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诸位宜深信而亦力行·方不负今日之听讲也。
现在学佛之人颇多·但能深知佛法者犹少·外道之语·则每反多信之。江浙俗传·谓念佛之人·血房不可入。以产妇血腥一冲·以前所念之功德·即都消灭故。故皆视作禁地·虽亲女亲媳之房·亦不敢进。甚有预先避居他处·过月余方敢回家者。此风普及滇黔·殊可怪异。不知此乃外道邪说·蛊惑人心·何可妄信。
忆在民国十二年·袁海观之次媳·年五十余·颇有学问·有二子二女。其长媳将生子·一居士谓之曰·汝媳生子·汝家中一个月内不可供佛·亦念不得佛·彼闻而疑之。适余至沪·来问以此事。余曰·弗信妄说。归告汝媳·多念观音·临产仍需出声念。汝与照应人·则各大声念·一定不至难产·并无苦痛血崩等事·产后亦可无各种危险。彼闻之甚喜·不数日而孙生。其孩身甚大·湖南人生子必称·重达九斤半·且是初胎·了无痛苦。可知观音菩萨之大慈大悲力·不可思议。
平常念佛念菩萨·凡睡卧·或洗脚·洗浴时·均需默念·惟临产则不可默念。因临产用力·默念必致迸气成病·此事极宜注意。须知佛力不可思议·法力不可思议·众生心力亦不可思议·惟在人之能虔诚与否耳。
明高僧寿昌慧经禅师·生时颇难。其祖立于产室外·为念金刚经·以期易生。方开口念出金刚二字·即生·其祖因命为慧经·长而归依·及出家·皆不另取名。其人为万历间·出格高僧。由此观之·可知佛法之为益于世也大矣。念观音菩萨于生产时·有如是利益·岂可为邪说所惑·而不信奉耶。
世人食肉已成习惯·但须知无论何肉·均有毒。是因生物被杀时·恨心怨气所致。人食之·虽不至即时丧命·但积之既久·则必发而为疮为病。年轻女人·于生大气后·喂孩子奶·其孩每死·亦因生气而奶成毒汁之故。人之生气·非因致命之痛·毒尚如此。何况猪羊鸡鸭鱼虾等要命之痛·其肉之毒·更可推知。余于十余年前·见一书云·有一西洋女人·气性甚大·某日生气后·喂其子奶·其子遂死·不知其故。后又生一子·复因生气后喂奶而死。因将奶汁令医验之·则有毒·方知二子皆为奶毒死。近有一老太婆来归依·余劝其吃素·告以肉皆有毒·并引生气西妇毒死二子为证。彼云·伊有两孩·亦是因此死的。因彼夫性气横蛮·一不顺意·即将她痛打。孩子见之则哭·彼即喂奶·孩子遂死。当时并不知是被奶毒死。其媳亦因喂奶·死一子。可知世间被毒奶药死之孩子·不知多少。因西妇首先发觉·至此老太婆证之·才大明其故。故喂孩子之女人·切弗生气。倘或生大气·当时切弗即喂孩子。须待心平气和·了无恨意后·再隔几点钟·乃可无碍。若当时·或不久即喂·每易致命·虽不即死·亦每成病·而不自知其故。
同此一理·牛羊等一切生物在被杀时·虽不能言·其怨毒蕴结于血肉中者·不知几许。人食之·无异服毒。非特增杀业·招罪报于将来·现生亦多酿病短寿·诚甚可怜而可惜也。此事知者犹少·故表而出之·望大家皆能留意。由此以推·可知人当怒时·不独其奶有毒·即眼泪·口唾·亦都有毒。若流入小儿口眼中·亦为害不浅。有一医生来归依·余问彼·医书中有此说否·彼云·未见。世间事之出常情外者颇多·不可尽以其不合学理而非弃之。例如治疟疾方·用二寸宽一条白纸·写乌梅两个·红枣两个·胡豆几颗·折而叠之·在疟未发前一点钟·男左女右·缚于臂膊上·即可不再发。此法甚效·即二三年不愈者·亦可即愈。非药非符非咒·而能奇效如此·岂可尽以常理解之。
因知世间万事·每难思议·即如眼见·耳闻·乃极平常事·尽人皆知者。但若问其眼何以能见·耳何以能闻·科学家将答谓·由神经作用。若再进问·神经何以有此作用·又何以有神经·则能答者恐少矣。佛法中亦有不可思议·而可思议者·有可思议·而不可思议者。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不可概以常情测度之也。
【第七日 说大妄语罪与佛之大孝及致知格物老实念佛等】
法会今日圆满·七日之期·瞬息已去。但法会虽已满·护国息灾之任·吾人皆当尽此报身以为之。非至尽人吃素念佛·往生西方·不能谓为究竟之圆满也。
现世学佛之人·多有自谓我已开悟·我是菩萨·我已得神通·以致贻误多人者。一旦阎老见唤·临命终时·求生不得·痛苦而死·难免入阿鼻地狱。此种好高骛胜·自欺欺人之恶派·切弗染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至戒至戒。
杀盗淫等·固为重罪·但犹人皆知其所为不善·不至人尽为之·故其罪尚少。若不自量·犯大妄语·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引诸无知之辈·各相效尤·坏乱佛法·疑误众生·则其罪之重·不可形容。修行之人·必须韬光隐德·披露罪过。倘事虚张声势·假装场面·纵有修行·亦已被此虚骄之心丧失大半。故佛特以妄语列为根本戒者·即以防护其虚伪之心·庶可真修实证也。是以修行之人·不可向他人夸说自己功夫。如因不甚明了·求善知识开示印证·自可据实直陈·但不可自矜而过说·亦不必自谦而少说·要按真实情况而说·方是真佛弟子·方能日有进益也。
六祖惠能禅师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是知世间一切事物·均为佛法。吾人举心动念·都要了了明明·不可为妄念所迷。即如世间极恶至坏之人·以至孩提之童·如有人言其不善则怒·言其善即喜。其怒不善而喜善·即其本觉之真心发现也。所可惜者·不知自返而扩充其善·仍复日为不善·致成好名无实·而入于小人之域。假使彼能自返曰·我既喜善·当力行善事·力戒恶事。则近之可希贤希圣·大之且可了生脱死·成佛觉道矣。其所重·在能自觉·觉则不至随迷情而去·终至于永觉不迷。若不自觉·则日欲人称善·而日纵行诸恶·岂不大可哀哉。故此喜人称己为善之念·可证众生皆有佛性。而其顺性悖性之行为·则一在自勉自弃·一在善恶知识之开导引诱也。
现世之灾难频生·半由人多不务实际·徒事虚名·好名而恶实·违背自己本心之所致。若能回光返照·发挥原有佛性·不自欺欺人·明礼义·知廉耻·则根本既立·无复悖理乱德之行·而灾患自息矣。
学佛之人·最要各尽其分。能尽其分·即可有廉有耻。如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皆当努力行之。大学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上明字·即是克己复礼之修省。下明德二字·即是意诚·心正·身修·家齐之懿德。欲明此尽人皆能之明德·非从诚意克己不可。进之·方可言“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之亲民·即是人我一体·视人如己·各尽其分之意。止于至善·即是动静以礼·不欺暗室·自行化他·悉依天理人情·不偏不倚之中道。能如是·为圣为贤·可得而几矣。
且佛法之教人·在于对治人之烦恼习气·故有戒定慧三学·以为根本。盖以戒束身·则悖德乖礼之事不敢作·无益有损之语不敢出。由戒生定·则心中纷扰妄乱之杂念渐息·糊涂惛愦之妄为自止。因定发慧·则正智开发·烦惑消灭。进行经世·出世·诸善法·无一不合乎中道矣。
戒定慧三·皆是修德·皆由正智亲见之心体·是即明德。此之明德·在中庸则为诚。诚·即淳真无妄·明德·即离念灵知。诚与明德·皆属性德。由有克己修省之修持·性德方彰。故须注重首一明字·则明德自能彻见·而永明矣。
佛法与世法·本来非两样。或有以佛辞亲割爱·谓为不孝者。此乃局于现世·未知过去未来之浅见也。佛之孝亲·通乎三世。故梵网经云·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实皆是我父母·其杀而食者·乃无异于杀食父母。佛之于一切众生·皆能愍念而度脱之·其为孝也大矣。何况更度亲永免轮回·尤非世间任何孝子·所能及哉。且世间之孝·亲在则服劳奉养·亲殁则但于生殁之辰·设食祭奠·以尽为子之心。设或父母罪重·已堕异类·又谁能知其所杀以祀之生物中·决无本我父母在其中乎。昧三世无尽之理·而以数十年之小孝责佛·其所知所见之浅小·亦可笑矣。故佛之教人戒杀·放生·吃素·念佛者·其孝慈实可谓无尽也。
或又谓·猪羊鱼虾之类·本天生以资养人者·食之又何罪。此盖因未身历其境而妄说。若亲尝其苦·即望救不暇·尚何暇置辩。劝戒录类编载·福建蒲城令某君·久戒杀生。其妻则残忍好肉·生辰之先·买许多生物·将欲杀以宴客。赵曰·汝欲祝寿·令彼就死·于心安乎。妻曰·此皆迂词。若依佛法·男女不同宿·不杀生命·数十年后·不将举世皆畜生乎。赵知无法可劝·听之。至夜·其妻忽梦入厨房·见杀猪·则己即变成猪·杀死还知痛·拔毛破腹·抽肠裂肢·更痛不可忍。及杀鸡鸭等·亦皆见己成所杀之物。痛极而醒·心跳肉颤。从此发心·尽放所买之生·而吃长素。此人宿世有大善根·故能感佛慈加被·令彼亲受其苦·以止恶业。否则将生生世世·供人宰食·以偿债矣。世之杀生食肉者·茍亦能设身处地而作己想·则何难立地回头。至言天生猪羊等物·本以养人·则试问·天之生人·亦所以养虎狼蚊蚤等物乎。不值一笑矣。又有一类人说·我之食牛羊鸡鸭等肉·为欲度脱彼等也。此说不但显教无·即密宗亦无之。若果有济颠僧之神通·亦未为不可。否则邪说误人·自取罪过·极无廉耻之辈·乃敢作是说耳。夫彼既能以杀为度·则最尊者父母·最爱者妻子·何不先杀其父母妻子食之·以度之乎。其荒诞可不复言矣。南梁时·蜀青城山·有僧名道香·具大神力·秘而不泄。该山年有例会·届时众皆大嚼大喝·杀生无数。道香屡劝不听。是年·乃于山门外掘一大坑·谓众曰·汝等既得饱食·亦分我一杯羹·何如。众应之·于是道香亦大醉饱·令人扶至坑前大吐。所食之物·飞者飞去·走者走去·鱼虾水族·吐满一坑。众皆惊服·遂永戒杀生。道香旋因闻志公之语·当即化去。
须知世之沉潜不露者·一旦显示神通·每即去世示寂·以免又…
《印光大师护国息灾法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