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戒律。律仪戒是有明文规定的,没有明文规定的是摄善法戒,这个事情是好事不是坏事,佛虽然没有说也要遵守,摄善法。譬如香烟,戒条里头没有戒,抽烟样子不好看,对身体健康有妨碍,佛虽然没有说,我们也要把它戒。这一类叫摄善法,是自利的,对自己有好处的。
第二种,对众生有好处的,佛也没定,这利益众生的,也要做,不能说佛戒律上没有说,我就不做,不可以。饶益有情戒。我们这是想不到的缘分,这个缘来了,找上门来了,能不干吗?戒律里头没有这一条,说参加联合国和平会议,戒律上没有这一条的。可是这个机会找来了,我们想想这是大事,这个能帮助全世界的众生,如何化解冲突,促进社会安定和平,这大事,这不能不去,所以我们要参加。没有这个缘,我们不去找这个缘,不攀缘;有这个缘来,是他来找我,我们觉得这是好事,符合大乘慈悲的精神,这个要做。
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我们必须要遵守,要学忍辱,要忍让、要谦让、要礼让。首先要学到,佛门弟子「于人无争,于世无求」。释迦牟尼佛做出了榜样给我们看,佛真的一生没有跟人相争过,没有。佛一生一世没有求过什么东西,生活很简单,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连这棵树,只住一晚上,明天找别的树,不在这个树下。为什么?如果这个树大很阴凉,怕你起贪心,这个地方不错,我每天都到这里来,你看你动了贪心。佛给我们示榜样,每个地方一晚上,第二天移到别的树下,于一切境界随缘,没有贪恋。佛做出来给我们看了,我们要会看,要学佛的不执著。
这是忍,唯有忍才能得定、才能制心一处,所以忍后面是精进。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是精进,这经上说给我们,专一就是精进。『斋戒清净』,「斋戒者」,望西大师告诉我们,「斋戒者,八斋戒。故云一日等」,这个后面有说到,八关斋戒。『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这一句,「如《宝积经》中文殊师利授记会云」,就是文殊师利菩萨,「若有众生于彼佛土,亿百千岁,修诸梵行,不如于此娑婆世界,一弹指顷于诸众生起慈悲心,所获功德,尚多于彼。何况能于一日一夜住清净心」。这个话是什么意思?我们要细心去体会。八斋戒主要是讲清净心,就是讲住清净心。住清净心,心里头没有妄想、没有杂念、没有分别执著,当然没有自私自利、没有是非人我,清净心现前。清净心是自己的真心。六道凡夫从早到晚,古人讲从初一到腊月三十,那是讲一年,没有一天住清净心。要有一天住清净心,这一天太可贵了。为什么得不到?因为这个世界是染污的世界,五浊恶世,现在浊恶到了极处,从来没有像现在这种浊恶。
前些时候,有个同学送一本书给我看,叫《阴律无情》,我没看,没时间看;前天又送来一个,内容是一样的,大同小异,版本不一样,题目也是《阴律无情》。这书是怎么来的?这个居士蒙佛菩萨接引,到地狱去参观,把地狱里头现象一条一条写出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我相信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但是这个书不能流通。为什么?不是佛经。现在这是乱世,乱到极处,这一类的信息非常之多,有没有好处?劝善的确有好处。教我们认识哪些是善哪些是恶,是好书,是一本善书,它不是佛法,这个我们要辨别清楚。当作世间善书可以流通,要看它作佛法是决定不能流通,我们要把它辨别清楚。对于现在的人,他们要看到,确实会受利益,可是我相信信的人不多,信的人多就好了。真正相信因果的人,他会相信佛法;不相信佛法的人,他也不会相信因果报应。
所以斋戒这是佛教导我们的,斋戒什么意思?《佛学大辞典》里头有术语。「清心之不净,谓之斋;禁身之过非,谓之戒」,这把这个意思说出来了。我们的心不清净,心有染污,自私自利是染污、名闻利养是染污、五欲六尘是染污、贪瞋痴慢是染污,把这些东西统统都放下,心就清净了。所以,斋是斋心,叫斋戒,要懂这个意思。现在一般人认为斋是什么?斋是吃素食。素食当然是能帮助身心清净,不是它的本意,一定要了解它根本的意思。戒是戒律,通常讲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斋戒的这天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八关斋戒还有另一说,这叫戒。《大乘义章》第十二卷里头有解释,「防禁故名为戒,洁清故名为斋」,把斋戒两个意思说出来了。《周易》,这中国书,韩康柏的注解:「洗心曰斋,防患曰戒」,意思都相同。
所以,佛门里头有八关斋戒,有修这个法门的,这个法门是一日一夜,时间不长,二十四个小时。八关斋戒,我们这一段是从《三藏法数》里头节录出来的,出处《毗婆沙论》跟《杂阿含经》。意思是说,「关者,禁也,谓禁闭」,禁闭什么?「禁闭杀盗淫等八罪,使之不犯故」。这重点一定要知道。在这个时间里头,二十四小时,能够把这些东西全都放下,把你的清净心找出来。「论云」,这是《毗婆沙论》里头说的,「夫斋者,过中不食也」。注意,过中,不是过午,因为午时是十一点到一点,这是午时。过中是什么?太阳在日中,太阳过了日中,就不能再吃东西。太阳的日中每天不一样,所以持这个戒的人必须要有一本天文日历。天文日历里有记载,每天日中是几分几秒,它注得很清楚,你要依天文日历。古时候没有这个日历,用日晷,他有个仪器,让太阳这个影子不能过中,他用这个方法。现在有天文日历,非常方便,所以过中不食。
「以八戒」,八条戒律,「助成斋法,共相支持,故又名八支斋法」。每个月有六天,这是农历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是为六斋日」,就是一个月有六天。「于此六日,能修行此八斋戒者,诸天相庆」,天人看到欢喜。天人他的基本的德行是慈悲喜舍,叫四无量心。欲界天四王天以上,这都是算大的,小的就太多了,就不细说了,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欲界六种天。他们这个果报从哪来的?修上品十善,再加上四无量心,四无量心是慈悲喜舍,天人做到了。凡夫现在想学天人,一个月修六天,修六天天人的斋戒法,所以诸天,就是这些天人,看到之后欢喜。「即为注福禄」,这是什么?增福增禄,「增寿算也」,还要增寿。你看增福、增禄、增寿,禄是财富,福禄寿都向上提升。现在人完全不理会这些,他也不相信,他都说这是神话,都是谣言生事。
下面讲八戒。第一个「不杀生:不杀生者,谓不断一切众生之命也。自不杀生,亦不教人杀生」。所以,这个六天要断肉食,也就是素食。自己不能杀生,也不能教别人杀生,教别人杀生,罪过是教的人承当,杀生的人罪比较轻,下达命令的人罪重。你要吃肉,你吩咐厨房里头杀鸡、杀鱼,你吩咐他,他要照做。下达命令的人重,是主谋,执行的是服从,他的罪轻,这个一定要知道。发动一个战争,发动战争的人,下达命令的人,虽然他不在战场,他没有去杀一个人,可这个杀业他要负全部责任。士兵在战场上杀人,那是执行命令。这个道理要懂。第二「不偷盗:不偷盗者,谓不窃取他人财物也。自不偷盗,亦不教别人偷盗」。这是五戒里第二条。
第三条「不邪淫:不邪淫者,谓于非己妻妾,不行淫欲之事也。(按:《菩萨善戒经》于此条曰不淫;又,《佛说八关斋经》曰不习不净行)」,这个不净行就是淫欲。所以实实在在讲这个六天,八关斋戒这一天,这一天是决定要断淫的,夫妻也不行,夫妻也要断淫。为什么?你是求身心清净,淫欲是不清净了。《中阿含卷五十五持斋经》里面说,「离非梵行」,非梵行也是不淫的意思。「盖以八关斋戒意在使在家二众于一日一夜受持出家之戒也」。他是求这个功德,所以这个戒律就很严。第四「不妄语:不妄语者,谓自不妄言,亦不可以虚妄之言而诳于他也」,换句话说,也不要教别人打妄语。修净土的看到这一句,大经里面教给我们,这一句里头包含着有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口业才清净。第五,「不饮酒:不饮酒者,谓酒是乱性之本」,酒醉了乱性,你把握不住,「起过之门」,起是生起,过是罪过,酒能引起你生是生非,「故不可酣饮也」,酣饮是喝醉了。这是平常,斋戒的这一天决定不能饮酒。这是五戒。五戒后面还有三条,为什么?帮助你修清净心的。
第六「不坐高广大床」,这都是沙弥戒里头的,这是出家戒。「高广大床者,阿含经云:床高一尺六寸,非高也;阔四尺,非广也;长八尺,非大也」,这高广大床的标准。「但过此量者,名高广大床,不宜坐也」。防止淫欲,道理在此地。第七「不着花鬘璎珞」。花鬘璎珞是今天讲首饰,戴的珠宝首饰,这些东西都能够让你的心不清净。为什么?放不下,这个东西会引起你的贪心,增长贪瞋痴慢。要把助长贪瞋痴慢的缘也断掉,所以「不以花为鬘」。印度人的风俗,我们到印度寺庙里面去访问参观,他一定有个花环送给你,表示对你的尊敬。「珠玑」,珠是珠宝,玑也是珠宝,用这个为璎珞。宝石、美玉这一类的,做为首饰、身上的装饰,这些都会引发贪瞋痴慢。第八,「不习歌舞戏乐」,就是这些一切娱乐这一天要远离,自己不能够去表演,不能够去观听,「及不得辄往他处观听,亦不教人歌舞戏乐也」。这个三条属于遮戒,防止你起心动念把前面的五戒毁掉了。
「十善戒经曰:八戒斋者,是过去现在诸佛如来,为在家人制出家法」,就是在家居士可以受出家戒,就是一天,八关斋戒是出家。这个里面,「一者不杀,二者不盗,三者不淫,四者不妄语,五者不饮酒,六者不坐高广大床,七者不作倡伎乐故往观听」,自己不上台表演,也不去观听,「不着香薰衣」,古印度有这个风俗。现在?现在用香水,从前衣服用香来薰,衣服就有香气,现在喷上香水,比从前薰的时间短,效果更好。「八者不过中食」,这个八关斋戒,一般重视是不过中食,其实每一条都重要,都必须真…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八三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