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你看印光大师在普陀山,寺院分配他的工作是管理藏经楼,就好像管理图书馆一样。这个工作对他有利,他收拾干净了他就读书,藏经楼上住三十年,他没有白住,天天读经。所以这三十年的机缘成就他了。三十年没人知道,到七十岁,有一些学者、大学教授到普陀山去游玩,无意当中遇到他,跟他一谈非常惊讶,这个和尚有学问、有道德,跟他往来,跟他通信。老法师写的信跟经典没有两样,他们把他的信在杂志上刊登,这一下就出名了,真的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老法师八十岁圆寂的,七十岁人家才知道他,十年时间。你看十年的影响,在中国最近一百年佛门当中,无论出家在家,没有人能跟印祖相比。这个原因是什么?积得厚发出来就有力量。年轻想出头,很薄,厚度不够,他产生不了影响。印祖给我们的是最好的典范,不想出名,厚积。什么时候出名?死了以后才出名。你要有这么一个念头的话,你肯定出名。晚年才出名,你不会被名利所动摇。印祖出名之后,四面八方的供养不得了,太多了,老人一分钱没用,穿的衣服破衣服,吃的饭跟常住完全一样,没有让信徒那些供养钱一分钱用在自己生活上,没有,全部拿去印经。这做给我们看的,我们学会了,别人信徒拿的财供养,我们回报的是法供养。他那个时候钱大概不少,就自己开了个印刷厂,在苏州,叫弘化社,自己买了一套设备,那个时候是铅字排印。全部都做这一样工作,做好事他也是一门深入,他不搞别的。那个时候也有发生灾难,旱灾、水灾,严重的时候,老和尚知道了,从印经款项里面拨一点钱出来救灾,这是附带的,正经事情就一样,印经。
我这一生跟老和尚学,十方供养统统做法布施。除了法布施之外,救灾的时候有,我们也有做,再布施医药、放生。我早年做三桩事情,是以印经为主,法布施。放生,放生是忏悔,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杀业很重,所以我回头回得很快。抗战期间我失学三年,去打猎去了,打三年猎,杀不少众生。学佛之后读《地藏经》才真正觉悟,所以学佛大概六个月我就吃长素了。再就布施医药,有一些老人生病没人照顾,付不起医药费,我们每个月捐一笔钱交给医院,专门照顾贫穷老人。其他的事情我们不做。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是以弘法为主,以法布施为主。国内有一些灾难的事情,上一次汶川这个救灾,我就提醒大家,从我们印经的钱里头拨一点钱给我。他们说一万。我说太少了。十万?还少了,至少一百万。他们照办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遇到重大灾难不能不照顾。所以这个坚信根而拔疑刺,这句话非常非常重要,不能够轻易看过。
『要当孝顺』,这就是《观经》三福里面所说的「孝养父母」,你看「见于彼经三福之首。乃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之一」。人不孝养父母就是没有诚敬心,对父母不孝,对老师怎么会诚敬?你要是跟真正有学问、有德行的人学,他不教你,为什么不教你?你无法接受。诚敬心能吸收,不诚不敬你排斥,你不能接受,所以你学的东西是常识、是知识。诚敬人学的东西是智慧,不一样,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诚敬从哪里来?从孝亲来的。现在人为什么不孝亲?不知道,不知道父母之恩,他怎么会孝顺?为什么不知道?没人跟他讲。过去什么人讲?老师讲。
所以人是两个人教出来的,父母教儿女尊师重道,老师教学生孝顺父母,这两个人教出来的,缺一个都不行。父母在儿女面前说我对你有恩,你要孝顺我,这话说不出口,不好讲,要第三者去讲。老师跟学生也说你要尊师重道,这话也说不出口,这个话要父母讲。所以一个人教出来,是父母跟老师密切配合,把这个年轻人教出来了。现在两边都没有了,父母也不教,老师也不教,他所学的全是知识。这个知识里头没有德行、没有伦理、没有因果,这麻烦大了,知识愈高的造罪业愈多、愈方便,将来果报不堪设想。所以孝顺父母第一重要。
佛法是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没有孝道就没有佛法。佛法在中国为什么这样昌盛?为什么流传这么多年?就是因为中国人讲孝道,中国人不讲孝道,佛法就完了。今天在全世界找不到佛法,就是因为没有孝养父母的人。我们在外国看,看到佛法留下来的痕迹,真正佛法没有了。所以佛法从哪里培养?从儒、从道的根去培养,从《弟子规》、《感应篇》培养,有这个根才会有《十善业道》,有《十善业道》就有佛法。
「至诚忠信」。诚,「诚者真心,真实无伪」。中国传统文化,如果用一个字来说就是诚。画这一张「极乐妙果图」的江逸子老师,他也是李老师的学生,我们是同学,曾经向老师请教:老师,有没有一个字让我们一生奉行而得利益的?老师跟他说,你把手伸过来。手伸给他,老师在他手心里头写了一个「诚」字,他永远不会忘记。这个诚字你一生就用它,你决定不会有过失。用真诚心生活,用真诚心工作,用真诚心学习,用真诚心待人接物,诚则灵。灵是什么?灵是开智慧,真诚到极处,智慧就开了,没有这个你学不到智慧,学的是知识。
「至者」,至诚,至是「登峰造极也。诚之极」,真诚到极处,这叫至诚。我们这些学生跟李老师,老师对每一个人都送四个字,送给我的是「至诚感通」。告诉我弘法利生不容易,为什么?世间法、出世间法都要通,你要不通,你怎么讲?怎么通法?你要是学习世间法,他说不要讲别的,讲中国第一部大书,丛书,《四库全书》,你能不能通?真通了,这通世间法。他说佛法?佛法一部《大藏经》,能不能通?不通,弘法利生就没分。这个东西看起来这一生通不了,分量太大了。老师就教我,是的,靠学习没办法通,但是什么?求感通。感是感应,求三宝加持,求祖宗保佑。你真正是孝子,真正有至诚,肯定会感通,用这个方法。什么方法?老师写个诚,用诚去感通。诚上面就又加个字,至诚,至诚才能感通。至诚感通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一般要多少时间?通常讲十年。真诚心,至诚,待人接物全是至诚,没有一样不是至诚。我来研究经教至诚,待人接物我就用虚伪,这个不行,这心不能成就。一诚一切诚,决定不能有两个心。
现在人害怕,我用至诚心待人,别人都欺骗我,那我怎么办?欺骗让他欺骗,不要紧,吃亏上当也欢喜,你的心就真的至诚了。如果吃亏上当还不甘心,假的,你不是诚心,你还是虚情假意,至诚心里头没有。会不会真吃亏?不会,会有补偿的,那个感应里头有补偿。那补偿来的时候,出乎你意料之外的,你才晓得真有感应,真有佛力加持,真有祖宗的保佑,你就真敢干了。所以要诚之极,至诚。今天时间到了,底下的下一节课我们再续讲。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六六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