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上)▪P56

  ..续本文上一页道佛法的好处,才修忏悔,都是表演给我们看。为什麽?念儒书的人谤佛、谤法的太多,他要劝导他们,先是表演跟他们一样,然後他回头,用这个方法启发这些人。不仅仅是言教,身教比言教效果更要广大,他用这个方法。一切诸佛菩萨无论是在因地,或者是在果後:成佛之後,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现身、无时不现身,往後我们在这个经文里面看到,这一百七十五类几乎普遍都是。才看到诸佛如来无尽的慈悲,他们这个时间无量劫的无量劫,没有限制。第四“德大”,他的德行,德行就是要给九法界一切众生作好榜样、作模范。菩萨无处不现身,九法界当中他可以现佛身、现菩萨身、现比丘、比丘尼身、现在家居士身、现长者身,或者现古时讲宰官身,就是现在作官、从政的人员,也能示现工商界,也示现贩夫走卒,所有一切贫富贵贱之身、男女老少之身,统统示现。各行各业,在这个里面教给我们怎样作榜样、怎样作模范,怎样跟社会一切大众和睦相处,互助合作。菩萨的示现有一个最明显的地方,如果我们细心去观察不难发现,菩萨不为自己,菩萨念念为众生、念念为社会;如果还有一点自私自利的意念,决定是凡夫,不是菩萨。为什麽?连小乘初果都无我,何况法身大士怎麽会执着有我?我们从前初接触佛法,读经、听法,学了一些皮毛,总觉得小乘大概还有我、法二执,到以後念到《金刚经》这才恍然大悟。《金刚经》上世尊说得很清楚,须陀洹,这是小乘初果,如果自己还以为我已经证得须陀洹,他不是真的须陀洹。说明了连须陀洹都离了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须陀洹已经做到了,他才能证小乘初果。过去我们没想到过,总以为破四相一定是大乘很高菩萨的境界,那里晓得小乘初果就做到。由此可知,我们如果四相还都在,这功夫那里能算成就?没成就。

  诸位要晓得,四相一个破了,其馀三个都破;不可能说四相我只破了一相,还有三相没破。这是佛法里面讲增上慢,这是傲慢,没有证得,自己以为证得,这是你产生的错觉。一条破除了,统统都破了;一条没破,全都存在。正像《印光大师文钞》里头有一个小故事,在那一段我记不得,这是很早很早初学佛的时候读印祖《文钞》有这麽个印象。有一位在家居士参禅,相当的傲慢,他给印光大师写了一封信,他参究说他的成就,《五灯会元》里头一千七百则公案,差不多我统统都参透,只剩下几条;一千七百则公案全都参,还剩下几条。印光大师回他一封信,说你只要有一条没有参破,一千七百则统统没破;你要是有一条参破,一千七百则统统参破。这封信很有效,这个人也还不错,接到印光法师这封信之後不参禅,跟印祖念阿弥陀佛。真话,不是假话。最怕是自己没有慧眼,产生了错觉,那个亏就吃大,他要不遇到印光大师指点他,他回不了头来,这一生空过了。没有印光大师这样的声望、威德,别人跟他讲,他不相信、他不服。这是德大。这是我们一定要学习。华严会上这些人,可以说都是跟毗卢遮那如来多生多劫结下很深的缘分,都不是普通人。

  三)、列 名 结 数〔一〕同名菩萨【列名结数】文里面大概是有三段。第一段是把人数给我们列出来,人数里面有同名、有异名。前面十位同名,同一个“普”字,後面十位每一位名字不相同,到底下会跟诸位讲到。末後这一句是结数,这一类的菩萨人数有多少。我们先看:【其名曰普贤菩萨摩诃萨。】

  同名是普,这十位,第一位普贤菩萨。普贤菩萨非常重要,我们必须要把他搞清楚、搞明白。名号的意思很深,诸佛菩萨既然都无我,还有什麽名?诸位要知道,名:佛菩萨的名都是教学用的、都是表法用的,让你看到这个名字就想到这个意思,顾名思义,要认真的去学习。我出家,师父算是不错,给我取个名字叫“净空”;常常想到我有没有清净、有没有空?如果不净、不空,名实就不符。可见得名号自度度他用的,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用的。一切诸佛所修学的法门无量无边,无量无边的法门归结总不外三大类,三大类就是用三位菩萨来作代表。这三位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我们称他们三位叫三大士,在大乘法里面非常重要。佛说一切诸佛如来都是因这三个法门而成就,圆成佛道,修这三个法门。所以这三大士对我们来讲就是无比的重要,我们一定要学习。可是三大士的根基,诸位要晓得是地藏,所以在中国大乘佛法里崇尚这四位菩萨,大乘经上讲三大士,中国人把地藏菩萨加进去。四大名山,这四位菩萨就像一个房子四根柱子一样,少一个都不可以,这个房子才能够建立、才能够坚牢。地藏菩萨是讲孝敬,这是根。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所以这个根是孝道、是师道。不但是佛法里面作菩萨、作佛要以这个为根本、为基础,世间法里面也是以这个为根本、为基础。我们中国人知道,佛法没传到中国来之前,夏、商、周三代的时候,古圣先王都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没有不着重教育。《礼记:学记》里面所说,《学记》可以说是中国最古老的教育哲学,教育的思想,讲得很清楚、很明白,“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是古圣先王教给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你建立一个政权什麽东西最重要?教学。教学的内容是教什麽?教孝、教敬,一定要教孝顺父母,尊敬师长,你这个国家一切都能上轨道,才能长治久安。疏忽了教育,没有不失败。所以中国自古以来讲求以礼治天下,不是以法律,现在人讲法治。法治还不行,用什麽?用武力来统治,用警察来统治、用军队来统治,那就更糟。最高明是用礼,礼就是教学,人人自动的守法,自然的守法、守规矩,不敢犯法,为什麽?犯法对不起父母,自己作奸犯科,让父母在社会上不能做人,没有面子。对不起老师,老师怎麽会教出这样学生?自动的守法,这个高明,教学的效果。地藏菩萨代表这个。观世音菩萨是把孝敬发扬光大,把孝顺父母的心、尊敬师长的心展开、拓开,孝顺一切众生、尊敬一切众生,这个社会它怎麽不祥和?人与人间自然和睦相处。一个国家、一个世界就像一家人一样,父子相亲,真正是相亲相爱、互助合作,人才能过美满的一生,才能过到幸福的一生,用什麽方法能达到?教学。所以观音菩萨就是把这个法门发扬光大,大慈大悲。文殊菩萨代表理智、智慧。住真实慧,慈悲才能产生正面的效果,而不是“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慈悲为什麽变成祸害?方便为什麽变成下流?里头没有智慧,感情用事,就坏了。文殊菩萨代表智慧、代表理性,不是感情用事。普贤菩萨代表实行,用现代的话叫落实,普贤是完全落实。

  【其名曰普贤菩萨摩诃萨、普德最胜灯光照菩萨摩诃萨、普光师子幢菩萨摩诃萨、普宝焰妙光菩萨摩诃萨、普音功德海幢菩萨摩诃萨、普智光照如来境菩萨摩诃萨、普宝髻华幢菩萨摩诃萨、普觉悦意声菩萨摩诃萨、普清净无尽福光菩萨摩诃萨、普光明相菩萨摩诃萨。】到这里是一小段,这十尊菩萨是同名,十普,我们先看这一段。前一次跟诸位提到,诸佛菩萨的名号都是随缘建立,佛菩萨没有名号。不但没有名号,连身相都没有,他的身相也是随缘变现,正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应以什麽身得度,他就现什麽身;应以什麽样的名号能利益众生,他就建立什麽样的名号。要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他那个名号是随便建立的,不是有什麽一定的意义,想怎麽样建立,不是的,都是随着众生。名号里面就是度众生的一种方法,所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譬如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何尝有相?到我们这个世间来应化,这个世间的人妄想、分别、执着很重,总认为一个人要能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个人叫大贵人。世间人有这麽个妄想、分别、执着,佛就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满世间人的愿望。世间人一见到,这真的是大贵人出现,希有难逢,所以相是这麽建立。名号也是如此,名号必然是纠正这个时代、这个地区众生最严重的业习病根。佛看到这个世间的众生,习气很重,烦恼很多,这是六道轮回、恶道根本的原因。佛要用名号的方法来对治,所以就观察所有烦恼习气里面,第一个是对人没有慈悲心,都犯了自私自利的过失。世间人讲自私自利,这是迷惑颠倒,自私决定得不到自利,正如同损人决定不可能利己。怎样才能得到自利?利他才能得到自利,这是一定的道理、真实的道理,这个世间人知道的很少。所以佛在经上常讲,阎浮提众生、娑婆世界的六道凡夫迷惑颠倒,佛讲的是事实,确实是如此。因为没有慈悲心,所以佛的名号上就要用“释迦”,释迦是梵语,古印度话,它的意思就是能够仁慈,对待人能仁慈,所以翻作“能仁”。这名号意思多好,我们一念释迦牟尼佛,念到释迦就要想到,我们处事待人接物要仁慈。仁慈,用现代的话来说,就要真正存心关怀别人,爱护大众,全心全力协助一切众生,这就是释迦的意思,我们念这个名号就没有白念了。“牟尼”这两个字是“寂默”的意思。佛看到这个世间的人心很不清净,所以名号里头用牟尼,牟尼的意思就是清净心。对自己心要清净,对别人要仁慈,名号是这麽个意思,所以名号治病的。我们念南无本师,南无是归依、礼敬;本师是我们根本的老师。根本的老师是什麽?是仁慈、是清净。说老实话,释迦牟尼佛也并不是希望你天天念着他,念着他他听到耳朵都发痒,那还能受得了吗?你要懂这个意思,天天念仁慈,天天念清净,一定要把自己仁慈的心念出来,把自己清净心念出来,这叫真正念佛,我们懂得这个意思。由此可知,佛菩萨建立的名号,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功德在那里?把自己真心本性里面的智慧德能给念出来。能仁、寂默是我们自性里面的性德,不是外面来的,我们现在忘掉了、忘失了。佛用这个方法让我们常常忆念,忆佛念佛,佛是自性佛,不是外面的佛。大家修净土,常常听到“自性…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