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下)▪P48

  ..续本文上一页世界是涅槃彼岸。涅槃翻成中国意思是不生不灭,华藏世界不生不灭,极乐世界不生不灭。所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就证得涅槃彼岸。“福”这一个字,我们也要把它认识得很清楚。“音”称为光音,充满智慧的音声,充满智慧的教学,充满智慧的说法,都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见一切人,开口给他说话就是“福桥光音”,真正帮助他消灾得福。我们真正有这个愿望,帮助一切众生消除一切业障,得智慧、得福报。一切言说都是这一个目标,都是这一个方向,我们就是在行菩萨道了,就是在做佛事了。第七尊:

  【知足自在主水神。】

  “知足”这两个字非常重要,知足就自在,知足是因,自在是果。我们要想得自在,一定要知足;我们要想得快乐,也一定要知足,知足常乐!佛在经上常常说,教我们常生欢喜心。我们欢喜心为什麽生不出来?不知足。观世音菩萨又称观自在菩萨,她为什麽自在?也是知足,她要不知足就不自在了。诸位同修要晓得,菩萨最後身,菩萨的最後身是等觉,候补佛,再往上提升一级他就成佛了,所以等觉菩萨是菩萨的最後身。他要示现到这个世间来作佛,度化众生,统统是示现,应以佛身而得度,就现佛身而为说法。现佛身,八相成道第一个相,他要住兜率天。菩萨为什麽不住在别的地方?为什麽要一定选择在兜率天,去候补佛位?兜率是印度话,梵语,翻成中国意思就是知足。诸位要晓得,知足就是兜率天。你现在知足了,你住在你家,你家就是兜率内院,一点都没错。你要不知足,天天拜弥勒菩萨,天天念《弥勒菩萨上生经》,你也没有在兜率天,兜率天跟你不相干。你如果真正知足了,你住的地方就叫兜率,知足天。所以佛经里头字字句句都是活的,字字句句都是无量义。我们要想明白了,要想亲近弥勒菩萨,你就晓得怎样才能真正亲近弥勒菩萨?知足了。

  我们在古德传记里面看到,像最近《虚云老和尚年谱》里面记载,老法师入定的时候,在定中上升兜率天。他怎麽能够到兜率天?他要不知足,决定定中现不出兜率天的境界,也见不到弥勒菩萨。他真正知足了,於世出世间法毫无希求,这个念头断了。心地清净平等,这个时候有求必应,他求生弥勒净土,果然就能满愿。所以诸位要晓得,往生弥勒净土的条件就是知足自在,你修弥勒法门要得不到知足自在,你去不了。那个地方人统统都知足,你一个不知足的跑去,那怎麽行?你跟人家怎麽能相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跟他不相应。一定要做到知足自在。实在讲到这个境界,十方一切诸佛刹土,你愿生哪里,你一定就可以到哪里。为什麽?条件具足了。这也就说明,弥勒是唯识专家,通常要亲近他要学法相,跟他才相应。可是宗门里面修禅定的,也有很多人向往弥勒菩萨。实在是什麽原因?他有个妄想,他不希求西方净土,希求弥勒净土。他那个妄想是,知道弥勒菩萨将来要到人间示现成佛,佛经上讲的。他打什麽妄想?他来成佛,我做他的弟子,做他的常随众。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目犍连、舍利弗这一大批人天天跟绕着佛。他想当佛的弟子,跟佛一同下来度化众生。因为这麽个原因,求生弥勒净土,将来跟弥勒菩萨一起下来度众生。

  每一个人学佛的愿望不一样,佛菩萨大慈大悲,都能满足各个众生的愿望,你喜欢什麽愿望,都能满你愿望。可是你得要达到这个条件,这个条件就是一定要做到知足自在,你才能亲近。实在说西方净土比弥勒净土殊胜,我们在这经上看到。往生弥勒净土,将来随着弥勒菩萨下生到这个人间,弥勒菩萨示现成佛,这些人是佛的常随弟子,像释迦牟尼佛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一样,常随弟子。我们在这经上看到,许多大乘经上看到,世尊讲经说法,他方有许多菩萨来听。我们往生西方净土之後,将来弥勒菩萨讲经说法,我们来参与法会,我们是他方菩萨来的,身分不同,不比他差,比他还殊胜。他是本土的,我们是外国来的,诸位你要很冷静细心去想想,算算这个帐,还是到西方极乐世界好,比他们高出很多。又何况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之後,要想去看看弥勒菩萨,天天跟他见面。怎麽知道?我们在《无量寿经》上看到,《无量寿经》後半部弥勒菩萨当机。我们不必到兜率内院去,弥勒菩萨天天都要到极乐世界去观光,我们天天跟他见面,在极乐世界见面。在极乐世界跟弥勒菩萨见面是朋友,我们地位是相等的。你要生到兜率内院,地位不平等,他是老师,你是学生,你在他面前不敢随便。到西方极乐世界把手同行,同学、同参、学长,不一样。像这些理跟事,我们都要清楚,然後对於求生净土这个心就坚定,决定不怀疑、决定不动摇。

  我在此地,过去演培法师在的时候,我跟他是老朋友。我修西方净土,他修弥勒净土,可是我们两个交情很厚。我们各修各的,彼此互相尊重。现在佛门里面修这两种净土的人很多,我们对於两种净土的状况都能够理解、都能够明了,知道我们自己怎样选择,怎样努力的来修学。每一尊菩萨德号里面表法的义趣,就是我们菩萨的学处,换句话说,学些什麽?要知道就在这些地方学习。第八尊:

  【净喜善音主水神。】

  这个德号里面的意思很容易体会。“净”是清净,“喜”是欢喜。“善音”里面的意思很广也很深,音是音声,当然言语也包括在其中。善音,音一定是帮助别人断恶修善,这一类的音声都称之为善音。可是善有很多的标准,不但是佛法里面说的标准很多,世法里头也不少,世间法里头也很多,这些我们必须都要理解的,然後我们才不至於把它搞错。实在讲善与恶很难辨别,《了凡四训》里面就讲得很多。譬如他说现前你看到是善,你得到很多好处、得到很多利益,可是再过几年後果就不善了,这种善不是善。有些善事在这一生当中看起来是很善很好,如果看看来世来生就不善,他到恶道里面去了。由此可知,世出世间圣人所说的善不是在眼前,眼前不善,可是後果很善,这是善法。凡夫眼光短浅,只看到眼前不知道往後,只看到今天不晓得明天,这些原因都是佛在经论上一再所说的愚痴。这个问题非常非常严重,如何能够化愚痴为智慧,这是世出世间第一等大事。谁知道这个事情?谁重视这个事情?谁又认真努力不息的在从事这种工作?唯有诸佛菩萨他知道、他明了,其次才是世间这些大圣大贤,中国人习惯上称呼的古圣先贤,他们明白。

  所以世间最重要的一桩事情就是破迷开悟,这是大善。如果他迷惑颠倒、心不觉悟,再大的福善,大福大善,往往後果都不好。也就是用的善心做错事情,用了好心结果做的是害众生的事情,这就是没有智慧,不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懂得业因果报的事实,所以才造成许许多多的灾祸。智慧从什麽地方生起来?从清净心里面生起来,清净心就是禅定。佛法的修学,无论是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无不是以禅定为枢纽。佛法的教学是智慧,智慧一定要从定中得来,所以戒定慧称为三无漏学。一切诸佛如来教化众生教的是什麽?就这三个字,戒定慧而已。戒是手段,不是目的,是最初方便,因戒得定。戒就是守法,这个意思诸位一定要明了,你能守法、你能守规矩,你心就清净,清净心就是禅定,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智慧现前才得法喜。如果你要问智慧是什麽样子?智慧就是法喜,法喜充满。他这个智慧已经开始往外透露了,你才生欢喜心,这个欢喜不是从外头五欲六尘刺激的,不是从外面来的,是从自性里面像泉水它自己涌现出来的。世间人所谓的乐都是五欲六尘的刺激,外来的,不是真乐。那个乐在佛法里面叫坏苦,乐是坏苦,不是真的;法喜是真乐,禅悦是真乐。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逐渐逐渐明了,逐渐逐渐的契入,真正能生欢喜心。

  诸位同修在念佛堂念佛,得法喜的人不少,这就是诸位修学的成就,你在这个地方功不唐捐。由此可知,道场对於我们修行的重要性,不是在道场你的功夫很难得力;得力就是得清净心、得法喜,你很不容易得到。为什麽?身心不安。道场给你做增上缘,让你身心安稳,让你一切放下。特别是从外地到新加坡来念佛的,专门来念一个星期佛、念一个月佛,你到这个地方来身心世界真的一切放下。你在自己地方念佛,距离你的家很近,你家里人会来找你、会来看你,常常会打电话来问候你,就给你打闲岔了,搞得你身心都不安宁,所以你得不到法喜。走得远远的,电话号码也不要告诉他,他要来也不容易,就是成就你的增上缘。你到这里是什麽一切都不要问,什麽事情不闻不问,二六时中就是这一句佛号,你在这里面收获多多,是你意想不到的,我都不必多说,你们自己会亲身体验。所以确实净喜你得到了,然後从这里面就生出善音。如果你的言音还不善,换句话说,你的净喜没得到,你要得到之後,你的音一定是善。善对修学一定有增益,不善对修学一定就有减损,这是我们要了解的。刚才有几个同修来跟我说,念佛堂念了几天,有同修告诉他,“你怎麽这几天愈来愈瘦了?”他这一听就害怕了,这个不善。什麽样是善音?这里面有关怀,还有勉励,“看你这几天是清瘦了一些,你精神怎麽样?体力怎麽样?”这是关怀。如果精神体力觉得很正常,与以往没有两样,清瘦一点不要紧,没有关系,也是很正常的现象。怎麽说很正常的现象?因为你生活方式在转变,过去一天睡十几个小时,现在睡两、三个小时,这很大的改变;过去吃三餐、吃五餐,吃得很饱,现在你饮食很少,这都是很大的转变。尤其是过去吃肉食,现在在吃素,这个转变就更大了。我在初学佛的时候,二十六岁,我学佛半年就吃长素。这一个转变身体当然受影响,人就瘦了很多,而且颜色也不好看,面黄肌瘦,我的长官、朋友看到我都说我有病,病很严重。可是我自己觉得体力精神跟过去没两样,很好,大家都这麽说,好了,我就去检查检查,检查没病,就更放心了。这样子过…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三归依的真实义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