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九六集▪P4

  ..续本文上一页可能有感觉!无,无但是它不断,它一个接一个接一个。那不断就是科学家所说的纠缠的现象,纠缠不断,纠缠在一起,让我们看到有这些东西、听到有这些音声,统统都是纠缠在一起的。再大的音声,如果时间只有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你也没听见,它太短了。

  确实宇宙的奥秘佛知道,八地以上都知道。这个知道不是用仪器,是用本能。这科学家没讲错,他说古时候人有一种本能,他能够预知,他能够知道极其微细的宇宙的奥秘。实际上就是禅定,心愈清净,智慧愈高,观察的能力能量愈强。所以要晓得一切法无所有,这叫空慧。无分别智,于一切法不再有分别执著的念头,这个人是菩萨。

  「《心经》曰:无智亦无得」,这是说真话,你认为你有智,这是错误的。是有智,但你有个有智,就把你的智障碍住了。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必须得一念不生,你才看到真相。说上一个名词,错了,它没有名,它没有相,名跟相都不可得。我们从量子力学家发现的微中子,你就晓得佛经上讲的无相无名是对的,才是真相,有名有相错了。所以《金刚经》上告诉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法,法是佛法。什么是佛法?佛法也是假的,佛法不能执著,执著就错了。不执著,成佛,真佛;执著,凡夫,自以为你成佛了,是十法界里面的佛,天台大师说这尊佛叫相似即佛,跟佛很像,不是真的。为什么不是真的?他还以为他是佛。连这个念头没有,那是真佛。所以真佛,「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但没有言语,念头都没有,那是真境界。所以一定要晓得整个宇宙,世出世间法无所得,我们在那里下功夫。

  但是无所得,我们入不了这个门,它太玄、太微妙了,我们粗心大意入不进去。但是知道这个事情,我们也承认,对于这个世出世间一切法,心淡薄了。有没有占有的念头?占有念头淡薄了。到最后是什么?完全没有。没有怎么?随缘,有很好,也不必排斥它,排斥它也错了。你拥有它错误,你排斥它也错误,为什么?它根本无所有,你排斥它干什么?所以随缘妙用。妙用是什么?来者不拒,去者不留,没有起心动念,这叫妙用。不取不舍,心就定了,这个心里头只有一句佛号,阿弥陀佛。

  我们自己证不容易,到极乐世界证非常容易。而且一到极乐世界,我们自性的本能几乎全部恢复。头一桩好事,就是身坐在阿弥陀佛的讲堂,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有本事分身,分无量无边身,同时到十方诸佛刹土去拜佛、去供养,修福;去听经闻法,修慧,福慧双修。同时能把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你都接近到了,有这个本事,自己身体在阿弥陀佛讲堂没动;换句话说,同时能修无量无边的法门,同时就会了。一心一念,圆满成就,这只有到极乐世界。不到极乐世界,自己要修成,修到明心见性就有这个能力。一到西方极乐世界等于说报得的,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威神加持,这个能力就出现。

  十方无量无边的佛土,许许多多过去生中我们都曾经住过,所以遍法界虚空界跟我们有缘的人很多很多,只有到极乐世界去了之后,就统统都认识、都知道了,这个时候统统变成同参道友,共同学习。那我们肯定劝他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为什么?快,马上就能成功。你要不到极乐世界,那六道你还有得玩,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离开。我们肯定会把这个法门教给他,他与极乐世界就有缘,善根深厚的马上接受,一生成就;不能接受的,来生后世再说,决定有一生他会省悟过来,会认真修学。所以无智亦无得,这个重要。

  「《智度论》曰:诸法实相中,决定相不可得故」。你看这句话前头冠上决定,我想那个普朗克没有学过佛,他也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物质现象不是真的,他一口否定。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这就是决定相不可得。科学家是用数学,是用精密仪器观察,看到真相,但是他烦恼习气没断,虽然不是真的,他还是要,他并没有真的放下。「名无所得。又《涅槃经》曰:无所得者,则名为慧。有所得者,名为无明」。《涅槃经》上这个话说得有味道,无所得,真实智慧;有所得,那叫无明。无明是迷,迷的时候不了解真相,以为有所得,得到了很欢喜。那欢喜是烦恼,欢喜属于七情五欲里头的,喜怒哀乐那是烦恼。

  「又曰:有所得者,名生死轮」。有所得是什么?有所得就是六道轮回,出不了六道轮回。「一切凡夫轮回生死,故有所见」,他就是有所见、有所得,这搞生死轮回。那我们今天希望这一生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要提高高度的警觉心,我们要把这个世间物质、精神的享受,要把它淡化,淡到不可得,我们的往生顺利,一点障碍都没有。往生不了,就是因为你还有所得,你还放不下。现在我们从什么地方学?日常生活当中学,学让,学不操心。钱放在那个地方不在意,谁拿去都好,我用他用不都一样用!一点烦恼都没有这才行,这才能解脱。你要是这个地方惦着、那个地方记住,你怎么能往生!

  放下,现在就要练功,就要练放下,什么都无所谓,要看淡薄。别人想要,欢欢喜喜马上供养,一丝毫忧虑都没有,这是什么?这是修行。我从前有贪、有悭吝,现在学了,我能放下,我不在乎,我真的要求极乐世界。所以我讲过很多次,口袋里装的钱是自己的,没有放在口袋都不是自己的;穿在身上衣服是自己的,没有穿在身上都不是自己的;我住在这里,房子是我的,我离开出去了,这房子不是我的,常作如是观,别执著这个是我的、那个是我的,身体都不是我的。平常要不作如是观,临时怕来不及。临命终时还有一念执著,完了,去不了,继续搞轮回。轮回实在太可怕了,这不能没有高度警觉。

  「菩萨永断一切生死」,六道轮回的生死,还有四圣法界里头的变易生死,六道是两种都有,四圣法界没有分段生死,有变易生死。这两种生死他都断了,这是什么?法身菩萨,就是明心见性。「是故菩萨名无所得」。我们今天对初学的人不能这个说法,说菩萨是一切无所得,他不学了,这还得了,我学佛什么都没有了。但是共产党赞成,真正共产党无所得,什么都没有,所以共产党是菩萨。共产党要学大乘,大乘就是共产党,真的,不是假的。他们没有在大乘上下过功夫,一下功夫才知道,比马克思高明。

  「《涅槃》之说,真究竟了义之语也」。《涅槃经》说得好,无所得者,则名为慧。有所得者,名为无明。有所得者,名生死轮。一切凡夫轮回生死,故有所见。菩萨永断一切生死,是故菩萨名无所得。这《涅槃经》上说的,真讲得好,真是究竟了义之说。「又证无所得者」,证无所得者就是法身菩萨。「《仁王良贲疏》曰:无所得心者,无分别智也」。无所得的这个心就是无分别智,无分别智是法身菩萨所证得的,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无所得就是平等性智。我们知道六、七转了,阿赖耶跟前五识统统转,那这是什么?相宗讲的转八识成四智,这是法身菩萨,往生极乐世界生实报庄严土,我们这部经上讲的三辈往生,他是上辈。

  「又《维摩慧远疏》曰」,《维摩经》远公大师注解里头说,「菩萨破去情相,到无得处,名无所得」。执著里头,放不下的里头,最难的情执。六道众生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出不了六道轮回,情断不了,这是个很大的麻烦事情。情之体是什么?是智慧。迷了,智慧变成感情;觉悟了,感情就又变成智慧。智能解决一切问题,情能障碍一切问题,所以没有真实智慧转不过来,定功转不过来,一定要真实智慧,才能够转识成智。情就是第七识,叫情执,你看第七识执著我。佛说的三种烦恼,无明烦恼是阿赖耶的业相,见思烦恼就是末那,尘沙烦恼就是第六识。第六识起作用尘沙烦恼,第七识起作用是见思烦恼,所以他出不了六道轮回,情执太深了。转识成智,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转,所以只要转不分别、不执著,第八、前五跟着一起转。我们知道事实真相,于世出世间一切法就看淡了,你才真正能放下。

  情不是真的,情会扰乱你,情会带给你生生世世永远脱离不了六道轮回。那在六道里干什么?冤冤相报,没完没了,生生世世,太可怕了。所以这爱情不是个好名词,人世间看到是最美的,佛看到那是毒蛇猛兽,那是要命的。为什么堕落成凡夫,永远都不能够省悟过来?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个东西,必须把它看破。日常生活当中去锻炼,锻炼什么?淡化。淡化到最后没有了,智慧完全现前。只要它没有了,全是智慧;只要有它的时候,那都是烦恼,这是必须要知道的。

  「今云证无所得,即到无得处也」。证无所得,你就是证得到达无所处。无所处的标准,情执没有了,全是智慧。智慧才是真的爱心,真诚的爱,大慈大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无条件的;同体,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跟我是一体,一体自然爱它。我们身上哪个地方有痛痒,手自然会去帮助它,没有条件。什么原因?没有原因。这是真的,宇宙的核心那个爱,那个爱是真爱,那不是假的,不是情执。情执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只有佛菩萨有真爱,世间人假的。你看爱,爱到结婚了,没有两天又离婚,都是假的!这种表演,时时刻刻都能看到,你得看穿,假的,不是真的,不要被假相欺骗了,这一点重要。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九六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