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下)▪P48

  ..續本文上一頁世界是涅槃彼岸。涅槃翻成中國意思是不生不滅,華藏世界不生不滅,極樂世界不生不滅。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就證得涅槃彼岸。“福”這一個字,我們也要把它認識得很清楚。“音”稱爲光音,充滿智慧的音聲,充滿智慧的教學,充滿智慧的說法,都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見一切人,開口給他說話就是“福橋光音”,真正幫助他消災得福。我們真正有這個願望,幫助一切衆生消除一切業障,得智慧、得福報。一切言說都是這一個目標,都是這一個方向,我們就是在行菩薩道了,就是在做佛事了。第七尊:

  【知足自在主水神。】

  “知足”這兩個字非常重要,知足就自在,知足是因,自在是果。我們要想得自在,一定要知足;我們要想得快樂,也一定要知足,知足常樂!佛在經上常常說,教我們常生歡喜心。我們歡喜心爲什麽生不出來?不知足。觀世音菩薩又稱觀自在菩薩,她爲什麽自在?也是知足,她要不知足就不自在了。諸位同修要曉得,菩薩最後身,菩薩的最後身是等覺,候補佛,再往上提升一級他就成佛了,所以等覺菩薩是菩薩的最後身。他要示現到這個世間來作佛,度化衆生,統統是示現,應以佛身而得度,就現佛身而爲說法。現佛身,八相成道第一個相,他要住兜率天。菩薩爲什麽不住在別的地方?爲什麽要一定選擇在兜率天,去候補佛位?兜率是印度話,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就是知足。諸位要曉得,知足就是兜率天。你現在知足了,你住在你家,你家就是兜率內院,一點都沒錯。你要不知足,天天拜彌勒菩薩,天天念《彌勒菩薩上生經》,你也沒有在兜率天,兜率天跟你不相幹。你如果真正知足了,你住的地方就叫兜率,知足天。所以佛經裏頭字字句句都是活的,字字句句都是無量義。我們要想明白了,要想親近彌勒菩薩,你就曉得怎樣才能真正親近彌勒菩薩?知足了。

  我們在古德傳記裏面看到,像最近《虛雲老和尚年譜》裏面記載,老法師入定的時候,在定中上升兜率天。他怎麽能夠到兜率天?他要不知足,決定定中現不出兜率天的境界,也見不到彌勒菩薩。他真正知足了,於世出世間法毫無希求,這個念頭斷了。心地清淨平等,這個時候有求必應,他求生彌勒淨土,果然就能滿願。所以諸位要曉得,往生彌勒淨土的條件就是知足自在,你修彌勒法門要得不到知足自在,你去不了。那個地方人統統都知足,你一個不知足的跑去,那怎麽行?你跟人家怎麽能相處?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跟他不相應。一定要做到知足自在。實在講到這個境界,十方一切諸佛刹土,你願生哪裏,你一定就可以到哪裏。爲什麽?條件具足了。這也就說明,彌勒是唯識專家,通常要親近他要學法相,跟他才相應。可是宗門裏面修禅定的,也有很多人向往彌勒菩薩。實在是什麽原因?他有個妄想,他不希求西方淨土,希求彌勒淨土。他那個妄想是,知道彌勒菩薩將來要到人間示現成佛,佛經上講的。他打什麽妄想?他來成佛,我做他的弟子,做他的常隨衆。像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目犍連、舍利弗這一大批人天天跟繞著佛。他想當佛的弟子,跟佛一同下來度化衆生。因爲這麽個原因,求生彌勒淨土,將來跟彌勒菩薩一起下來度衆生。

  每一個人學佛的願望不一樣,佛菩薩大慈大悲,都能滿足各個衆生的願望,你喜歡什麽願望,都能滿你願望。可是你得要達到這個條件,這個條件就是一定要做到知足自在,你才能親近。實在說西方淨土比彌勒淨土殊勝,我們在這經上看到。往生彌勒淨土,將來隨著彌勒菩薩下生到這個人間,彌勒菩薩示現成佛,這些人是佛的常隨弟子,像釋迦牟尼佛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一樣,常隨弟子。我們在這經上看到,許多大乘經上看到,世尊講經說法,他方有許多菩薩來聽。我們往生西方淨土之後,將來彌勒菩薩講經說法,我們來參與法會,我們是他方菩薩來的,身分不同,不比他差,比他還殊勝。他是本土的,我們是外國來的,諸位你要很冷靜細心去想想,算算這個帳,還是到西方極樂世界好,比他們高出很多。又何況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之後,要想去看看彌勒菩薩,天天跟他見面。怎麽知道?我們在《無量壽經》上看到,《無量壽經》後半部彌勒菩薩當機。我們不必到兜率內院去,彌勒菩薩天天都要到極樂世界去觀光,我們天天跟他見面,在極樂世界見面。在極樂世界跟彌勒菩薩見面是朋友,我們地位是相等的。你要生到兜率內院,地位不平等,他是老師,你是學生,你在他面前不敢隨便。到西方極樂世界把手同行,同學、同參、學長,不一樣。像這些理跟事,我們都要清楚,然後對於求生淨土這個心就堅定,決定不懷疑、決定不動搖。

  我在此地,過去演培法師在的時候,我跟他是老朋友。我修西方淨土,他修彌勒淨土,可是我們兩個交情很厚。我們各修各的,彼此互相尊重。現在佛門裏面修這兩種淨土的人很多,我們對於兩種淨土的狀況都能夠理解、都能夠明了,知道我們自己怎樣選擇,怎樣努力的來修學。每一尊菩薩德號裏面表法的義趣,就是我們菩薩的學處,換句話說,學些什麽?要知道就在這些地方學習。第八尊:

  【淨喜善音主水神。】

  這個德號裏面的意思很容易體會。“淨”是清淨,“喜”是歡喜。“善音”裏面的意思很廣也很深,音是音聲,當然言語也包括在其中。善音,音一定是幫助別人斷惡修善,這一類的音聲都稱之爲善音。可是善有很多的標准,不但是佛法裏面說的標准很多,世法裏頭也不少,世間法裏頭也很多,這些我們必須都要理解的,然後我們才不至於把它搞錯。實在講善與惡很難辨別,《了凡四訓》裏面就講得很多。譬如他說現前你看到是善,你得到很多好處、得到很多利益,可是再過幾年後果就不善了,這種善不是善。有些善事在這一生當中看起來是很善很好,如果看看來世來生就不善,他到惡道裏面去了。由此可知,世出世間聖人所說的善不是在眼前,眼前不善,可是後果很善,這是善法。凡夫眼光短淺,只看到眼前不知道往後,只看到今天不曉得明天,這些原因都是佛在經論上一再所說的愚癡。這個問題非常非常嚴重,如何能夠化愚癡爲智慧,這是世出世間第一等大事。誰知道這個事情?誰重視這個事情?誰又認真努力不息的在從事這種工作?唯有諸佛菩薩他知道、他明了,其次才是世間這些大聖大賢,中國人習慣上稱呼的古聖先賢,他們明白。

  所以世間最重要的一樁事情就是破迷開悟,這是大善。如果他迷惑顛倒、心不覺悟,再大的福善,大福大善,往往後果都不好。也就是用的善心做錯事情,用了好心結果做的是害衆生的事情,這就是沒有智慧,不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懂得業因果報的事實,所以才造成許許多多的災禍。智慧從什麽地方生起來?從清淨心裏面生起來,清淨心就是禅定。佛法的修學,無論是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宗門教下,無不是以禅定爲樞紐。佛法的教學是智慧,智慧一定要從定中得來,所以戒定慧稱爲叁無漏學。一切諸佛如來教化衆生教的是什麽?就這叁個字,戒定慧而已。戒是手段,不是目的,是最初方便,因戒得定。戒就是守法,這個意思諸位一定要明了,你能守法、你能守規矩,你心就清淨,清淨心就是禅定,清淨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智慧現前才得法喜。如果你要問智慧是什麽樣子?智慧就是法喜,法喜充滿。他這個智慧已經開始往外透露了,你才生歡喜心,這個歡喜不是從外頭五欲六塵刺激的,不是從外面來的,是從自性裏面像泉水它自己湧現出來的。世間人所謂的樂都是五欲六塵的刺激,外來的,不是真樂。那個樂在佛法裏面叫壞苦,樂是壞苦,不是真的;法喜是真樂,禅悅是真樂。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逐漸逐漸明了,逐漸逐漸的契入,真正能生歡喜心。

  諸位同修在念佛堂念佛,得法喜的人不少,這就是諸位修學的成就,你在這個地方功不唐捐。由此可知,道場對於我們修行的重要性,不是在道場你的功夫很難得力;得力就是得清淨心、得法喜,你很不容易得到。爲什麽?身心不安。道場給你做增上緣,讓你身心安穩,讓你一切放下。特別是從外地到新加坡來念佛的,專門來念一個星期佛、念一個月佛,你到這個地方來身心世界真的一切放下。你在自己地方念佛,距離你的家很近,你家裏人會來找你、會來看你,常常會打電話來問候你,就給你打閑岔了,搞得你身心都不安甯,所以你得不到法喜。走得遠遠的,電話號碼也不要告訴他,他要來也不容易,就是成就你的增上緣。你到這裏是什麽一切都不要問,什麽事情不聞不問,二六時中就是這一句佛號,你在這裏面收獲多多,是你意想不到的,我都不必多說,你們自己會親身體驗。所以確實淨喜你得到了,然後從這裏面就生出善音。如果你的言音還不善,換句話說,你的淨喜沒得到,你要得到之後,你的音一定是善。善對修學一定有增益,不善對修學一定就有減損,這是我們要了解的。剛才有幾個同修來跟我說,念佛堂念了幾天,有同修告訴他,“你怎麽這幾天愈來愈瘦了?”他這一聽就害怕了,這個不善。什麽樣是善音?這裏面有關懷,還有勉勵,“看你這幾天是清瘦了一些,你精神怎麽樣?體力怎麽樣?”這是關懷。如果精神體力覺得很正常,與以往沒有兩樣,清瘦一點不要緊,沒有關系,也是很正常的現象。怎麽說很正常的現象?因爲你生活方式在轉變,過去一天睡十幾個小時,現在睡兩、叁個小時,這很大的改變;過去吃叁餐、吃五餐,吃得很飽,現在你飲食很少,這都是很大的轉變。尤其是過去吃肉食,現在在吃素,這個轉變就更大了。我在初學佛的時候,二十六歲,我學佛半年就吃長素。這一個轉變身體當然受影響,人就瘦了很多,而且顔色也不好看,面黃肌瘦,我的長官、朋友看到我都說我有病,病很嚴重。可是我自己覺得體力精神跟過去沒兩樣,很好,大家都這麽說,好了,我就去檢查檢查,檢查沒病,就更放心了。這樣子過…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叁歸依的真實義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