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所以佛用的方法,讲经教学,教学的目的,帮助众生破迷开悟,果报就离苦得乐。世尊干了一辈子,三十岁开悟就讲经教学,七十九岁圆寂,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他真干!这四十九年就是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我们今天世界为什么这么苦?没人教我们。我们如果看看中国历史,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次太平盛世,你再仔细去观察它什么原因造成的?太平盛世一定有很多的学者专家,都在讲学,都在教化众生,帮助众生断疑生信,断疑开悟。做这种事情多,讲的人多、做的人多、学的人多,太平盛世就出现了。再看乱世,乱世,衰了,教学衰了,没有人讲了,没有人做样子给我们看,没有人学,社会就乱了。在中国历史上,这一世、这个时代是最痛苦的时代,我们把老祖宗东西丢失了,不能怪任何人。我们向上去看,至少丢掉两百年,两百年至少八代。今天任何人做什么样的错事都不可以去责怪他,为什么?他可怜、他无知,他从小没人教他。我们算是非常幸运的,幸运当中幸运,能够遇到传统教育、能够遇到佛法,把这些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不容易!所以,不管什么人做什么样的坏事,五逆十恶统统要原谅他,不能责备他,要帮助他回归到教育,回归到圣贤。这个社会才会有安定,才会有和平,人们才会有幸福。
要真正恢复到正常,我们丢掉两百年,恢复到正常也要两百年。正常的和谐社会我们看不到,我们底下一代未必能看到,要三、四代之后,慢慢就看到了。要靠我们努力去耕耘,首先把种子保留下来,传统文化的种子、儒释道的种子不能让它断绝,有几个传人就能保下去了。所以我们不能想到有很多很多人学习,那是一种奢望。能有多少?有十个就不得了!三个、五个都非常可贵。这叫保持种子。典籍要大量的去流通,将来就不会失传,在全世界到处都有。像《四库全书》、《大藏经》这些典籍,大量的印,分送到全世界,每个国家都有,就不会散失,中国找不到外国有。《群书治要》在中国失传一千年,日本有。所以民国初年,商务印书馆翻印的这个本子就是日本的。我们这次翻印的,就是商务印书馆的本子,日本的版本。商务印书馆以后又重新排版印过一次,数量不多,这将近一百年,这东西都散失了,印的量太少。那个时候成本高,现在印刷术进步,成本大幅度的降低。这是我们要努力、要做的工作,多印多送,全世界哪个地方有缘哪里去送。
还要鼓励大家学习。早年,我感到使人忧愁的,典籍在,从哪里入门?你说《四库全书》,这么大的分量,现在精装这么厚的本子一千五百册,从哪里读起!《大藏经》才一百册,《四库全书》一千五百册,十五部《大藏经》,怎么读!这是没想到,也是祖宗加持,让我们看到了《群书治要》、《国学治要》这两部书。这两部书是宝,这是什么?《四库》的钥匙。《四库》是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古圣先贤的智慧、理念、方法、经验、效果,全都在里头。落实在哪里?落实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的是国宝!在这个世界里头,认识最清楚的是英国汤恩比博士,遗憾的是我没有跟他见过面,他过世了。七十年代他说过,「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需要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这是他说的。现在我们看看整个世界,对于社会混乱,关心的人不少,中国古人所说的志士仁人我见到很多。有没有方法解决问题?找不到!中国的东西都在这些典籍里头,没有人把它翻成外国文,现在连中国人自己都看不懂,苦就苦在这里。好在这两部《治要》出现了,我觉得这是祖宗之德,带给我们一线光明。我们从哪里下手?就从这两部《治要》下手。《群书治要》是治国平天下的智慧、理念、方法,《国学治要》是中国传统学术的一把钥匙。只要有这两样东西,这世界有救了。
可是这个地方要注意的,这些年我们提倡要扎三个根,德行重要。还有一个不能够忽视的,文言文,中国古籍完全用文言文写的,文言文一定要恢复。文言文的好处就是它超越时空,永恒不变,这是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的,只有中国有。你懂文言文,孔子距离我们二千五百年前,他写的东西,你读他的就像面对面谈话一样,你完全能理解,不会产生误会。这个工具这么好,真正智慧的创造。中国的文字,智慧的符号,你看它写法,你不会念,但是你能够体会到里头的意思。它是智慧的符号,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我们鼓励外国人学习,为什么?他们需要智慧,他需要理念、他需要方法、他需要经验,你需要这些东西,学文言文你全都得到了。我们全心全力做这桩好事,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这些东西大量的印出来,向全世界流通。
我们接着看下面文,「是以此之三种发心,正《起信论》之三心,此之三因能与大菩提相应,故知发如是之心,即是发大菩提心也」。第一个真心,第二个好善好德,第三个能发慈悲心,救苦救难,这就是成佛、成圣本心,他有根本了。再看下一段,「次者引《净土论》,谓菩提心,即愿成佛度生,摄取众生往生净土之心。此心初看似较前心易于发起」,乍看好像比前面容易,「实亦不然」,实在说也不容易。「盖以净土往生法门,实为难信之法」,这真的不是假的。我学佛六十年,前面三十年对净土没信心。最初的五年对净土不相信,认为净土是释迦牟尼佛善巧方便,对那些没有知识的人,教他们的,安慰安慰他们,不是真的。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我跟他学经教,他要我去读《印光大师文钞》,这个书是他老人家送给我的,正续二编,一共四册,我记得台中瑞成书局印的。我从头到尾念过一遍,看到印光大师的学问、道德,肃然起敬,把对净土那种轻慢的心改过来了。对净土尊重,对净土也佩服,但是没有发心去学它。自己的兴趣在《华严》,在《法华》、《楞严》、《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对这个有浓厚的兴趣,根本没有把净土经论看在眼里。所以在台中学经教,都是偏重在这些方面。
跟老师十年当中,我主修的一门功课是《大佛顶首楞严经》,先后我记得讲过七遍。以后,时间长的是讲《华严》,《华严》讲了几千个小时,都没讲完,分量太大。二0一0年,前年清明,也是看到社会动乱,灾难频繁,我就把《华严》放弃,专门讲《无量寿经》。晚年对净土认识了、明白了,真正知道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到这个世间度众生最重要的一部经典,最重要的第一法门。众生不需要断烦恼,不需要消业障,能带业往生。虽然生到净土凡圣同居土,而实际上等于生到实报庄严土,这是非常非常殊胜不思议的境界,这也是真正所谓的难信之法。这些理、事我们这么多年搞清楚、搞明白了,一丝毫怀疑都没有,自己将来到哪里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无比的欢喜,真是教下所说的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
活在这个世界,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知道这就是我修学的道场,这就是我学习的环境,我要在这个道场、这个环境里头去修,修什么?修清净心、修平等心、修觉而不迷。用什么方法修?信愿持名,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要紧的,一切时、一切处所提起这句佛号,放下万缘,要晓得,什么事情在我这一生是最重要的,什么事情不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个事情最重要,其他都不是重要的,都是小事,不必去理会。报佛恩、报众生恩、报国土恩,报众生恩就是学习《无量寿经》集注,每天跟大家分享。我现在还有这个能力,每天讲四个小时,比什么都快乐,这是报恩!这是从释迦如来那里学来的,除这个方法之外不能报佛恩。
「信心未生,何能发心」。你对于净土没有生起真正的信心、愿心,你的菩提心怎么能发得起来!所以首先要有信心。我学佛六十年,没中断,讲经五十四年也没有中断,天天都在讲。虽然没有智慧,这六十年学习的常识有那么一点,用这一点功德给大家做证信,我回到净土了,我经过六十年的时间圆满回归。「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我做到了,全部舍掉,一心念佛,求生净土,给大家做一个好样子。如果没有过去几十年的修学,我今天来做你们不相信,你们心地不踏实。我通过六十年的修学,最后选择这一门,晚年给诸位表演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所以信难,发心更难。
「如《阿弥陀经》云:十方诸佛,称赞本师,于五浊世,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这个本师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讲《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讲《阿弥陀经》,十方诸佛对释迦都赞叹。真不容易!是在这个五浊恶世。三千年前称五浊恶世,我们很难体会。在我学佛,也就是六十年前,看到经上讲的五浊恶世也不以为然,为什么?这世界很好。我第一次到香港来讲经,一九七七年,三十多年之前,香港很可爱,好地方!这三十年间香港变化太大了,人太多,高楼太多。三十年前,香港最高的一栋楼五十层,现在这个楼还在,好像是在天星码头,在香港那边。它的窗户是圆形的,一看就看到,窗户全是圆形的,只有那一栋,最高的。现在我们看起来,它已经矮下去了,四面都比它高。那个时候也很有味道,没有隧道,九龙到香港一定要坐渡轮,渡轮很有味道,现在都没有了。人口现在增加了一倍都不止,那个时候香港人很可爱,还有人情味,现在没有了,让我们非常怀念过去。
中国大陆亦如是,我们非常怀念抗战期间,生活虽然很苦,但是有乐趣,人情味很重。我们逃难,无论逃到哪个地方,当地的人都保护我们、都照顾我们,吃的、穿的都不让我们缺乏。感恩!现在这种好人没有了。也就是说,六十年之前,我们传统那些观念还没有完全丢失,经过这六十年全没有了,全是西方人的观念,中国传统观念不见了。人与人当中的信心没有了,以前确实,六十年前没有人想到哪个人是坏人,没有。基本的观念人都是好人,人都有良心。现在变了,所以五浊恶世放在现在我们点头,佛讲的没错。三十年前看五浊恶世,我们都说世尊说得太过分了,人虽然不好,社会不好,没有到这种程度。现在完全兑现了,没有话说,对释迦牟尼佛佩服得五体投地,三千年前就把今天社会状况他就了解。这是说这个法不容易,听这个法更不容易,听了能信就更难,信了发心求往生难上之难。
「又本经《独留此经品》曰: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这些话我们现在全承认了,完全肯定,一点怀疑都没有,真难!现在你讲经教学,你讲讲其他的经典,里头有些道理,还有人听;也就是说,把佛法变成学术,变成一种哲学在大众当中讲演,听的人很多。在大学开课程,选这门课程的学生也不少,如果真正有讲得好的,选课的人会很多。可是学生愿不愿意学?不愿意,这就是把佛法,本来是智慧,无上的智慧,变成了知识,变质了,味全变了。智慧能救你,救你法身慧命,知识不行。知识在这个社会上,可以拿到博士学位,可以在学校当个名教授,于了生死出三界毫无关系,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我们今天最担心的也就这桩事情。
学科学,用科学家这种态度,怀疑,行,因为科学的对象是物理,在物质现象里面,怀疑行,但是在心理现象上,怀疑就不行了!心理现象里头最大的病,佛法里面讲毒,贪瞋痴慢疑五毒,怀疑是五毒里头很严重的一种。你有怀疑,你永远入不了门,你永远听不懂。你听讲听不懂,你看经看不懂,因为你有怀疑,你心里头有毒。怎样才能接受?不贪、不痴、不傲慢、不瞋恚、不怀疑,你就能够听懂。你听了会欢喜,你能够契入,你能够得到佛法的受用,佛法的受用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有疑不行,有慢不行,有一丝毫骄慢,有一点点怀疑,那你就注定了,只能得到佛法里面的知识,你不会得三昧,你不会开悟,人生最高的享受你享受不到。
最高的享受简单的说,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这是现前;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到极乐世界你就有能力,随时随地去拜访十方无量无边刹土里面的诸佛如来。供养诸佛,这是修福,听经闻法是修慧,你的福慧很快就达到圆满,福慧圆满就叫做成佛。你看我们做三皈依的时候,有念这个偈子,「皈依佛,二足尊」,这个二就是智慧、福德,这两种满足了,足就是圆满。这两样东西满足了,圆满了。每一个往生极乐世界的人,没有不成佛的,而且成佛特别快。那就是你的机会没有障碍,每天能够分身,有多少佛我就分多少身,每一尊佛那个地方同时去供养,同时去闻法,这不得了!这不是神话,这是事实真相。
经上讲得不错,「是明能信净土,实是一切世间难中之难,于此难信能信,斯即大智」。大智慧、大福德,这个智慧、福德是你过去生中修的,过去生中没有这种大智大福,回过头来让我们想想《弥陀经》上所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弥陀经》上这句话重要,这个人,能信的人,能听得进去的人,听到欢喜的人,过去生中一定有非常深厚的善根,有福德。善根是智慧,有智慧、有福德,有缘分遇到,你能信、你能理解、你能欢喜、你能够修行,你这一生往生就成佛,这还得了!八万四千法门里头找不到,这是佛法,无论是宗门教下、显教密教、大乘小乘,登峰造极第一无比的大法。所以偶尔我们有怀疑,还难以相信,这是我们应该理解的。能不能弥补?能。我的善根福德不足,我遇到这个法门,我认真的修学、认真的读诵、认真念佛,可以。很短的时间,把我所不足的那个善根、福德全部都补起来。我们对这个经信心十足,对往生这桩事情一点怀疑没有,真正有把握,这个不可思议!于此难信能信,斯即大智。「顺此信心,发成佛度生同登净土之愿」,这就是净宗所说的发菩提心。我们今天就学到此地,今天时间到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三七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