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德黃念祖老居士講“阿彌陀佛四十八願”▪P2

  ..續本文上一頁”是橫,形狀是橫的。貓狗不像人,人是直立站著的,貓狗是橫著的。畜生道遍在各處,披毛帶角,有鱗甲,有羽毛;在水裏也有,空中也有,陸地也有;互相吞啖,你吃我,我吃你,受苦無量。常見的豬,都要受一刀之苦,而且子子孫孫都被斬盡殺絕。尺蠖(槐樹上的綠色肉蟲)掙紮在蟻群之中,一口一口地被螞蟻活活咬死。報紙上誇耀名廚的技術,一盤活魚被客人吃光了,嘴唇和眼睛都在動,這就顯示人在咀嚼品味之際,魚正慘受千刀萬剮粉身碎骨之苦。從以上常見的事,可略窺畜生無盡諸苦。

  極樂國中沒有叁惡道,所以是淨土。《阿彌陀經》:“彼佛國土無叁惡道”,國中衆鳥是彌陀教主“變化所作”。以上是第一願。第二不墮惡趣願:“焰摩羅界”就是焰摩王的世界。焰摩羅常譯作閻魔。焰摩王主守地獄,主管世間生死罪福種種業報。本願承接第一願,國中不但沒有叁惡道,並且國中衆生永不更墮叁惡道。願文是:閻摩羅界、叁惡道中的衆生“來生我刹。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不複更墮惡趣”。本願有叁個重要涵義:㈠惡道衆生同可往生。㈡往生的衆生決定都成佛。㈢往生者縱有極重的罪業也不墮入叁惡道。從本願中完全托出了彌陀大慈大悲大願大力的本心。極樂國中不但沒有叁惡道,而且叁惡道中的一切衆生一旦生到佛刹之後,受到佛法的教化,都要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譯爲無上正等正覺,就是佛)。國中沒有惡趣,大家都來,來了之後大家都要成佛,這就是佛的本願。更應注意和感恩的是㈢“不複更墮惡趣”。到了極樂世界,不會再墮到惡趣裏去。從這句願文就可破現在有種反對帶業往生的說法,他們舉出淨土叁經都沒有帶業往生的明文,就認爲帶業往生這話是錯的。這種論證不但違反淨土宗教義,而且這個態度也是違反科學的。彌陀大願中明明白白有“不複更墮惡趣”的話,若是根本往生的人都已惡業全消了,阿彌陀佛還要加這句願文幹什麼!應知不更墮惡趣是由于佛的願力。他雖然帶著應入惡趣的罪業來了,但他可以在極樂國土勤修功德,更加極樂種種增上因緣,成就殊勝功德,可以消除一切罪障,所以不複再墮惡趣。不複再墮惡趣,就是對帶著惡業去的人說的。如果來的人,每個人都沒有惡業,還說你不用更墮惡趣幹什麼!那這話就是多余的了。法藏比丘怎麼能說廢話發廢願呢?所以龍樹大士說:“若能生彼國,終不墮叁趣。”龍樹菩薩這話也是如此。倘若往生的人的罪業已經消清了,龍樹菩薩還說這話幹什麼!龍樹大士大家都普遍尊重,是八宗的祖師。龍樹菩薩的話,希望大家重視。這個願非常殊勝:㈠是惡趣的衆生也可以往生,而且不再墮入叁惡道,表示彌陀的悲心無盡。㈡是往生的人都要成佛,這是大誓願海的本心。可以看出,彌陀聖心,願願都是爲衆生,願願都是願一切衆生成佛。在這願之末是“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現在法藏菩薩成佛以來已經十劫(實際上阿彌陀佛已經久遠成佛,成佛十劫還是示現),所以這一切願都已成就,都是現實的。我們只要如法奉行,就一一都可完全實現。

  【我作佛時。十方世界。所有衆生。令生我刹。皆具紫磨真金色身。叁十二種。大丈夫相。端正淨潔。悉同一類。若形貌差別。有好醜者。不取正覺。叁、身悉金色願。四、叁十二相願。五、身無差別願。】

  第叁,身悉金色願。願文是:“我作佛時。十方世界。所有衆生。令生我刹。皆具紫磨真金色身。”大意是:我成佛的時候,十方世界所有的一切衆生,讓他們生到我的國土時,身體都是紫磨真金的顔色,都是真金色身。紫磨真金是最好的真金,中國人說是赤金。好金帶紅色,金的成份足。諸佛都顯金色身,善導大師解釋:諸佛爲什麼顯金色身?往生的人也都顯金色呢?因爲金的顔色光亮潔淨,令人喜悅。而且金是不鏽不壞的。一塊鐵會上鏽,變得難看,甚至就爛掉了。很多世間東西也比不上金子,總會發黴變色生鏽。金子就沒有這些毛病,所以金子可貴也在此。諸佛現金色身,是要借金子的不壞不變,來顯常住之相,所以顯金色身。所以善導大師說:“諸佛欲顯常住不變之相,是故現金色身。”《會疏》說:金色表示中道實相,因爲人民都是一樣,沒有差別,都是金色,彼此平等。平等正是中道之意。

  第四,叁十二相願。願文是:“叁十二種。大丈夫相”(叁十二相的具體內容詳細寫在《大乘無量壽經解》中,這裏不重複了)。《智度論》說:佛顯叁十二相,是隨此間閻浮提(地球)衆生的根器而說的而顯的。古印度外道修習梵天的法,能看見天界天王的叁十二相,所以佛就顯這個相。實際佛是無量的殊勝,叁十二相只是化身佛應此界衆生的根機所顯之相。至于報身佛,《觀經》說,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每一相裏有八萬四千隨形好。所以叁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適應地球上人類的水平所顯現的化身佛的相。八萬四千相、八萬四千隨形好,還是報身相,報身還是從法身中流出來的。真正的法身不可色見聲求,“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第五,身無差別願。願文是:“端正淨潔。悉同一類。若形貌差別。有好醜者。不取正覺。”昙鸾大師解釋說:“以不同故,高下以形。高下既形,是非以起。是非既起,長淪叁有。是故興大悲心,起平等願。”咱們現在地球上就有黃人、白人、黑人等等不同,“以不同故,高下以形”。因爲不同,所以會産生優等民族、劣等民族的錯誤分別。我們這個世界例子很清楚。有高有下,就有此優彼劣,優者依仗優勢就欺壓弱小,于是就爭戰不息,是非疊起。“是非既起,常淪叁有”。恃強淩弱,殘殺無辜,罪業不停,成爲惡魔,就要墮落沈淪在叁有之中出不去了。是故如來興起大悲之心,發起大悲平等的勝願,願國中人民都是真金色身,叁十二相,端莊嚴正,明潔清淨,“悉同一類”,沒有差別。所以極樂世界沒有是非高下的退緣。

  【我作佛時。所有衆生。生我國者。自知無量劫時宿命。所作善惡。皆能洞視。徹聽。知十方去來現在之事。不得是願。不取正覺。六、宿命通願。七、天眼通願。八、天耳通願。】

  第六,宿命通願。願文是:“我作佛時。所有衆生。生我國者。自知無量劫時宿命。所作善惡。”大意是:每一個生到極樂世界的人,都能夠自己知道自身無量劫以來的宿命。“宿”是宿世,就是過去世,俗稱爲前世。知過去多生做的一切善,一切惡,這個就稱爲宿命通。這是第六宿命通願。“通”就是神通的簡稱。“窮潛神異,所爲不測”叫做神。深藏在神奇之中,所有施爲別人不能覺察,不能猜測,無法預計,叫做神。“所作無壅(沒有堵塞不通的地方),自在無礙”(自由動作,沒有障礙),叫做通。宿命、天眼、天耳、他心、神足、漏盡,是六通。其中只有第六通,唯是聖人所有,唯聖人所能證。外道再修只能生到非想非非想天,不能證漏盡通。若證漏盡,分段生死、輪回六道就沒有了,所以唯聖。前五種是通于凡小,凡夫也有,小乘也有,甚至妖魔鬼怪。北方的四大家,黃、白、胡、柳(黃是黃鼠狼,白是刺猬,胡是狐,柳是蛇),它們也都可以得一點點初步的邪通。所以佛教不許修行人賣弄神通,因爲這些神通,妖魔鬼怪也能有,它們炫術欺人,招遙惑衆,謗法禍人,爲害嚴重,所以佛法禁止賣弄神通,若真有神通,一般只是在寂滅之前,稍微顯現一點,不准招搖。神通只是聖末邊事(聖道裏面末尾的邊邊上的事),若與智慧相比,那就是次要裏的次要,實是不能相比。不重智慧專重神通,是舍本求末,長此以往必入魔途。漏盡就是要斷見思惑。證初果要斷見惑,見惑就是身見、邊見、見取、戒取、邪見、貪、嗔、癡、慢、疑。思惑是貪、嗔、癡、慢。要把色界天、無色界天的貪嗔癡慢全部斷盡才證阿羅漢,這就是豎出叁界,修行的道路很難。往生極樂世界是橫出叁界,所以叫做易行道。往生極樂世界的人由彌陀願力的加被,一生到極樂世界,就具足神通,並比凡夫外道所得的通大得多,也比小乘正道從禅定所得的大得多。《事贊》說:“叁明自然乘佛願,須臾合掌得神通。”以彌陀弘願作爲增上緣,所以神通超過常規情況。

  小乘的神通要跟佛菩薩相比,有九種差別:㈠寬狹不同。範圍不同,聲聞的天眼、天耳所能通達的,是兩千個國土,緣覺是六千個國土,現在本經中說億那由他百千佛刹都能通達,不知比這強多少倍了。㈡多少不同。聲聞緣覺小乘,他一個心念做一件事,不能辦很多事;佛菩薩能化現到十方一切的世界,同時同一刹那,能現各種身,天身、修羅身、人身、鬼身、畜生身,都能現。㈢大小不同。二乘所現大身不能進到小的空間,現小身裝不下大的東西;佛菩薩所現,大身能遍滿叁千大千世界,能讓這樣的身體入一個微塵之中,也能現一小微塵的身容納大千世界。㈣遲速不同。我們這個神足通,二乘到遠的地方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到;佛菩薩就不是這樣,不需要時間,一念能到十方世界。㈤虛實不同。二乘阿羅漢所現他只是相似,沒有實用;佛菩薩所現都有實用。(六)所做不同。二乘所現就是不能讓他有心;佛菩薩能化現無量人,可以叫所化的各各有心,各各去做不同的事,讓人覺得每個就跟真實的人一樣,有心有想,而二乘做不到。㈦所現不同。佛菩薩只現一個身,能讓大衆看到種種不同的人;能只出一聲,令人各各異聞;並能安住一處,現身十方,二乘不能。㈧化根用不同。菩薩是六根互用,眼睛、耳朵、鼻子等等都可以互用,但二乘不行。㈨自在不同。《涅槃經》說:諸佛菩薩,凡所做爲,身心自在……身現大的時候,心不跟著增大;身現小,心也不小;形象現喜,心也不喜;形象現發愁,心也不發愁。這二乘不行。二乘得的神通比大乘差這麼多。

  生到極樂世界得的是大乘不共的神通,更加上彌陀的殊勝願力,所以超越常規。宿命通自知無量劫時宿命所做善…

《大德黃念祖老居士講“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