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到哪里,讲经的时候一定劝大家学文言文。文言文是《四库》的钥匙,你能够懂文言文,这把钥匙你就拿到了,你就有能力阅读《四库全书》,你有能力阅读《大藏经》。《大藏经》我们印送目标是定了一万套,现在已经送了八千多套,这是保存佛教。往后我们要大量印《无量寿经科注》,世出世法里头最殊胜的法宝,大量流通!但这个书,我还要花一些时间仔细来校对一下,里面还有一些错误地方,修正过来,做成定本,再大量流通。其他的事情不干了。我印这个书给别人读,我自己碰都不碰它了。
文言文不难学,过去人怎么学的?从小就背古书,小朋友背书。所以有许多人说,小孩根本就没有知识,教他念这样高深的东西,这不是害他吗?这有什么意思?这是今人见不到古人的智慧。古人童蒙教学,目的是什么?目的是保持他的童心。小孩的心是清净的,没有染污的,怎么样保持?背书。背书他就不会打妄想了,小孩不给这个事情给他做,他也会胡思乱想。所以童蒙教学教背书,第一个目的是保持他的清净心。至於把这个经文会背,是附带的目标,不是主要的目标,是附带的。让他把这个东西统统记住,脑子里头全是圣贤的典籍,这个好!将来长大学习容易,文他都会背了,什么意思他不懂,再一听讲,全懂了。这圣贤教育,圣贤教育的理念,圣贤教育的方法,跟现在人不一样,现在没有圣贤了。现在人要成圣成贤还得用老方法,就成圣成贤了。古人东西之好、之完美,现在人不认识,现在人看的都是表面的,深入一层看不到。佛法是深到底,中国传统的东西虽然没有到底,它有很深的深度。能够认知,这个人有福,这个人有慧。
我们曾经遇到不少人,看到佛都害怕,好像他是魔一样。我是三十五年前,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来讲经。香港的法师,畅怀法师告诉我,法师,你这个时候来得好。如果三年前来的时候,和尚走出去,外面人吐口水,上你脸上吐口水。认为什么?我看到和尚,今天倒楣了,看到这个光头,今天我什么都光了,当面给你侮辱。他说这二、三年好多了,吐口水的人没有了。所以今天在这个环境里头,人家问我们,佛是什么,我们要应机施教,把二足尊的这个话讲清楚、讲明白。三皈依里头,「皈依佛,二足尊」,那佛是什么?佛是二足尊。这个二是什么?一个智慧,一个福报,这个东西你要不要?佛是什么?智慧圆满,福报圆满,你不要佛,你就是不要智慧,不要智慧你愚痴,不要福报你贫贱。这个佛要不要?这个东西要了。你要跟他讲自觉、觉他、觉满,他听不懂,他脑子里就是要福报,智慧还是其次。有福报,他能不要吗?为什么烧第一炷香要花一百多万?为了福报,智慧是其次。你要求大福报你就拜佛,这是给你带来最大的福报。
末后这句话,『邪见业王』。这句话要注意,我们是不是有邪见?我们是不是天天还在造业?我们为什么会造业?就是邪见没有舍掉。虽然学佛,「邪见业王」比佛大,在一起它比佛大,所以对我们的干扰就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天天念佛,念佛也要造罪业,我们的习气毛病改不了,全是邪见业王。那要记住底下两句话,『常处轮回,而不自在』。这个话给我们最高的警惕,我们不能舍去邪见,不能舍去邪行,那就要「常处轮回」,这一生学佛跟佛结个法缘,佛的真实利益这一生得不到。
再看看哪些人得到的,这些人有的我们亲眼看见,有的我们听说。李老师当年在世常常提到的,那些念佛的阿公阿婆,他们都是穷苦之人,生活环境非常简陋。但是他们一天到晚就是一句佛号,出声念、默念,从来不间断,见到任何人都笑咪咪的。人家瞧不起他,跟他讲什么话,他回答你全是阿弥陀佛。你赞叹他,他是阿弥陀佛;你毁谤他,他也是阿弥陀佛。总是笑咪咪的看著你,声声佛号从他口里出来,灌到你耳朵里去。李老师说那种人叫真念佛人,你别瞧不起他,他什么都不懂,他将来决定往生,而且往生地位肯定是上辈往生。三辈往生的上辈,上辈生哪里?生实报庄严土。我们常常瞧不起的,这下下根人。所以中国古人有句话说,愚不可及,他不是有智慧,他是愚痴的;愚痴,我们比不上他,他能够一句佛号念到底。
我们对於锅漏匠的故事很清楚,这是倓虚老法师当年在香港常常提起的,给大家做一个好榜样。锅漏匠在世的时候,没人瞧得起他,他的生活几乎等於乞丐,比乞丐稍微好一点。一生辛苦,没有过过好日子,一生过著流浪的生活。四十多岁找到谛闲法师,谛闲法师跟他同乡,同一个村庄长大的,要求出家。谛闲法师这遇到困难了,这么一个人出家,庙里不能住,住在庙里头至少要学会五堂功课。他看这个人这么笨,不认识字,五堂功课他决定学不出来。那你住在庙里头,没有一个人瞧得起你,这个精神的虐待你受不了。最后不得已,出家之后剃度了,送到宁波乡下,找个废弃了的小庙,让他就住在那里头,他一个人住。找一个信佛的老太太照顾他,给他烧两餐饭,中午、晚上给他烧饭,给他洗衣服。就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告诉他,你就念这一句佛号,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接著念,不分昼夜。他听话,老实、听话、真干,三年,预知时至,站著往生,成功了。
乡下到城里,那时候走路,没有交通工具,一个来回三天。所以他再站三天,死了以后站著站三天。谛闲法师见到了喜欢,你没有白出家,你成就了!赞叹他,说天下弘宗演教的大善知识不如你,中国四大名山,名山宝刹的方丈住持也比不上你。三年一句佛号,预知时至,走得那么潇洒、那么自在。谛老法师这两句的赞叹,赞叹到极处了,这个人成就了。谛闲法师一生弘法利生,大概成就最殊胜的就这个人,永远给念佛人做最好的榜样。他的方法没有别的,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接著念,没有任何仪式、仪规,什么都没有。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念,不分昼夜,末法做好榜样给我们看,真念佛人,真正弥陀弟子。
好,今天时间到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二七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