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名号,就可以使我们出离生死苦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与世间上的执着,执着名、执着利、执着这些东西不同,因为你执着那些东西是种的恶因,最后把你送到三恶道里面去了。我们执持名号,这是种净因,精进的因,最后把我们送到极乐世界去。所以我们不能那样去看,认为执持名号那样是执着,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这一段就是这部经的序分里的别序。就是特殊的,就是介绍佛说这部经的因缘。刚才念的这几句:“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就是佛为什么说这部经。为什么?就是让我们明白这两个有,要相信这是佛陀的开示,决没有虚假,我们相信了才能建立得起求生净土的信心,我们相信了,才能够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上面这个序分就讲完了。我再重复一遍,这个序分的内容。序分就是这部经的前言,序分它包括了六成就。“如是我闻”,就是信成就,闻成就,相信真实的道理是阿难尊者亲自听到释迦牟尼佛说的。然后就是时成就,佛在这个时候讲的。主成就,就是主讲这个法的人是释迦牟尼佛。然后就是处成就,就是讲法的地点,在祗树给孤独园。然后叫众成就,就是听众。听众就是“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听众代表。听众里面先介绍比丘,再介绍菩萨,最后介绍天龙八部,这就是这部经的前言部分。
下面就讲这部经的正宗分。正宗分是这部经的重要部分,“正”就是真正的、正确的、修行的纲领。“宗”就是纲领,这是本经的主要部分。正宗分的主要内容就是“信、愿、行”这三个纲领的内容。正宗分可以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详细的介绍了极乐世界的依报与正报的庄严。说明极乐世界的环境和阿弥陀佛与往生极乐世界人的情况怎么好。介绍这个主要的就是让我们生起信心,这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就是劝告众生,听到佛讲这个话,介绍极乐世界的情况让我们生起信心,发大愿心,往生极乐世界。第三部分是发了愿以后必须认真的持名念佛,才能往生极乐世界。正宗分就分这三部分。
现在先讲第一部分。佛陀介绍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庄严。我们先看下面经文,“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佛陀又喊到舍利弗提出一个问题,彼土就是那一个国家为什么叫极乐?这是佛提问,又是佛自己答。这个问题就是解释“彼土”之所以成为极乐世界的因缘。下面接着回答:“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概括的说那个国土的众生,无有众苦,就是没有任何的痛苦。但受诸乐,只是享受种种的快乐。故名极乐。所以就叫做极乐。这个是从极乐国土的众生,众生是属于极乐国土的正报的一部分,正报是阿弥陀佛及往生极乐的众生,这里是从众生来解释极乐。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外面以地、水、火、风四个缘(条件),内面是受、想、行、识这四因。由于因缘和合,才有我们这个躯壳。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那就不同了,都是有大善根,多福德,有这样的因缘,才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就是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善根福德少了不行,没有更不行。只要一往生,一切众苦都消除了。这个众苦当然包括很宽,包括了八苦也包括了无量的苦。诸乐,享受的种种快乐,这里有个对比,列了八条对照一下:1、极乐世界是莲花化身,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是血肉之躯。所以说在娑婆世界有生苦,极乐世界就没有生苦。2、娑婆世界人命无常,有老苦。极乐世界寿命无量,就没有这种苦。3、娑婆世界是血肉之躯,当然有病苦。极乐世界是莲花化生,没有病苦。4、娑婆世界有死苦,老病以后就是死。极乐世界因为是莲花化生,寿命无量,没有死苦。5、娑婆世界有爱别离苦,有亲属,生离死别,这是人人都免不掉。极乐世界没有这个问题,因为是莲花化身,没有家庭亲属这种关系。6、娑婆世界有冤憎会苦,冤家对头,你见不得的人,天天都要见到,在一起,而极乐世界与菩萨、罗汉、上善人等在一起。7、娑婆世界有求不得苦,我们所求的得不到,极乐世界没有这个问题,饮食都是自然化现,要什么有什么。8、娑婆世界有五阴炽盛苦,五阴就是五种蒙蔽我们的东西,炽盛就象火一样的燃烧,我们内心里贪、嗔、痴、慢、疑等种种的欲望,在促使我们造恶业受恶报。极乐世界的人莲花化身,环境清净,内心清净无染,一天到晚都是念佛、念法、念僧。整个环境都是在佛法的薰陶当中,当然就没有五阴炽盛了。所以说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这里只能大概说一下娑婆世界的八苦来与极乐世界对照一下,实际上极乐世界的快乐决不只是这些。娑婆世界的痛苦也决不是只有这点。我们可以理解,所谓众苦,所谓诸乐怎样解释。上面是从正报,就是往生人的情况,说明极乐世界的享乐。下面从依报来说,“又舍利弗”,佛陀又喊到他,“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栏楯就是栏杆,杆是横起的,楯是立起的。七重罗网是一种装饰的东西,用各种宝贝织成的罗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都是四种宝贝围绕起来的。所谓四种宝贝有黄金、白银、琉璃、玻璃,玻璃是水晶。这四种宝贝合成,“是故彼国名为极乐”。环境这样的殊胜,这一对照当然与我们娑婆世界完全不同了,娑婆世界找不到这种环境。上面几句话就解答了极乐世界之所以称为极乐。
下面就叙述极乐世界依报庄严的情况,进一步介绍“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铺地”。这几句话是说极乐国土,有七宝所造成的池子,七宝就是除了四种以外还加上了车磲,白色的宝物;赤珠,红色的宝物,玛瑙,形状象马脑一样,多种色彩的宝物。加上金、银、琉璃就称为七宝,这是七宝造成的。七宝池不是我们想象的池塘。七宝池有一千由旬,一由旬有四十里,象大海一样,一千由旬有十多万里,有八功德水充满其中。这种水也不象娑婆世界的水。它有八种功能,它澄清没有污染,没有混浊,而味道是甘美的,这种水是清软的能够向上流,这种水是能够润容安神,能够消除饥饿。我们娑婆世界的水只能解渴,不能消除饥饿。八功德水能够随着我们的善根,想热就热,想冷就冷。能使我们生起欢喜心。这就是八功德水的功能。池的“四边阶道”,阶是阶沿,道是道路,都是以“金银、琉璃、玻璃”等七宝“合成”。“上有楼阁”,七宝上面有楼阁,也是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严饰就是庄严修饰,不象我们是用砖瓦造成的。“池中莲花,大如车轮”。池子里面的莲花,不是我们想象的汽车轮胎,这个车轮很大很大,一朵莲花大的有十二由旬,十二由旬就等于四百八十多里。这个车轮是指梵天王的车子。不是我们看到的汽车轮子。我们发心念佛求生净土,七宝池里头就有一朵莲花出现,如果我们念佛的心精进,念到了一心不乱,那么这朵莲花就越来越大,光明也越来越好。如果我们念佛退转了,这朵莲花就枯萎了。所以念佛的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就是拿这朵莲花来接引我们往生西方。我们就坐上这朵莲花投生到这朵莲花当中,所以说九品莲花为父母。莲花化身,往生的人,上品、中品,很快就花开见佛。下品往生的人坐在莲花中修行都胜过了天堂快乐。莲花有四种颜色,“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不同的色彩,“微妙香洁”,就是概括了莲花的四种功德。微就是说它精微,因为它是七宝造成的,妙就是说它不可思议。我们在娑婆世界能发心,那么池中莲花就有了,标明我们的姓名在上面。随着我们的念佛功夫增长,莲花就会越来越大。莲花的清香不是我们娑婆世界的莲花能够比的,所以念佛往生的人有时能够闻到一些清香,就是莲花的清香。洁,莲花洁净,清白,出污泥而不染。这就是微妙香洁四个字,说明了花的功能,也就是莲花的功德,下面又喊到舍利弗,“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如是,就是所指的上面谈的极乐国土有七重栏楯、罗网、行树、宝树、楼阁、莲花等等。功德庄严这是阿弥陀佛愿力所成,阿弥陀佛的功德所成的。因为阿弥陀佛在修因当中,无量的愿行的力量来成就极乐世界无量的功德庄严殊胜的环境。说明了境由心造。娑婆世界也就是众生的种种污染恶业所形成的,所以环境非常恶劣。
下面介绍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在那个环境当中所享用的,“又,舍利弗”又喊着舍利弗说:“比佛国土”,就是这一位佛的国家。“常作天乐”,常就是经常,作就是演奏天乐,这是自然而然出现的音乐就称为天乐。“黄金为地”,地面是黄金,这个黄金和我们娑婆世界不同,任你怎么走都是不污染的。“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昼夜六时是古代印度计算的时间,白天分三个时间,就是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晚上也分三个时间,初夜分、中夜分、后夜分,和起来昼夜就是六个时间。雨天曼罗华。这个雨是天上降落下来的曼陀罗花,曼佗罗就是适意的意思。“其土众生”就是这个国土的众生,包括了菩萨、罗汉,凡是往生的人都在内。“常以清旦”就是早上起来。“各以衣裓”,这个衣裓不是衣襟,这个衣裓,道源法师讲,他说讲成衣襟就错了,这个衣裓是专门的口袋,布口袋。这个口袋很大很大是用来专门装花的,就如我们所说的花篮一样。“盛众妙花”,盛就是装满了,众妙花是多种多样微妙的鲜花。“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就是大家早上起来后,拿上很多的鲜花去供养十万亿佛土的佛。这个时间很快,地方很广,但是还要回来吃早饭。这说明了往生的人都有神足通。回到极乐世界,然后用斋。“饭食经行”,饭食以后绕行,在七宝池周围念佛经行。这里告诉我们极乐世界众生的生活情况。那里的众生都有神足通,早晨起来到十万亿佛土去供养佛菩萨后,又回到极乐世界吃饭,这个,我们凡夫的思想无法理解,但千万不要怀疑,因为我们是凡夫,假如你往生了,自然就会知道。这里顺便介…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