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共同的部分我们拿出来宣扬,我们鼓励自己做到,也希望别人都做到。不同的地方放在一边,不要争论,到我们境界提升,智慧增长了,自然就明白,有几桩同的马上去做。用宗教教育化解冲突,促进社会安定和平,这是主题。这个信息我们告诉联合国,很多大使对这个很有兴趣,看这个情势很乐观,可以能搞得成,搞成。
那我们中国这一部书,唐太宗的《群书治要》,驻联合国的大使,我们现在英文翻译本,第一本出来了,统统都送,也请他们的代表,再转交一套给他们国家的领导人,这是大家拿在手上皆大欢喜,好事情。我们期望的,没有别的,希望世界和平,共存共荣,希望真正能化解灾难。马雅预言的灾难,至少我们希望它再推迟,灾难的范围缩小。我们用意念去祈求,理上讲得通,「一切法从心想生」,念念想善,不要想恶。所以佛的这几句话意思很深很广,「端心正意,不为众恶」。注解末后这几句,我们把它念一念,「能如是端正身心,自然不为众恶,故云甚为大德。大德者,德之至也」。这个德行达到登峰造极,这叫德之至也。
请看底下一段「征释所以」,这是解释为什么,所以第一句是个问话:
【所以者何。】
这为什么?为什么佛要说你们大家在现在这个世间,「端心正意,不为众恶,甚为大德」。『所以者何』,为什么?
【十方世界善多恶少。易可开化。】
这就说明,十方诸佛刹土六道里面状况,比我们的环境好,容易教。
【唯此五恶世间。最为剧苦。】
比较起来,我们这个世间,跟诸佛刹土里头六道里的人道相比,我们太苦了。太苦你能够把握住,不作众恶,这是难能可贵,所以佛赞叹这大德!我们从哪里下手?首先是对于圣人教诲不怀疑,要从这里建立信心。第二个,绝对遵守佛菩萨的教诲,佛菩萨教我们怎么做,我们真做,真敢做。我们于人无争,于世无求,人活在这个世间,生活所需不多,每天能吃得饱穿得暖,有个小房子遮蔽风雨足了,心满意足。古人所常讲的「知足常乐」,人只要知足就会活得很快乐、很幸福。小房子好,小收拾起来简单,十几分钟就打扫得干干净净。我在这边住的小房子,建筑的面积四百尺,平方英尺,好像我们这个摄影棚,我看起来好像比我房间还大,它不只四百尺。我一个房间卧室很小,卧室大概放单人床三张床铺那么大,卧室;一个洗手间,大概只一张床铺差不多,很小。外面是一个小佛堂,读书都在这个地方,很小的房子,住得很舒服。这个房子是老房子,大概将近八十年了,工跟料现在建筑都没有,都比不上。这老房子坚固,冬暖夏凉,材料好,真材实料,墙很厚,所以这个房子保暖,愈小真的就是愈舒服。外面一个院子,院子算中国大概有五、六亩地,是很大的院子,院子全部种菜,供养我们这个协会都吃不完。所以没有事情学种菜,安居乐业,每天上午、下午到这里来讲经,这上班。人最重要的是知足,真正知足就没事了,你活在这个世间多快乐、多幸福!每天念佛,来生决定是西方极乐世界,其他地方哪里都不去,我就是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往生极乐世界。
注解里头引用嘉祥大师的《疏》,他说「他土中多有胜缘,又复善报强胜,作善为易。此土无此二缘」。这个话用在今天非常恰当,他土,他方诸佛国土缘殊胜,缘是指什么?指圣贤教诲。中国在两百年前也殊胜,两百年前中国人学习圣人的教诲,这个圣人包括三教儒释道。古时候中国的帝王他用儒家学说来推动政治,用佛经的教诲教全国人民,用道教神仙来祭祀祖先,这个概念好,儒释道都被他用上了。道教提倡的祭祖先,希望成神、成仙;用佛教教老百姓十善、三皈、五戒、六和,社会祥和,这三教对社会都有伟大的贡献。所以两百年前中国这些寺庙,寺院庵堂家家都讲经、都教学。寺庙周边的这些人家,特别是老人,老人不工作养老,都来听经,都来学佛,所以有讲堂、有念佛堂。讲堂是解门,对于佛的经典教诲要统统理解,要落实。念佛是修行场所,如何让我们的心收在一处,心收在一处身心健康,少病少恼。心散乱,心思很多,杂念很多,妄想很多,这个对身体不健康。儒家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这些东西佛经上全有,就在《无量寿经》上,清清楚楚。
我们衰衰在最近两百年,满清末后一百年慈禧太后执政,我们想象当中慈禧太后的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她对文化不重视,自称老佛爷。在她之前,历代的帝王都称三宝弟子,都是佛菩萨的学生,对佛菩萨恭敬。只有慈禧太后她当老佛爷,把佛菩萨都摆到旁边,她坐在当中。这个表法表得不好,全国人民上行下效,上面对于祖宗、对传统文化、对佛菩萨不十分恭敬,人民对于传统文化信心就降低了。到满清灭亡前一百年,佛教还有表面的形式,实质内容变质了;民国成立到今天也一百年,这一百年不但修行的人没有,连讲的人都没有了,提起儒释道大家都非常陌生,甚至于不如外国人,外国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比我们都强。所以今天要把它复兴,是一桩很艰难的事情,不是不能,有一定的困难。这个困难我们要克服,首先要克服自己,那就是要求自己要做到。祖宗的传统我们认定十二个字,孝悌忠信我们要做到,礼义廉耻要做到,别人做不做不关我的事情,我要做到,仁爱和平要做到。中国千万年前老祖宗传下来的,归纳起来就这十二个字,这十二个字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在讲是要做到。
佛的文化就是十善业道、六和、六波罗蜜,最重要的就这三桩,十善是基础。六和就是和谐世界,今天国家所提倡的,社会和谐、世界和谐,六和是真正的和;六波罗蜜是大乘菩萨行,学布施、学持戒,持戒就是守规矩。菩萨四重戒,我过去初学佛的时候,老师反覆叮咛,一年总会提到一、二次,老师在台中教学三十八年,所以大家都能耳熟。第一个「不作国贼」,决定不能做伤害国家社会的事情;第二「不谤国主」,国家各个阶层的领导人,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能批评,批评自然有批评的人,我们不能随便批评;第三个「不漏国税」,纳税是人民的义务;第四个「不犯国制」,国制就是国家法律,国家法律决定不违犯。你看,学佛对社会、对国家多好,别人做不到,我做,我要做出榜样来给人看。
实际上中国历史上的太平盛世,是从哪里造成的?固然是教育,三教的教育,但是最重要的是家。中国过去教育是家庭负责的,养老家庭负责的,家的功能太大了。可是我们的家没有了,二次大战之后,在中国再也看不到家了。二战之前有,我还在大家庭里头住过,小时候十岁之前,我的家已经败了,这家破人亡。小时候我依靠姑母(姑妈),我父亲的姐姐,我们一家三口,我母亲带着我们兄弟两个依靠姑妈,那是个大家族。姑父他们兄弟十个没有分家,还是从前大家庭,这个大家庭上上下下一百多人,已经是衰了。父亲在外地工作,每年回来的时间少,大概一年只回来住两个月而已,过年的时候回来。所以知道大家庭一些状况,大家庭规矩很严,但是好处很多,不是现在年轻人能想到的,两个做比较,我喜欢大家庭。所以今天也有同学们发心,要把中国大家庭的样子做出来,这个好。这个东西做出来,一定要在联合国做表演,让全世界人来看看,中国书本里头所讲的家是什么意思,了解中国人是怎么生活,怎样度过他真正幸福美满的一生,了不起。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五二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