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四四集▪P2

  ..续本文上一页这个人,有人讲,有人听,有人修行,有人证果,这个人数愈到后头愈少,听众很多,真听懂的人不多;听懂的人不少,真依教修行的人不多;真修行的人也还有,真往生的没几个。但是,这是如来正法!你看,有讲、有听、有修行的人、有往生的人,这个道场是如来正法道场,这不是假的。

  『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火』,这是指「劫火」。劫火是什么?三灾,这是大三灾。这个星球会不会完全燃烧变成火球?有,天文学家知道得很清楚。天上被火燃烧的这个星球很多,我们所谓的太阳,全是火球。有多少?说不尽。晚上看到空中,闪闪发光的全是太阳,距离我们远,我们看成小星星。太阳也是个星,在空中不是很大,比地球当然大得多,不是很大的,它距离我们近,我们看到它这么大,其他的距离我们远。在太空当中算距离,用什么做单位?用光年,光的速度走一年。光的速度一秒钟三十万公里,要走一年,这个距离是多远!但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星球,恒星,就是自己放光的火球,大概走是三年多到四年,光的速度。还有很小的弱光,光很小的,得用望远镜才看到的,距离我们是几十年,甚至於一、二百年,更远了。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大三灾,这是宇宙的灾难。第一个就是火灾,火灾能烧到初禅天。初禅天,我们肉眼见不到,它是空居天,它不在地面上。在地面上叫地居天,像四王天、忉利天都属於地居天。我们肉眼看不见,现在科学家说它作不同维次空间,这说法可以,跟我们不同维次空间,我们见不到,它确实存在。火灾能够烧到初禅,水灾能够淹到二禅,风灾能够吹坏三禅。所以到四禅天就没有问题了,四禅天人有福,福报是什么?他没有三灾,它高,三灾都达不到。这劫火。

  这个地方给我们说的,「成劫之后为住劫;住劫之后有坏劫」。这个劫,中劫。四个中劫,成、住、坏、空,这叫中劫。中劫由小劫组成,二十个小劫叫一个中劫,四个中劫叫一个大劫,这一个大劫就是成住坏空,这讲整个宇宙。我们现在是在住劫。世界成就了,叫成劫。成就,要经过二十个小劫,这个世界才有众生居住,成、住,住的期间也是二十个小劫。二十个小劫以后,慢慢就坏了,不是突然的,渐进的,二十个小劫之后坏尽了。到这个坏劫尽的时候、末尾的时候,大三灾现前,火灾、水灾、风灾这个三灾。这个火灾亦称为劫火。「《仁王经》曰」,《仁王经》上有这两句话,「劫火洞然,大千俱坏」,三千大千世界都被烧掉了。这种现象,夜晚在天文望远镜里面可以看到。看到什么?看到星云、看到星系。这个星快要消失的时候,之前那个光亮很大,那就是在烧,快烧完了。最后这光爆炸了,这星就没有了,消失掉了。

  「又《俱舍论》」也有这一段话,「风吹猛焰烧上天宫,乃至梵宫无遗灰烬」。梵宫是梵天,初禅。初禅是梵天,二禅是光天,三禅是净天,四禅是福天,这有福报。「佛记彼人」,这个念佛的人,如果他生在大三灾这个时代,他遇到大三灾,「於临终时」,他寿命尽了,遇到大三灾,「纵使此三千大千世界,皆被劫火所烧,彼人亦能从中超出」,这彼人,这个念佛的人,念佛的人平安无事,他从当中超出,「往生极乐国土」,对於往生的人,一点障碍都没有。火灾没有障碍,我们就晓得水灾、风灾都不能障碍。他在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他,平平安安到极乐世界。「彼人以持说是经之功德力」,这是自力,他自己受持,依照这部经典所说的理论方法去修行,这是持;说是为人演说。这就是我们今天讲修行教化的功德力,这是自己的。「及十方如来威神加被力」,加持的力,肯定得十方如来威神加被。我们要晓得临终的时候佛加持,那现在?念念之中佛都加持。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感应就通了。

  我们这个心里头念念是阿弥陀佛,前面念过,众生念佛的时候,就是跟佛智慧相通的时候、福德相通的时候,通的,一点障碍都没有。自己业障习气再多,要知道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业障习气没有体相,实实在在说,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这真的,不是假的。佛号可是真的,这是从自性流出来的,是自性的德号,不管你知不知道、你理不理解,遇到困难,这一句佛号真管用。

  我当年在旧金山讲经,我跟诸位说了一个甘老太太,她有个女儿在美国读书,毕业了,在学校服务,一生没有结婚,听说以后出家了。老夫人大概已经往生了,她出家了。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她在工作,遇到一桩事情。她租一个房子,在旧金山租个房子,没有想到房子是鬼屋,每天晚上到十二点钟,准时,鬼就出现了。她说这鬼是恶鬼,其臭无比,发出了臭味,就一步一步的靠近她。她就是一句佛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大声念,鬼就站那里不动。不念?不念他就进来。念,他就不动。她就知道了,拼命念,念到天亮,鬼走了。每天晚上都是这样的,她说过的。我说,你不换个房子算了?没有关系,这个鬼很好,他帮助我精进,让我不敢不念。她真有勇气,真有胆量。她说这个鬼是要她命,总是前世冤亲债主,逼著你念佛,修积功德,两个都得度。

  现在我们知道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所以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念阿弥陀佛就对了,就得弥陀威神加持,就能把灾难化解,这是十方如来威神加被力。「故於此界,虽是劫火洞然,大千俱坏。仍能安稳自在,从容往生」,对你念佛往生,丝毫都不产生障碍。「如《普贤行愿品》」,这是《华严经》末后一品,经上说,「唯此愿王,不相舍离」,这是普贤菩萨十愿。「於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普贤行愿品》最后一卷,魏默深居士将它附在三经之后,成为净土四经,很有道理。民国初年印光大师,将《楞严经》里面《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一段经文,附在净土四经之后,成为净土五经,真的做绝了!后头再有没有?没有必要了,它圆满了。《大势至圆通章》只有二百四十四个字,那是净土的心经。《般若心经》是六百卷《大般若》的心经,《楞严经》上这二百四十四个字是净土的心经,真叫妙!所以净土五经是会集的,成为净土主修的经论。

  近代弘一大师,诸位都晓得,弘一大师持戒念佛,他修的经就是《普贤行愿品》,就是末后这一卷。这一卷经他念得很多,他能够背诵。他不念《无量寿经》、不念《弥陀经》,他念《普贤行愿品》,学普贤十愿。十愿是法身菩萨修的,为什么?愿心广大,他的境界是遍法界虚空界。「礼敬诸佛」,法界虚空界里头一切众生都是诸佛,他都礼敬。「称赞如来」,一切众生善念、善心、善行,与性德相应的都称赞。礼敬跟称赞有别,礼敬没有分别,从相上说的,称赞有分别,从性上说的;换句话说,不善的不赞叹,善的赞叹,不善的不赞叹。礼敬,从相上说的,善的礼敬,不善的也礼敬,没有分别。「广修供养」,是平等的,没有分别的。善与不善平等供养,这心量大,应当学。

  第四个,「忏悔业障」,天天反省,天天改过。谁是老师?一切众生都是老师,这就是五十三参。五十三参是个代表,代表什么?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出家在家,好人恶人,统统都是。好的,要学;不好的,反省,我有没有?有则改之,无则嘉勉,所以统统是善知识。你看,用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他一生成佛了。所以一切众生都是善知识,一切众生都是老师,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这叫普贤行,普贤行的心量太大了!完全是佛心、真心,不带丝毫虚妄。所以这种大愿不相舍离。这就是临终的时候,一切你都带不走,这个愿王跟著你,愿王不相舍离,你已经养成这个习惯,起心动念全是十愿。

  「常随佛学」,忏悔之后,常随佛学。「请转*轮」、「请佛住世」,真正修持的人,真正讲经的人,要代众生启请,让这个地方众生有缘能够见到真正修行的榜样,能够听到正法,这个功德大!众生不知道启请,只有真正觉悟的人知道启请。不但要请转*轮,而且还要请佛住世,希望这个善知识能在这地方长久教化众生,不能让他离开。用什么方法求?依教奉行。这个地方真正学的人多,真正有成就的人多,还不断有人再进来学,叫法缘殊胜,他就不能离开。这都是属於流通。普贤十愿,前面七个是愿,到请佛住世,后面三个是回向,回向菩提,回向众生,回向实际。回向菩提,修行人对世出世间法一无所求,只求无上道,只求利益众生。「普皆回向」是回向实际,实际是自性。所以这个十愿绝不相舍离,确确实实於一切时引导其前,最后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这是真实不虚。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受记佛赞」。

  【是人已曾值过去佛。受菩提记。一切如来。同所称赞。】

  念老注解里头说,「佛复记曰」,复是又,又给大家授记,或者再一次给大家授记。『是人』,这一个佛弟子,如法修行的人,这个人『已曾值过去佛,受菩提记』。这是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他遇到佛,修得不错,佛给他授过记,意思是「佛为印证」,佛给他做证明。「如是之人,皆已於过去佛前,领受菩提记,皆当作佛;并为一切如来,同所称赞」,十方一切诸佛没有不赞叹你的。如果不是过去生中曾经遇见过佛陀,依教修行,得佛授记,普贤十愿里头这几个项目他做不到。这里面,常随佛学、请转*轮、请佛住世,佛门弟子多,几个人真做到?有,有请来了,没过几时就又请他走了,对他不满意了。有始有终,找不到。这就是什么?世间没有这种人,说明这个世间没有福报,众生没福。众生有福,才会感得有这种人出现,这种人他能请佛住世。

  最明显的例子,我们住在广东这个地区,当年六祖得法,在猎人队里面住了十五年。外面嫉妒障碍,大家淡了,忘掉这回事情,他出现了。在光孝寺听经,印宗法师讲《涅槃经》,他坐在最后一排,大概那个时候都是出家人在听。有两个出家人,有一个人指著外面,起风,风吹著幡,幡在动,那个人说「幡动」,这个人…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四四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