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缘!没有人家的不是,只有自己的不足!
应该在有限的人生岁月里完善自己!你想想,为何和别人同样遇到的同一人,同一物,同一境界,为何你烦恼,别人没有你的这种反应呢?说明是你的福报不够,处处有不顺心的事,不要对外界充满你的错误情绪,应以智慧指导你的人生,感恩别人,敬畏上苍!
在公司和同事也一样,不要每天闷闷不乐,愁眉不展,这样只能给你带来更多的不顺心,日子照样过,岁月匆匆流,为何不开心一点呢?你的痛苦只有你自己解决,别人无法为你承担,如果你充满情绪,别人还有可能对你产生负效果,谁也不愿意每天和生活过意不去的人为伍;虽然生活对你所不公平,或者有突如其来的痛苦,但你能保持一颗乐观的心,向上的精神,只要我坐着,我绝不爬着,能站着,绝不坐着的斗志精神,生活肯定会为你改变,朋友肯定为你喝彩,为你开心,给你增添无穷的力量。
这种境界像什么?
敦珠仁波切常说:好像一个人在田野中辛勤工作了一天回到家,坐到火堆前心爱的椅子里。他已经工作了一整天,该做的事都已经完成;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诸事已毕,他可以完全放下所有的牵挂,自在而满足。
若你的心保持虚空,则随时都可以接纳任何东西;它是开放的。初学者的心灵蕴含着无限的可能;但专家的心却只有少许的可能性。
日本佛教学者铃木大拙说:什么是慈悲?慈悲不只是对受苦者表达同情心或关怀;也不只是向他表达你心中的温情;或清清楚楚地认知到他们的需要和痛苦;它也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决心,愿意付出一切,实际行动帮助他们减轻痛苦。
如果我们能与万事万物相互依存,那么,甚至连最微细的意念、语言和行为,都会影响整个宇宙。
把一颗小石头丢入池塘里,水面就会兴起阵阵涟漪:一个涟漪吞没另一个,形成新的涟漪。万事万物都是相互纠结关联的。因此我们学习到,要对自己的所做、所说、所想的一切负责任;也要对自己、每个人、每件事,甚至整个宇宙负责。
因为业报是不可逃避、真实不虚的,所以当我们伤害他人时,其实是在伤害自己;当我们带给别人快乐时,就是储备了自己未来的快乐。
达赖喇嘛说:
如果你能消除自私的出发点(如嗔怒等),培养慈悲心,最后你会获得更大的利益。所以,有时候我会说,聪明的自私者应该照这样做。愚笨的自私者,老是顾着自己,最终招来恶果。聪明的自私者会想到别人,尽量帮助别人,结果获得大利益。
有时候,我会开玩笑地问别人:“为什么你那么不相信没有轮回?你有什么证据?万一你死后才发现有轮回,你要怎么办?”
当然我们不要像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一样,对信仰抱满功利心,站在等价互换来和上帝说话。他说,为何不信上帝呢,如果有地狱怎么办?那不是一件很糟糕无可奈何的事吗?如信了上帝,来生,有地狱也无所谓;即使没有地狱,也没事啊,反正信上帝也不会亏本,丢失东西!只不过信他是给自己买了一项无形的保险!
当然这样的话只有像他那么聪明的人才能说出来的!
不管你做什么,不要逃避痛苦,要接纳它并保持敏锐。不管你多么绝望,都要接受你的痛苦,因为事实上它赐给了你无价的礼物:让你透过修行,了悟忧伤背后的实相。
路米写道:悲伤,可以成为慈悲的花园。
若你的心能对任何事保持开放,在你追求爱和智慧的一生中,痛苦会成为你最大的盟友。
生命感悟之七
禅定时的负面经验很容易误导人,因为我们习惯将其视为坏的象征,但其实它却是幸福伪装而成的。不要厌恶它,而要认清它的真面目——只是一种经验而已,如梦幻泡影。
了悟经验的真面目,能让你免于经验本身的伤害和危险。因此,负面的经验也可能是大福报和成就的来源。曾经有无数的大师,运用此负面的经验,转成觉悟的催化剂。
古人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正是这个道理。
利用生命给我们的创伤和痛苦让它们变成我们追寻真理和完美生活的助道缘。
罗曼罗兰说啊,累累创伤是生命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因为在每一个创伤背后都代表有我们前进的脚步!
我们常想知道,要如何面对和处理负面的情绪和烦恼。
不妨建议大家去禅坐,但我们应明白禅坐并不是如枯木般地坐在那儿一动不动,不用去想什么,而是让我们追寻那颗浮躁的心,让他呈现本有的智慧和美丽。
如果禅坐时像他们说的一样,会在那儿不去思考什么,还有什么作用,还有什么意义?
曾经有人咨询我,禅坐是不是像出家的修行人一样,每天坐在那儿禅思静虑,一动不动!
我说,错了,出家人是那样的吗?如果那样,他们这么解脱生死,这么发现真理,这么完美僧格?
禅坐任何时,任何地都可以,禅的意思是心不乱,坐的意思是外不惑!比如在公司里,遇到棘手的问题时,先冷静下来,追寻问题的弊端出现在那儿,不要以狂乱的迷惑,挠头搔耳,要静其心,平其气,这就是简单的禅坐,就这么简单易明啊!
在禅定的无垠广阔中,你可以用一种完全客观的态度来看待你的思想和情绪。当你的态度改变时,心的整个气氛就会改变,甚至思想和情绪也彻底改观了。当你越来越愉悦时,它们也会越来越愉悦;若你对它们没有什么意见,它们也不会造成你的障碍。
佛法告诉我们必须了解的真理,但要成就个人悟道,还是要先靠自己修行。经由修行,我们将能度过各种艰难、痛苦和怀疑,而这些艰难和痛苦,即成为我们最伟大的老师。
经由它们,我们学到谦恭;认知到自己的局限;发觉到从习气和旧有框架中跳脱出来的内在力量和无畏;也领受到了修行开展出真正自由的广阔视界。
我们如此地沉溺于追逐外界的一举一动,却完全忽略了亲近自己的内在心灵。
我们恐惧于探索内在,因为我们的文化并没有告诉我们,探索内在能够得到什么。我们甚至认为这样做可能会让人疯狂。这是自我最狡猾的诡计,让人无法发掘内在真实的本质。
于是我们忙碌度日,以免冒险去探索自我,甚至连禅修的观念都会把人们吓着了。当他们听到“无我”或“空”的字词时,马上联想到好像是要被掷出太空舱,永远在黑暗、寒冷的虚空中漂流。
没有什么东西比追求真理更重要了,但在这个追逐享乐、害怕沉默的世界,我们却以喧闹和疯狂的忙碌来自我保护。
探索自性,已成为我们年轻人甚至是所有人最害怕的一件事
困难和障碍如果可以被正确地了解和运用,可以出人意料地转变为力量的来源。
西藏国王格萨尔是伟大的战士,他的流亡历程,是西藏最伟大的文学史诗。格萨尔是“永不屈服”的意思,是永远不败的人。
自他出生以来,他的叔父洛东就用尽各种手段想杀死他,但一次次的阴谋却让他越来越坚强。
对于西藏人而言,格萨尔不仅是勇敢的战士,也是精神的战士。做为精神战士,必须具备特殊的勇气,天生拥有睿智、温柔和无畏。精神战士仍会恐惧,但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有勇气去面对痛苦,认清楚恐惧的根源,毫不逃避地从困难中汲取教训。
终其一生,你的内心中存活着二个人:一个是自我,它总是喋喋不休、要求苛刻、歇斯底里并精于计算;另一个是隐藏深处的精神生命,它智慧坚毅的声音,你几乎很少听见或注意到。
当你越接触教法,观想并将其融入生活,你的内在声音、内在智慧(就是佛教所说的“觉察心”)将会觉醒及强化。这时候,你可以开始辨别出觉察心的引导,和自我的喧哗迷惑声的不同;你真性的光辉和自信,也开始重返回来。
事实上,你已经在自我之中发掘了智慧的向导。因为它智慧的指引,你的觉察力越来越强烈而清楚,你将可以开始分辨真理和自我诈骗的真相,而能以洞察力和信心聆听它。
要想得到帮助,只要祈求就可以。
基督不是说:“只要祈求,我就赐给你;只要寻找,就会找到;只要敲门,我就替你开门。每个人只要祈求,就能获得”吗?
然而,祈求是一件很难的事。我发觉多数人不懂得祈求。有时是因为自大傲慢,有时是因为不想请求帮助;有时是因为我们懒惰;有时是因为心忙于怀疑;散乱和困惑,而连最简单的祈求都无法办到。
治疗酗酒和毒瘾病人的关键在于,只要他承认自己的病症和请求帮助。从另一种观点来看,我们都是轮回的上瘾者,当我们承认上瘾和祈求帮助时,就是我们得到协助的时刻。
惯性的力量是很大的,所以要解脱这种轮回的痛苦和想得到真理的人,要返观内心,深信佛法(真理), 信为能入,智为能度!
生命感悟之八
濒死经验最重要的启示是,它彻底转变了这些人的生命。
可是茫茫大千界有几个人会有这样的机会呢?能直视面对自己的生命!
记得有一个人说:
我原是个迷失的人,终日行尸走肉,只想享受,没有目标。现在我彻底转变了,变成有强烈的企图心,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坚信生命必有报应。我对追求物质财富的渴望也消失了,反而渴求了解精神层面的东西,并且希望这个世界能够越来越好。
大部分人要等到临死那一刻才开始珍惜生命,这多么令人伤悲啊!我常想起伟大的佛教大师莲花生大士的话:
那些相信他们拥有充裕时间的人,等到临终才开始准备死亡。然后,就满心懊悔,这样不是已经太晚了吗?
今天的世界虽然危机重重,却也令人鼓舞。现代的心灵慢慢地接触到各种不同的实相。在电视上可以看到星云大师、达赖喇嘛、甘地、德蕾莎修女等伟大的导师;许多东方的大师也到西方传法;比如越南的一行禅师在法国,奔波一生,为了不忍众生…
《生命感悟》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