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下)▪P45

  ..续本文上一页万德万能;相是色相。能现种种相。能演种种法、能说种种法那是德,能现种种相这是相。智慧德相深广无尽,充满其身。我们这个身也能得到,问题我们会不会学。怎麽学法?依照这十位上首名号功德就行了。我们读了、听了要把它做到,变成自己的智慧德能,这就是充满我们的色身。

  〔二十一〕 主水神

  【复有无量主水神。所谓普兴云幢主水神、海潮云音主水神、妙色轮髻主水神、善巧漩氵复主水神、离垢香积主水神、福桥光音主水神、知足自在主水神、净喜善音主水神、普现威光主水神、吼音遍海主水神,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常勤救护一切众生,而为利益。】

  到这里是一段。这一段说的是我们现前社会一些主管水利的这些专家。我们大家都知道,一切有情众生生活在这个世间,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现在许多科学家观察太空当中许许多多的星球,如果观察这个星球上没有水,没有水蒸气,就能够判断这个星球没有生物,这是说明植物、动物都离不开水分。我们地球水比陆地要占得多。佛在说法里面以水来代表佛法,代表他的教法,因为水能够润泽一切众生。佛法能润泽一切有情众生的心灵,所以含的意思很多很广,我们从上首德号当中能够理解到。他的数量也跟前面一样无量无边,都显示这个法会超越时空,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法会。上首也举了十位,都是代表圆满的意思。第一尊:【普兴云幢主水神。】

  “普”是普遍,离一切分别执着才叫做普,如果有分别、有执着就有界限,就不是普的意思。《华严经》上所说的这个字,这个字用得非常之多,几乎我们在每一类大众里面都看到有这个字样,它的标准是尽虚空法界才叫普。如果局限一个地区、一个世界都不叫普,必定是包括所谓的尽虚空、遍法界才叫普。佛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众生的心量原本就是普遍的意思,为什麽心量会变得这麽窄小?这就是迷、执。迷跟分别执着决定分不开的,迷了就有分别、就有执着,心量就小了。我们要学佛,要想在佛法里有一点成就,就知道第一个条件就是把心量拓开,恢复到自性清净心,这一点非常重要。怎麽个恢复法?我们念佛堂是非常好的方法。进入念佛堂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一切放下就是把你的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这个时候以真诚心提起这一句佛号。这一句佛号就是普的意思,阿弥陀佛的名号是我们自性的德号,自性弥陀。名号是梵语音译的,翻成中国意思是无量觉,无量就是普,觉就是底下这些事情;一个觉包括的意思就太多了,可以说全部《华严经》统统都在其中,都在“觉”之中,叫无量觉,所以普。如果能用这个心来修行成就就快,成就无比的殊胜。“兴”是兴起,从真心里面生起,生起云幢。这个地方的“云”,我们佛家讲慈云法语,取这个意思,就是普遍兴起大慈大悲。此地云字表慈悲,因为他是主水神,水当然是有云有雨。所以我们看这部经,它这个字是在哪一段,看看它上下文的意思,用一个妥当的解释,这样就很好,与它的意思都能够连贯起来,此地是慈云。“幢”是形容、是比喻,以大慈大悲,末後德里面讲,“救护一切众生而为利益”,没有大慈大悲怎麽能救护一切众生?特别是在众生有大灾难的时候。我们看看这两天报纸里面所报导的、新闻报导的,几乎全世界都有灾难,人为的灾难我们不说,今天我们讲自然灾害。不但中国长江泛滥,东北松花江有灾难,我们在新闻报导看到西藏也有灾难,云南这边也有灾难。在外国,日本有灾难,美国现在也有灾难,美国有风灾,灾难遍及全世界。我们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众生灾难愈多,诸佛菩萨化现也繁也多,这就是“普兴云幢主水神”他表的意思,这是大慈大悲的流露。

  如果我们仔细去观察,这一些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我们这个道场很多。大家以真诚、恭敬、慈悲心,目的是求这个世间减缓一切灾难,我们在这里认真努力修学念佛回向,你们也是这一些神众,也是菩萨化身,这是实在的。你离开念佛堂,你的心又乱了,又去想东想西,你就恢复到凡夫;进到念佛堂,万缘放下一心念佛,你就是这些神众出现。我们每一个人的身分刹那刹那在变,这个意思就是我们常讲佛力加持,他在某一个时间,我们的心跟佛的心相应,这个时候就得加持。诸位也许听说过,发心讲经上了讲台得佛力加持,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看看往年谛闲老法师讲经,好像是讲《圆觉经》,那个时候有徐蔚如、江味农、蒋维乔这些居士,这都是我们熟知的,民国初年这些有名的大居士,这些人有德行、有学问、有修持,听谛闲老和尚讲经。谛老讲经平常有充分的准备,他自己写的讲义,《圆觉经讲义》是他老人家自己写的,他上台之後就 称性发挥,没照讲义预备的来讲解。这些大居士随堂记录,他们有三、四个人,记录下来之後统统交给江味农居士整理。整理出来之後,第二天送给老和尚看,老和尚看了之後问他们∶这些话是我讲的吗?是!我怎麽会讲得这麽好?在讲台上自己讲出来之後,下了台自己也不晓得讲什麽,人家记录出来,这是得佛力加持。

  所以讲经的法师在上台之前,礼佛三拜求三宝加持,很明显;下了台走出去又恢复凡夫,佛不加持你,妄想、分别、执着就又起来了。同样一个道理,进入念佛堂念佛,这是大众,讲经是一个人,进入念佛堂是大众,大众都以清净心念佛,都以真诚、慈悲心念佛,岂不是得诸佛如来加持?确确实实是《华严经》上讲的这些神众。从这个地方我们能体会到古德所讲,“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一念相应,这一念就得诸佛如来加持,念念相应就念念都得加持。我们用现代的话来讲大家容易懂,诸佛如来的心是清净心、平等心,清净平等是诸佛如来心;佛对於一切众生是大慈大悲,大慈悲是从清净平等心里面自然流露出来的。我们无论在什麽时候,无论在什麽处所,如果我们的心也能够一念清净、平等、慈悲,这个时候跟佛心,我们讲思想波,它的频率相等,就感应道交,就接通了,这个力量就很大,不可思议。由此可知,我们就很清楚、很明白,在此地讲经,讲的人心地清净、平等、慈悲,听的人现在在这两个小时你也放下万缘,一心一意来谛听,经上常讲“谛听谛听”;讲的人得佛加持,这能讲,听的人也得佛力加持,你才听得懂,你听了才觉悟。如果不得佛加持,我们听不懂,不相信你可以试试看,你讲几句佛法,在外面讲给别人听,你去看他能不能接受,他听得懂听不懂。他为什麽听不懂?他心不清净,他没有诚敬心。印光老法师讲得很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诚敬就是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的条件。这是说到“普兴云幢”的一点意思,我们要能够体会得到,要能够常常学习,常常相应才好;希望能做到念念都相应,我们距离佛就愈来愈近了。第二尊:

  【海潮云音主水神。】

  名号里面“海潮”,在前面有“海潮雷音主海神”,这个意思很相似,那个地方讲的是大海,此地讲的是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海潮它所代表的不失时节因缘,我们讲观机说法,这样才能够做到契机。这里面的意思包括就非常的深广,你要是能够懂得掌握一切的机缘,你都能够抓住,在世出世法里面没有一法不成功。成功的人就是把机会抓住,机缘并不是很长,也并不是常常会遇到,所谓是一纵即逝,你一放纵没有抓到,它就过去了,再想遇到不是容易事情,所以机会很不容易遇到,遇到你要认识它,你要能掌握它。做生意的人懂得商业的机会,我们弘法的人要懂得弘法的机会,乃至於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饮食起居,使我们生活环境过得更舒适、过得更美满,生活环境的机会你也要认识,你也要能把它抓住。

  这一句德号里面是讲弘法利生,教化众生的机缘,叫海潮云音。这四个字里面有三个意思,海潮,刚才说出来了,你认识机会,你能够抓住机会。“云”是慈悲心,没有慈悲心不能度众生,佛家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诸佛菩萨出现在这个世间,他来干什麽的?他来教化众生的。他是什麽原因出现教化众生?就是大慈大悲,慈悲心实践他的誓愿。过去在因地当中曾经发过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现在自己道业成就、智慧成就、德相成就,就义不容辞要度化众生。所以十方世界,哪个地方众生有感,佛菩萨立刻就有应,随类现身、随机说法,不失时节因缘,这是从诸佛菩萨那一边来讲的。我们应该怎样学习?首先你要有心、你要有愿,你没有心愿就没法子,有心愿还真正有慈悲心,慈悲心推动你的心愿,让你心愿兑现,不至於是个空愿。那就是时时刻刻都欢喜帮助众生,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无论在什麽时候,无论在什麽场所,以我们自己的智慧方便来帮助别人,帮助别人认识佛法,非常重要。现在这个世间,说起来佛教徒很多,这个数字相当可观。可是这一些佛教徒,他对佛教明不明白?只是到寺庙去烧香拜拜这一类的佛教徒,对於佛法确确实实他不知道。你问问他佛是什麽?教是什麽?佛教是什麽?他能答得出来吗?佛教给你的是些什麽?你在佛教学里面你学了些什麽?几个问题一问,答案都是否定的。所以我们今天最重要的就是要大家认识佛教、明了佛教,然後发心来修学佛教。我们在一切时、一切处就要懂得机会教育,要知道帮助一切大众,这就是海潮云音,音是说法。在前面也曾经跟诸位说过,我们自己同修在一起,公共场所里面一问一答,或者是我们自己确实有疑问提出来,请善友为我们解答;或者是我们观察,我们周边有一些人他们不知道,他们跟我们不熟,也不会问,我们这一问是代他们问,佛法里说“利乐有情”问,不是自己不知道。我们要认真学,我在讲席当中常常讲、常常劝导,大家都不肯学。我们在外面公共场所,附近同修好多个陪我,他都不肯问,都没有人问一问:法师,什麽叫佛教?他都没有问过。所以要学着问,学问两…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三归依的真实义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