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而念佛的人,是听到善知识教念佛法门,知道阿弥陀佛的真实功德名号之後,用真心诚意的心来念佛的。由此可知,造罪是虚妄心,念佛是真实心,这一虚一实,如何有得比呢?譬如有一间屋子,已经暗了一万年。当它被日光一照的时候,黑暗马上就消失了。难道黑暗会因为它已经暗了一万年之久,而不肯消失吗?
在缘是说,造罪业的时候,是从虚妄愚暗的心,缘由虚妄颠倒的境界而起的。而念佛的心,是从听闻佛的清净真实功德名号,缘由无上的菩提心而生的。这两种一真一假,怎麽能相比呢?譬如有人被毒箭射中,虽然中箭很深,毒液已渗透肌骨,但是只要一听到除毒鼓的鼓声,毒箭马上就会应声而出,不会因为毒药已渗入肌骨而不肯出来。 在决定是说,造罪业的时候,是以将来还要犯的心,断断续续的在造罪。而念佛的人念佛之时,已下定决心要脱离三界,以不再以凡夫身投胎人间的心,持续不间断的念佛,因此而舍命。由於这种善心十分猛利,於是得以往生。譬如有一条绳索,粗得十个人才抱得住,虽然一千个人来拉也拉不断。而一个小孩子,只要用锐利的剑,一下子就能把它切断。又好比堆积了一千年的木柴,只要用像豆子那麽小的一点火苗焚烧它,一下子它也就被烧光了。
又好比有一个人,一生都在修十善业,照道理应该可以生天的。但是临终的时候,他突然起了坚决不移的邪知见,而这一念的邪见,却让他马上堕落阿鼻地狱。你看恶业虽然虚妄,但是由於非常猛利之故,结果还能排除他一生修的十善业,而使他堕落恶道里。因此难道临终时用猛利心来念真实功德的佛号,而不能排除无始以来的恶业,而得以往生净土吗?
佛经上又说,只要用一念清净的心来念佛,就能够灭除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因此念佛的时候,由於心猛利故,可以伏止消灭恶业,一定可以往生。这点你是不须要怀疑的。
以前有人把十念成就解释成,只要临终念十气佛号就能往生,这是绝对错误的说法。为什麽呢?因为摄大乘论里说:“这只是发愿而已,实际上却并没有修行。”杂集论里说:“如果愿意往生安乐国土,就可以往生。若是听闻无垢佛的名字,就可以证得佛果。”这些讲的都只是最初所种的因,及最後所成的果,而省略了中间的修行法。如果有人把临终无间十念善行,当成只要临终念十口气佛号的话,那真不知道要耽误多少人呀。希望各位修行者要深思此中的道理,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要被邪知见误导,以免堕落。
第九疑
问:西方去此十万亿佛刹,凡夫劣弱云何可到?又往生论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既有此教,当知女人及以根缺者,定必不得往生。
答:对凡夫肉眼生死心量说耳,西方去此十万亿佛刹。但使众生净土业成者,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受生之心,动念即是生净土时。 为此观经云:“弥陀佛国去此不远。”又业力不可思议,一念即得生彼,不须愁远。又如人梦,身虽在床,而心意识遍至他方,一切世界如平生不异也。生净土亦尔,动念即至,不须疑也。
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者,但论生彼国,无女人及无盲聋 人,不道此间女人根缺人不得生。彼若如此说者,愚痴全不识经意。即如韦提女人,是请净土主,及五百侍女,佛授记悉得往生彼国。但此处女人及盲聋 人,心念弥陀佛悉生彼国已,更不受女身,亦不受根缺身。
二乘人但回心愿生净土,至彼更无二乘执心。为此故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非谓此处,女人及根缺人不得生也。
故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世界一切女人,称我名号厌恶女身,舍命之後更受女身者,不取正觉。”况生彼国更受女身?根缺者亦尔。
【白话释】
问:西方极乐世界离我们这儿有十万亿佛刹那麽遥远,我们这些劣弱的凡夫,如何到得了?往生论里面说:“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既然论这麽说,那就表示女人和残障者,一定不能生到那儿去啦。
答:你认为西方净土遥远,凡夫劣弱难生,是以凡夫的肉眼来看,以凡情的生死心来说的。要知道极乐世界虽然离我们的娑婆世界有十万亿佛刹那麽远,可是只要众生的净土业修成的话,临终时净定的心,就是在净土受生的心。起心动念之时,就是往生净土之时。
因此观无量寿佛经说:“阿弥陀佛的极乐国,离我们这儿并不远。”而且业力是不可思议的,只要一念清净就能往生,所以用不著担心那儿遥远。又好比我们做梦,身体虽然躺在床上,而我们的心意识却已经神游到其他的地方去了,而世间的一切却如平常一样毫无不同。往生净土也和做梦一样,心头动念就到了,用不著怀疑。
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是说,已经生到那里的,没有人是女人、瞎子、耳聋者或哑巴。而不是说这里的女人及残障者,不能生到那儿去。如果这麽认为的话,那就太笨了,根本就不了解佛经的意思。经里面韦提王后是女人,她也是请佛讲净土的当机者,佛陀授记她和五百位宫女都能往生极乐国。因此娑婆世界的女人及盲聋暗哑的人,只要修净土法门,往生极乐国之後,就不再是女人身,也不会是残障者了。
小乘人只要回小向大,发菩提心,愿意往生极乐国。到了净土自然就不会再有小乘人的执著。这是往生论所谓“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的意思,不是说这里的女人及残障者不够资格往生。
无量寿经里,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其中一愿说:“当我成佛时,十方世界的一切女人,要是厌恶自己是女人,如果称念我的名号,死了之後下辈子还是女性之躯的话,我就不成佛。”何况生到该国,还会是女人身吗?残障者也一样。
第十疑
问:今欲决定求生西方,未知作何行业,以何为种子,得生彼国?又凡夫俗人皆有妻子,未知不断淫欲得生彼否?
答:欲决定生西方者,具有二种行,定得生彼。一者厌离行,二者欣愿行。
言厌离行者,凡夫无始已来为五欲缠缚,轮回五道备受众苦,不起心厌离五欲未有出期。为此常观此身脓血屎尿,一切恶露不净臭秽。
故涅槃经云:“如是身城,愚痴罗刹止住其中,谁有智者当乐此身?”又经云:“此身众苦所集,一切皆不净,扼缚痈疮等根本无义利,上至诸天身皆亦如是。”
行者若行若坐,若睡若觉,常观此身唯苦无乐深生厌离。纵使妻房不能顿断,渐渐生厌作七种不净观。一者观此淫欲身从贪爱烦恼生,即是种子不净。二者父母交会之时赤白和合,即是受生不净。三者母胎中在生藏下居熟藏上,即是住处不净。四者在母胎时唯食母血,即是食 不净。
五者日月满足头向产门,脓血俱出臭秽狼藉,即是初生不净。六者薄皮覆土,其内脓血遍一切处,即是举体不净。七者乃至死後膨胀烂坏,骨肉纵横狐狼食 ,即是究竟不净。
自身既尔他身亦然,所爱境界男女身等,深生厌离常观不净。若能如此观身不净之者,淫欲烦恼渐渐灭少。又作十想等观,广如经说。
又发愿,愿我永离三界杂食,臭秽脓血不净,耽荒五欲男女等身,愿得净土法性生身。此谓厌离行。
二明欣愿行者,复有二种,一者先明求往生之意,二者观彼净土庄严等事欣心愿求。明往生意者,所以求生净土,为欲救拔一切众生苦故。即自思忖,我今无力,若在恶世烦恼境强,自为业缚沦溺三涂动经劫数,如此轮转无始已来未曾休息,何时能得救苦众生?
为此求生净生亲近诸佛,若证无生忍,方能於恶世中救苦众生。故往生论云:“言发菩提心者,正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者,则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者,则是摄众生生佛国心。”
又愿生净土须具二行,一者必须远离三种障菩提门法。二者须得三种顺菩提门法。何者为三种障菩提法?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著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三者依方便门,当怜愍一切众生欲与其乐,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故。
若能远三种菩提障,则得三种顺菩提法。一者无染清净心,不为自身求诸乐故。菩提是无染清净处,若为自身求乐,即染身心障菩提门,是故无染清净心,是顺菩提门。
二者安清净心,为拔众生苦故。菩提心是安隐一切众生清净处,若不作心拔一切众生,令离生死苦,即违菩提门。是故安清净心,是顺菩提门。
三者乐清净心,欲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涅槃故。菩提涅槃是毕竟常乐处,若不作心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即遮菩提门。
此菩提因何而得?要因生净土常不离佛,得无生忍已,於生死国中救苦众生。悲智内融定而常用自在无碍,即菩提心。此是愿生之意。
二、明欣心愿求者,希心起想缘弥陀佛,若法身若报身等。金色光明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放八万四千光明,常照法界摄取念佛众生。又观彼净土七宝庄严妙乐等,备如无量寿经十六观等。常行念佛三昧,及施戒修等一切善行,悉已回施一切众生,同生彼国,决定得生。此渭欣愿门也。
【白话释】
问:我现在决定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过不知道该怎麽修,怎麽做,才能得种往生之因,而得往生之果报?我们这些凡夫俗子都有妻室,不知未断淫欲,是否也可以往生?
答:决心往生西方的人,只要修两种行,就一定能往生。一种是厌离行,一种是欣愿行。
厌离行是说,凡夫从无始以来,就被五欲所缠缚住,因此在五道里面轮回,受种种的苦,因此如果心里不厌恶此五欲,不想离开此五欲的话,想要脱离三界实在是遥遥无期的。所以我们要经常观想观看我们这个充满了脓血屎尿,含藏了一切恶臭污秽的臭皮囊。
涅槃经说:“这个身体好比是一座城堡,里面住著愚蠢而吃人的罗刹,有智慧的人谁会喜欢这样的身体呢?”经上又说:“这个身体聚集了所有的苦恼及一切的污 ,被束缚不得自在,又会生痈长疮等,根本没有丝毫的好处。就连诸天的身体,也是一样的。”
修行的人不管是动是静,不管是醒著或睡时,都要经常观想这…
《净土十疑论(原文·白话释·提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