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十疑論(原文·白話釋·提要)▪P4

  ..續本文上一頁而念佛的人,是聽到善知識教念佛法門,知道阿彌陀佛的真實功德名號之後,用真心誠意的心來念佛的。由此可知,造罪是虛妄心,念佛是真實心,這一虛一實,如何有得比呢?譬如有一間屋子,已經暗了一萬年。當它被日光一照的時候,黑暗馬上就消失了。難道黑暗會因爲它已經暗了一萬年之久,而不肯消失嗎?

  在緣是說,造罪業的時候,是從虛妄愚暗的心,緣由虛妄顛倒的境界而起的。而念佛的心,是從聽聞佛的清淨真實功德名號,緣由無上的菩提心而生的。這兩種一真一假,怎麽能相比呢?譬如有人被毒箭射中,雖然中箭很深,毒液已滲透肌骨,但是只要一聽到除毒鼓的鼓聲,毒箭馬上就會應聲而出,不會因爲毒藥已滲入肌骨而不肯出來。  在決定是說,造罪業的時候,是以將來還要犯的心,斷斷續續的在造罪。而念佛的人念佛之時,已下定決心要脫離叁界,以不再以凡夫身投胎人間的心,持續不間斷的念佛,因此而舍命。由於這種善心十分猛利,於是得以往生。譬如有一條繩索,粗得十個人才抱得住,雖然一千個人來拉也拉不斷。而一個小孩子,只要用銳利的劍,一下子就能把它切斷。又好比堆積了一千年的木柴,只要用像豆子那麽小的一點火苗焚燒它,一下子它也就被燒光了。

  又好比有一個人,一生都在修十善業,照道理應該可以生天的。但是臨終的時候,他突然起了堅決不移的邪知見,而這一念的邪見,卻讓他馬上墮落阿鼻地獄。你看惡業雖然虛妄,但是由於非常猛利之故,結果還能排除他一生修的十善業,而使他墮落惡道裏。因此難道臨終時用猛利心來念真實功德的佛號,而不能排除無始以來的惡業,而得以往生淨土嗎?

  佛經上又說,只要用一念清淨的心來念佛,就能夠滅除八十億劫的生死重罪。因此念佛的時候,由於心猛利故,可以伏止消滅惡業,一定可以往生。這點你是不須要懷疑的。

  以前有人把十念成就解釋成,只要臨終念十氣佛號就能往生,這是絕對錯誤的說法。爲什麽呢?因爲攝大乘論裏說:“這只是發願而已,實際上卻並沒有修行。”雜集論裏說:“如果願意往生安樂國土,就可以往生。若是聽聞無垢佛的名字,就可以證得佛果。”這些講的都只是最初所種的因,及最後所成的果,而省略了中間的修行法。如果有人把臨終無間十念善行,當成只要臨終念十口氣佛號的話,那真不知道要耽誤多少人呀。希望各位修行者要深思此中的道理,要堅定自己的信念,不要被邪知見誤導,以免墮落。

  第九疑

  問:西方去此十萬億佛刹,凡夫劣弱雲何可到?又往生論雲:“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既有此教,當知女人及以根缺者,定必不得往生。

  答:對凡夫肉眼生死心量說耳,西方去此十萬億佛刹。但使衆生淨土業成者,臨終在定之心,即是淨土受生之心,動念即是生淨土時。 爲此觀經雲:“彌陀佛國去此不遠。”又業力不可思議,一念即得生彼,不須愁遠。又如人夢,身雖在床,而心意識遍至他方,一切世界如平生不異也。生淨土亦爾,動念即至,不須疑也。

  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者,但論生彼國,無女人及無盲聾 人,不道此間女人根缺人不得生。彼若如此說者,愚癡全不識經意。即如韋提女人,是請淨土主,及五百侍女,佛授記悉得往生彼國。但此處女人及盲聾 人,心念彌陀佛悉生彼國已,更不受女身,亦不受根缺身。

  二乘人但回心願生淨土,至彼更無二乘執心。爲此故雲:“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非謂此處,女人及根缺人不得生也。

  故無量壽經四十八願雲:“設我得佛,十方世界一切女人,稱我名號厭惡女身,舍命之後更受女身者,不取正覺。”況生彼國更受女身?根缺者亦爾。

  【白話釋】

  問:西方極樂世界離我們這兒有十萬億佛刹那麽遙遠,我們這些劣弱的凡夫,如何到得了?往生論裏面說:“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既然論這麽說,那就表示女人和殘障者,一定不能生到那兒去啦。

  答:你認爲西方淨土遙遠,凡夫劣弱難生,是以凡夫的肉眼來看,以凡情的生死心來說的。要知道極樂世界雖然離我們的娑婆世界有十萬億佛刹那麽遠,可是只要衆生的淨土業修成的話,臨終時淨定的心,就是在淨土受生的心。起心動念之時,就是往生淨土之時。

  因此觀無量壽佛經說:“阿彌陀佛的極樂國,離我們這兒並不遠。”而且業力是不可思議的,只要一念清淨就能往生,所以用不著擔心那兒遙遠。又好比我們做夢,身體雖然躺在床上,而我們的心意識卻已經神遊到其他的地方去了,而世間的一切卻如平常一樣毫無不同。往生淨土也和做夢一樣,心頭動念就到了,用不著懷疑。

  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是說,已經生到那裏的,沒有人是女人、瞎子、耳聾者或啞巴。而不是說這裏的女人及殘障者,不能生到那兒去。如果這麽認爲的話,那就太笨了,根本就不了解佛經的意思。經裏面韋提王後是女人,她也是請佛講淨土的當機者,佛陀授記她和五百位宮女都能往生極樂國。因此娑婆世界的女人及盲聾暗啞的人,只要修淨土法門,往生極樂國之後,就不再是女人身,也不會是殘障者了。

  小乘人只要回小向大,發菩提心,願意往生極樂國。到了淨土自然就不會再有小乘人的執著。這是往生論所謂“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的意思,不是說這裏的女人及殘障者不夠資格往生。

  無量壽經裏,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其中一願說:“當我成佛時,十方世界的一切女人,要是厭惡自己是女人,如果稱念我的名號,死了之後下輩子還是女性之軀的話,我就不成佛。”何況生到該國,還會是女人身嗎?殘障者也一樣。

  第十疑

  問:今欲決定求生西方,未知作何行業,以何爲種子,得生彼國?又凡夫俗人皆有妻子,未知不斷淫欲得生彼否?

  答:欲決定生西方者,具有二種行,定得生彼。一者厭離行,二者欣願行。

  言厭離行者,凡夫無始已來爲五欲纏縛,輪回五道備受衆苦,不起心厭離五欲未有出期。爲此常觀此身膿血屎尿,一切惡露不淨臭穢。

  故涅槃經雲:“如是身城,愚癡羅刹止住其中,誰有智者當樂此身?”又經雲:“此身衆苦所集,一切皆不淨,扼縛癰瘡等根本無義利,上至諸天身皆亦如是。”

  行者若行若坐,若睡若覺,常觀此身唯苦無樂深生厭離。縱使妻房不能頓斷,漸漸生厭作七種不淨觀。一者觀此淫欲身從貪愛煩惱生,即是種子不淨。二者父母交會之時赤白和合,即是受生不淨。叁者母胎中在生藏下居熟藏上,即是住處不淨。四者在母胎時唯食母血,即是食 不淨。

  五者日月滿足頭向産門,膿血俱出臭穢狼藉,即是初生不淨。六者薄皮覆土,其內膿血遍一切處,即是舉體不淨。七者乃至死後膨脹爛壞,骨肉縱橫狐狼食 ,即是究竟不淨。

  自身既爾他身亦然,所愛境界男女身等,深生厭離常觀不淨。若能如此觀身不淨之者,淫欲煩惱漸漸滅少。又作十想等觀,廣如經說。

  又發願,願我永離叁界雜食,臭穢膿血不淨,耽荒五欲男女等身,願得淨土法性生身。此謂厭離行。

  二明欣願行者,複有二種,一者先明求往生之意,二者觀彼淨土莊嚴等事欣心願求。明往生意者,所以求生淨土,爲欲救拔一切衆生苦故。即自思忖,我今無力,若在惡世煩惱境強,自爲業縛淪溺叁塗動經劫數,如此輪轉無始已來未曾休息,何時能得救苦衆生?

  爲此求生淨生親近諸佛,若證無生忍,方能於惡世中救苦衆生。故往生論雲:“言發菩提心者,正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者,則是度衆生心。度衆生心者,則是攝衆生生佛國心。”

  又願生淨土須具二行,一者必須遠離叁種障菩提門法。二者須得叁種順菩提門法。何者爲叁種障菩提法?一者依智慧門,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門,拔一切衆生苦,遠離無安衆生心故。叁者依方便門,當憐愍一切衆生欲與其樂,遠離恭敬供養自身心故。

  若能遠叁種菩提障,則得叁種順菩提法。一者無染清淨心,不爲自身求諸樂故。菩提是無染清淨處,若爲自身求樂,即染身心障菩提門,是故無染清淨心,是順菩提門。

  二者安清淨心,爲拔衆生苦故。菩提心是安隱一切衆生清淨處,若不作心拔一切衆生,令離生死苦,即違菩提門。是故安清淨心,是順菩提門。

  叁者樂清淨心,欲令一切衆生得大菩提涅槃故。菩提涅槃是畢竟常樂處,若不作心令一切衆生得畢竟常樂,即遮菩提門。

  此菩提因何而得?要因生淨土常不離佛,得無生忍已,於生死國中救苦衆生。悲智內融定而常用自在無礙,即菩提心。此是願生之意。

  二、明欣心願求者,希心起想緣彌陀佛,若法身若報身等。金色光明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八萬四千好,一一好放八萬四千光明,常照法界攝取念佛衆生。又觀彼淨土七寶莊嚴妙樂等,備如無量壽經十六觀等。常行念佛叁昧,及施戒修等一切善行,悉已回施一切衆生,同生彼國,決定得生。此渭欣願門也。

  【白話釋】

  問:我現在決定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不過不知道該怎麽修,怎麽做,才能得種往生之因,而得往生之果報?我們這些凡夫俗子都有妻室,不知未斷淫欲,是否也可以往生?

  答:決心往生西方的人,只要修兩種行,就一定能往生。一種是厭離行,一種是欣願行。

  厭離行是說,凡夫從無始以來,就被五欲所纏縛住,因此在五道裏面輪回,受種種的苦,因此如果心裏不厭惡此五欲,不想離開此五欲的話,想要脫離叁界實在是遙遙無期的。所以我們要經常觀想觀看我們這個充滿了膿血屎尿,含藏了一切惡臭汙穢的臭皮囊。

  涅槃經說:“這個身體好比是一座城堡,裏面住著愚蠢而吃人的羅刹,有智慧的人誰會喜歡這樣的身體呢?”經上又說:“這個身體聚集了所有的苦惱及一切的汙 ,被束縛不得自在,又會生癰長瘡等,根本沒有絲毫的好處。就連諸天的身體,也是一樣的。”

  修行的人不管是動是靜,不管是醒著或睡時,都要經常觀想這…

《淨土十疑論(原文·白話釋·提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