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五三集▪P5

  ..续本文上一页中还有一次,魏默深,清朝咸丰年间。梅光羲序文里头写得非常清楚,把这段历史告诉我们。

  魏,就是曹魏的时代,三国,三国时候的魏,曹魏,康僧铠他翻译的,流通也最广。因为在原译本里头,康僧铠的本子大家喜欢读。但这一段是《唐译》的经文,我们念的这段,「系统分明,文富义深,远胜《魏译》」。虽然是梵本应该是相同一本,这就是翻译的人有优劣,这段经文《唐译》译得好。但是有些《魏译》的文翻得好,把翻得好的统统精华提出来,重复的删掉,这样编成更好的本子。最完善的本子就是我们现在用的这个本子。「《魏译》则分散于本品首尾两处,于上辈之前云: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其国,即得往生。但复于下辈文中」,它有这样几句,「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你看它有这么多文字,而且分在两个段落里头出现的。夏老把这两段文,把它简单写成这样的,『若有众生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乃至十念,愿生其国』。这文字就简化很多,意思非常圆满,两段合成一段,文字变得更少。这就是会集高明之处,也不容易。夏莲居做这个会集本一共十年,本子才做成定本,每年都修订,最后成为这个定本。

  我们再看下面的注解,「唐海东元晓师」,这是唐朝时候,海东就是现在的韩国,元晓是韩国人,也是到中国来留学的。这些人他们缘是真好,亲近善导大师,跟这些日本一些法师,他们来大多数跟善导、跟天台山的智者大师。所以,法华宗、净土宗在韩国跟日本非常盛行。他们对于《无量寿经》下的功夫比我们中国人多,总有四、五十个人。中国在《无量寿经》上,历史上记载的只有两个人,真的不多,比不上日本人。可是日本人全用的是魏译本,五种原译本他们专门用魏译本。我们相信,可能在当时善导大师讲《无量寿经》就是用魏译本。所以这些学生也都采用,日本的学生也采用。

  「于《无量寿经宗要》」,《宗要》是他注解的名称,里面有这么一段话,「下辈之内,说二种人。二人之中,各有三句」,这是经典的原文,「一者,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是明正因」。由此可知,往生净土确实不是难事,难在哪里?难在信心。它只要三个条件,第一个真信,第二个真想去,第三个肯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要用清净心念、要用恭敬心念、用真诚心念,不在乎多少。工作非常繁忙,祖师教我们十念法。十念法是在早晚,早晨起来洗脸之后,有佛像,面向佛像,没有佛像,面向西方,念南无阿弥陀佛,念十声。这个十声是一口气叫一声,一口气,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拘多少,一口气叫一声,十口气,这时间不长。做为定课,你一生都不缺,早晚都不缺,这定课,决定得生。最重要的是临终,念了一辈子佛,临终不念佛了,这都不能往生。所以临终比什么都重要。

  我学这个经学不少年了,我信净土也非常不容易,所以这个难信之法我相信。大家知道我学佛是从哲学进去的,不是从宗教进去的,我对于念佛法门差不多二十年我才相信,我才接受,真叫难信之法。我没有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你要我接受很困难,这就是知识分子的麻烦。我看到人家一说他就相信,我很佩服,他根性比我高明多了,我不如他。你看我连早年忏云法师劝我,我没接受,我的老师,教我讲经的李炳南老居士,我跟他十年,多少次劝我,我不反对,我没接受。我喜欢的是大经大论。真正接受的,真的从《华严》、《法华》、《楞严》这些大经我明白了。看到文殊、普贤这些菩萨,最后都是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成就无上菩提,我这才相信。回过头来重新再去看这些大经,为什么以前看的时候就那么囫囵吞枣就过去了?没有认真,仔细去观察,再一看,看出来了。所以这个经,一次、二次是决定不可以的,次数愈多愈好,你才把真东西看出来。遍数少了,真的东西看不出来,真的从眼睛里流过,你没有注意到它。

  所以发菩提心,还是蕅益大师讲得好,菩提心要是讲起来挺麻烦,这个名相解释。蕅益大师讲得真好,他说第一个真信,你真正相信有极乐世界,真正相信有阿弥陀佛;第二个真想去,想生极乐世界,想亲近阿弥陀佛;第三个,真诚心念这一句佛号。具足这三个条件,极乐世界你就有分,人人能做得到。可是我看到很多人能做到,也看到像我这样的人不太容易接受,没有真正搞清楚很难接受。这就是知识分子,我们算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那就要长时间的薰修,锲而不舍,不管是哪个宗派、哪一部经论,只要你对它产生爱好就有希望。为什么?你慢慢深入,一经通,它其他的也能贯通。到最后,理真正搞通、搞明白了,你就不会怀疑,你就会相信,你就能接受了。

  能通一切经,能通一切法,这就要讲到自性,不讲到自性这讲不圆满,讲到自性得大圆满。所以是古人说的,一部经通了一切都通,一个法门通了一切法门全通,是一个道理。为什么?统统自性里头流出来的。只要能够契入自性,没有一样不通,不必学。惠能大师是个非常好的证明,他不认识字,没念过书,所有经教他通。世间法,儒家经典问他,他也通,道家的他也通,他没有障碍的。这就是见性重要,智慧重要。学佛要学真智慧,真智慧一定从戒定慧才能得到。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五三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