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务,我们常讲下人,就是奴仆,沦落到这一类人。百千万世不得自在,做奴仆的人听主人指挥,自己完全没有自由,遇到主人仁慈的那还不错,如果遇到主人不善的,那个苦可有得受了。这个业因是毁谤经典、怀疑经典,造这么重的罪,永不闻三宝名字。人能闻三宝名字就种福了,听到佛,听到经典,听到出家人,闻到三宝名,见到三宝的形像,能生起一点恭敬心,那就要修福,要多少辈子修福,才成为一个有善根福德之人,不容易!我们要相信经典上讲的话是真话,没有一句是妄语。然后就想想,我们自己这一生得来不容易,多生多劫修成,这一世遇到这个法门,那要不往生,对不起自己;要不往生再一个轮回,机会错过,不知道错到哪里去了。
唐太宗那个光碟上我们看到,这是个好皇帝,死了以后他堕畜生道;畜生死了之后,他又到人道来,普通人;人道死了之后,才堕地狱道。这就是说明,你到哪一道去投胎是引业引导你去的,引业成熟不同,临命终时哪一个念头强,就先到哪一道去。如果我们自己很冷静去观察自己,我们什么念头最强,这个念头引导我们到那里。贪的力量强,鬼道去了;瞋恚力量强,地狱道去了;愚痴强,畜生道去了。所以他到畜生道,愚痴,就是人昏迷,是非善恶都不知道,游魂随著境界转,见到畜生,他以为那里不错,他就去了。这些事情,像《玉历宝钞》里头都讲得很清楚。人道,得到人道,是阿赖耶识里头有五戒十善,过去生中五戒十善修得好,这个种子起现行,他才能到人道来。天道,不但要修五戒十善,还有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有这个心,有慈悲心、有喜舍心,这生天。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为什么劝大家认真去念佛,希望把念佛这个习气养成,到你命终时候没有别的念头,就是求生净土,阿弥陀佛决定现身。其他的我统统放下,我什么都不想,我就想阿弥陀佛,就想极乐世界,「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个重要。决定没有怀疑,对於这个本子坚定信心,那个不信的人、毁谤的人,我们晓得他有他的业报,我依教奉行,我决定求生净土。诸佛菩萨教化众生只有一个目的,希望被教化的这个众生早一天成佛,这是诸佛的本愿。我们能早一天成佛,叫报佛恩,这真听话。
你说这个经典怎么不好?这个经典教我们,「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个话你反不反对?这不反对,那我就一句话就行,我就成功了。其他的翻得对不对我不管它,我只要认识这一句、抓住这一句,我就能往生,那就没错。你敢批评,我不敢,你自己以为很聪明、有智慧,那个批评会集,我没有这些人的智慧,我也没有这些人的学问,我只听话,我只依教奉行。这个会集本,我们经过老师的介绍,老师不会害我。李老师接受这个经本也是老师的介绍,这经的一篇序文是他老师梅光羲写的。我信老师,他也信老师,这能错得了吗?而且老师修行往生都有瑞相,都不简单,这些人都是大德,真正称得上通宗通教、显密圆融,对儒跟道都有深厚的基础,我们这代人没法子跟他们相比。
这个原因,他们那个时代虽然说社会乱了,不像今天这么乱。抗战之前中国社会虽然很乱,军阀割据,可是我们住在乡下没感觉到。乡下人,真的,也没有报纸,也没有新闻,城里头出了什么事情,半个月才知道。这有人到城里去,回来说城里出什么事情了才晓得,没有人去就没有人知道。所以我们那个时候,到十岁的时候,心目当中天下太平,没事,什么事都没有。实在讲这媒体害死人,天天播这个东西,让大家提心吊胆,把这个心都浮动起来了。从前根本没有这个东西,电话都没有,那个时候有电报,电话没有。寄一封信,邮差这封信送到你家里,那个时候我父亲在福建工作,我们在家乡,一封信差不多二十天才收到,哪有像现在。
现在科学技术好不好?不好,把我们搅和乱了,心乱掉了。什么好?科学统统不要了,那个好,那真是天下太平。每天日出而作,日没而息,你看人跟大自然融合在一起,那多幸福,那多快乐。现在说一切都方便了,是的,没错,但是我们精神上所受的损害无法补偿,得不偿失,这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今天人向往科学,科学走到最极端是毁灭。於是我们也就能体会到,我们老祖宗有智慧,有这个德能为什么不从科学上去发展?老祖宗知道,科学的发展我们付出的代价不值得,不干这个事情,我们要幸福,我们要安定,我们要和平。科学会带来混乱、会带来妄念、会带来痛苦,不是好事情。这个要不是很深细微去观察,你不知道。人在定中的境界是多圆满的,智慧开了,更不得了!那是真乐,那是真正的享受,所谓人生最高的享受,科学里头得不到。
所以,闻三宝名字都这么难,这样令人羡慕,我们今天身在三宝之中,要不知道珍惜就太可惜了。这下面这一句,是故无智无信人中,莫说是经也。没有智慧、没有信心,你就不要给他讲佛,为什么?他没那么大的福报。为什么佛不出世?佛菩萨要出世,在今天社会是普遍受到毁谤、受到轻慢,对佛菩萨没有损伤,这个毁谤的人、轻慢的人他的罪重了。所以佛菩萨不出世,让你不造这个罪业,这大慈大悲。佛菩萨在那边等,等你什么时候回头,因为你造作的不善,一定有不善的果报,果报受尽了,你苦尽甘来,想学好了,佛菩萨就来了。你现在不想学好,对於什么叫好你完全不知道,佛菩萨不来。为什么过去盛世的时候圣贤那么多,原因是什么?人人想学,人人都学好,他相信、恭敬、赞叹、供养,佛菩萨、圣贤都来了。现在不要,不要他当然不来,何必要让你造罪业?这是佛菩萨应化世间他的模式,我们要知道。对於不信的人就不要讲这个经,有信仰的人可以讲,没有信仰的人就不要讲。
「旁引两经」,这是念老在这段文里面引用《十往生经》跟《千手经》,引用这两部经。「深显疑信」,深深的显示出一个怀疑,一个信,你看,「虽只在当人一念之间」,信是一念,疑也是一念,「但所种祸福,悬隔天渊,历劫无尽」。最后这一句话重,你一念信,你种福了,你一念怀疑,你种下祸根了,祸福那是天上人间,相差太远了。何况历劫无尽,这一句话严重了,你这个灾祸什么时候能消尽?时间太长。「故云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明是明了,信是深信不疑,佛的智慧是究竟圆满的。
在这个地方,大乘经上常讲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佛不像其他宗教,智慧神通是神的专利,人没有,佛不是的。一切众生,蚊虫蚂蚁都是,都是平等的,现在是报身不平等,我们得人身,它得蚂蚁身,这业报不平等,这自作自受。我们跟天人不能比,天人跟极乐世界不能比。我们前面都学过,哪一种人福报最大?念佛的人福报最大,问题你真相信,怀疑就不行了,怀疑把你的功夫全破坏了;真正深信不疑,就具足圆满功德。这些事理一定要清楚、要明了。所以经不能不听,不能不多听,就这一部经,重复再重复的听,遍数愈多,你的悟处就愈深、就愈广。真正搞清楚、搞明白,前面说了,自然放下,放下就入境界了。
我们再看下面第四大段「问答」,分两段。「问答不求往生所以」,学佛的人多,很多人不求往生,这什么原因?请看经文:
【慈氏白言。云何此界一类众生。虽亦修善。而不求生。】
就是不求生净土。注解里头说「慈氏大士」,就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以无缘大慈」,悯念末法众生,末世末法众生。有『一类众生』,真有这一类,虽然也修善,「但不求生西方净土」。所以提出这个问题,他为什么不求生。下面世尊为我们解答,请看经文:
【佛告慈氏。此等众生。智慧微浅。分别西方。不及天界。是以非乐。不求生彼。】
佛把事实真相为我们说出来,这一类的众生没智慧,有知识没有智慧,迷恋天人福报,故不愿往生净土。对於往生净土他疑惑,他认为那是宗教、是迷信,是骗人的,不是真的,眼前这种,他看见的、他接触到的这是真的。现在连天都不相信了,过去还相信天,现在天,所谓是科学发达之后,西方人宣布上帝已经死亡,不相信了。基督教听说在中国很兴旺,在外国没落了。美国的天主教跟基督教堂很少人去了,所以教堂都插牌子卖。我们在美国看教堂插牌卖,问他为什么卖?没人了,信徒没有了。所以,东方人,这学佛的到美国去就买教堂改装一下,因为它是宗教用地,我们也是宗教,不变更,很容易。这看到宗教没落,什么原因?科学,大家都相信科学,科学拿证据来。宗教你说你有上帝,上帝在哪里?谁见过?你拿不出证据来。你说显灵你相信了,他没有显给我看,我没有看到我不相信,叫我看到我才相信。所以现在连天都不相信,信什么?信眼前的财色名食睡,他信这个。所以拼命追求,贪而无厌,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他不知道。他认为什么?人死就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你尽量去做,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他只知道这一生,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他的宇宙人生观一时的,所以他什么都敢做,没有丝毫畏惧之心。於是伦理、道德、因果要讲得叫他心服口服,可不是一桩容易事情,圣贤人来也没法子教,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我们今天遇到了,这也是与现前众生共业所感,遇到了,我们要把握,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成就。这个成就,做最好的榜样,往生的瑞相,也只有当场看到的这几个人相信,没有看到的人还是不相信。你讲给他听,他要是怀疑,说你在造谣生事,你的幻觉,不是真的。所以现在人难度。那我们对自己就愈知道要珍重,机会实在是太难遇到,我们居然遇到,遇到这一生第一桩大事,就是往生净土。对这个世间不要再留恋,留恋就变成这样子,『智慧微浅』,那留恋不想往生,认为这还不错,还挺好的,大灾难真的来临,逃不掉了,那个时候后悔莫及。
灾难什么时候发生没有人知道,这世界上哪个地方有安全的,谁敢讲?高地方,高山会崩塌,地会沉下去,现在这个山崩地陷常常有听说…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二六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