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三二集▪P2

  ..续本文上一页着自私自利、带著名闻利养、带着欲望,不能成就,虽然种了善因,轮回里头的罪还得要受。这是不能不知道的。

  真正依教奉行的,往生花开见佛,身心顿净,这个顿净完全跟经上讲的标准相应,清净心、平等心、觉悟的心圆满现前。智慧猛利,大悲无量,这注意它次第,自觉觉他,你有能力像阿弥陀佛一样、像观世音菩萨一样,应化在十法界度有缘的众生。为什么说有缘?有缘他听你的,他欢喜你,你说话他听、他能相信,这叫有缘众生。有缘众生只是先度,肯定的,先度他,没有缘的给他种善根,来生缘成熟了再度他。所谓成熟就是他相信你的话,他听你的话,他依教奉行,这叫有缘。

  「是皆阿弥陀佛,威神力故」,这是阿弥陀佛威神力的加持、本愿力的加持、满足愿的加持、明了愿的加持、坚固愿的加持、究竟愿的加持。阿弥陀佛这样加持你,花开见佛,佛就加持到了。记住,人人有分,我也有分,要肯定自己,我们有分。如果没有分,我们这一生遇不到,遇到了都有分,所以见者就有分,听者就有分。「故能令长夜忧恼之凡夫」,这就是六道轮回里的凡夫,「智慧清净,身心如佛」。在极乐世界就是智慧清净、身心如佛得来太快了,不是像他方世界要无量劫才能够得来,西方极乐世界真的叫一弹指之间你就得到。这叫难信之法,这叫不可思议的法门。

  「由是可见此土大心凡夫」,发大心的,发大心就是决定要修、要生净土、要见阿弥陀佛,这就是大心凡夫。「蒙佛加被,上辈往生,得无生忍」,又何足有异,「何足异」,这几句话坚定我们的信心。你看看前面讲的,往生的人到极乐世界花开见佛,得这么多的利益,都是阿弥陀佛威神、本愿、满足、明了、坚固、究竟愿力的加持。可见娑婆世界的大心凡夫心量大,念念想着众生,没有想到自己。实际上众生跟自己是一体,想众生就是想自己,想自己反而是失掉了自己。想自己这个念头太小,自己得不到利益,想众生,自己得大利益;想自己,保全自己都非常困难,想众生得大利益。众生好,我们都好;我们一个人好,众生都不好,也没有好日子过。我们今天起心动念想天下众生,有机缘全心全力去帮助他。这个世界很大,留意哪个地方有缘分就到哪里去,一个地方做成功会影响整个世界,整个地球。

  「法藏比丘以偈颂愿,首句即是我建超世志」,这叫大心。什么是大心?这大心凡夫。「此正超世之处」,这个世是一切诸佛的刹土,他超越了。「安得守十方之常规,以论极乐之品位耶?」按照常规,就像读书一样,一定是从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从一年级、二年级,这叫常规。极乐世界可以从小学一年级就直捷升博士班,它没有常规,为什么?阿弥陀佛无比殊胜威神的加持,让你得到。你能得到吗?能。为什么?因为你本来是佛,道理在此地。你要不是本来是佛,没有办法帮助你成佛,因为你本来是佛,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只是你迷惑了,你自己不知道。在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他有方法教你觉悟,如果不是本来是佛,这讲不通!

  惠能大师在中国给我们做了个榜样,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听五祖讲《金刚经》,我们估计,我想不超过两个小时,他就成佛了。他为什么能?因为他离欲深正念,他就凭这五个字,他能离欲,我们不能,他真的万缘放下。《坛经》里面记载他的行持,心里头没有欲望、没有杂念、没有妄想,道场分配给他的工作,非常认真努力去做。舂米要体力,他个子小,身体轻,怎么办?把腰上绑个大石头增加重量。这是什么?这是认真负责的表现。对待每个人都恭敬,为什么?他心目当中每个人都是阿弥陀佛,不敢丝毫轻慢,我一个人是凡夫,你们都是阿弥陀佛。所以,听《金刚经》大概只听到四分之一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就成佛了,他就回归他自己的本位,他本来是佛。成佛了,敢不敢轻慢众生?不敢。为什么?成佛之后就更清楚,看一切是什么?一切众生是真佛,都不是假佛,只是一时迷惑而已。这个迷惑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就这么个东西,妄想分别执著一放下,他就是佛,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这是事实真相。所以,他有圆满的诚敬心。

  曾经有人问我,五祖忍和尚为什么不把祖位传给神秀,他传给惠能?神秀跟他二、三十年,已经提拔到助教的身分,十方到黄梅去参访五祖的人有多少,太多了!接见大众都是神秀代表老和尚接见他们。所以传位,每个人都认为一定是神秀,怎么可能是惠能?没有人想到。我跟大家的解释,我说神秀对五祖有百分之百的恭敬心,所以他也有了不起的成就,一代高僧。那惠能呢?惠能有万分诚敬心,神秀才有一百分,惠能是一万分,所以祖位要传给他。不一样!印光大师说的标准,总在诚敬这两个字,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我们诚敬心不够,比起古人差远了。中国两百年前的古人,学生对老师大概那个诚敬可以能够有百分之六、七十,有百分之百的,圣人,那不是普通人,普通一般人可以达到百分之六、七十。那回过头来看我,我年轻的时候,对老师是很有诚敬,有几分?顶多三十分,跟古人比才一半,不及格。但是这三十分老师就很珍惜,那就换句话说,大概现在学校里学生,对老师的诚敬心恐怕三分都很难说。这学生怎么教?所以教育失败,这真正的原因。我是从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的,深深得到体会。

  我跟方老师不认识,没人介绍,只是闻名,知道这是当代的哲学家,台湾大学的名教授,知道他是桐城人,我们同乡,不认识。我写了一封信给他,寄了一篇文章请他指教。我的字是毛笔工工整整的小楷写的,文章也写得很工整,这是什么?这是恭敬心。现在人给我东西潦草,我看半天好多字都不认识,在从前要是这样的东西,老师丢字纸篓去不看了,这是什么?没有恭敬心。方老师约我到他家里见面,见面之后问我学历。我告诉老师,我初中毕业,高中一年级念了半年就又失学,一生当中两次失学。他问我,你有没有骗我?我说,不敢骗老师,都是真的。老师说,你写的信、写的文章,我们台湾大学学生写不出来。我说这个可能是虽然失学四年,但是读书没有间断,喜欢读书,没有离开书本,应该是这个关系。那我想到学校旁听,老师就说,你要到学校去旁听,你会大失所望。他说为什么,现在学校,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我对于学校状况不知道,老师这一说,我还是听不懂。最后老师开口,他说这样好了,你每个星期天到我家里来,我给你上两个钟点课。我的哲学是在他家里学的,学生就我一个。

  十几年之后,我才恍然大悟,老师在学校教也不认真教了,为什么?学生不认真学,你认真教没有用。我们懂得古时候的师道,因材施教,这李老师教导我,学生有一分接受的能力,只教他一分,教两分那一分装不进去,你白费力气;学生能够有十分能力,你教他九分,你对不起他,他还可以装一分。李老师给我们讲这个事情,我突然想到方老师那个时候教我,我们真想学,星期天单独开课来教,讲真的。那换句话说,在学校都是敷衍。为什么敷衍?没法子,生活要紧,从事这个行业,拿一点薪水、钟点费回家过日子,那学生不是来学东西的,学生是来混文凭的,各有所取。所以我们才晓得,学校里面老师不认真教,学生要好成绩,老师要考试的时候,题目都告诉大家,让大家都有好分数。你看皆大欢喜。不认真,所以学术一落千丈。没办法教,不是老师不认真教,学生不学了。我这里才明白教育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我慢慢才了解。李老师在台中开经学班培养讲经人才,因材施教。他教学的方法是私塾教学法,采取个别教学,他是两个学生一组,两个人一组、两个人一组,这样教法,个别教。接受教的人,跟老师坐到对面,桌子摆在对面,其他的同学坐在旁边旁听。这两个这部东西学完了,再换两个来教,采取这个办法,很像过去的私塾。所以这个真难。

  但是真正有那种诚敬,恭敬心,老师不在面前,也可以学成功,私淑弟子,在中国孟子是第一个。孟子学孔子,以孔子为老师,那个时候孔子过世了,孔子的书在,他读孔子的书。有不明白的地方,还有不少孔子的学生在世,他就向孔子学生请教。认真学习,学得非常有成就,成绩超过孔子在世的那些学生。你看现在讲孔孟,不讲孔曾,不讲曾子,不讲孔颜,讲孔孟。他所学的不是跟老师亲自见面教的,但是所学的超过老师所教的学生,这私淑弟子!这个例子开了之后,在中国历史上,汉朝有个大文学家司马迁,写《史记》这部书的。司马迁也是私淑弟子,他学谁?学左丘明,左丘明跟孔子同时代,写《左传》的这个人。他就是一生专攻《左传》,就这一部书,学《左传》的文章,他学成功。唐宋八大家排第一个是韩愈,韩愈也是私淑弟子,韩愈私淑谁?司马迁,就是喜欢读《史记》,把《史记》读得滚瓜烂熟,所以文章就写得好,唐宋八大家他是第一个。他们的老师都是古人,都不是现在的人。秘诀在哪里?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就是秘诀。

  所以我们懂得这个,就能找到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老师无过于佛陀,老师留下来这么多的经典,最殊胜、最好的经典无过于《无量寿经》。所以今天真正要想学佛,真正想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你就专念《无量寿经》,向阿弥陀佛学习。这个经是会集本,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等于夏莲居老居士是我的助教,阿弥陀佛是我的本师。对于经典解释这一部分,黄念祖老居士帮助我们,够了!就能成功。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一般人三、五年就得三昧,这个三昧叫念佛三昧。得三昧之后,三、四年就有可能开悟,纵然不能大彻大悟,也是大悟。大悟就管用,没有学过的经论自然能通达,没有障碍。如果有人在这一部《无量寿经》集注下十年工夫,他是将来一代的宗师,是中兴佛法的祖师大德,不是不能。用真诚的心,离欲深正念,用这种真诚心,十年锲而不舍。…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三二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