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四九集▪P4

  ..续本文上一页这去找原因,找了很久,终于明白了。我们没有从扎根教育下手,所以十善对于我们这么样的困难。为什么古人很容易做到?古人扎根教育做得好。

  这个事情要推到两百年前,一百五十年前还很盛行,胎教!现在没人懂得了。母亲怀孕就要照顾这个婴儿,没出世的婴儿,怀孕的十个月期间,思想要清净、要端正,不能有不好的念头。为什么?影响胎儿。不善的境界不看,不善的声音不听,不善的现象不接触,都是为了保护胎儿,让胎儿完全接受是纯正的印象。小孩一出生,他眼睛睁开就会看、就会听,同时他已经在学习、在模仿。跟谁学习?跟父母学习。所以父母言谈举止,在婴儿面前都要规规矩矩,不能随便;随便,被他看到的时候他就学坏了。要知道,那是个很聪明的人在旁边看着你,跟你学习。所以,《弟子规》不是教小孩念的,《弟子规》是父母做出来给小孩看的。父母还很年轻,二、三十岁,他还有父母在,孝顺父母,让小孩看到他怎样孝养父母,怎样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做出来给小孩看。小孩看了一千天,三岁,从出生到三岁,这一千天,这个根扎得坚固,他一生不会学坏。所以中国古谚语有句话说「三岁看八十」,到八十岁都不会变样子,那个根扎得牢。所以学佛很容易。

  我们这个根没有了,传统文化丢掉了至少两百年,或是一百五十年。我们不能怪父母,父母不知道,父母也不能怪祖父母,祖父母也不知道。往上推,大概推到六、七代,才知道有这么回事情,推到九代、十代,他们看到或者曾经受过这个教育。这些原因找到了,怎么办?我们得补习,小时候没学,现在恶补。我们用《弟子规》,用《感应篇》,用《十善业道经》,认真努力学习,把这些经典落实到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念念要想到,我要做个好样子给社会大众看,这叫真学佛。这把戒的根再找回来。不在这上下功夫,我们的功夫不得力,我们很容易被外面诱惑,很容易改变心态,最后还是搞六道轮回,还是搞三恶道,这非常可怕。所以这些不能不知道。

  我们再看下面的注解,「望西疏曰:下辈之内,有多类故。《观经》说恶。今说善人。故《觉经》」,《觉经》就是汉译的,叫《清净平等觉经》,「云:(其三辈者)当断爱欲,无所贪慕。慈心精进,不当瞋怒。斋戒清净。如是清净者,当一心念欲生无量清净佛国」。这是汉译的《无量寿经》里面讲到三辈,三辈都说到要断爱欲,无所贪慕,这就是断贪心;慈心精进,不当瞋怒,这是断瞋恚,就是断贪瞋痴;斋戒清净,这是断愚痴。如是清净者,当一心念,这一心执持名号,求生无量清净佛国,就是极乐世界。「盖往生品类,万别千殊。三辈九品,只是粗分」,故这一个下品当中,「已类别无数」。《观经》说恶人,本经说善人。「如《汉译》下辈之人,确是修善者也」。汉译的,就是《清净平等觉经》,它肯定是善人,善人、恶人统统都能往生。

  「又《观经》下品往生,生前虽是恶人,花开后并是大乘」,莲花化生,到极乐世界花开见佛,都是大乘菩萨。「下品上生,经七七日莲花乃敷」,下品上生,四十九天莲花就开了。「经十小劫,得入初地」,就是他自己断烦恼,提升品位,达到初住菩萨。「下品中生,经于六劫,莲华乃敷」,这花才开,「闻说大乘甚深经典,应时即发无上道心。下品下生,满十二大劫,莲花方开。闻法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嘉祥《观经义疏》曰:上品修大乘因故,所以得大乘果。中品修小乘因故,还得小乘果。下品现在虽不修大乘善及小乘善,但彼临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妙法。以闻大乘故,得大乘果也。」从这上面经、论,祖师大德的注解就是论,看到这么许许多多种种的说法,我们是在哪个层次?我们是闻大乘经,不是闻小乘经,也不是到临终时侯才闻到,现在就听到。而且是长时间听到,对于净宗的理、事、境界都有相当的理解、相当的认识,这个就是下品也是下品上生。不会在下品中生、下品下生,不是,最低的阶层下品上生。如果功夫好一点的,能持戒,能断恶修善,会提升到中品下生、中品中生,乃至于中品上生。品位真的到极乐世界才知道,我们怎么去想、怎么去推测都没有必要,只有往生这个人他清楚。

  我们再看下面注解,他这段注得很长。「《阿弥陀经》谓执持名号,得生净土之善男子、善女人,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正符本经三辈临终见佛之说」。「其它如《称扬诸佛功德经》」,这里头说,「若有得闻无量寿如来名者」,就是阿弥陀佛,「命欲终时,一心信乐,念不忘舍,阿弥陀佛将诸众僧,住其人前,魔终不能坏斯等正觉之心」。这是说命终的时候,这个人一心真信,喜欢往生极乐世界,这个乐是喜欢,对于佛的名号念念不舍,一句一句接着在念佛。这个时候阿弥陀佛将诸众僧,这个将是率领,阿弥陀佛带着许多出家人,比丘这一类的人,在他面前,他看到了。这个时候魔不能破坏这桩事情,为什么?有佛在,魔就不能现前。这些文字要多看,这些讲解要多听,对你修学有很大的帮助。现前有一些临命终时往生,我们去送往生,帮他助念,知道应该如何助念才如法。在助念当中,我们冷静观察境界,我们的信心倍增,增长,为什么?亲眼看到了,经上所说的现在亲眼看到了,亲身体会到,魔不能干扰。

  「又《鼓音王经》云:若有四众,能正受持,彼佛名号,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即与大众,往此人所,令其得见」。这个,《鼓音王经》里头又给我们作证。「又《华严经》云:如来有十种佛事。一者,若有众生,专心忆念,则现其前」。这些经、论,「是均为本经之良证」。这些经论所讲的,都可以证实《无量寿经》所说的真实不虚。有这么多经论、祖师大德给我们做证明,希望我们真正相信,不生丝毫疑惑,真正愿意到极乐世界接受阿弥陀佛教诲。到极乐世界,时劫长短不必放在心上,为什么?生到极乐世界你就无量寿了,无量寿看十二劫,还不就跟我们现在看十二个小时一样吗?很短的时间。又何况每个人见到阿弥陀佛之后,善根福德因缘不同,有些善根深厚的马上就开悟,很短时间他就提升。

  我们再看底下一段,「夫如来者,本无去来。云何今言,佛现其前?莲池、幽溪、蕅益三大师,深明其义,语皆精妙,契佛本怀。恭录于次。」这下面就说明。学教的人看经看多了,他有这些疑问。所以祖师大德的教学,教你一门深入,不准你看很多经典,有道理。本来相信,看多了不相信了,为什么这个经上这个说法,那个经上那个说法?都是释迦牟尼佛说的。释迦牟尼佛在这儿这个说法,在那儿那个说法,到底我们听哪种说法是对的?愈听愈糊涂,愈听愈迷惑。所以祖师大德的教诲是大有道理!一门深入,教你学一样,一样学通了,问题就没有了,一样没通肯定有问题。通是什么?明心见性。每一个法门、每一部经典终极的目标都是明心见性,只要通到明心见性,没有学过的经全部都通达,都没有问题了,真叫妙极了!一经通一切经通,一个法门通一切法门都通,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所以,要避开一切的麻烦、一切的困扰、一切的疑虑,那就一门深入。

  从哪部经?最好就从这部经,就从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他非常慈悲,你看用了八十三部经论,一百一十部古大德的注疏、论述,来解释这部经典。看他的注解,等于你看了一百九十三种这些古书里面的这些资料,最精彩的部分你全读到了。这个注解真的稀有、真正难逢,真正帮助我们这一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让我们信心十足,没有丝毫怀疑,不可思议!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四九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