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会造成障碍。人家障道,你还不知道为什么原因障道的,明白了,统统都知道了。佛得四种无畏,所以能转*轮。这四种,第一个佛得安稳,这个是无所畏的基础、依据。如果身心没有得到安稳,你不可能没有无畏。
下面说到『无碍』,碍是障碍。「无碍者,自在通达」,而且「互相涉入,融通两为一体。如灯光互相涉入,是无碍之相」。无碍的相,从灯光是最明显的,你体会到了。这个房间里头点了几盏灯,每一盏灯光统统互入,在这个房间成为一片光明,这就叫自在通达。诸佛如来入常寂光就是这个相,跟常寂光里头所有的诸佛如来融成一体。为什么?进入常寂光是自性,自性是一体,本来就是一体,现在还是一体,不知道。说证得是什么?知道了。知道跟不知道是一样的,一丝毫妨碍都没有。不是说不知道我就跟他不融了,还是融,真的是一体。不知道的,迷惑,你造业,你受果报。但是这个业跟果报全是假的,佛把它比成梦幻泡影,太好了。作梦我们都有经验,梦醒了,境界到哪里去?我们哪一天发现到我在常寂光里头,六道的梦醒了,没有了,十法界的梦醒了,实报庄严土的梦也醒过来了,全都没有了,都回归到圆满的常寂光。常寂光就是身,常寂光就是心,身心都是常寂光,没有任何现象,三种现象不可得,它不是物质现象,不是精神现象,也不是自然现象,这叫实相,就是真实相。实相无相,但是它遇缘,众生有感,它能现相,它起作用,无不相,它能现象,什么现象都能现,现虚空法界,现十法界依正庄严,什么都能现,这叫得大自在,这叫真的无碍。这才是真正见到宇宙人生真相,见到自己的真相。一切法不可得,於一切法得大自在。在一切法当中,只要我们不执著、不分别、不起心、不动念,就得自在,什么灾难都没有了。灾难是恶梦,天堂是美梦,都是一场梦,都不可得。所以在心里头痕迹都不落。
「《往生论注》曰:无碍者,谓知生死即涅槃,如是等入不二门无碍相也」。生死就是涅槃,涅槃是不生不灭,生死是生灭,生,死就是灭,涅槃是不生不灭。现在我们对这句话有比较明显的概念了,我们读了弥勒菩萨跟释迦牟尼佛的对话,这《菩萨处胎经》里头所说的,「佛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识耶」。这个问题里头包括现在人所讲的三种现象:几念,念是自然现象;几相,相是物质现象;几识,识是精神现象,今天讲心理的现象,科学上讲的这三样东西全包括在一句上。心有所念,这一念里头,有几念、几相、几识,佛问这个问题。弥勒菩萨回答,说一弹指,一弹指时间很短,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这是自然现象,念念成形,形是物质现象,形皆有识,每一个物质现象里头都有受想行识,物质是色,色受想行识。
我们读到这个经文才恍然大悟,悟什么?学佛这么多年来,佛经上讲的五蕴,这才真正知道佛讲五蕴是什么意思。我们原先以为五蕴是指一个人,我这色身,这是色;我们的感受,有苦乐忧喜的感受,这是受;我们会思想,想前想后,这是想;行,我们知道它不停,念念相续,不停;识,用现在人的话来说,记忆。你经历的事情为什么还会记得?识就是我们的资料库,凡所经历的,无始劫以来到现在,统统都装在这个资料库里头。你的心愈清净,你就愈记得很多。你证得阿罗汉果了,佛说了,你知道过去五百世的事情,也知道未来五百世的事情。这就是什么?宿命通,你过去生生世世全知道,阿赖耶识里头藏著有这个资料,这些资料不是物质现象,所以它没有体积。经上有个比喻,如果这些印象有体积的话,尽虚空都容纳不下,它没有体积,但是它真有。这才知道什么叫五蕴。
这五蕴,我们再做比喻来说,现在晓得不是这个身体,身体太大了,五蕴应该怎么说法?不要讲到最小,讲到细胞,我们整个身体细胞组成。科学家告诉我们,这一个人的身体多少个细胞?科学家告诉我们大约五十兆,单位是兆,五十兆,万亿是兆,五十兆。每一个细胞都是圆满的五蕴,色受想行识。那我们这个身体有五十兆个五蕴,色受想行识。你要说色受想行识是我,哪个细胞是我?不能说我有五十兆个我,那我将来成佛要成五十兆尊佛,没这个道理。所以它是假的,它是空的,它了不可得。那是什么?就是波动频率产生的幻相。这个波动就是阿赖耶的业相,业就是动,也可以叫无明,无明是一念不觉,产生波动现象。这个波动现象一发生就不会停止,到什么时候真停止?到你开悟了,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它就停止了。停止,你就回归自性,就回归常寂光,才知道这一桩事情。这个事搞清楚了,这问题解决了。
这个无碍,为什么生死跟涅槃是一不是二?生死、涅槃这个现象都是现在这个波动频率上。波动频率多快?一弹指,现在我们用秒做单位,一秒可以弹多少次?大概可以弹五次,那就乘五,把它换成秒,乘五就一千六百兆。生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死也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涅槃也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在眼前,你能看得见吗?完全没有感觉。我们从电影的影片上得到一点认知,一个经验。老式的电影,现在大概不用了,老式电影是用胶卷、幻灯片组成的,一张一张幻灯片,在放映机里面放映的速度,一秒钟二十四张,二十四张就把我们眼睛欺骗了,我们看到好像是真的。如果这一秒钟当中,我们这里只有一张是幻灯片,其他的全部都没有,我们在这个银幕上,一秒钟,它放出来,这是二十四分之一秒,我们看到什么?会看到有一道光,闪了一下就没有了,二十四分之一秒,闪了一下就没有了,这光里头什么东西没看见。这是我们的经验。
那现在把这个速度加到一千六百兆,一秒钟里头,一千六百兆这个底片把它放一片,在你面前,你有没有看到?什么也没看到。二十四分之一秒,看到有个光闪一下过去了,里头什么没看清楚,它过去了。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你看什么?什么都不知道。换句话说,我们六根都缘不到,它太快了,眼看不见,耳也没听到,鼻也没有闻到,舌也没有尝到,什么都不知道。这就划等号了,有跟没有就划等号了,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这不可得!生不可得,死不可得,涅槃不可得,一切法都不可得,这划上等号了,这叫无碍。所以如是等,如是等一切法,统统入了不二法门。入了不二法门,我们可以这么说法,入了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就入不二法门。这个用科学的方法来讲,大家好懂,有这么个概念。
真如此,你还会执著吗?你还会想到有生死吗?真没有。你还会想到你什么苦乐吗?没有。你才知道,在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的这个频率当中,什么都没有,一切法门统统等於零,你完全放下了。完全放下可了不起,你什么都明白了。完全放下,回归自性,自性本定,也就是惠能大师所讲的五句话,你统统兑现了。五祖认可了,把衣钵就传给你了。一切法了不可得,不能不放下,全是假的,全是空的。你要把它看清楚,这就是看破;对一切法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就是放下。佛教的名词用止观,了解事实真相,这是观;心地清净,一尘不染,那是止。这个时候是名实相符,止心一处。这一处是什么?这一处就是零点,就是自性。把心止在这个地方,止在这个地方,起作用的时候能生万法,你对万法怎么会不知道?当然晓得。所以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学就通了。不接触不知道,一接触全通了,一看就懂了,一听就懂了。六根作用非常之妙,六根一接触全明白了,一丝毫的障碍都没有,这是什么?性德起用。不是学来的,与学不学不相干,与认识字不认识字也不相干。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华严宗立四法界」。这是杜顺和尚,华严宗初祖,在华严会上讲四法界。「据《大明法数》」,《大明三藏法数》,这是华严家所说的,第一个,「事法界,谓诸众生色心等法,一一差别,各有分齐,故名事法界」。事完全从相上说的,十法界众生非常明显,全是从事上说的。色、心,用这两个字把所有一切法全部包含了,不是属於色法,就是属於心法,佛经上将一切法分为这两大类。今天科学家也把一切法分成两大类,跟佛讲的完全相同,名词不一样,科学家把宇宙之间一切法分为物质、精神,在学术里面称为物理、心理。物理,佛称为色法,心理,佛称为心法,这两法把所有一切法全部包括了。但是世间科学一直到现在,他们才发现世人把这个事实真相搞错了,把它分开了,物理跟心理分成两门学科,研究物理学的、研究心理学的,这分开了。现在发现不能分开,分开是错误的。所以科学发展到今天出了毛病,毛病愈来愈大,没法子解决,原因在此地。
所以今天,现代的物理学家提出了「以心控物」,物质上产生问题了,要用心去改变它、去修理它,这是最新的科学。这个学说要成立,这是科学一个大的革命,把从前讲法、研究全推翻了。这是最近这几十年,要就他们的研究发展来说,大概八十年,八十年前发现原子,那个时候认为原子是物质最小的。随著这八十年科学研究的进步,还有技术的进步,制造这些精密的仪器,帮助他们观察。有一些科学家专门研究物质,物质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用的方法跟佛经上讲的相同,就是把这个物质打破,看它是些什么东西。细胞打破了之后,看到原子,细胞是原子组成的;原子再打破,看到有原子核、有电子、有中子,这些东西合成的。一个原子核,电子多寡不一样,所以就产生不同的原子。这些东西再打破,现在科学仪器愈来愈精密,发现基本粒子,基本粒子有几十种之多,好像有五、六十种。把这个东西再打破,更小的,称为夸克,已经非常小了;夸克再打破,发现微中子,它名称叫微中子。
佛在大乘经上说,佛统统用尘代表,尘就是物质,物质最小的叫极微色。极微,小到不能再小了,也叫做极微之微,这个物质不能再分了,再分就没有了。那佛经上讲的这个东西被科学家找到了,叫微中子。微中子再把它打破,跟佛说的,物质没有了。物质没有了,是什么东西?发现是念头波动的现象。这是非常令人惊讶,所以科学家说的,物质的基础是意念;换句话说,意念产生了物质。跟佛所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大乘教里面经论上都有,色由心生,色是物质,物质从哪里来的?心生的。这是物质搞清楚了,跟佛讲的完全一样。
那么心,心从哪来的?这个现在科学上要找这个源头,到底是这个意念从哪来的。他们现在发现的,念头是突然之间蹦出来的,没有原因,立刻就消灭了。这个现象佛经上有,佛说了,「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个现象被科学家发现了,但是没有那么简单,它念头还是有源头。那最深的那个源头是什么?是自性,一切法不离自性。自性,科学家找不到。不过科学还有发展的空间,把这个意念,意念的根是业相,业相就是现在讲的能量,能量的根就是自性。自性找不到,自性是唯证方知。你要不证,科学仪器不可能发现,为什么?它没有现象,三种现象都没有,不是自然现象,不是精神现象,不是物质现象。科学,你去找,一定有现象你才能够发现,它没有现象,它无处不在,它无时不在,它是一切法的本体,离开它,没有一切法。
佛经上说,谁能证得?佛说,八地菩萨以上。八地菩萨的定功他就看到了,所以说,佛知道,佛见到,八地菩萨就见到了。那八地以上,九地、十地、等觉、妙觉,五个位次。《华严经》上讲,五十二个位次,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个,上面等觉、妙觉,总共五十二个位次,八地以上最高的五个位次,八地、九地、十地、等觉、妙觉,他们知道,他们看见。那个眼睛多厉害,在我们面前根本看不见的,他能看见,也就是说,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他能捕捉得到,我们的眼睛不行。二十四分之一秒的一张幻灯片,打在银幕上,二十四分之一秒,我们照相机的这个镜头,通常一秒钟大概是一百分之一秒,用照相机去照,会照得很清楚。我们肉眼没看到,用照相机看,照得很清楚。喷射机在高空飞行,你用五百分之一秒这个快门,快门是五百分之一秒的,你去照这飞机,没动,清清楚楚,好像它没有动一样。就说什么?它的速度跟你的快门速度是相同的,就看得很清楚。你比它更高的,那看得更清楚。
我们从这些地方晓得,我们这个眼睛频率太慢了,二十四分之一秒就没有办法,就看不到东西了,只看到一道光,光里头什么不知道,看到一个闪光。要晓得这个道理,我们如果有很快的,这个高速度的镜头,高频率的镜头,闪电当中,那一闪光你把它照下来,可能里头看到东西,我们肉眼看不到,能看到。所以有人看到佛菩萨空中现相,有可能,但是要用那种频率才看到,不是肉眼能看到的。肉眼没看到,照出来之后,洗出照片上看到了,这就有可能,因为我们肉眼频率跟他的现相频率不一样。
所以讲事的法界,一一差别,它有分齐,就是它有界限的,这个叫事法界,完全说的是十法界里面的现象,这叫事法界。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五四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