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中)▪P8

  ..续本文上一页科技,发明了核武、发明了飞弹;巧,不善,这个东西不知道要杀害多少人。现在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拼命在制造,造得举世的人惶惶不安。造那麽多,造来干什麽?一定要用,这个用就是小三灾来了。中国人我们前面赞叹,有智慧,非常聪明,为什麽不发展这些科技?中国人懂得善巧的道理。所以巧而不善这个事情决定干不得,造无量无边的罪业。我们不说别的,拿孔老夫子来说。孔老夫子确确实实有志从政,他周游列国目的何在?用现在的话,还不就想求个一官半职,孔老夫子确实有这个意思。他要作官,可以施展他的抱负,他的目的在此地;他不是为名,也不是为利,用政治来帮助国家、帮助老百姓,救世救人。他的心目当中所羡慕、向往的是古圣先王,在当时他心目当中最佩服的是周公,这是中国真正大政治家。可是每一个国家这些诸侯接见孔老夫子,谈得都很愉快,赞叹他,就是不敢请他作官。为什麽?太聪明、太能干,怕他夺权。照理说,孔老夫子要搞个政变,夺取政权,做得到做不到?轻而易举。他底下三千弟子,什麽样的人才都有,所以每一个国家的君侯都怕他。而孔老夫子决不用这种手段。这是什麽?因为这个手段巧而不善,不足以为法,不能立一个法则给後人学。所以没有人肯用他,就回家去办学,把他这一套本事传授给学生,代代传下去。他去从事教育工作,搞教学,这就是深明善的意思,一生不造恶业。他的成就,说实在的话,比中国历代任何一个帝王成就都大。中国古代的帝王,到今天有几个人常常还会记得?常常还会挂念?可是今天在全世界提到孔老夫子,连外国人都尊敬,你就想他的成就之伟大。他的後裔孔德成先生到美国,在洛杉矶得到美国政府特别的礼遇。什麽原因?听说他是孔老夫子的後代。七十多代的後人,在外国都沾光,沾祖宗之光,所以我们要注重“善”这个字重要。能够做到善巧那是极高明,做不到善巧,一定是宁愿做到善,不愿意取巧。我们常讲不善那个巧,投机取巧,这是不足以为法,一定要依照规矩去做。这个规矩,古圣先贤的教诲,我们学佛,佛菩萨在经论当中的教诲,理论方法一定要遵守,不能违背。国家的宪法、法律,地方政府的一些规章规约,还有没有文字的风俗习惯、道德观念,我们统统要遵守,决定不能违犯,这些都纳入在佛家戒律范围之内,所以持戒不仅仅是几个戒条,那你就完全错误。现在我们的生活空间比从前扩大,有机会常常到其他国家去旅游观光,外国的法令规章跟我们自己国家不一样,外国的风俗习惯跟我们自己的传统也不一样,我们到人家那个地方,一定要遵守别人的礼俗,要守人家的规矩,才能跟这个地区的人和睦相处,结欢喜缘。尊重别人、爱敬别人,你能够敬人,人家就能尊重你,这是一定的道理,我们应当要学习。它前面是个善字,善勇猛;这里面有善巧,勇猛精进。莲花髻,凡是髻都表高超,都表这个意思。莲花是清净。以清净法,清净法是佛法,教化一切众生,高出世间一切法,取这个意思。这个意思我们合起来讲就是净化人生、净化社会、净化世界,要达到净化效果一定要有善巧方便,要勇猛精进,你才能做得到。菩萨在此地教我们这些科目,我们要知道如何去学习。第六位,“普智云日幢菩萨摩诃萨”。这里面有云、有日,如果把云字拿开,意思就很明显:智日,就很好懂。云,慈云,它这名号里头慈云智日。前面有个普,普是普遍广大的意思。幢也是高显的意思。这名号里面说两桩事情:一个是大慈悲,一个是大智慧。智日是大智慧,慈云是表大慈悲,这两桩事情是佛法教学,无论是自受用、是他受用,两个非常重要的科目,主修的科目、必修的科目。慈悲从那里来?从智慧来。智慧从那里来?从慈悲来。所以慈悲跟智慧相辅相成,你要想求得大智慧,一定要发慈悲心,佛家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推动佛法的教学什麽力量?世间人也认真努力工作,有许多人不眠不休,为什麽这样拼命去工作?为名、为利,名利在推动。诸佛菩萨以及我们学佛的人,诸佛菩萨名利完全没有,断得乾乾净净,佛的弟子虽然名利心没有舍弃,比起世间一般人总是要淡几分。淡泊名利,你勇猛精进什麽力量在推动?慈悲心,慈悲是个动力,你能够发心度众生、断烦恼、学法门、成佛道,什麽力量在策动你?慈悲,没有慈悲心就没有动力。你愈是看到人精进不懈,那个人就愈有慈悲心;你看到这个人懒散,没有慈悲心,缺乏慈悲心,人就懈怠、就懒惰。你看到勇猛精进的人,那真有慈悲心,有慈悲心必定有智慧。这一尊菩萨在此地教给我们,学佛不是短时间,是长时间。我们自己成就,时间长短姑且不论,如果我们选择净宗法门,这个时间不会太长,这是修行、证果、成佛最快速的一条道路。我们今天讲快速公路、高速公路,最快的一条道路,净宗法门。其馀的大乘法门,快捷的算是禅,比一般大乘要快得多;大乘又比小乘快速。可是即使以禅宗而论,给诸位说,破一品无明,证得法身之後,生到华藏世界初住菩萨,要破四十一品无明,证到究竟圆满的果位,需要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华严经》上讲的,你没有证得圆初住以前,你所修行的时间不算,三大阿僧祇劫是圆初住菩萨讲的。比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差太多,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烦恼一品没断。诸位要晓得,华藏世界初住菩萨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断了,无明破一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烦恼一品都没断,但是成佛比华藏世界的菩萨快得太多太多,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难信不是我们难信,我们很容易就相信了。难信指谁?华藏世界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听到难信,那有这种道理?他们费了千辛万苦,无量时劫,才达到这个地位;怎麽我们一品烦恼没断,一下就成就?他难信不是我们难信。我们今天能信,实在说不可思议。我们凭什麽会相信?要不是佛给我们说出,我们真的没有法子理解。佛告诉我们,我们凡夫能够相信,两个原因:一个原因过去生中,无量劫来曾经学过这个法门,善根、福德、因缘成熟,《弥陀经》上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这一生能够信、能够愿,是你无量劫的善根福德因缘成熟,这第一个条件,是我们自己本身所具备的条件有了。第二个条件,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威神加持。说阿弥陀佛加持,这里面就包含着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加持,这是靠外力所加。这两个原因你才能够相信,才能够不退成就。如果不是这个原因,这个法门决定是当面错过,你一生纵然遇到,你也不肯修。更甚的,法师讲净土经,劝人家念佛往生,自己不肯修。我曾经遇到,他讲《弥陀经》,劝大家念佛求生净土,他自己不念佛,他不相信净土。不相信净土,为什麽讲《弥陀经》?他们那些人相信,讲给他们听。这一类的法师、大德、居士讲给别人听,劝别人听,自己不干,大有人在。这是什麽原因?还是经上讲的,善根、福德、因缘少,不具足,一切诸佛如来威神加不上,他本身有障碍障住,不相信、不接受。对他来讲是难信之法,因为这些人大乘经论涉猎的太多,阿赖耶识里头种子不少,一听说净土,那有这种便宜事情?这是阿弥陀佛骗这些没有常识、没有学问的人,安慰安慰他们而已,那里是真的?他们总是有这个怀疑。好像讲这个经劝大众是安慰大众,他也是慈悲怜悯心安慰大众,抱这种心态来讲经。那里知道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机会,他当面错过,你说多麽可惜。这些人正是佛在经上讲,他们有的是世智辩聪,他没有智慧,再仔细观察一下,是不是真的没有智慧?果然,给诸位说,戒、定、慧三学都没有。你别看他一生认真努力精进,又讲经、又说法、又著书,甚至於著作等身,与戒、定、慧真的不相应,我们要清楚、要明了。说得真的是彻底圆满究竟,无过於《华严》。《华严》要细读深思,要详细加以研究讨论,这样丰富的教材,我们那有不得利益的道理?其他经论实在讲没有这麽圆满,都是讲《华严》某一个部分。特别加以详细的研究讨论,研究讨论里面有没有偏差?有没有过失?很难讲。如果没有开智慧,完全还是用意识心,我们思惟想像应该怎麽说法,比较古人怎麽说法,难免过失,这是真的,不是假的。真正开了智慧,那才没有过失。像我们在《六祖坛经》里面看到,能大师真的是开智慧。你看他老人家所说,他说经、说论、说法相,都解释得很圆满。言语文字不多,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开智慧。他的心行、生活、教学与戒定慧完全相应。祖师大德当中,固然也都有相应,能够跟能大师并论的人实在不多,他的相应我们可以说是圆满的相应。这正是《无量寿经》上所说“住真实慧”,“惠以真实之利”,这两句话的意思很深很深、很广很广,我们要细心去体会。在这个地方慈云智日,我们要细心去体会,不能够轻易看过。

  第七位:“大精进金刚脐菩萨摩诃萨。”这一位菩萨他所表的是大智精进,这个里面有精进、有智慧。“金刚”是表般若智慧,还有一个脐,“脐”是表寿命。这个名号里面有精进、有智慧、有长寿,有这三个意思在。菩萨德号里面,我们应当要学习的是真实的智慧,唯有智慧才能“精进”。进是进步,精是精纯而不杂乱,这样的进步才称之为精进。从佛法标准上来观察,世间人进步的现象是有,尤其是在现代的社会,科学技术,常言说得好,日新月异,不断的在研究,不断的在发展。尖端的科技,差不多每三个月就有明显的进步。它这种进步算不算精进?如果就机械上来说,称得上精巧、精密。但是佛法里面讲的精不是指器械,而是指我们人心。器械可以达到精纯,可是人心依旧还是有妄想、分别、执着。这也就是说,无论科技怎样发展、怎样进步,关於六道轮回、生死不绝、烦恼妄念的繁杂,似乎没有办法解决,这一点我们要认识清楚。特别是近代发展的电脑,有不少人常常在说,将来…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