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一条戒,有五位护戒神;五戒全持,二十五位护戒神,也是日夜守护。现在受戒不如法,这我们都知道,但是你真受戒,它真有神护持你。这就是章嘉大师告诉我的,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传戒那是形式,形式你得不到戒。但是你在佛面前发心,我真持这条戒,我一生都遵守,我不会犯这条戒,你就得戒了,不一定要在戒坛,你就得到五位护戒神守你。你如果持两条就十位,持三条就十五个,每一条戒有五位护戒神,一点都不假,要真发心、要真干。所以你持五戒的人、修十善的人,在现在世间你身心安稳,健康快乐,你不会有苦难,这是近果报。
「远果者,得生极乐,定证涅槃」,远果就更殊胜了,远果是来世,来世你往生极乐世界,这是持戒念佛。十善、五戒修得好就行了,不要再搞别的麻烦。出家人能够把沙弥十戒,那是十善、五戒、十戒、二十四门修好,你就是标准出家人。比丘没有了,蕅益大师说的,南宋以后,中国就没有真正比丘,所以比丘戒得不到。蕅益大师自己受戒之后,退比丘戒,一生自称菩萨戒沙弥。他的弟子成时法师,蕅益大师一生的著作是成时大师把它整理、刻版、印刷流通,他做的。因为师父称菩萨戒沙弥,他自己不敢称沙弥,一生自称菩萨戒出家优婆塞。也就是说,他能够做到五戒十善,一生能真正奉行的是五戒十善,这他做到了,出家优婆塞。在近代,弘一大师也自称出家优婆塞,这都是真正懂得戒律的人。末后是「《净影疏》曰:后生弥陀,终得涅槃。现世安乐,身后往生,故云获其福德」。真正依教奉行的人,现在在这个世间身心安稳,自在快乐,来生往生极乐世界,决定证得大般涅槃。所以说「获其福德」。
下面有一段长文,佛教导我们,「违教成五恶」,这是详细来说明前面讲的五恶。第一句就把这个题指出来。
【何等为五。】
这是讲令舍五恶,是哪五恶。
下面「别释」,就分为五段。第一段「杀」,杀生,这里面分五个小段。第一小段「共造杀业」,这现在的社会,大家都在造杀业。请看经文:
【其一者。世间诸众生类。欲为众恶。强者伏弱。转相克贼。残害杀伤。迭相吞噉。】
「在恶之中,首标杀生恶」,第一个就标示出来,杀生是一切恶当中第一恶,决定不可以杀生。「太贤曰」,这是唐朝时候人,法相宗的大德,他说,「世间所畏,死苦为穷」,这个穷就是到极处。世间众生最怕的是什么?怕死。「损他之中,无过夺命」,损是损害,损害之中最严重的就是要人命。「人所最怕者,死也。人所最惜者,命也」,最爱惜的是命,最怕的是死。「是以杀害他生,最为大恶。此不但佛教」,其他宗教都有这条戒,不能杀人。佛教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可以说知道得最清楚,了解最深刻。这众生从哪里来的?这众生前世都是人,造作的罪业不一样,有受畜生报,有受饿鬼报,有受地狱报,有受罗刹、修罗报,都是在做人时候造的不善业。一转世,身形不一样了,他还是一条命。蚊虫蚂蚁也是一条命,跟人一样贪生怕死。你杀害它,它没有能力报复你,但是它那个怨恨它不会放下;怨恨要不放下,它就会报复你。
《往生论》里面记载唐朝的张善和,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张善和在世,一生以杀牛为生,卖牛肉,那一生杀多少头牛。以前是刀杀,生意好的话,一只牛的话一天就卖掉了。一天杀一头,一年三百六十天,这个罪业还得了吗?一生干这个事情。临命终时,算他过去生中应该与佛有缘,种的善根深厚,这一生做的行业不好,杀生,看到牛头人来索命,很多。在他临命终时看到这个境界,这就是经上讲的,地狱相现前。他喊救命。你说这运气好,喊救命的时候就有个法师从他门口经过,听到里头有人喊救命,就走进去看看。张善和大声在叫,好多牛头人来索命。这个法师立刻就知道了,点一把香交给他手上,跟他讲,念南无阿弥陀佛,大声念南无阿弥陀佛。念了几声,他就说牛头人不见了,阿弥陀佛来了,他真往生了。这个案例证明四十八愿里面所说的,五逆十恶临命终时忏悔都能往生。可是这个缘不简单,如果他在叫牛头人索命没有人听到,没有这个法师用这个方法教他,他就下地狱了。这是他运气好,在这个紧要关头的时候遇到善知识,一句话提醒他、帮助他。临命终时,一念十念皆得往生,说明阿弥陀佛愿力不可思议,给后人做最好的榜样。所以,决定不能杀人,也不能杀害一切众生,特别是灵性高的众生。
过去一般农民家里都养家畜,养鸡、养鸭、养猪,这都是吃的;养牛、养马这耕种,让它来帮助的。可是牛跟马老的时候往往也被杀了,被吃掉。这是什么原因?这是来偿债的。欠命还命,欠钱还钱,它的工作是来抵偿它的债务的。它如果不是欠债、不是欠命,它在你家里不会乖乖的工作。很听话,叫它工作它就工作。世间法里头,全是因果报应。主人如果是慈悲,牛老了,寺庙里多半都有放生园,送到放生园去让它自己老死,不杀它,这是恩德。也不能卖它,卖它都被人杀了。人要懂得这个道理,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天天都可以做,蚊虫蚂蚁都不伤害它。
我们看底下这一段注解,「文中先明杀恶」,这个恶是最严重的恶,恶中之恶,就是杀生。经文里头说,『强者伏弱』,「伏」是降伏,我们俗话讲欺负。『转相克贼』,这个麻烦就大了,造业就重。『残害杀伤,迭相吞噉』。这下面来解释,伏,「伏者,降伏」,「克」就是杀的意思。《会疏》里面是,「强者伏弱」,能杀这是强,所杀的、被杀的这是弱。「人畜皆然」,人当中,力量强的杀弱的;畜生当中也是的,狮子、虎豹这是强的,小动物是弱的,弱肉强食。「转相克贼者」,克,制胜的意思,也是杀害的意思,贼是贼害的意思。底下举个比喻,「如雀取螳螂」,鸟雀看准了螳螂,螳螂比它小,它欺负它,它要吃这个螳螂。「人亦取雀」,没想到后面有个人拿着弹弓要来打它,要把这个鸟雀打死,叫转相。这个事情每天都发生,不知道发生多少次。「又憬兴曰:克者杀也。贼者害也。残害者,凶残伤害」,杀的方法很残忍,让被杀的动物感到非常痛苦,所以它产生怨恨。「杀伤者,杀生致死或伤害其身」。「吞噉」,噉也是吞的意思,吃了。「蛇能吞蛙,蛙食蚯蚓,故云迭相吞噉」。以上诸句,统统是指的杀生恶,杀生造成的冤冤相报,苦不堪言。
我们看下面经文,第二段,「恶业殃罚」,这因果报应。
【不知为善。后受殃罚。】
『后』是来生、后世,果报就现前了。哪些果报?简单举几个例子。
【故有穷乞。】
贫穷到乞丐,人类当中,贫贱到极处无过于乞丐,『穷乞』。
【孤独。聋盲。瘖痖。痴恶。尪狂。皆因前世不信道德。不肯为善。】
这是举这些例子,都是说明造恶的过失。「以广为不善,复杀害生命」,所以有这么多的果报。这只是举几个例子,实际不只这么多,这是我们眼前都能看见的。我们不知道,没有天眼通,没有宿命通,看不到过去生。如果看到过去生,看到现在的果报,就清楚了、明白了。「穷者贫穷」,没有财富。「乞者乞丐,讨饭度日者」。这是过去没有修善积德,虽然得人身,在人间的生活跟饿鬼、地狱很接近,人间地狱。这是佛经上说的,十法界每一法界都具足十法界,人中的畜生、人中的饿鬼、人中的地狱,都能看到。『孤独』,「无父曰孤,无子曰独」,「孤者无父母,独者无子女」。现前的社会,人老了之后都是孤独,子女不养父母了。所以,现在做父母也很聪明,自己一定留一点积蓄养老。
在外国,我们知道外国没有储蓄的习惯,这些国家老人福利事业做得不错,老了,退休了,国家发养老金。看国家财政收入,收入多就多发一点,少,就少一点。我们在美国的时候,美国每一个州老人待遇不一样,富裕的州就拿得多一点,像加州,一个月大概可以拿到五、六百块钱生活费用,少的也拿到三百多块钱,我们在美国。美国现在穷了,可能发不出来了,谁也不敢取消,你要是取消,老百姓不选你做总统,这是政府很严重的一个包袱。所以新加坡政府强迫储蓄,它用行政命令,你每个月的收入,规定要拿出好像百分之十还是百分之二十储蓄,将来你退休的时候发给你。政府也会补助一点,少,这个方法好。但是远远比不上中国古老的家庭。
古老的家庭,家族养你,每个家族的成员对家庭都有贡献。我们工作赚的钱,除了生活之外,全部都交给家里,由家里面置产业,再生利。一般家里面,中国人老观念就是买土地,土地叫恒产。中国人非常重视土地,房屋,火会烧掉,水会漂掉,土地不会,永远在那里,所以有土则有财。自己不耕种,可以租给农民耕种,收获的时候再分,大家分。过去多半是四六分,农民耕种的收入,百分之六十是他的,百分之四十给地主,所以他家里头有收入。买山,山可以种树,都有生产。所以说家养老,中国社会是以家为单位。现在家没有了,家没有了,换句话说,一个人一生当中没有保障了。从前家是保障,无论你沦落在哪里,家是你的支援,你跟家联上的时候,家一定帮助你。年老不能工作了,落叶归根,回家养老。一生对家的贡献,回家养老天经地义,这应该的。所以,人生最幸福的是晚年,这是外国人没想到的。中国人一生最幸福是晚年,晚年是享受,中年是创业、兴家,晚年是养老。
所以,家肩负起教育的使命跟养老的使命,这是人生两桩大事。大家庭里面,小孩,父母没有能力供给小孩,没有关系,家族教,有家学。家学就是私塾,不需要缴学费,而且连生活都包了。小朋友在学校饮食,学校照顾,那都是自己家。这个学校是归家里头的总管他来管理。诸位看小说《红楼梦》,《红楼梦》就是描写一个家庭,一个大家庭。《红楼梦》里头的大管家是凤姐,总管,她管理得不错,管理得很好。
下面说,「聋」,耳不能听。「盲」,眼不能见。「瘖」,口不能发声。「痖」,虽能发声,他不会说话,舌不会转,所以不能语言。「痴」是愚痴、痴呆。「恶」是狠恶不善,这心地不良,不善。「尪」是弱的意思,跛也,短小也。「狂」是疯狂。「上即不信道德,不肯为善,所受之种种殃罚。殃者祸也,罚者罪也」。这个都是过去生中造作种种不善,虽然到人间来,受这种果报,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
我们学佛的人读了这个经,知道中国过去大家庭的好处,可是中国从前大家庭再也不能恢复了。这桩事情我想了很久,今天用什么方法来代替?用社团、团体。我们常常听到企业家、企业家,我就想到企业能不能代替家?可以。老板真正能觉悟,用企业,企业是用道义,组成一个家庭。其他的行业也同样。我们佛门无论在家出家,道场就是一个家庭。道场如果真的变成一个家庭,参加这个道场就是入伙了,对这个道场要尽义务,你老的时候就享受权利,老的时候养老。这个道场有教育,教育比什么都重要。以前的家兴旺,教得好,有好老师,这个家会兴旺。如果对教学疏忽了,这个家会败,到最后会家破人亡。教育里头最重要的就是德行教育、道德教育,只有道德才能够传得下去。如果把道德丢掉了,这个家肯定败亡。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人对于伦理道德那么重视,维系这个家的兴旺全靠教学。伦理道德的规矩是决定要遵守的,老人做年轻人的模范,年轻人做小朋友的榜样。所以,小小的礼节、小小的规矩都不敢放逸,他知道这个问题严重,知道这个东西重要。
家家都好,社会就安定和谐,太平盛世就出现。中国每一个朝代,汉朝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唐朝贞观之治、开元之治,这都是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人民安乐,天下太平,物产丰富,灾难没有。明朝有盛世,清朝有盛世。清距离我们近,清朝的盛世一百五十年,在历史上真的稀有,它享国只有二百七十多年,你看,一百五十年的盛世。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十三年,乾隆六十年,嘉庆,乾隆的儿子,一百五十年的盛世,人民安乐,社会一切都上轨道,全在教学。
《群书治要》是嘉庆登基的时候,日本向中国皇帝进贡,就是送的礼物,里头有这部书。中国人虽然知道了,不重视它,为什么?它在盛世的时候。康熙、乾隆的盛世绝对不亚于贞观,有过之而无不及,对这个不需要,不重视。所以编《四库》没有放进去,《四库》那个时候已经编成了。嘉庆编了一套书,那个里头有。所以真正流通是在民国初年,商务印书馆印过两次,我们相信数量也不是很多,社会动乱,大家对这个事情疏忽了。确确实实这是一部好书,今天世界乱了,迫切需要这部书。书印出来了,谁去教、谁去读?这是问题了。所以我们就想到,最好能有六十五个老师,因为这个里头是节录六十五种书,也是集大成,会集本。最好这六十五种书有六十五个专家,一生专攻的,我相信他们能够有个三年到五年,就会把这些东西教得非常好。
我明天到马来西亚去就为这个事情,不是为这个事情我才不去。我要跟马来西亚的老师们见面,马来西亚华校,小学有一千多个,中学六十一个。我明天去,主要跟这些校长们、老师们见面,我劝他们发心。如果能有两百个老师发心,那就分三个人一组,六十五个小组,每个小组专攻一部。他们三年变成全世界汉学专家,这个成就不得了,这可以救全世界。我们的汉学院,大概再有一年多,现在已经开工,一年多就造成了,造成之后他们就是汉学院的研究员。学校工作不要辞掉,一样到学校去上课,但是希望大家都住在汉学院,在汉学院三个人一个小组,专门学这个东西。到三年就会有一部活的《群书治要》,这些人就能帮助世界恢复到安定和平,这些人是帝王师。
我们年老了,该回老家了,我们老家是极乐世界,我们也落叶归根,到极乐世界去养老去。这桩好事让这些后人去做,这个东西要留意。学佛的人如果有兴趣的话,也可以专攻个一、二种,不必专攻原书,就《群书治要》就好。你可以专门讲这几段,不必要完全,完全用的时间太长。喜欢哪个部门,就可以把那几个部门,这是魏征他们选出来的,你把这一段能够讲清楚、讲明白,这样就很好。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五三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