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下)▪P28

  ..续本文上一页,这对於眼睛的伤害太大太大了。另外学生,现在的学生近视的多少?为什麽?看书看太多了,书都是小字。我们想想古人,古人也有很勤奋读书的,古时候没有眼镜。古人好像也没有听说,有很多眼睛毛病的,那是什麽原因?古时候的书本字大。你看看古书,大概古书诸位都没看到了,真正的古本都没看到了。真正古本的书,字都是寸楷,一个字大小是一寸,那个看起来眼睛怎麽会看坏?古时候木刻的书本,一面是十行,一行二十个字,书本都很大,不像我们现在的本子很小。现在我们讲十六开的本子就相当大了,从前古人的书大概合现在是十二开的,比我们十六开的还要大,本子大,字大。不像现在印刷的字体这麽小,排得这麽密,真的伤眼睛,这种书哪里能读?只能像字典,偶尔查查资料,可以。现在的《大藏经》缩小了印出来,这经不能读,读的时候太伤眼睛了。所以现在《大藏经》只可以拿它做资料用,查资料用,不适合阅读。古时候人阅藏,如果你们看到中国大陆《龙藏》的原版,你就晓得人家那个阅藏没有问题。《龙藏》的原版,字大概都是现在新加坡报纸上,头号标题那麽大的字,我在香港大屿山宝莲寺看过;宝莲寺有一套,原版的。现在将原版缩小印成方册,精装一百六十册,我们最近曾经印了一千套,已经印好了,将来此地也会送一些来。缩小之後字还算不小,大概像现在铅字排版里面,大概是四号字的样子,算是相当大,可以阅读了。但是真正讲长时间的阅读,这个字体还是太小了,还是不够大。这是说到我们伤眼睛,最容易伤眼睛的是萤光幕,无论是看电脑的萤幕、电视的萤幕、电影的银幕,它那个画面是动画,它不是一个稳定的,它是动的。动的速度太快了,我们很难看出它的动相,所以这些很伤眼睛。这是说生理方面的。

  再要回到心理方面的,意思就更广了。一般大乘经上讲的“五眼”,五眼里面除了肉眼之外,其他的都是属於心理的,我们讲心眼。《华严经》讲十种眼,十种眼里面除了一种肉眼之外,其馀的统统也都是心理上的。心上这个眼就是讲正知正见,正知正见这是佛眼,佛经上讲的法眼、慧眼、智眼。主药神如何能够防止或者是治疗我们一些邪知邪见,这是我们的眼病;这个眼病比生理上的眼病要严重得多了,决不是生理上的眼病可以能够比拟的。如何能够防御?如何来治疗?实在讲,我们从无始劫以来轮回六道,邪知邪见无量无边。所以佛说没证阿罗汉果之前,不能相信自己的意思,不能相信自己的见解,这很有道理。我们的意思、我们的见解全都是错误的,只是错误的程度有浅深不同,伤害有大小之差,不能说没有错误。接触佛法之後,学了佛之後,我们这才明了,知道自己见解思想有问题,一定要求对治。对治的方法就是经教,开“道眼”,如来这些经论,所谓是“人天眼目”,是人天清净的眼目,健康的眼目。由此可知,预防邪知邪见,对治邪知邪见,唯一的方法是读诵大乘,这可以防御。如果要讲到根本的治疗,必须要“入佛知见”,那就行了,就根本治疗了。入佛知见是证果,不但你要有正信、正解、正行,还要证果。能够有正信、正解、正行可以防御,可以做预防工作,可以治疗。这个治疗没有根治,没有断根,治疗要断根一定要证果。证果是《华严经》上讲的“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个时候就入佛知见了。《法华经》上佛说的,那是讲释迦牟尼佛弘法利生的目的,“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这是十方三界一切诸佛弘法利生的总目标,就是为这个,帮助一切众生入佛知见。

  佛对众生他能够贡献的只是前面两种:开佛知见,示佛知见,这是他能做得到的。悟入是我们学生自己的事情。佛为我们开知见,我们要能觉悟;佛为我们示现,我们要能契入。老师能做得到的就是开示,学生要不能够悟入,那也是枉然。你跟再好的老师,你也得不到真正的利益,真正的利益是你自己要悟入。正因为是这麽一个原因,所以佛才说佛不度众生。众生成佛,修行成佛,谁度?自己度的。佛只是给你做一个增上缘,在旁边帮助你,路一定要你自己走,佛没有办法代你走路。正如同佛只能够指示你方向、指示你道路、指示你目标,路一定要你自己走,这是我们一定要懂得的。假如佛能够帮助我们行证,诸位想想我们还要修个什麽行?不要修了。如果我们不能证果,佛算什麽慈悲?他就没有慈悲心了。所以要晓得佛有做不到的事情,就是不能帮助我们修行,不能帮助我们证果。佛可以做得到的,佛帮助我们把这个事情说明白、说清楚,道理讲清楚、方法讲清楚、境界讲清楚。当然,最好他还做个样子给我们看,他在前面走,他走什麽?走出一个样子给我们看,教我们怎麽个走法,那就是“示”。示就是我们这里讲的表演,这一些佛菩萨在这个地方示现作主药神,这是示。所以佛菩萨只能做到讲经说法,示现榜样,他只能做到此地。我们听了,看到了,一定要有觉悟。

  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所表演的样子,真的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完全不沾,过最简单的生活,最朴实的生活。在他那个环境里面,三衣一钵,完全放下了,这是示,示现给我们看。佛的这些弟子当中,我们在经上读到,常常在释迦牟尼佛身边的在家弟子,国王大臣、大富长者、乃至於婆罗门、瑜伽,这些宗教家们有很多都是佛的学生,跟佛学习。佛学生里面,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总有,连贫穷的乞人、奴婢,在佛四众弟子里面,佛眼睛看起来一律平等,没有高下,一样的亲切关怀,照顾得无微不至。佛这麽示现,四众学生每一个人皆做如是示现,我们在这里面得到启示,知道自己应该怎麽去做了。知道我们在这个世间,随自己的意思、随自己的环境,现在讲随着自己生活种种条件,我喜欢在这个世间扮演一个什麽角色,哪一种行业,扮演过哪一种生活。但是一定要与世尊的精神、理念相应,就是菩萨道,就是菩萨行。他的精神是什麽?万缘放下,一丝毫不沾染。他的理念是万法平等,万法一如,自他不二。所以无论我们选择某一种生活,无论选择某一种行业,都是修菩萨行,都是学菩萨道,正如同本经末後五十三参所显示的。所以最重要的,心地的清净光明,不是说只有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佛身才具足五眼,你要这麽想法,你就想错了。他要示现一个比丘身,他也具足五眼;他示现一个在家优婆塞、优婆夷身,都具足五眼。随类化身,无论示现的是什麽样的身分,什麽样的身形,统统都具足五眼圆明。无论现的什麽样的身相,给诸位说,都是佛相。我们现在的麻烦大在哪里?执着一定要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叫佛相,那个相那不是佛相,都堕落在妄想、分别、执着里面。佛哪有相?不但佛没有相,菩萨没有相,一真法界里面圆初住菩萨都没有相。因为无相,所以才无不相;因为无相,所以才能够现种种相。我们今天之所以不能够现第二个相,就是执着这个相才是自己,跟这个相不像的话,这个不是自己。照一张照片,这个是自己,那个不是自己,有什麽法子,你还怎麽能化身?如果你要问佛的相,哪个是你的相?佛没有,所有一切相都是佛相。希望同修们细心去体会。你真正要会得,受用就无穷,真正会得你就证清净法身。清净法身现清净法相,清净法身是虚空法界,清净法相是依正庄严。依正庄严都是自己的相分,他哪里有分别,哪里有执着?那才是宗门里面所谓,真正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了。你的眼睛完全没有毛病了,真的把事实真相看清楚了。没有到这个境界,眼睛都有毛病,这要知道。末後这一位很好∶

  【益气明目主药神。】

  这一位里面说了两桩事情。“明目”,可见得这十位上首,两位里面非常明显提出眼睛。“眼”就是讲的见解,佛的知见非常重要。“益气”就是我们现在讲进补,世间人对於进补都很重视。平常讲求食补,饮食里面要讲求对身体有利益、有好处。尤其现在还有一些人很注重药食,饮食里面配一些中药。到底能不能补?有些人相信,有些人不相信,像我就不相信。确实有很多人送些名贵的补品来给我吃,我吃了一点反应都没有,所以现在人家送给我,我就把它转送给别人。为什麽?我吃了没用处,一点反应没有,一点作用不起。也许别人有反应、有作用,那就不知道了,对我没用处。在生理上讲,个人的体质不相同,每一个人需要不相同。不一定说这个东西对我有好处,大概对别人有好处,靠不住。对你是补,对别人未必是补,也可能对别人还有害。譬如说大家都讲高丽参很补,价钱很高,也有人送我。我如果在讲经之前,吃了几片高丽参,上台只好不说话了,它对我有害,没有利。我一碰到高丽参,碰到这些东西,火气就上升,有的时候连嘴唇都烧破,舌头也会烧破,不能说话了,体质不相同。所以一切的补品对我都不起作用,都没有作用。

  我们要重视如何能够对法身进补,这个重要了。什麽东西能够补益我们的法身慧命?给诸位说,无过於戒定慧三学。既然能够补益法身慧命,对於色身当然更有帮助。所以说心清净,身就得清净,身心清净百病不生。所有一切疾病,无论是心病、是身病,无不是从妄想、分别、执着里面生出来的,妄想、分别、执着是一切心病、身病的根源。如何对治,如何把它断绝?戒定慧三学,这是诸佛如来开的三付药,将一切病根拔除,一切病总治了。我们如何来服戒定慧这三付药?念佛堂里一句佛号统统具足了,你们想想对不对?你进到念佛堂,一心在这里念佛,你不会心里头还去打妄想做坏事,不会。所以这个时候,念佛的时候,一定是诸恶莫作,一个恶念都不会生了,只是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念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就是众善奉行,佛号真正是儒家讲的“止於至善”,没有比这个更善的了,这是佛法里头大总持法门。你在这个地方一心念佛,一心是修定,定学具足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戒具足了;一心,…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三归依的真实义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