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已经过了五百年。不管哪一种说法,现在确实是末法时期,末法时期净土成就。
现在社会动乱,佛门里头也大乱,我相信社会安定了,佛门也会安定。这些功课仪规,必须要按现在这个状况重新制定。我们看到确实有专修净土的小道场,他们的仪规很简单,就是一部《弥陀经》、一句佛号。过去,印光大师的道场,灵岩山的念佛堂就是这样的。真正修净土的,早课里头楞严十小咒都不必要,就是一部《弥陀经》,接着就是赞佛偈、念佛,念完了之后回向,每天功课都是这样的。念佛堂住个三年五载,预知时至往生的比比皆是。这就说明这个课诵有效,念到功夫成片就能够自在往生。我相信有很多人,到这个境界之后,还有寿命不要了,早一点求往生。也有些人功夫成就了还有寿命,他等到他寿命尽了再往生,而利用这段时间,在这个当中是为大家做榜样,为众生做示范。这是慈悲心,怜悯众生,多住几年,不是为自己,对于自己往生毫不妨碍。这种人真的生死自在,想走就走,想留就留。
所以我们相信,社会慢慢我想能够回复到安定。现在我看到很多人都在讲灾难,讲灾难不是好事情,为什么不是好事情?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你天天想灾难、天天说灾难,灾难就来了,从心想生。连现在这些科学家、量子力学家,都知道念力的能量不可思议,为什么不向好的方向想?去想坏的干什么?明明知道二0一二有灾难,可是我不想它,我不念它,我念什么?我天天念阿弥陀佛,回向化解灾难,回向延迟灾难,它真有效果。为什么不在这上下功夫?学佛的同学,特别是念佛的同修要知道,把不善的念头全都放下,负面的念头放下,纯净纯善的念头生起来,这像个佛门弟子,像弥陀弟子,这就对了。
说灾难很大,要找个地方逃避,我在去年曾经说过,这是很多人问我,去年四月十二号我写的,很多同修都看过,不必逃,躲避,没有这个必要。这是别人问我,我是这么写着的,「劫难来临,该留者留,该去者去,生死有命,富贵由天。在劫者逃不了,躲不过」,别逃,没用处;「不在劫者,遇着大灾难,也能平安度过」。现前唯一的一桩大事情,就是要听经、要念佛,听经、念佛可以自度、可以度他,这是正知正见。不可以迷信,不听信谣言,现在谣言特别多,妖言惑众。我们要听信谣言跟着别人走,我们这么多年佛叫白学了,我们智慧完全没有了,统统是烦恼,那不能解决问题;要有定力,如如不动。
我们现在每天在一起学习四个小时,我除四小时之外,念佛、拜佛。有客人来看我,我勉励大家、劝导大家,八万四千法门,印光大师说得好,任何一个修行方法都要有经典做依据。没有经典做依据的,那个靠不住,你学习错了佛菩萨不负责任;你依照经典的理论、方法修学,佛菩萨负责任。否则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辛辛苦苦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帮助我们开悟、觉悟,帮助我们修行,做为八万四千法门的依据。我们今天完全依照《无量寿经》,同时参考了四经一论,专修净土的,五经一论。我们在五经一论,专攻《无量寿经》,我们采取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黄念祖老居士的集注。为什么?我们感恩,我们知道这个会集本跟这个注解的价值,我们认识它、我们了解它。但是还有很多人不知道,还有很多人对这个有意见,我跟大家做证明。我凭什么做证明?凭我学佛六十一年,讲经教学五十四年没中断。对其他法门我不懂,对于佛法的大乘,我略知一二,对净宗法门我下了功夫,五经一论都讲过,《无量寿经》讲了十几遍。我不是迷信,我不是感情用事。
往后九千年,我们用什么方法了生死出三界,用什么方法圆成佛道?除了真信、真愿、一向专念之外,我找不到再好的方法。所以我以我有生之年,给大家做个榜样,我带头来学习,希望大家看到、听到了,把疑惑的心从根拔除。要知道,疑是菩萨最大的烦恼,多少菩萨疑根没有拔除,所以他一生,甚至于多生多劫听不到这个法门,遇不到这样的经典。我们有福报,这福报太大了!夏莲老是什么人,黄念祖老居士知道,我们见很多次面,他没有说穿,他说现在不是时候。这些都是再来人,连黄念祖老居士也不是普通人。我们不要怀疑、不要去猜想,我们只要认真去看这个人人品、智慧、学问、德行,从这方面来看,我们对他生敬仰之心,这就对了。
夏老居士在民国初年,佛教界就负有盛名,当时所谓的「南梅北夏」,认为中国佛教界里头,在家居士修得最好的,南方梅光羲,北方夏莲居,这大家公认的。他们两位真的通宗通教、显密圆融,不是没有知识,不是没有学问,现在讲的是高级知识分子。用了十年的时间,将《无量寿经》会集本重新整理,重新会集,小心谨慎。过去,两种会集本,一种节校本,历代诸大德对这些本子都有瑕疵。夏莲居老居士也是深感如是,发心重编,编成一个完美,找不到缺点的本子,就这个本子。我们可以跟五种原译本去对,去校对,跟这三种会校本你去做比较,你才知道这个本子的完美。念老也不是普通人,晚年身体非常不好,带着病痛,用六年的时间搜集丰富的资料,用他的智慧在这个里头选择精妙的语言文字来注解这部经。这个注解是集注,集注解之大成,真是稀有难逢。我是看到没有人弘扬,这么好的东西,大家不知道,那多可惜。所以我发心来做传播、流通这桩事业,希望大家对这个本子、对这个注解能生起信心,没有一个不往生。这两位大善知识到这个世间来没有白来,他们两个人到这个世间来,一生就是为干这个事情而来的,不是为别的。我知道、我认识,所以我有使命来替它做弘扬的工作,劝导大家对这个本子、对这个注解深信不疑。
我每天跟同学们在一起分享,跟大家分享遍遍法味不一样。正是应了古人一句话,「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个本子真的有无量义,愈读愈欢喜。我发现了什么?发现了儒家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智慧,这些理念、方法、经验、效果都在这本书上,不可思议。这些东西本来是儒家东西,儒家东西治标,《大乘无量寿经》治本,标本兼治。所以,这部经书可以跟儒家四书合起来读,这里头有大学问,真实智慧。你熟读四书,再读这个就有味道了,其味无穷;熟读《无量寿经》再去读四书,像吃冰淇淋一样,轻松愉快,丝毫不费力。人生在世把这两种书搞通,行了,世法、佛法都能达到圆满。四书是世法,《大乘无量寿》是佛法,佛法的精华、佛法的治要。法无别真如,底下这个说得也很好,谓此真如,虽多教法,种种安立,而无异故。
第八,「不增减真如:谓此真如,离增减执」,执是执著,增是加一点,减是少一点,真如没有增减,「不随净染有增减故」。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有增减,增是进步,减是退步,菩萨道上进进退退。真如于进退不相干,真如什么都能随,虽然随它不染,它从来没有染净。随顺菩萨,随顺三恶道,随顺菩萨不增,随顺恶道不减、不染。「即此亦名相土自在所依真如」,相、土,相是法相。相,用现在的话来说,所指的是人物,我们讲正报,土是依报。依正自在所依,都依真如,正报依它,依报还是依它。
「谓若证得此真如已,现相现土俱自在故」。你证得真如,应化在十法界,众生有感你就能现身,你就能现土。大的,你看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现身,现法身、报身、应化身,这是相。现极乐世界实报土、方便土、同居土,这是土,得大自在!这个大自在示现了十个劫,极乐世界成立到今天十劫,这十劫当中,度真的是无量无边无数众生,在极乐世界成佛去。这是最大的示现,最辉煌的示现,无与伦比的示现。小的也非常之多,哪个地方有缘,哪个地方他就现身。现什么样的身,是众生的意念、众生的业力,《楞严》上说「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为什么?证得真如的人,决定不会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凡夫,只要一起心动念,他就到十法界去了,就下来了。十法界的佛起心动念,如果还有分别,他就是菩萨,他不是佛;如果还有执著,他就到六道去了,那就往下堕落了。所以,证得真如的人,永远不会起心动念、不会有分别执著,为什么?他不退转了。证得真如就叫做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是不退转,三种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一定要知道。
第九,「智自在所依真如:谓若得此真如已,于无碍解得自在故」。这一条就是一般宗教里面对上帝的赞叹,赞叹上帝全知全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就这个意思。证得真如,今天科学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宏观宇宙,研究、观察整个宇宙,无限大。另外一个是相反,量子力学,它研究的对象是小,小到不能再小,它研究这个东西。今天发现的微中子,大概不能比这个再小了,佛在经上说的极微色。为什么说不能再小?再分它就没有了。今天微中子果然是佛所说的现象,它再分,分没有了,物质现象没有了,五蕴里头色受想行识,色没有了。色没有了还有什么?有念头,有受想行识,还有这个东西。所以科学家发现,物质从哪来?从念头来的,正是佛在经上所说的「色由心生」。经典里面讲的色就是物质现象,物质现象是从念头生出来的,这科学家把它证明了。五蕴是不能分割的,色受想行识不能分割的,今天他把色一打破,色没有了,后头受想行识在。
这是发现一个奥秘,宇宙的奥秘,物质从哪来?物质从念头来的。所以立刻就知道,念头可以控制物质,因为物质是从念头生的。念头善这个物质就健康,念头不善这个物质就带病毒,就不健康。病毒是什么?病毒是贪瞋痴慢疑,带这个东西,还有个恶见,错误的见解,这些都是病毒。带的时间太久,从我们迷的那天,那一念,不能说那一天,从迷的那一念,以后念念都是迷。迷得太深,迷得没有办法回头,如果遇不到佛法,怎么知道这个事实真相?不知道这个事实真…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一一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