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完全通达的菩萨没有两样。菩萨做到,他也做到,菩萨是一切明了,他一切不明了,但是明了、不明了是另外一桩事情,他两个都做到了。两个都做到了,往生的时候,品位两个就会一样高;到极乐世界,他智慧就开了,这个我们能相信。人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也是遇缘不同。古德有一句话说得好,「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那不能开悟的人,见到阿弥陀佛就开悟了,缘不一样。所以我们往生净土见阿弥陀佛,这第一桩大事,其他的都是鸡毛蒜皮,不足以为道。天上人间再不想了,那是什么?那是搞生死、搞轮回,不能干!这是叫甘露法。
「雨者,如天降雨,普润三根」,故云,『润众生』。天降雨是平等。普润三根,三根是大树,它盘根错节面积大,吸收水分多;第二小树,小树还没有长成,它吸收的水分少;第三种是小草,它更小,一点点水分它就够了。可是天上降雨是平等的,你看那个大树、小树、小草,吸收的水分不一样。这个比喻众生,上根的人一听到佛法,大彻大悟;中根的人听到佛法,有觉悟,没彻底,还有疑问;下根的人可能他听不懂,而且没有耐心,听几句听不懂,他走了。这个我们也常常看见的,坐在前面想听,听了五、六分钟,没有什么味道,走了,没有耐心、没有福报。
「《法华经》曰:我为世尊,无能及者」。这佛自己说,世尊在世出世间为大众尊敬的人,这是个好老师。佛能做到的,一般人做不到,这是无能及者。哪些事情?「安稳众生,故现于世。为大众说,甘露净法。其法一味,解脱涅槃」。你说佛多慈悲,给我们说出来。但是众生怎么样?众生没福,不认识。今天社会动乱,迫切需要真正的智慧来化解问题,最重要的是让大众恢复自信心。现在最大的艰难是众生把信心失掉了,对自己没有信心;儿女对父母没有信心,父母对儿女没信心;工作岗位上,领导对被领导没有信心,被领导对领导没有信心,这怎么得了!这社会怎么能不乱?
早年我初学佛的时候,胡秋原先生还在世,这是台湾一个著名的政论家。我有缘跟他相识,他对我们这晚辈很爱护,见面总是很多教诲。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说的,我们今天整个问题结症在哪里?丧失了民族的自信心。这一代人对传统不相信、对祖宗不相信、对几千年圣贤的业绩不相信,那西方的东西也知道得不够清楚,这是最大的忧患!胡先生过世也多年了,留下来的著作很多,有一部分我们以前都读过。今天的社会,说到这里,我们就会非常感激英国汤恩比博士,他真的见到了,他说这些话是七十年代,一九七0年代那个时候,他年岁也很大了,他说「解决二十一世纪的问题」,那就是三十年之后,你看人家看这么远,三十年之后,看到社会动乱,解决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
那今天孔孟学说为什么解决不了、大乘佛法解决不了?我们对它不认识,没有信心。读古书,那个读法跟现在人读法完全不一样。第一个是心态,真诚恭敬,现在这个心态没有了;第二个是要找它的原理原则,掌握它的原理原则;第三个活学活用,经典上讲的原理原则永恒不变。我们看看汉朝时候人他怎么用的,唐朝时候人怎么用的,宋朝时候人怎么用的,那从哪里看?从注解上看。你看汉朝人的注解,就是当时他们起作用的。唐朝社会跟汉朝不一样,如果一样,古人注的就可以,为什么要重新再注?就是时代不一样了。这个时代怎么用法,推陈出新,所以我们不能读古书的时候依古人注子,那就错了,从它那里推出新的,你看他时代怎么用法,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应该怎么讲法,应该怎么样用它,活的!如果经讲的依照他那个注解,注是唐人注,还叫我们回去当唐朝时代的人,这就错了!这个人家摇头,就不相信。
所以那个像树木一样,主干是一个,你看它,每一年发的新枝不一样,每一年结的果实不一样。你从它的这个树、这个干,一层一层的达到那个巅峰,巅峰那个树尖尖端是什么?那就是现在的。现在跟过去是一脉相承,关系不能断,要从那里吸取经验,今天我们用怎么用法,才能解决现前的问题。这叫会读书、活读书,不是读死书。经典上全是活东西,死东西怎么能传这么多年?早就被人淘汰掉了。凡是能够留下来的,几百年、几千年的,活东西,真的是宝!一个人一生当中,确实有精华、有糟粕,糟粕在他自己那个时代就淘汰掉了,留下来的是精华。这个精华再经过别人淘汰,编《四库全书》的时候,那是一个大淘汰,你就知道这些人真懂得取精用弘,知道古籍里头有宝。宝拿到现在怎么个用法,一定要懂得。
这个地方说的,世尊,你看看,我们就应该要跟他学,他在世教学,无能及者,为什么?他能够安稳众生,那现在我们就需要这句话。如何帮助社会安定?如何帮助社会稳定?这是我们常常耳闻的。要社会安定、要社会稳定,找佛就行了,汤恩比知道,别人不知道。佛的教学方法在本经经题上显示得非常明白,先把果德告诉你,果,你一听到欢喜。你看经题上的「大乘」,什么叫大乘?大乘是智慧,有智慧就能解决问题,这是佛法的根,本经里头真实智慧;「无量寿」,真实之际;「庄严」,真实之利,这都是我们要的,这是果。果从哪里来的?果从因来的。因是什么?因是「清净」,清净离一切染污,身心清净,烦恼解除了;第二,「平等」,平等是我们经上讲的三无差别,真平等,平等,业障消掉了;后头「觉」,觉而不迷,它怎么不能解决问题?修因致果,这都是我们现前迫切需要的,真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你看今天社会动乱,由于人心不平、人心的染污,妄想杂念,都是这些。本身是这样的,你接触外面境界也是这样的,就唯恐你不乱。不但自己身心不安,忧虑烦恼重重,还带给社会这么多灾难。这是什么?这是依报随着正报转。解决之道,首先如何恢复身心清净,恢复我们的健康,那就要把欲望降低。欲望降低,需要圣贤教育,需要因果教育。人要相信因果,「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他就不会胡思乱想。像袁了凡先生一样,一天到晚都在定中,他没有妄念。为什么他能到这种地步?因为他相信一切命中注定,想也没用,不如不想。遇到云谷禅师,云谷禅师告诉他,命中这个定数是你过去生中修的,修因得果报,不是别人主宰的;自己命中修的,你命就能够掌握在自己手上,你可以改变。他明白这个道理,也是一听觉悟了。
有改变的道理,有改变的方法,这个在我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给我讲得很清楚,「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要懂得理论、懂得方法,如理如法的求,就有感应。明理,智慧;断恶修善,德行。你有智慧、有德行,你就创造命运。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与别人不相干;与佛菩萨不相干,与天地鬼神不相干,与任何一个人都不相干,真的叫自作自受。这种道理,佛经讲得透彻,人人都明了,人人都愿意做好人;人人都是好人,这社会祥和了,问题不就解决了!所以儒跟佛,这汤恩比所说的,你把这个道理明白了,方法懂得了,怎么落实?落实的手段就是教学。
几千年前中国老祖宗就提出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是什么?这是对从政的人说的。这个理念,我以为在一万多年前,老祖宗就教我们。教什么?修身齐家,教学为先,这真的不是假的。修身齐家,教学为先,这个在没有发明文字之前,老祖宗就懂得。因为那个时候是小部落,不能称为一个国,上古时代没有政治组织,都是一个家庭、一个家庭的,彼此守望相助,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都讲求修身齐家。到以后,有大福德的人,有很多人尊敬他、信仰他,向他学习,慢慢组成一个大的部落。有大的部落,有国家的这种形态,有这些组织了,这才提出治国平天下。那个平是平等,天下平等,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就是今天讲的和谐世界。古人能做到的,全靠教化,不用战争做手段,用教学。中国上古时代就是这样的,人民纯朴,地大人少,所以没有竞争的。人与人当中都懂得相让,没有相争的,连个部落领导人都没有人争,所以我们看到这个很有感受。
佛现在世间,为大众说甘露净法,这个甘露是比喻纯正之法。这个法要用老祖宗的话来说,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你看看佛经上是不是说这个?我们老祖宗只是把题目说出来了,在佛法里头怎么格物,把格物的道理说出来了;怎么致知,致知就是开智慧。佛告诉我们,物欲,人之所爱,但是这个东西自性里头根本没有,那是阿赖耶里的东西,真如自性里头没有。真如自性是真的,阿赖耶是假的,返妄归真,就得把假的东西放下,真的自然现前。真的东西比假的不知道要殊胜多少倍,真的东西里头有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应有尽有,一样都不缺。所以聪明人明白了,他一定是返妄归真。真是佛,佛的反面是魔,妄是魔。佛跟魔是一不是二,觉悟叫佛,迷了叫魔;觉了的时候佛心,迷了的时候魔心。魔心难过,你心要受折磨。所以佛法称为觉法,觉悟之法,手段就是教学。你看,教学讲得彻底,从胎教开始,全世界人都没想到,中国老祖宗很早很早之前就懂得,而且就真干。
古代虽然是封建时代,封建时代有封建的好处,我还赞成。为什么?领导权没有人争。这种争领导权是很残酷的事情,互相残杀。李世民为争皇位,把哥哥、弟弟都杀掉。他的父亲对于儿女非常爱护。你看,兄弟三个人要真正懂得这个道理的话,那就是什么?他太年轻了,让大哥做皇帝有什么不好,何必要争?大哥做皇帝,肯定他做宰相,为什么?那个国家是他建立的。这连他的父亲都常说,是他的主意。他父亲是个老实人,不愿意造反,听从隋炀帝的话。他看到天下有人造反的时候,他就叫他爸爸起义,割据这个地盘,他那时候封为唐公,就以唐为国号,天下是他打的。当时群雄违反朝廷,是他一个一个把他打平,统一全国。所以兄弟怎么不和?怕就争王位,这一争…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00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