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00集▪P4

  ..续本文上一页人心唤醒,这就值得了,没有白做。

  做这个事情,是被联合国我们的与会同仁逼出来的,我们从来没有想到干这个事情。我们在联合国只是把中国的传统东西介绍给大家,大家做参考。那我们还是用汤恩比做招牌,他说的,不是我们自己说的,报告,大家做参考。他们听到报告,是很惊讶,因为没人讲过。可是会后麻烦就来了。我们在一起吃饭聊天,很多人来问,法师,你讲得很好,这是理想,这个做不到!这是给我当头一棒,那我白讲了。这是一个什么?真正的危机,信心危机。怎么样让他们来相信,只有做出样板来给他看,他看到了,他就相信了。所以汤池这个成功,不到四个月有那么样的成就,联合国这些人惊讶。当时驻联合国的大使代表一百九十二个人,每一个人都想到汤池去看。虽然这个事情被当地领导拒绝了,可是这些人,我知道的就有三十多个人,用私人观光旅游去看的,到中心去住个三天、四天,先后有三十多个人。这传到国外去了,他们看到是真的不是假的。一直到今天,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我们的事情还念念不忘,碰到我们都还谈这个事情,难得!所以我们希望大家认真努力,再做出好样子,我们可以把它介绍到联合国,在联合国发表。他是非常希望我再去办活动。我们没有东西给人看,办活动没有意义,要有东西给人看。

  或者是有这么一个书院,培养一套活的《群书治要》。如果三个人一班,大概两百人的样子,三个人专攻一部,我相信一年就可以用电视对全世界广播,十年之后,他们就成为全世界的国学大师。我相信全世界人都学,为什么?现在我们有信心,我把这个介绍给大家,没有一个听到不欢喜,都急着要看。这外国人得翻成英文、翻成外国语文,这么大的分量,哪一天才能翻成?迫不及待,所以我就想出《群书治要360》这个主意,一年出一本,十年出齐,很受欢迎。这个东西带给全世界安定和平,这是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理念、中国人的方法、中国人的经验,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治国、平天下,没有一个人不想要!急着向我要的,马哈迪长老跟纳吉首相,他们催我赶快。这两个人都是虔诚的穆斯林,真正有爱心,不但他爱国家、爱他的族群,他能爱一切众生,这心量大。

  我们看到这一段文,如天降雨,普润三根,故云润众生。《法华经》讲得更好,「我为世尊,无能及者。安稳众生,故现于世。为大众说,甘露净法。其法一味,解脱涅槃」。真的,佛教把我们带到究竟的境界,最高的境界,人生最高的享受。又《佛地论》里面有一段话,「如来圣教,于诸外道,一切世间邪劣教中,最为真实。殊胜清净,犹如醍醐,亦如甘露,令得涅槃」。念老这后头总结一句,上面的经论显示「雨甘露法,润众生故」,这两句的意思经论里头说得详细。这些经文最重要的基础,我们要记住「三无差别」,平等的智慧,平等的慈悲,经文里面我们再看到这个就不奇怪了。如来圣教,于诸外道。外道是什么意思?心外求法叫外道,所以这个不是毁谤人的。佛法称为内学,它是开发自性的,它是不求他悟的,是从自己内心去求,持戒、修定、开智慧,它这么来的。真正开悟之后,这才出去参学,参学是什么?成就后得智,增广见闻。

  《华严经》有非常好的例子。善财童子在文殊菩萨会上得根本智,根本智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证得法身大士。所以他出去参学,第一个善知识,吉祥云比丘,是华严圆教初住菩萨,初住就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善财参访他,善财自己的境界跟他平等;善财没有到初住,就见不到初住菩萨。他参访二住,他就提升了,他是二住。所以到最后,最后第四十一位菩萨是等觉菩萨,也就是说明善财童子已经成佛,一生成佛了。这是成就后得智,成就圆满的智慧,无所不知。他去看、他去听、他亲自去接触,五十三位善知识代表社会大众,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出家众只有五个,其他全是在家众,没有不知道的,广学多闻。但是一定要大彻大悟之后,才能广学多闻。为什么?不需要教,一看就明白、一听就明白、一接触就明白,容易!这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一切世间邪劣教中,这个邪劣教包括佛教自己的一分。佛教讲人天法、讲声闻缘觉,要跟大乘比,那叫邪劣教,所以这个意思很广。跟这些比,大乘最为真实,大乘里头是纯粹的哲学跟科学。今天量子学家所得到的结论,都在大乘佛法上。殊胜清净,它一尘不染。科学家入这个境界,他有染污,因为他是从外学得的,认知宇宙的奥秘;佛法是从内证得的,内是什么?禅定当中见到的。禅定当中见到的境界,跟今天量子力学家在科学仪器里头发现的,居然是一样的,证明大乘是科学、大乘是哲学。这一句话爱因斯坦说过,他说宗教里面跟科学最接近的就是佛教。有他这一句话,我相信很多科学家会留意大乘佛法,大乘佛法确实会给他带来很多新的启示,帮助他提升境界,帮助他观入微细。

  犹如醍醐,醍醐是比喻,这都是天人最好的饮料,亦如甘露。醍醐是佛经上常用的,古时候印度人最好的饮料叫醍醐。在台湾,道源老和尚是个讲经的法师,经典上常常举的这个例子,一个是醍醐、一个是庵摩罗果,这两样东西困惑了他一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讲也讲不清楚。台湾佛教界组了一个团到印度去朝圣,他很高兴,跟着这个团去了,到印度。一到印度就问,庵摩罗果是什么,你拿来给我看看。别人拿来了,台湾有,叫芭乐,恍然大悟。醍醐呢?最好的饮料端来了,色拉就是醍醐。这才搞清楚,回到台湾告诉我们,醍醐、庵摩罗果我都见过了,台湾也有。这是上等的饮料。上面经论显雨甘露法,润众生故之意。

  下面,『旷若虚空,大慈等故』,「是以虚空,喻菩萨之平等大慈。如虚空之宽广无际,故曰旷,以喻慈心广大;虚空无着」。在这个地方,我们学最后这两句就行了,我们要学慈心广大,虚空无着。要把这个应用在生活上,心量要拓开,「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阿弥陀佛如是,弥陀弟子亦应如是,我们跟阿弥陀佛心才相应,愿相应、德相应、行相应,你就必定得生。你还有什么怀疑的?决定生净土。「如《魏译》曰:犹如虚空,于一切有,无有着故」。着是执著,于一切有法都不要执著,是假的,不是真的。「《行事钞资持记》」,这是戒律里面一部著作,解释戒律的,「无所著者,离尘染故」,你的心地清净,不再被染污了。「故以虚空之无着,表慈心之平等」。经题上「清净平等觉」,这些都是修学的方法,让我们真正获得清净平等觉。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00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