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00集▪P4

  ..續本文上一頁人心喚醒,這就值得了,沒有白做。

  做這個事情,是被聯合國我們的與會同仁逼出來的,我們從來沒有想到幹這個事情。我們在聯合國只是把中國的傳統東西介紹給大家,大家做參考。那我們還是用湯恩比做招牌,他說的,不是我們自己說的,報告,大家做參考。他們聽到報告,是很驚訝,因爲沒人講過。可是會後麻煩就來了。我們在一起吃飯聊天,很多人來問,法師,你講得很好,這是理想,這個做不到!這是給我當頭一棒,那我白講了。這是一個什麼?真正的危機,信心危機。怎麼樣讓他們來相信,只有做出樣板來給他看,他看到了,他就相信了。所以湯池這個成功,不到四個月有那麼樣的成就,聯合國這些人驚訝。當時駐聯合國的大使代表一百九十二個人,每一個人都想到湯池去看。雖然這個事情被當地領導拒絕了,可是這些人,我知道的就有叁十多個人,用私人觀光旅遊去看的,到中心去住個叁天、四天,先後有叁十多個人。這傳到國外去了,他們看到是真的不是假的。一直到今天,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我們的事情還念念不忘,碰到我們都還談這個事情,難得!所以我們希望大家認真努力,再做出好樣子,我們可以把它介紹到聯合國,在聯合國發表。他是非常希望我再去辦活動。我們沒有東西給人看,辦活動沒有意義,要有東西給人看。

  或者是有這麼一個書院,培養一套活的《群書治要》。如果叁個人一班,大概兩百人的樣子,叁個人專攻一部,我相信一年就可以用電視對全世界廣播,十年之後,他們就成爲全世界的國學大師。我相信全世界人都學,爲什麼?現在我們有信心,我把這個介紹給大家,沒有一個聽到不歡喜,都急著要看。這外國人得翻成英文、翻成外國語文,這麼大的分量,哪一天才能翻成?迫不及待,所以我就想出《群書治要360》這個主意,一年出一本,十年出齊,很受歡迎。這個東西帶給全世界安定和平,這是中國人的智慧、中國人的理念、中國人的方法、中國人的經驗,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到治國、平天下,沒有一個人不想要!急著向我要的,馬哈迪長老跟納吉首相,他們催我趕快。這兩個人都是虔誠的穆斯林,真正有愛心,不但他愛國家、愛他的族群,他能愛一切衆生,這心量大。

  我們看到這一段文,如天降雨,普潤叁根,故雲潤衆生。《法華經》講得更好,「我爲世尊,無能及者。安穩衆生,故現于世。爲大衆說,甘露淨法。其法一味,解脫涅槃」。真的,佛教把我們帶到究竟的境界,最高的境界,人生最高的享受。又《佛地論》裏面有一段話,「如來聖教,于諸外道,一切世間邪劣教中,最爲真實。殊勝清淨,猶如醍醐,亦如甘露,令得涅槃」。念老這後頭總結一句,上面的經論顯示「雨甘露法,潤衆生故」,這兩句的意思經論裏頭說得詳細。這些經文最重要的基礎,我們要記住「叁無差別」,平等的智慧,平等的慈悲,經文裏面我們再看到這個就不奇怪了。如來聖教,于諸外道。外道是什麼意思?心外求法叫外道,所以這個不是毀謗人的。佛法稱爲內學,它是開發自性的,它是不求他悟的,是從自己內心去求,持戒、修定、開智慧,它這麼來的。真正開悟之後,這才出去參學,參學是什麼?成就後得智,增廣見聞。

  《華嚴經》有非常好的例子。善財童子在文殊菩薩會上得根本智,根本智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證得法身大士。所以他出去參學,第一個善知識,吉祥雲比丘,是華嚴圓教初住菩薩,初住就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善財參訪他,善財自己的境界跟他平等;善財沒有到初住,就見不到初住菩薩。他參訪二住,他就提升了,他是二住。所以到最後,最後第四十一位菩薩是等覺菩薩,也就是說明善財童子已經成佛,一生成佛了。這是成就後得智,成就圓滿的智慧,無所不知。他去看、他去聽、他親自去接觸,五十叁位善知識代表社會大衆,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出家衆只有五個,其他全是在家衆,沒有不知道的,廣學多聞。但是一定要大徹大悟之後,才能廣學多聞。爲什麼?不需要教,一看就明白、一聽就明白、一接觸就明白,容易!這給我們很大的啓示。

  一切世間邪劣教中,這個邪劣教包括佛教自己的一分。佛教講人天法、講聲聞緣覺,要跟大乘比,那叫邪劣教,所以這個意思很廣。跟這些比,大乘最爲真實,大乘裏頭是純粹的哲學跟科學。今天量子學家所得到的結論,都在大乘佛法上。殊勝清淨,它一塵不染。科學家入這個境界,他有染汙,因爲他是從外學得的,認知宇宙的奧秘;佛法是從內證得的,內是什麼?禅定當中見到的。禅定當中見到的境界,跟今天量子力學家在科學儀器裏頭發現的,居然是一樣的,證明大乘是科學、大乘是哲學。這一句話愛因斯坦說過,他說宗教裏面跟科學最接近的就是佛教。有他這一句話,我相信很多科學家會留意大乘佛法,大乘佛法確實會給他帶來很多新的啓示,幫助他提升境界,幫助他觀入微細。

  猶如醍醐,醍醐是比喻,這都是天人最好的飲料,亦如甘露。醍醐是佛經上常用的,古時候印度人最好的飲料叫醍醐。在臺灣,道源老和尚是個講經的法師,經典上常常舉的這個例子,一個是醍醐、一個是庵摩羅果,這兩樣東西困惑了他一生,不知道到底是什麼,講也講不清楚。臺灣佛教界組了一個團到印度去朝聖,他很高興,跟著這個團去了,到印度。一到印度就問,庵摩羅果是什麼,你拿來給我看看。別人拿來了,臺灣有,叫芭樂,恍然大悟。醍醐呢?最好的飲料端來了,色拉就是醍醐。這才搞清楚,回到臺灣告訴我們,醍醐、庵摩羅果我都見過了,臺灣也有。這是上等的飲料。上面經論顯雨甘露法,潤衆生故之意。

  下面,『曠若虛空,大慈等故』,「是以虛空,喻菩薩之平等大慈。如虛空之寬廣無際,故曰曠,以喻慈心廣大;虛空無著」。在這個地方,我們學最後這兩句就行了,我們要學慈心廣大,虛空無著。要把這個應用在生活上,心量要拓開,「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阿彌陀佛如是,彌陀弟子亦應如是,我們跟阿彌陀佛心才相應,願相應、德相應、行相應,你就必定得生。你還有什麼懷疑的?決定生淨土。「如《魏譯》曰:猶如虛空,于一切有,無有著故」。著是執著,于一切有法都不要執著,是假的,不是真的。「《行事鈔資持記》」,這是戒律裏面一部著作,解釋戒律的,「無所著者,離塵染故」,你的心地清淨,不再被染汙了。「故以虛空之無著,表慈心之平等」。經題上「清淨平等覺」,這些都是修學的方法,讓我們真正獲得清淨平等覺。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00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