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净土。古时候的念佛堂不讲经只念佛,不求解,为什么?他已经搞明白了才进念佛堂,那个行。现在怎么样?现在他不明白、不了解,心里头求感应,念到几天没有感应他又不相信了。所以我们对现在念佛堂念佛的人,劝他每一天至少要四个小时听经,慢慢他懂,他不退转了。这个是解行同时下手的办法。最好是听经,真听明白了,那个不一样,真听明白、真懂得了,读经的时候随文入观,在念佛堂他真正能放下万缘,真正懂得了,用佛心、用佛眼,那个成就多快!
我们先看第一段,「嘱护无上深法」,科题完全从经文上提炼出来的。请看经文:
【佛告弥勒。诸佛如来无上之法。十力无畏。无碍无著。甚深之法。及波罗蜜等菩萨之法。】
上面是佛法,『甚深之法』,下面『波罗蜜等菩萨之法』,《金刚经》是菩萨之法。
【非易可遇。】
不要以为很简单,不容易遇到。
【能说法人。亦难开示。】
真正懂得佛法的人,要他来讲讲不出,为什么?不是他的境界,他没有入菩萨境界,这经他怎么会讲得出来?望文生义,把经全都解错了,说法之人,『亦难开示』。
【坚固深信。时亦难遭。】
多不容易!念老注解注得很多,「本品首段为咐嘱护持本经。无上之法者,《往生论注》云:无上者,此道穷理尽性,更无过上」,《往生论》上说的。为什么叫无上?这个法门、这部经典里面所说的理,就是性德的全体,是性德的圆满,不是讲它局部。圆满,那就是自性的本体、自性的相、自性的作用统统在里头,不容易,太难得了!再没有能跟这个经相比的,就是《华严》跟《法华》也比不上,如果比得上,何必后面导归极乐?古大德说的,《华严》、《法华》导归极乐它才圆满,如果不能导归极乐,它那个法不圆满。这个话是教我们对这部经要重视,不是普通的法。《大藏经》跟这部经摆在一起让我们选择,我选这部经,我不要《大藏经》。为什么?《大藏经》全在这部经里头。这个经分量轻,容易学,容易成就;《大藏经》不容易成就,看得眼花撩乱,莫知所云,这是真的,都不是假的。
底下说,「无上法者,涅槃也」,佛法终极的目标就是求证得大般涅槃。「《智度论》云:是故知无法胜涅槃者」,涅槃在佛法里头是第一法。涅槃是什么意思?翻的意思很多,一般翻不生不灭,这是涅槃,涅槃没有生灭。通常翻得最多的、用得最多的,圆寂。圆是什么?功德圆满,寂是清净寂灭。也可以说,寂灭就是妄想分别执著统统灭了,这是心上灭了。相上,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也灭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相统统灭了,这寂灭了。虽然相没有,但是自性里头不等於无,为什么?自性里头本来具足,这惠能大师说的,第三句讲的。具足什么?具足万法,什么都有,它就是不显。
所以涅槃翻作圆寂,圆是圆满,样样不缺,遇到缘,你看,能生万物。能生万物就是《还源观》上讲的起二用,第一个起依报,整个宇宙一切万物出现了;第二个正报,正报是我自己。依正都是从这个里头变现出来,它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缺。现相,这不是第一义,第二义,现相从心想生,所以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现相从心想生。自性所现的是法性身、法性土,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能生能现。跟阿赖耶所变的不一样,阿赖耶里头有生灭,法性土里头没有生灭,这个生灭是讲刹那生灭,自性里头没有刹那生灭。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是法性土、法性身,无量寿,人不老,这个妙!为什么人不老?因为它不是生灭相,生灭相就会有老,它没有。这是性德,这就是涅槃。圆寂,圆满又寂灭,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没有,说有说没有都错了,所以这不思议的境界。
「《智度论》云:是故知无法胜涅槃者」,没有一法能跟涅槃比,涅槃是本体,涅槃是自性,入般涅槃就是净土里面入常寂光,常寂光就是涅槃。真正入常寂光了,证得《华严经》上所讲的妙觉如来位,他的法身,就是他的身体,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个身叫法身,如来的法身,是一切万法的本体,没有它就没有一切法。所以我们用电视来做比喻,涅槃是什么?涅槃就是电视的屏幕,屏幕没有生灭,屏幕什么都没有,但是你按下频道它就现相,它能现无量相。这无量相是假相,为什么?那相有生灭,屏幕没生灭。你不能离开屏幕,离开屏幕就显不出来,相就没有了。所以真妄是一不是二,真是屏幕,妄是现相,它是一,它不是二。所以契入常寂光之后,遍法界虚空界有缘众生要求你,你现身给他说法,有没有来去?没有,「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没有来去,因为它就在你面前,就在你当下,从来没有离开你过。这是事实真相,不能不知道。
多少佛菩萨看著我,遍法界虚空界无量无边、无数无尽,我这个身在他光中,没有离开他。我们起心动念全知道,言语造作全知道,还以为我起心动念别人不知道,那就是骗自己,自以为是。其实没有一样不知道,不但诸佛菩萨知道,声闻、缘觉知道,天神、鬼神知道。那是像修.蓝博士说的,不但那些知道,他那一天在此地,这桌子、椅子知道,这墙壁知道,这上头天花板知道,下面地板知道,没有一样不知道。一个自性变现出来的,哪有不知道的道理!所以我们修要修真的,不能修假的,修假的,修一辈子什么也得不到,还是继续搞轮回。修真的,真的难,太难了!但是这个法门不难,太难当中有个易,有个易行道,你要是摸到了就很容易进去。好像保险柜一样,你不懂得号码的时候那真难,你怎么打开它?懂得号码一扭一拉就开了。这个法门对准这个号码,一触,它就开了。你能碰上这个法门,你太幸运了,诸佛如来都恭喜你,恭喜你成就了。
下面,「十力者,如来所有之十种力用」。十不是数字,是表法,表无量无边,性德起用真的是无量无边,哪止十种!《华严》用十表法,表大圆满。如来所有之十种力用,因为这里讲到『十力无畏,无碍无著』。第一个,「觉是处非处智力」,觉就是觉知,如来知道。「处者道理之义,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一切物,哪些道理跟它相应,哪些不相应,佛知道。佛怎么知道的?佛是自性般若智慧照见的,为什么?他没有去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妄想分别执著是八识里头的,妄心里头有这个东西,真心没有。所以一定要晓得,大乘佛法是教你认识真心,契入真心,就是证得,然后用真心,纯真无妄,体相用都真。这个真是一切众生人人本有,个个不无,跟诸佛如来果地是平等的,没有丝毫差别。这个不是知识,与学习不学习毫无关系,什么都不要学,能知天下事,只要你见性。
怎么见性?只要你把自性上的障碍除掉。障碍是什么?起心动念是障碍,分别是障碍,执著是障碍,一般大乘上说的,无明烦恼就是起心动念,尘沙烦恼就是分别,见思烦恼就是执著。如果我们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你全知道了,这你自性,你见性,全知道了。我们今天为什么什么都不知道?本来都知道,这不知道就是这个东西障碍、盖覆住了,它并没有失掉。自性不生不灭,不来不去,绝对不会有失掉的。佛见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佛看到他的自性圆圆满满,跟自己无二无别,所以对一切众生尊敬,不敢轻慢。凡夫迷了,怎么迷的?起心动念就迷了。修行修什么?就修这三样东西,把这三样东西放下就成功了。大乘教里面修行,总的纲领就是止观,止就是放下,观就是明了,只要你放下,你就明白了,明白了你一定放下。明白没有放不下的,放下没有不明白的,它是一不是二,止观不二。
我们研究个东西,是不是真知道了?那就看你有没有放下,放下,真知道了。我是不是真放下了?你就看是不是真明了了,真明了了,真放下了。放下,不明了,没放下。这个方法早年章嘉大师教给我的,告诉我,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就是这么个简单的方法,放下帮助看破,看破帮助放下,放下再帮助看破。像走楼梯一样一层一层的,从初发心到如来地,没有别的。那我们的障碍,不是出在放下就是出在看破,出在放下叫烦恼障,出在看破叫所知障。二障都放下了,哪有不见性的道理!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表演,十九岁离开家庭,放下烦恼障;三十岁放下求学,在外面参学了十二年,放下了,二障都放下了,所以一入定就开悟,就明心见性,他做出样子给我们看。广学多闻,世间人羡慕的,他示现是世间知识分子,当然喜欢广学多闻。学了十二年,学了许许多多的知见,什么问题也不能解决。这个做样子给我们看,放下,统统放下,一入定开悟了。佛在那里表演,我们得会看,真得利益。不会看不行,要会看,中国古谚语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会看热闹的人很多,看门道的人真的不多。
「又指知一切众生因缘果报」,前面这一句理说得高,深广无际,这等而下之,十法界里面这些众生因缘果报,佛没有一个不知道。「作乐业得乐报。因果相契,为是处」,这就对了。「作恶业希望乐报,因果相背,为非处,犹言无有是处」,没这个道理。造恶业得恶报这对了,这就相应了,造善业说得恶报,这个无有是处,作善业决定得善报,造恶业决定得恶报。佛对於十法界的众生业因果报他完全明了。我们听了之后要明白、要记住,人生在世决定不能造恶业,造恶业是你真正错了。吃亏上当可以,吃亏上当是什么?是消自己的业障,绝对不是没有原因的,前因后果我们不知道,决定是有。
「二者,业智力。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之智力,或善不善,有漏无漏等之智力」,佛全知道。所以佛知道,这个众生修行,什么时候缘成熟他晓得。如果遇到这个法门,这是个特别法门,他也知道,遇到的时候他就知道。遇到的时候,佛会大欢喜,为什么?你不必再耽误了,你成就了。我们要知道佛恩,知恩才晓得报恩,怎么报恩?依教修行,一生很快成就了。障碍我们的修行就是业障,放不下。所以要学忍耐,什么都能忍,从这下手。不忍?不忍它就发作。发作之后,忍住,慢慢就得定。定怎么样?定不动心了,眼见、耳闻、身体接触,不动心了,我们学到这一步就决定往生。为什么?这就是我们平常常说的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这个样子,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不再动心了。不动心是什么?不受外头境界干扰了。修行在哪里修?日常生活当中修,工作当中修,待人接物之处修,活的。
念佛是像练兵,六根对外面境界接触是打仗,你功夫要能起作用。起作用就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决定不为外境干扰,我打赢了。外面动,我里头也动,我就输了。外头动,我里头不动。为什么能不动?我没有把外面境界放在心上。外面境界有,我看得很清楚,我心里头没有,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这就是功夫,这叫真修行。口念弥陀,外面还受影响,没有功夫,这是古人讲的,「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一定这个功夫要管用,叫功夫得力了。得力什么?它管用,外头境界不影响我了。
大家都知道,大乘八个宗派里头,净土宗跟密宗都是走的净门,就是清净心,这两个宗都是修清净心。但是净土的清净是远离境界,我不接触它,我心清净。密宗不是的,密宗是接触而心里不著相,所以他那个净比我们的净高。但是他不容易,他要把握不住的话,动了心的话,他退下来是地狱。所以他只有两条路,一个成佛,一个堕地狱。不像净土宗,净土宗还有楼梯可爬,掉下来不至於掉到最下面,掉一级、二级,升个一级、二级。不是的,他一升就到顶,一下去到底谷。所以密比净难,真成功,他高!那都是上上品往生,这个不是假的。所以禅是捷径,净是捷径里面的捷径,密那是更快的捷径,快速通道的,那个通道难。
这三种捷径里头净土最容易,但是你要伏得住,境界现前,我一句阿弥陀佛把它换过来,让一切念头都归阿弥陀佛,真的,除阿弥陀佛之外别无杂念,这就功夫成片。这个境界里头真的想往生,我有寿命不要了,阿弥陀佛来不来接?来。怜悯这个众生可怜,我住在这个世间再来帮助他们一点,多住几年,行,寿命到了可以延寿,这就叫什么?生死自在。但是自己得成片之后,留在这个世间为众生的,不是为自己。自己再努力向上,提升到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跟阿罗汉一样,理一心不乱就是法身菩萨,就是明心见性。
一切众生三世,过去无量劫之前,未来无量劫之后,佛全知道。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或是善,或是不善,或是有漏,有漏是造六道轮回业,或是无漏,无漏是声闻以上三乘菩萨业,佛全知道。知道就好教,所谓应机说法,说的法能帮助他开悟,帮助他开小悟、中悟、大悟、彻悟,完全看众生根性,契机契理。不像我们现在,没有能力观机,完全是在碰撞,碰到了那很幸运,没碰到再来,换一个。佛菩萨非常准确。
「三者,定智力。知诸禅定,解脱三昧之智力」。定很复杂,世间有四禅八定,阿罗汉第九次第定,比阿罗汉高的辟支佛、诸菩萨。菩萨在《华严经》里头总共五十一个位次,那就是五十一种不同的禅定,这个禅定是讲它的层次。但是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种不同的禅定,方法不一样,门道不一样。但是禅定是一样的,都是把心定下来,无论修学哪一种,得的果是相同的,都是把散乱的心收起来。可是念佛这个禅定不一样,念佛禅定有阿弥陀佛威神加持,有十方如来加持,它能帮助你往生。其他禅定不能帮助你往生,帮助你得到功德,帮助你开智慧,不能往生。这一点一定要认识清楚,可不能找错了。所以无论怎么说,千万要记住,念佛求生净土,我们这一生就圆满成就。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五二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