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所有物质现象都是微中子组合成就的,找到最后就是一个东西,微中子,佛经上极微之微。所以它是因缘合成,假名诸法。凡是因缘和合的都不是真的。合就有形状看出来,缘散掉,现象就没有了。好比这一层大楼,这个大楼是物质合成的,把它建筑起来。我们从大的看就更明显,这一栋房子多少钢筋、多少水泥、多少砖瓦、多少木材,这都照着图排列起来,房子起来了。如果要是把它拆掉,房子没有了,一堆建筑材料摆在旁边,这些材料组合成的。这一本书,纸张聚集成的,把它装订成一本书,拆开来书就没有了。所有一切现象统统是一合相,《金刚经》上说的,那个一就是今天科学家讲的微中子,佛经上说的极微之微,一合相,不是真的,是假的。
真的是什么?真的是法性,法性不生不灭。法性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见不到、听不到,也摸不到、也想不到。什么原因?它没有现象。它不是物质,我们眼耳鼻舌身接触不到它,它不是物质,它不是一合相;它不是精神、不是意念,所以第六意识也想不着,第六意识缘不到它;不是自然现象,阿赖耶也缘不到它。它在,它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怎么知道它在?有人证得了。什么人?定功深的人。科学家是用科学仪器观察,发现微中子,佛菩萨不是的,没有用这些仪器,佛菩萨是甚深禅定当中看见。禅定里面看到的是现量境界,所以比科学讲得还清楚、还明白,道理在此地,我们不能不知道。什么人的禅定?大乘经上讲八地以上。可见得不是一个人看见的,八地以上的,八地、九地、十地、等觉、妙觉,这五个位次的人他们统统看见。这是最深的禅定。
佛怎么知道的?佛是从戒定慧知道的,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智慧一开全看到了,全都明白。这个超过科学、哲学,科学、哲学望尘莫及,你看科哲,知道了、发现了,用不上,佛菩萨发现了全用上。我们没有看见一个,也没有听说一个生病的佛菩萨、生病的阿罗汉,没有,他们生病是教化众生的,是表演、是做戏,不是真的。维摩居士生病,释迦牟尼佛派这些大弟子去看他、去请教,那是什么?维摩菩萨说法,用生病做法会的缘起,让大家来看他,不是真的。我们知道为什么不是真的?那些高人都知道宇宙的真相,万物的真相,真相是心现识变的,心没问题,心是真心、是法性;识,识里面纯净纯善,没有一个恶念,没有一个不善,他怎么会生病?他不可能。
「因缘和合,而现诸法,实皆虚妄」,实就是真的给你讲,全都是虚妄的,「但是假名而已」,说人、说事、说物都是假名,说佛、说菩萨也是假名,都不要执著。所以学佛,《大乘起信论》上教给我们,不可以执著名字相,不可以执著言说相,也不能有心缘相,你才真正懂得那个意思,你真有悟处,真会开悟。如果一有执著就错了,一有执著马上就变了,变成什么?变成知识。没有执著,不执著言说,不执著文字,不执著名相术语,没有心缘相,你得到的是智慧。智慧里面自然包含知识,知识里头没有智慧。
今天我们看整个世界,世界出了问题,许多我们讲仁人志士,当然达不到这个水平,这些人是好人,热心人士,都在寻求怎么解决这些问题,专家学者、政府高级领导都在寻求,找不到!不是不找,这我亲眼看到的,我很佩服他们,找不到。他们不知道有法性,学佛的人也讲不清楚、也讲不明白。他们自己来看,决定看不出来。他们纵然研究,都是把它当作哲学研究,全变成了知识,这也是我们亲眼看到的,不能解决问题。智慧才能解决问题,知识不能解决问题,这个问题就非常严重。知识从哪里来?智慧从哪里来?智慧要断烦恼才行,知识不需要;智慧不能有丝毫怀疑,知识可以怀疑。我们今天找一个断烦恼的人,找一个对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怀疑的人找不到,这叫真难!那怎么办?只有去找宗教,找那些宗教里头真修的人。不是真修没用处,他是假的,他不是真的。真修的还有,但是很少。要这些真修的人大发慈悲心,舍己为人来救度这些苦难众生。
用什么手段去救度?讲经,所有宗教的经典都是智慧的宝库。现在念经的多,讲经的没有了,这不能起作用。实在讲,念经对他自己都没有好处,为什么?他不懂,会念不懂。他什么好处?比骂人好一点,骂人不好,念经比骂人好,除这个之外,再就没有什么好处。所以要懂。不但要懂,还得要精通,真正了解这个意思,自己得受用,真能帮助自己转恶为善。统统明白了,绝对不会有恶念,绝对不会有不善的行为。为什么?我们从自性里头出来的,自性是善的,尽善尽美,我要把自性的性德保留住,这是什么?这叫自爱。中国人讲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这是性德,我自性里、天性里头本来有的,我怎么能把它丢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我绝对不会去干,我干这个对不起自己,这是我的性德,是我的本性,怎么能违背本性?自爱,然后你就能爱人,就能爱一切万物。
所以想来想去,只有求诸宗教。这十几年来,我们搞宗教团结有信心,宗教真可以团结。我极力祈求的是所有宗教回归教育。祈祷可以有,附带的,那不是主要的,主要是教学,一定要知道。前年我访问梵蒂冈,马来西亚的大主教非常热心,写信给教皇,要求教皇一定要跟我见一次面。这么一个缘分,由他带队,我做他们宗教访问团的顾问,去访问梵蒂冈,跟教皇见了面,跟代表教皇的一位主教,陶然主教,他是管对外联络的,好像是外交部长一样。我们两天会议,一共六个小时,在一起讨论。讨论里头有个主题是他们提出来的,根据他们的统计,最近十几年来,全世界信仰宗教的人,这个数字一年比一年下降,他们很忧虑。陶然主教说,如果这种情形继续下去,二、三十年之后,这个世界上信仰宗教的人寥寥无几,这是他们顾虑的地方。
我听了之后告诉他,我们看看所有宗教最初的创始人,他是怎么把这个教兴起来的,把这个教传下来?全都是教学。释迦牟尼佛开悟之后就开始教学,七十九岁过世,教学四十九年,最长的一个人;穆罕默德教学二十七年,摩西也有二、三十年,耶稣教学三年被人害死,他要不被人害死,我相信继续教学。全是搞教育!你看看他们的身分用现在话说,都是社会教育家,是这样身分,而且教学全都是义务的,没有收学费的。人家讲的是真理、是事实真相,是好话不是坏话,所以大家跟他学,这个教就这么传下来,传到今天,还有这么多人在学习。如果不是真东西,哪能传这么久?早就被淘汰掉了。所以我就特别强调,所有宗教都应当回归教育。宗教的仪式可以保存,是附带的,不是第一,应该把它摆在第二、摆在第三,教育摆在第一。现代的人光讲,他未必能相信;相信,他做不到,这就难了。那要怎么办?要把宗教做出来给大家看。所以我就想找个宗教带头。
教皇,我们三次见面,也算很熟悉了,我就劝他,最好就用梵蒂冈做一个天主教的圣城。去年我们再一次访问梵蒂冈,我就向教皇请教,梵蒂冈面积多大?结果很令我失望,只有五十个英亩。五十个英亩合中国亩是三百亩,不大,很小的地方,人口不到一千人。我说可以,小小做好做,你应该把天主教的精神、天主教的文化、天主教的生活方式在这个小城里头做出来,让全世界到这参观旅游,看到活的天主教,也就是天主教在那个地方的圣城,梵蒂冈是这个圣城的一个据点,一个点、示范点,到这来就看到真正天主教。要做出来给人看,大家就相信,你这里真好,我们向你学习。
再罗马城,罗马不是大城,小城市,完全靠观光旅游过日子,所以保留的古迹非常多。我向教皇请教,罗马城属于天主教的教堂有多少个?有四百多个。我说那就是四百多个学校,每一个学校都有老师在那里开课教学,我相信一年,罗马就变成全世界多元文化和谐示范城市,这个太有意义了!你们靠观光旅游的收入来维护,如果做成示范城市,你的观光旅游至少增长十倍,对你有大利益,何乐而不为之!
上个月我访问泰国,我有用心,希望泰皇,因为泰国是以佛教为国教,希望泰皇能在泰国找一个小城市,去落实佛教的精神、佛教的文化,做一个世界佛教的圣城、佛教的示范点,这个非常有意义。他们那边人听了很有兴趣。非常可惜,我去的时候泰皇生病住在医院,我们没见面。但是我们跟亲王见面了,这个亲王想找我,我看他有没有机会到香港来。他还年轻,六十六岁,是皇后的弟弟,皇后的小弟。世界上只要有一个圣城建立,会影响全世界,会影响每一个宗教。一个宗教的圣城建好了,每个宗教至少都要建一个圣城,愈多愈好。那是什么?示范的教学中心,宗教教育中心。现在只有靠这个来帮助人回头,帮助人觉悟,帮助人改邪归正,帮助人转恶为善,帮助人转凡成圣,除这个方法之外,找不到第二个好方法了。
下面说「自性寂灭」,自性清净,灭是灭所有的现象。自性它不是物质现象,它不是精神现象,也不是自然现象,这叫灭,灭里头没有生死,不生不灭。「体不可得」,体有,你看不到,你听不到,你摸不到,你也想不到,所以叫不可得,其实根本没有离开。「故云空无我」,这个空叫真空,真空不空;这个无我叫真我,它真有我,无我是没有假我,我们有个真我,真我就是法性,真我就是自性。「我者有二」,这是佛教的名词,佛家讲我,两种我。第一种「人我」,我们执著身体是我,这叫人我。「凡夫不了五蕴和合假现有我之义」,这不知道。什么叫五蕴?五种蕴集和合成为一个现象。五蕴是色、受、想、行、识这五种东西。色是物质现象,我们这个肉身是物质现象,是色。但是这个色里面有受,受是感受,身有苦乐的感受,心有忧喜的感受。这个心是什么?心就是识,五蕴里头的受想行识,识有忧喜的感受。所以它有受的现象,有想的现象。我们想前想后,思想不断,前念灭了后念又生,速度非常快。晚上作梦也是妄想,没有妄想就不会作梦…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七四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