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浅释▪P20

  ..续本文上一页心性,是随境生灭,原无实体。但阿难错认心性有体,以为无著是心体。

  

  

佛告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汝不著者。为在为无。

  

  

佛告阿难:“你现在说,觉知分别的心性,俱无所在,一切都无著落处。可是世间、虚空以及山河大地,房廊屋舍是依报,即器世间。水陆飞行,及一切众生是正报,即有情世间,(世界就是依正二报所成就)。在这依正两报间,所有的物象,名为一切。你所说不著者,是你心离一切的物象,另有一个心所在;还是你心离一切的物象,本无心的所在处,所以叫不著一切?”

  

  

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著。

  

  

如果你心离开一切物象之外,本来就无所在,那么应该心相亦无。无心相就好像龟生毛,兔长角,根本是不可能的,根本是没有的,怎么可以说不著呢?

  

  

有不著者。不可名无。无相则无。非无即相。相有则在。云何无著。

  

  

如果你心是离一切物象之外,另外有一个所在处,只可以说是不著一切;但亦不能说完全无著。如果说无相,则根本是没有,何必头上安头,骑驴觅驴,再说不著呢?如果说并非无相,那么就应当有相。既然是有心相,就一定有所在的地方。有所在,就有执著,怎可以说无著呢?

  

  

是故应知。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所以应该知道,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是不对的。

  

  

以上是世尊七番破妄识无著。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当时阿难,从大众中,即刻离开座位,站立起来,露出右肩。“袒”是露出,中国以露肩为不恭敬,印度以肩为恭敬。在佛教里,即以偏袒右肩为最恭敬。右膝跪在地上,表示身业清净;合掌恭敬,表示意业清净;而对佛说,表示口业清净。即身、口、意三业都清净,才向佛请示正法。

  

  

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憍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媱舍。当由不知真际所诣。

  

  

阿难回忆出家经过,向佛述说:我是如来最小之堂弟,(阿难是四王八子中,年龄最小),承蒙佛慈悲爱护,现在虽然已从佛出俗家。出家有很多种——出俗家,出烦恼家,出无明家,出三界家——阿难只出俗家,情感心还未断,故心中犹依恃自己是佛小弟,佛一定娇怜爱惜他,所以便有点放纵,只修多闻,而不勤修定力,故未得无漏。人要证四果阿罗汉,才得无漏。阿难只是证初果,尚没有力量来降伏外道邪法——娑毗迦逻咒,终被邪咒所迷,沉溺在淫室里。这都是因为不知自己的真心,在什么地方,才有这种种过失。(诣即在的意思)

  

  

惟愿世尊。大慈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诸阐提。隳弥戾车。

  

  

现在只有希望世尊,发大慈悲心,哀怜悯念我等,为我等开示奢摩他路,即修正定之路,亦令诸阐提,阐提是印度语,意思是“信心不具足”,亦译作焚烧善根。意谓只存恶根而断善根的众生。隳即毁坏,弥戾车,意思是喜乐垢秽,亦即是恶知见,全不相信佛法。阿难之意是请佛,开示修正定法门,不特使阿难和在会大众,都得到定力,能够降伏外道邪魔,同时亦可令信不具,和断善根之众生,亦能毁灭恶知见,而得正知正见。

  

  

关于阐提,有一公案如下:道生法师讲涅槃经时,当时该经还未全,只有上半部,没有下半部。上半部经说:阐提无佛性,不能成佛,后半部经说,阐提亦可以成佛。道生法师讲上半部经时,他认为佛不舍一众生,何况阐提,所以强调说:“阐提有佛性,可以成佛!唯时间迟早而已。”当时一般法师都认为他别开生面,违背经理,与经不相合。其实他虽没有看见后半部经,但已明白其中道理,故敢断然说可以成佛。既然遭人反对和排斥,讲经时就没有人来听,所以他就跑到苏州虎丘山,对石头说涅槃经。讲至阐提无佛性时,他问顽石说:“我认为阐提亦有佛性,你们说对吗?”当时顽石都点头,所以说:“生公说法,顽石点头。”本来石头是无知之物,可能当道生法师说法时,有鬼神或幽灵附在石头上来听经,受感动而点头摇动。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及诸大众。倾渴翘伫。钦闻示诲。

  

  

阿难说完以上的话后,便五体投地,把首和两手两足伏在地上,表示最诚恳恭敬。同时并和其他大众都倾心渴望,翘诚伫待著佛说法。大家的法身慧命,十分干渴,需要法水来滋润,故恭敬虔诚,来听佛开示教诲,修正定的道理。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

  

  

这时世尊,便从面上,放出种种无量无数的光彩,晃耀明亮,有如百千日光一样辉煌。佛光比太阳光强过百千倍,这是阿难亲历其境,亲见佛光而说的。

  

  

世尊要破除阿难妄想而显出自己真性,故放种种光彩,令他触境会心。

  

  

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如是十方微尘国土。一时开现。

  

  

普遍诸佛世界,不只娑婆世界发生六种震动,就是诸佛世界,亦有六种震动。什么是六种震动?动、涌、起——这三者是形震动。动是摇动;涌是急升,有如涌泉一样喷起;起是慢慢升起。震、吼、击——这三者是声震动。震是震荡破裂;吼是吼叫声;击是互相冲击。

  

  

地震有好有坏,如有修道人证果、开悟,或成佛,会有六种震动,这是象征吉祥,天龙拥护,不会损害人间。但有时魔王扰乱世界,扩张势力,发威作恶,亦会有六种震动,这便会损害生命,为害人间,破坏财产。所以我们在一切境界来时,都要分别清楚:是善境,还是恶境。

  

  

关于地震,记得当我母亲死后,我在好的坟墓守孝三年。有一夜当我正在禅定,刚入无人无我之空境时,忽然觉得一动,身体亦动荡起来。我心里想,什么魔能摇动我的身体?这魔的力量可真不错。当时还不知是地震。等到第二天,有人来告诉我,才知道这是地震。但这地震亦奇怪,本来井底经震动,是会冒出井水的。但我邻近一井,则反而冒出熊熊火光,好像火山一样。可能是井里有硫磺矿质,或有火山支脉所致。

  

  

像这样六种震动之后,十方微尘数不尽的国土,在同一时期,都显现出来。

  

  

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

  

  

释迦佛以他的神通力量,令所有无量数微尘世界,都合在一起。这就好像现在照相机一样,可将远境缩近,大相缩小,小相放大。

  

  

佛以神通,将无数世界,缩成为一世界。虽然合成为一,但依然历历分明,不相混杂。为何要合而为一?因要同时教示,无量数世界里诸大菩萨,明白楞严正定的道理。

  

  

我人因六识未破,终日被缘尘所遮蔽,故执我相,执法相,分别心重,因此一切世界,都成隔离。如能破识显根,会相归性,则无边世界,不隔毫端,亦就能融合诸世界,成为一真法界。

  

  

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皆住本国。合掌承听。

  

  

其他各世界,所有一切诸大菩萨,都住在自己本国,合掌恭敬,来听佛说楞严经,楞严大定的妙法。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浅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