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00集▪P3

  ..续本文上一页就坏了。如果他哥哥、弟弟对这个情形当然了解,自动让给他,相让,问题就解决了;相争,所以他得堕地狱,是争到了,后来日子不好过。所以封建的好处,就是这个权力,古时候立的嫡子,嫡长子来继承,避免相争。

  古人相让,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有记载的。周家开国的时候太王,大儿子泰伯、仲雍知道父亲的意思,父亲喜欢小弟。那他们两个在时,继承的时候一定是老大,老大不在是老二。这两个兄弟远走了,隐居了,找不到了,这位子只好传他,满足父亲的愿望。父亲看中老三,老三是王季,老三生了个儿子,文王,确实太王那时候就看中这个孙子。你看两个,大伯、二伯都相让,那是大圣人,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让位!这些都与教育有关系、与环境有关系。

  唐太宗确实是太年轻,他们起义的时候,他十六岁就带兵打仗,武艺高强,不晓得杀死多少人。历史上有记载,他的弓箭百发百中,死在他箭下的人不晓得有多少。总归都是教育出了问题。好在他确实心量很大,魏征是太子的部下、太子的心腹,他能够用他,推心置腹,对他毫无怀疑,言听计从,所以他有贞观之治。我们细心观察,你都看出来了,他是这个命,不用争也得到。不争,可能得到的时候晚几年;你用这种争夺的方法,那提早几年,要造多少罪业,那要付多少代价,这不值得!人真正懂得因果,不争了。对国家的贡献,不一定要做领导人。如果唐太宗当年不争,王位让给大哥,自己最好搞什么?搞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为国家制造圣贤,那我想唐朝不只三百年。商六百年,周八百年。真那个根基扎得好,八百年是可以做得到的,那他在历史上的地位超过帝王太多了,这都是他没有见到的。

  教学,就凭他这个理念;这个理念,当时魏征一班人出的主意,编《治要》,《群书治要》,也可能他想到,把这个念头告诉他们,编这套书。如果在唐朝,这六十五种书,如果在当时培养六十五个专家,每一个人专精一部,那还得了!那是一套什么?活的《群书治要》。如果是那样做的话,对于这个国家民族的影响就太大太大!中国这么大的领土,这么多的人口,六十五个人我相信不难找,找六百五十个人都找得到。十个人一个小组,这十个人专攻这一部书,那十个人专攻另一部,他将来在历史上地位肯定超过孔子,帝王比不上。

  希望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要明白这个大道理,这是什么?这救世界,不是难事。六、七百人这个小团体不算大,有一个大院子就可以了。这七百人等于说是一个研究机构,国学培养的一个基地,什么人做,什么人就是现在拯救中国传统的大圣人。要像佛陀、菩萨那种严格的制度,解行相应,你学到真做到了。这六十五种是共同科目,学的人专攻,但是听讲,我讲大家听,你讲我也听,个个都是通家,个个又是专家,这真不得了!上一次我到台湾,本来想跟马英九谈这个事情,他忙着竞选。竞选不重要,真正搞这桩事情,你要在竞选演说当中说出来,我相信每个人都投你票。谁不欢喜?个个欢喜。

  民主,民主真的出了问题。去年的春天,好像三月间,我在澳洲,陆克文的姐姐问我一个问题,她说现在欧洲人对于这个民主制度有怀疑,这个制度是不是好制度?提出这个问题来问我。我告诉她,不是最好的制度,如果是最好的制度,中国几千年前就会开始。为什么不是最好的制度?任期太短,一般就是四年,四年能做什么事业?又要忙着底下一届的选举,他的心不定。中国自古以来这个帝王制度是终身制的,他就想的很久,想到后代,他没有完成的,儿子继承做;念念想着为人民,如果说为自己一家,他的朝廷会被别人推翻。你看看历史,每一个朝代皇帝,只要是自己图享受,享受荣华富贵,不顾老百姓的死活,肯定被人推翻。那就是什么?末代皇帝。你看开国前面几代的皇帝,忧国忧民,所以得到人民拥护。这个制度比民主制度好!总而言之,教育最重要。如果没有把人教好,什么样的好制度都会出问题;人教好了,制度不好也没有事情,他会做好事。

  中国古人说得好,「法,国之本也」,法律、宪法,国之本也;人,「法之源也」,法的根源是人,人能够执法、能执行。「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人重要!换句话说,国家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把教育办好,把人教好,这才是天下第一等大事。中国古代这个政治组织,你能看出来,中国人这政治组织,宰相下面,古时候事情没有这么多,只有六个部。六个部,教育部排在第一,六部之首。宰相有事不能视事,礼部尚书代理,礼部尚书就是现在的教育部长。你从这种设施,你能看出来,国家以什么为第一?以教育为第一。教育带头,现在讲挂帅,一切设施都是为教育而做的,所以它社会安定。那现在不行了,现在谁挂帅?是经济贸易。这是什么?这是人之必争,每个人都要争的,社会不会安定。教育是教每个人都让的,大家都让,社会天下太平。人人都要争,麻烦就来了。这是看中国古代为什么社会那么安定。一个政权建立,就会出现一个盛世,就是天下太平。像汉、唐、宋、明、清都有超过一百年的安定和平,这太平盛世,人民安乐,国家富强,全是教育。

  中国这个家庭也是全世界所没有的,这个很多人不了解。中国这个国家几千来长治久安,最关键的就是家庭,家庭是国家的支柱。所以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没有家,国一定乱掉。家肩负什么责任?今天社会两个重大问题,一个是教育,一个是养老,家庭正好把这两桩事情承当了。每一个人生活在这世间,为谁?他不为自己,为我的家。我要去做好人,祖宗有面子,为我的家争光荣;我要做不好事,人家不骂我,骂祖宗,说你祖上无德,祖宗没有把你们教好。所以中国这个家,实在讲,太好了!到民国年间,喜欢外国的小家庭,挺好,自由。自由是这个享受享到了,晚年的时候没人养老。这个时候,你预先没想到,你晚年怎么办?外国一些养老院,老了就送到养老院去了,你说多可怜!到养老院是举目无亲,知心的人没有一个。进入养老院的,物质生活没有问题,国家照顾到了,可是每个人都是痴痴呆呆,你看他那个内心多痛苦。

  中国在过去,晚年是人生最幸福的一个阶段,养老,天伦之乐。年岁大了,不能再工作了,落叶归根。根是什么?根是老家,老家就是自己的大家庭。你看一生的奉献、贡献,工作赚的钱,有多余的统统归到家里,自己生活所需预留之外,全部送给家里,这对家的贡献。所以老的时候,家养老,回家养老。一个家庭,普通家庭三百多人,兴旺的家庭七、八百人,这么大一个家族多少老人!老人天天在一起,都是自己亲人,还有小孩统统在一起。老人娱乐的场所在哪里?祠堂,祠堂里头开茶馆,那就是他们每天聚会的地方。小朋友的学校也在祠堂,小朋友下课,就跟老人在一起聊天。天伦之乐,看到下一代长成,这是外国人作梦都想不到,你说这个制度多好!

  皇家带头。皇帝他也是一家,这一家是天下所有家庭的好榜样。他要不能做出好榜样,别人就要动他脑筋,就要革他的命了。他是全国家庭的好榜样,就是皇帝做人,人,他是全国人民最好的榜样,这个皇帝才做得稳,才做得长久。现在做总统不行,任期就四年,四年之后不是我了。你看,花那么多钱,花那么多财力,把这个位子争到了,争到,他要把老本捞回去。哪一个是真正为人民做事情的,没有私心的?找不着。

  我在美国住那么多年,美国总是推行他们的制度好。我曾经公开给他们谈过,在纽约,沈家桢居士请吃饭,有好几桌,这当地美国人很多,我就告诉他们,中国的制度适合中国人,美国的制度适合美国人。譬如开店,中国这个店是老店,几千年了,是子孙来继承,老店,老字招牌;美国,你们是摆的摊贩,都是从外国来的。美国当地人是土人,红番土人,你们都是从外面来的,没有历史渊源,没有这个文化背景,所以大家来是摆摊子。摆摊子,那我们只好选一个人做代表。可是老店不同,你不能让人家老店放弃掉,叫他们的子孙都来摆摊贩,这是不合理的。我用这个讲,他懂,他们能听得懂。所以说美国这个制度适合美国,不适合中国;中国那个制度适合中国,不适合美国。

  我很佩服孙中山先生。你看他在《三民主义》讲演里头,「民族主义」第四讲。在他那个当时,他是周游列国的,对于世界状况他很清楚,他说外国只有一样东西比中国好,就是机器。外国这个机器,发明机器比中国好,中国赶不上,除这一样之外,他们没有一样东西能赶上中国的,中国好的东西太多了。很可惜,孙中山先生过世太早,他要能够多活二十年,中国没有今天的灾难。走得太早了,这是中国人没福报。

  满清末后的一百年,慈禧太后执政,跋扈,疏忽了传统文化,轻慢了佛陀教育,自称为老佛爷。清朝历代皇帝都是三宝弟子,对佛法非常尊敬。只有慈禧太后,她一当老佛爷,把佛菩萨放在两边。这个表法不好,让一般人民看到,对佛法那种尊重心就降温了,一直就降下去了,降到现在没有了。所以,传统文化没落到今天,佛法没落,慈禧太后是罪魁祸首。虽然她没有灭法,但是她这种态度,让人的信心丧失。两百年之后看到后果,当时是看不出来,两百年之后问题出来了,大问题!现在我们要不觉悟,再过二十年就没有了,就整个断掉了。

  所以我们这一代人使命很重,传统文化能不能往下传,就在现在这一代人身上。我们过去在汤池办这个实验,我就跟老师说,我们的使命很重。如果失败了,社会大众就肯定了传统文化没有价值,可以完全不要;我们做成功,大家有信心,传统文化还能传下去。所以我们牺牲生命也要把事情做好,这个使命太大了。真的祖宗加持,那么快就做成功。我又告诉大家,我们不能骄慢,不可以居功是我们做成的,我们没这个本事,祖宗之德,三宝加持,得要归祖宗、要归三宝。虽然只有三年,可是真的产生了影响,把…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00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