都要受一刀之苦,而且子子孙孙都被斩尽杀绝。尺蠖(槐树上的绿色肉虫)挣扎在蚁群之中,一口一口地被蚂蚁活活咬死。报纸上夸耀名厨的技术,一盘活鱼被客人吃光了,嘴唇和眼睛都在动,这就显示人在咀嚼品味之际,鱼正惨受千刀万剐粉身碎骨之苦。从以上常见的事,可略窥畜生无尽诸苦。

  极乐国中没有三恶道,所以是净土。《阿弥陀经》:“彼佛国土无三恶道”,国中众鸟是弥陀教主“变化所作”。以上是第一愿。第二不堕恶趣愿:“焰摩罗界”就是焰摩王的世界。焰摩罗常译作阎魔。焰摩王主守地狱,主管世间生死罪福种种业报。本愿承接第一愿,国中不但没有三恶道,并且国中众生永不更堕三恶道。愿文是:阎摩罗界、三恶道中的众生“来生我刹。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更堕恶趣”。本愿有三个重要涵义:㈠恶道众生同可往生。㈡往生的众生决定都成佛。㈢往生者纵有极重的罪业也不堕入三恶道。从本愿中完全托出了弥陀大慈大悲大愿大力的本心。极乐国中不但没有三恶道,而且三恶道中的一切众生一旦生到佛刹之后,受到佛法的教化,都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佛)。国中没有恶趣,大家都来,来了之后大家都要成佛,这就是佛的本愿。更应注意和感恩的是㈢“不复更堕恶趣”。到了极乐世界,不会再堕到恶趣里去。从这句愿文就可破现在有种反对带业往生的说法,他们举出净土三经都没有带业往生的明文,就认为带业往生这话是错的。这种论证不但违反净土宗教义,而且这个态度也是违反科学的。弥陀大愿中明明白白有“不复更堕恶趣”的话,若是根本往生的人都已恶业全消了,阿弥陀佛还要加这句愿文干什么!应知不更堕恶趣是由于佛的愿力。他虽然带着应入恶趣的罪业来了,但他可以在极乐国土勤修功德,更加极乐种种增上因缘,成就殊胜功德,可以消除一切罪障,所以不复再堕恶趣。不复再堕恶趣,就是对带着恶业去的人说的。如果来的人,每个人都没有恶业,还说你不用更堕恶趣干什么!那这话就是多余的了。法藏比丘怎么能说废话发废愿呢?所以龙树大士说:“若能生彼国,终不堕三趣。”龙树菩萨这话也是如此。倘若往生的人的罪业已经消清了,龙树菩萨还说这话干什么!龙树大士大家都普遍尊重,是八宗的祖师。龙树菩萨的话,希望大家重视。这个愿非常殊胜:㈠是恶趣的众生也可以往生,而且不再堕入三恶道,表示弥陀的悲心无尽。㈡是往生的人都要成佛,这是大誓愿海的本心。可以看出,弥陀圣心,愿愿都是为众生,愿愿都是愿一切众生成佛。在这愿之末是“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不取无上正觉”。现在法藏菩萨成佛以来已经十劫(实际上阿弥陀佛已经久远成佛,成佛十劫还是示现),所以这一切愿都已成就,都是现实的。我们只要如法奉行,就一一都可完全实现。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所有众生。令生我刹。皆具紫磨真金色身。三十二种。大丈夫相。端正净洁。悉同一类。若形貌差别。有好丑者。不取正觉。三、身悉金色愿。四、三十二相愿。五、身无差别愿。】

  第三,身悉金色愿。愿文是:“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所有众生。令生我刹。皆具紫磨真金色身。”大意是:我成佛的时候,十方世界所有的一切众生,让他们生到我的国土时,身体都是紫磨真金的颜色,都是真金色身。紫磨真金是最好的真金,中国人说是赤金。好金带红色,金的成份足。诸佛都显金色身,善导大师解释:诸佛为什么显金色身?往生的人也都显金色呢?因为金的颜色光亮洁净,令人喜悦。而且金是不锈不坏的。一块铁会上锈,变得难看,甚至就烂掉了。很多世间东西也比不上金子,总会发霉变色生锈。金子就没有这些毛病,所以金子可贵也在此。诸佛现金色身,是要借金子的不坏不变,来显常住之相,所以显金色身。所以善导大师说:“诸佛欲显常住不变之相,是故现金色身。”《会疏》说:金色表示中道实相,因为人民都是一样,没有差别,都是金色,彼此平等。平等正是中道之意。

  第四,三十二相愿。愿文是:“三十二种。大丈夫相”(三十二相的具体内容详细写在《大乘无量寿经解》中,这里不重复了)。《智度论》说:佛显三十二相,是随此间阎浮提(地球)众生的根器而说的而显的。古印度外道修习梵天的法,能看见天界天王的三十二相,所以佛就显这个相。实际佛是无量的殊胜,三十二相只是化身佛应此界众生的根机所显之相。至于报身佛,《观经》说,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每一相里有八万四千随形好。所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适应地球上人类的水平所显现的化身佛的相。八万四千相、八万四千随形好,还是报身相,报身还是从法身中流出来的。真正的法身不可色见声求,“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第五,身无差别愿。愿文是:“端正净洁。悉同一类。若形貌差别。有好丑者。不取正觉。”昙鸾大师解释说:“以不同故,高下以形。高下既形,是非以起。是非既起,长沦三有。是故兴大悲心,起平等愿。”咱们现在地球上就有黄人、白人、黑人等等不同,“以不同故,高下以形”。因为不同,所以会产生优等民族、劣等民族的错误分别。我们这个世界例子很清楚。有高有下,就有此优彼劣,优者依仗优势就欺压弱小,于是就争战不息,是非迭起。“是非既起,常沦三有”。恃强凌弱,残杀无辜,罪业不停,成为恶魔,就要堕落沉沦在三有之中出不去了。是故如来兴起大悲之心,发起大悲平等的胜愿,愿国中人民都是真金色身,三十二相,端庄严正,明洁清净,“悉同一类”,没有差别。所以极乐世界没有是非高下的退缘。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自知无量劫时宿命。所作善恶。皆能洞视。彻听。知十方去来现在之事。不得是愿。不取正觉。六、宿命通愿。七、天眼通愿。八、天耳通愿。】

  第六,宿命通愿。愿文是:“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自知无量劫时宿命。所作善恶。”大意是:每一个生到极乐世界的人,都能够自己知道自身无量劫以来的宿命。“宿”是宿世,就是过去世,俗称为前世。知过去多生做的一切善,一切恶,这个就称为宿命通。这是第六宿命通愿。“通”就是神通的简称。“穷潜神异,所为不测”叫做神。深藏在神奇之中,所有施为别人不能觉察,不能猜测,无法预计,叫做神。“所作无壅(没有堵塞不通的地方),自在无碍”(自由动作,没有障碍),叫做通。宿命、天眼、天耳、他心、神足、漏尽,是六通。其中只有第六通,唯是圣人所有,唯圣人所能证。外道再修只能生到非想非非想天,不能证漏尽通。若证漏尽,分段生死、轮回六道就没有了,所以唯圣。前五种是通于凡小,凡夫也有,小乘也有,甚至妖魔鬼怪。北方的四大家,黄、白、胡、柳(黄是黄鼠狼,白是刺猬,胡是狐,柳是蛇),它们也都可以得一点点初步的邪通。所以佛教不许修行人卖弄神通,因为这些神通,妖魔鬼怪也能有,它们炫术欺人,招遥惑众,谤法祸人,为害严重,所以佛法禁止卖弄神通,若真有神通,一般只是在寂灭之前,稍微显现一点,不准招摇。神通只是圣末边事(圣道里面末尾的边边上的事),若与智慧相比,那就是次要里的次要,实是不能相比。不重智慧专重神通,是舍本求末,长此以往必入魔途。漏尽就是要断见思惑。证初果要断见惑,见惑就是身见、边见、见取、戒取、邪见、贪、嗔、痴、慢、疑。思惑是贪、嗔、痴、慢。要把色界天、无色界天的贪嗔痴慢全部断尽才证阿罗汉,这就是竖出三界,修行的道路很难。往生极乐世界是横出三界,所以叫做易行道。往生极乐世界的人由弥陀愿力的加被,一生到极乐世界,就具足神通,并比凡夫外道所得的通大得多,也比小乘正道从禅定所得的大得多。《事赞》说:“三明自然乘佛愿,须臾合掌得神通。”以弥陀弘愿作为增上缘,所以神通超过常规情况。

  小乘的神通要跟佛菩萨相比,有九种差别:㈠宽狭不同。范围不同,声闻的天眼、天耳所能通达的,是两千个国土,缘觉是六千个国土,现在本经中说亿那由他百千佛刹都能通达,不知比这强多少倍了。㈡多少不同。声闻缘觉小乘,他一个心念做一件事,不能办很多事;佛菩萨能化现到十方一切的世界,同时同一刹那,能现各种身,天身、修罗身、人身、鬼身、畜生身,都能现。㈢大小不同。二乘所现大身不能进到小的空间,现小身装不下大的东西;佛菩萨所现,大身能遍满三千大千世界,能让这样的身体入一个微尘之中,也能现一小微尘的身容纳大千世界。㈣迟速不同。我们这个神足通,二乘到远的地方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到;佛菩萨就不是这样,不需要时间,一念能到十方世界。㈤虚实不同。二乘阿罗汉所现他只是相似,没有实用;佛菩萨所现都有实用。(六)所做不同。二乘所现就是不能让他有心;佛菩萨能化现无量人,可以叫所化的各各有心,各各去做不同的事,让人觉得每个就跟真实的人一样,有心有想,而二乘做不到。㈦所现不同。佛菩萨只现一个身,能让大众看到种种不同的人;能只出一声,令人各各异闻;并能安住一处,现身十方,二乘不能。㈧化根用不同。菩萨是六根互用,眼睛、耳朵、鼻子等等都可以互用,但二乘不行。㈨自在不同。《涅槃经》说:诸佛菩萨,凡所做为,身心自在……身现大的时候,心不跟着增大;身现小,心也不小;形象现喜,心也不喜;形象现发愁,心也不发愁。这二乘不行。二乘得的神通比大乘差这么多。

  生到极乐世界得的是大乘不共的神通,更加上弥陀的殊胜愿力,所以超越常规。宿命通自知无量劫时宿命所做善…

《大德黄念祖老居士讲“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