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下)▪P20

  ..续本文上一页麽?世间意就是我们常讲的轮回心。轮回心造一切事就是轮回业;如果你是清净心,清净心造一切事就变成清净业,就是“净叶”。佛法的水准高,但是并不是高不可及;换句话说,我们是可以达到的,问题都在自己。自己真肯学习,没有做不到的,我们确确实实可以过诸佛菩萨的生活。诸佛菩萨,我们在经上读到,诸佛菩萨在世间示现,在六道十法界里面示现,游戏神通,游戏多快乐,神通就是没有障碍。他们过的是什麽生活?《华严经》上讲四无碍的生活: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才真正是大自在。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个叶子叫净叶。我们怎麽学法?从哪里学起?从转变念头上做起。过去我们起心动念,念头一生起,第一个念头是我,为自己,这个念就不善。初学佛的同修听到这个话感觉得奇怪,好像这个话不通人情,确实是不通人情,不通人情它通法理。佛为什麽这麽说?佛告诉我们六道怎麽来的?六道是从我执里头变现出来的,所以佛法第一个教你把“我”这个念头突破。你再不执着有个我,六道就没有了,你就超越六道轮回,超越六道生死,大小乘佛法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由此可知,我们怎麽个转变法?起心动念念一切众生,从今天起不再为自己想。我要吃饭,就立刻想到一切众生有没有得吃?我要穿衣,想到一切众生有没有衣穿?起心动念都想一切众生。我想幸福,一切众生有没有得到幸福?我想避免灾难,一切众生有没有避免灾难?念念想一切众生,久而久之“我”这个执着的念头自然就淡化了,这是大乘法的教学。如果我们真的把这个观念转过来,给诸位说,三年五载,十年、二十年,决定可以达到这个境界。我执破了,我们念佛往生,不是在凡圣同居土,提升到方便有馀土,再向上去那就是实报庄严土。这是我们应当要记取的,这才是真正的净叶,得最吉祥的果报。第五尊:

  【垂布焰藏主林神。】

  “垂布”就是慈悲布施供养,“焰藏”是智慧的宝藏。在佛经里面,光、焰、金刚这些字样都是表智慧。焰藏两个字就是指无尽的智慧德能,这一些智慧德能随着你的修学不断的增长;你的智慧天天在增长,你的能力德行也天天在增长。增长出来做什麽用处?一定要利益众生;用现代的话来说,服务社会、服务众生。虽然尽心尽力服务社会大众,除自己生活必须,对社会一无所取,这是菩萨。应当得的也舍,不应当得的更不必说了,决定不取。应当得的统统都舍,这是真正度众生,做出榜样给众生看。一切众生迷惑颠倒,不应该得到的他也要想得到。菩萨示现我应当得到的我都不要,菩萨能够这样做,久而久之就能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些愚痴众生看久了,看久了就会觉悟。最初的时候他不以为然,他觉得那个人傻瓜,他应当得他都不要,他傻瓜、他愚痴,久久之後他就觉悟到,他才会效法。所以菩萨示现在世间很有耐心,凡是教化这些刚强难化的众生,这是《地藏经》上说我们娑婆世界众生刚强难化,一定要有很大的耐心。起初要随顺他的烦恼习气,然後慢慢的来转变,这东西急不得,谚语里面常说:“欲速则不达。”一定要了解众生的根机,一定要观察他的时节因缘,因缘没成熟,因缘不具足,一定要随顺。这就是高度的智慧,高度的技巧,佛经里面常讲善巧方便。垂布,垂是慈悲,我们讲是爱心、关怀照顾,无微不至。这德号总结就是以清净平等心,将我们自己的智慧德能,无条件的贡献给社会广大的群众。如果这一个企业家,主林神我们把他看作现代的企业家,他能够以这些原理原则去服务社会大众,他的事业、他的前途无比的辉煌,他的福报永远无尽。决不是说这样作法就赚不到钱了,起心动念都是为我,我要赚钱,你能赚得到吗?如果你能赚得到,我就不学佛,我跟你学了。赚不到!你所赚到的,你命里头有的,命里头没有的,想也想不来。所以佛告诉我们,财富从哪里来?从财布施得来的。愈施愈多,愈多愈施,不能说多在那里就不施了。不施,你就那麽多,再就没有了。没有之後,它不但不增加,它天天损耗;现在钱币会贬值,会损耗的。所以佛教给我们舍得,这个意思深。你所得到的,得到的也要舍,舍所得。不是说舍了之後,我就得了,得了之後不再舍;得到的要舍,你才与性德相应,与自性相应。自性,六祖说得很好,“本来无一物”,你得到一物赶快舍掉,才与“本来无一物”相应。你要不肯舍,你就又有一物,再得两个又两物,你的物一大堆,那个麻烦就大了,就带来了无穷的灾难,灾难是从这儿来的。舍尽之後什麽灾难都没有了,业障舍掉了。所以要懂得布施,懂得真正的服务社会大众。第六尊:

  【清净光明主林神。】

  这名号里面的意思非常鲜明,可是不容易做到。虽不容易做到,你要真正肯发心,不是做不到。第一要心清净,心必须要一丝毫不染着才清净。假如我们见了适合自己意思的就喜欢、贪着,这心不清净;遇到自己不喜欢的就讨厌它,你的心也不清净。这事难,为什麽?六根接触外面境界,真有喜欢的,还真有讨厌的,这时候怎麽办?这是我们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在作怪,不是事实。你一定要了解事实真相,事实真相是什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果你要了解所有境界的现象都不是真的,都是假的,你在这个境界里面就不会起心动念,你才真正放得下,放下心就清净。所以彻底明白是看破,看破帮助你放下,放下帮助你更深入一层的看破,这是相辅相成的功夫。我们应当要做,对自己的好处太多。放下之後,我们又用什麽样的心态来过日子?我们还有这个身在,同修们你们还有家庭,你还有眷属,你还有亲戚朋友,如果统统放下了,一天到晚像个木头人一样,一点表情都没有,那都把人吓坏了,这佛还能学吗?一切看破放下之後,我们後面还有两个字:自在随缘。

  你懂得什麽叫随缘吗?恒顺众生,随喜功德。随缘是什麽?随缘就是表演、唱戏。也表现得有喜怒哀乐,样样都表现,表现得比世间人还要美满,心里头真看破、真放下,是演戏。所以人生如戏、人生如梦;人生如戏是讲随缘,人生如梦是讲不染着,知道它是假的。也就是说人生如梦是看破,从看破上说的;人生如戏是从放下上说的,放下之後演戏。所以我讲过,我们的经本是剧本,真正看破放下的人就跟诸佛菩萨一样,照着剧本演戏。我的生活、我的工作、我的一切活动没有自己,是表演给别人看的,在事上面非常活泼,在理上与性空相应。这人我们就肯定他是佛菩萨应世,是乘愿再来的,他不是凡夫。为什麽?不仅仅他超越六道,连十法界他也超越了,这才叫清净光明。所以我们可以做得到,不是做不到,这种生活才真正是幸福美满,过的是诸佛菩萨的生活,不是凡夫。诸位要细细去思惟、细细去衡量,这种生活自不自在?“光明”浅说,浅而言之落在我们生活上,光明磊落,我们现在人所讲的透明化。现在世间在外国很重视隐私权,佛教给我们光明磊落,一切透明,没有隐私。凡是有隐私大概都不是很光明的那一面,为什麽?怕人家知道。诸佛菩萨没有一桩事情不能告诉人的,没有一桩事情是值得瞒着众生的,没有。我们学佛要从这个地方学起,样样公开,没有一点私心、没有一点私利,连我与我所都舍得乾乾净净,这身是透明的。这个地方的光明,应当从这个地方做起。最初的方便,怎麽个作法?从不妄语开始。决定不自欺、不欺人,从不妄语做起,你才能真正做到光明磊落。第七尊∶

  【可意雷音主林神。】

  这一尊是教给我们说话。“音”是音声,这音声可意。“可意”就是一切众生听到生欢喜心,这是可意的声音,也就是可喜的声音。这音不是普通的音声,不是泛泛之音,而是能令众生觉悟之音,“雷音”。雷的音声能振奋人心,能震破众生的烦恼,震破众生的无明;还有一个意思,雷音远闻,取这两个意思。这里我们应当要晓得,这是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人事之中,只要我们开口,遇到人跟人家交谈的时候,你就要想到我的音声是可意雷音。闲谈的时候也要把佛法介绍给别人,世间人常说,“三句不离本行”,我们的本行就是阿弥陀佛。要把阿弥陀佛、要把《阿弥陀经》,古德讲净土宗的经典叫往生经,把这样殊胜的法门,时时刻刻存这个心,遇到的人只要他跟你交谈,你就要把这个法门介绍给他,要跟他讲解。长说短说、深说浅说,完全由你自在,这种音声就是可意雷音。不仅是在讲台上,什麽地方说话的时候,乃至於打电话都是可意雷音。所以经文字字句句,都要变成我们现实的生活、真正的生活,我们就依照《大方广佛华严》剧本来演戏,那个生活多美、多麽殊胜。第八位∶

  【光香普遍主林神。】

  前面这一尊是表言说,这一位是表现相。我们的形象要好,形象就是我们一般讲的威仪,形象要好。形象也可以常常变,常常变化,在什麽场合用什麽样的形象,“和其光,同其尘”,我们才能普度一切众生。譬如我们的表情要随着场合变化,人家有吉庆的场合,我们一定表情很欢喜,我们穿着的服装让人一看也都能生欢喜心,颜色可以鲜艳,与它的场合能相应。如果我们参加一个丧礼,你的表情要肃穆,不能嘻嘻哈哈的,好像人家死得好一样,就错了。你服装颜色也得要素一点,穿黑色的、穿青色的,表示哀悼之意。所以色相是随着众生种种不同场合有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在家人服装很多,什麽场合你们都懂得要穿什麽样的服装,要怎麽样的打扮,去应付这个场面,这就是“光香普遍主林神”教给我们的。出家人的服装都是这个样子,比较上来得单纯,无论什麽场合我们都是这个打扮,而且也都是这个颜色,这是在社会里面比较上特殊的。虽然服装我们没有什麽变化,但是表情有变化。光跟香,“香”在此地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气氛,“光”是光彩,一般讲都包括在威仪当中。“普遍”这两个字…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三归依的真实义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