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印光大师永思集 悼文 赞词 挽联 诗偈 书简 跋语 附录▪P9

  ..续本文上一页罪人,阴司少一个饿鬼。多一个人念佛,国内多一个善人,西方多一个佛种。听说皈依大师之弟子,有十余万之多,敢说这班人,决入不了劫册,即或在劫册者,亦是勾销除名。以此看来,应世救劫的菩萨,身心虽受痛苦,若论度人的数目,可是比应运者多得多。佛教本来是普度的,念佛的人既多,而莲宗初祖,必定开颜含笑,贺净土宗之继续有人。

  印光大师所以度的人数多者,乃是贤愚贵贱一齐接引,无拣选,无爱憎,所以乡村市镇之佛徒,未有不知印光大师者,可见大师居第十三位净土宗祖师,决无可疑的了。在三世诸佛,是决不愿断佛种的,愈有多数人接应愈妙,而印光大师当然也愿意有人接应净土宗了。显亮亦是念佛一份子,我也没有何种心,报答他老人家的恩,只有接应他传净土宗,设法开荒,尤其注力推广下层工作,接引中下二根,使念佛法门普及一切有情而已。

  

  

  《印光大师嘉言录》当翻印普赠

  刘显亮

  《嘉言录》系李圆净居士发愿编述,书分十篇三十八章,系由大师《文钞》节录,乃提要钩元分类而订,拣选安插,颇费苦心。凡已皈依大师为弟子者,皆受过慈恩,各当量力捐资推广翻印此书,普赠初学佛子。此书不但弘扬净土,且将佛教内部及外道利弊,一概宣布,乃光老一生著作之菁华也。其文章平易近实,言浅义深,并不难懂,足可称是三根普利之书。

  此书较过去之净土诸书,又别开生面。契理应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凡已皈依佛教者,皆当悉心熟读也。光老之心愿,是愿佛法普及的,是愿有多数人宣传净土的。所有大师之皈依弟子,皆当秉大师之素愿而行,果愿遵其遗训而行,只有推广翻印印光大师之《嘉言录》。

  

  

  如何纪念印光大师

  钟慧成

  印光大师,弘扬净土,身体力行者六十年,南瞻部洲众生,因大师之教诲而得度者,其数无量。今大师应化圆满,于古历十一月初四日卯时,在苏州灵岩山寺,合掌念佛,安详坐化。此在大师而言,舍娑婆而就极乐,断生死而就涅槃,自属可喜。但为五浊恶世之苦恼众生言,则从此丧一导师,失一明灯,则又不能不使吾人深恨无福无慧,不能劝请大师在娑婆永转*轮也!

  为众生故,于大师之圆寂,固深惋惜,但大师之所以教人者,皆已著之于《文钞》及其《文钞续编》,若有见者,能展转劝化,则亦与大师住世时何异!昔本师释迦牟尼佛涅槃之时,谓弟子曰:“汝等比丘,勿怀悲恼,若我住世一劫,会亦当灭,会而不离,终不可得。自利利他,法皆具足,若我久住,更无所益。应可度者,若天上人间,悉皆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自今以后,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是故当知,世皆无常,会必有离,勿怀忧恼,世相如是。当勤精进,早求解脱,以智慧明,灭诸痴暗。世实危脆,无坚牢者,我今得灭,如除恶病。何有智者,得除灭之,如杀怨贼,而不欢喜?汝等比丘,常当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间动不动法,皆是败坏不安之相!”今大师之圆寂,当亦如是。徒众学人,若能推衍大师教法,以利世间,则与大师常住在世何异!

  不特此也,大师之教化众生,志在导众生归于极乐。若能一心念佛,造次不离,求生极乐,则大师虽圆寂,亦如常相晤对,何曾有离。若懈怠失念,犯诸毁禁,则大师虽永住世间,亦如违远永隔,不得相见。知此,则吾等后学,当知所以纪念之道矣!

  

  

  印光大师是否抑禅扬净

  百炼居士

  印光大师生西,薄海同悲,大师道德之高,知见之正,在当代僧众中,首屈一指,为莲池大师后第一人。大师生前,独弘净宗,颇有人微议为抑禅扬净太过者。其实大师早年参学,禅净双融,慧眼独具,余最佩大师年前《致五台山广慧和尚书》,末后有一段,略谓(原文不能记忆,但述其大意):“宗下开示人,不论问者如何问法,答语总是指归本分,不能当作实话看。如佛之一字吾不喜闻,此亦指归本分语,非实语也。祖师说指归本分语,但教人开悟而已。而释尊金口诚言,教人念佛,则能了生死。今人把祖师教人开悟之指归本分语,当作实话看,不肯念佛,而忘却佛之金口诚言,岂非大错!”大师此段话,见得到,说得出,精辟已极。夫末世钝根众生,欲其参禅开悟则难,令其念佛生西了生死则易,大师之抑彼扬此,实出于度生真切之大悲心耳!

  

  

  跋印光大师自述

  叶青眼

  本师自述,一一无非悲心流露,虽曰自述,实所以化人。如其中所言:“无论在家出家,均以各尽各人职分为事”。如此,何有一个不尽职的人?且各尽职分,任何都无窒碍,可以普摄一切人入佛学。人道一点无亏,然后进求佛道,然后可望感应道交,超凡入圣,往生西方,扫除一切躐等空泛无实大毛病。本师教义如是,此本师之所以为大也!

  又“每日量己之力念佛”,此一句话,实为大开方便法门,尤望大家特别注意。盖吾人日在生活队里挣扎,纵使晓得佛理是好,无如实际上做不到,因佛学深广故也。大师知之,曰:“每日量己之力念佛”。谓之“量力”,千百句好,数十句也无不好,因念一句佛,八识田中即种下一光明种子,同时也灭却八万四千烦恼之一部分,又极方便,无碍做生活。吾同侨有意进修乎?对于此一层语,应莫再说困难,请加特别注意。吾人每以本师生平弘化足迹不及闽粤,何况南洋为憾。今自得大师法语,苟能体而行之,亦无异得见大师也。

  

  

  印光大师示寂记书后

  乔恂如

  世俗之人,忙碌一世,以至寿终,顿觉前途茫茫,不知何往,可悲可痛!而印光大师,劝人深信切愿,求生净土,承其教而往生者,盖不知凡几。今也大师亦示疾生西,明明了了,如入禅定,虽有微疾,毫无痛苦,岂非大解脱乎?或云:前人往生,有预知时至者,大师则如何?曰:观于为妙真师升座事,詹初九,则云太迟;改初四,仍云迟;决定初一,乃于初四日五时生西,不亦预知乎?特不明白宣示耳!又生西后二七日,为弥陀圣诞,五七为释迦世尊成道日,明年释尊涅槃日荼毗,又适圆百日。夫大师在常寂光中,固不在日期上著相,而在世俗眼光视之,亦一希有事也!

  

  

  关于印光大师之名称

  陈立鳌

  出家人有法派,亦如俗人之有辈分。如印光大师之“印”字,弘一法师之“弘”字,凡共一法派出家者,其法名之上一字胥得相同,如弘伞法师、弘如法师与弘一法师同一法派是也。今人崇尚简称,如“印老”、“印公”、“弘师”、“弘公”之类,固属尊称前辈,然下走重思之,似尊之未尽其道。幸印光大师之同门未尝出名,否则如尽云“印公”“印师”,安知其何所指?犹之如仅云“弘公”或“弘师”,其称弘一法师耶?抑指弘伞法师耶?或为弘如法师耶?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世称远公,未闻有人称其为慧公也。且远公同门有慧永、慧持诸大师,若称慧公,其指谁耶?故凡简称前辈,应以下一字为妥。又莲池、紫柏、憨山、蕅益,世称明季四大师,四师在日,世人佥以法师、禅师称之,迨其入寂,乃尊为大师。印光法师,一代龙象,正其名称,应作印光大师,斯名正而言顺矣。

  

  

  拟尊灵岩大师为莲宗第十三祖议

  杨石荪

  莲宗自省庵、彻悟诸祖以降,日渐式微。贡高我慢者,或薄其平易。一知半解者,至目为小乘。甚且藐视修持之人,鄙为愚夫愚妇。致至直捷至圆顿至简易至稳当之念佛法门,潜光韬彩,言之痛心!印光大师,宿承佛嘱,乘愿再来,登高一呼,海内翕然,为苦海慈筏,浊世明灯,宗风丕振,普度众生。所著《文钞》,刊行达十余万部。创弘化社,印送经籍,先后计数百万册。皈依者数十万众,上自公卿,下迨庶贩,村夫野老,僻壤重泽(如南洋各处),罔不广被仁风,深沐法雨。洎晚近学佛者,靡不持弥陀为日课,以极乐为指归,潜移默化,伊谁之功?缅溯庐山,殆相仿佛,猗欤盛哉!弘一上人尝称:大德如印光法师者,三百年来一人而已。确论也。荪宿业深重,闻法也晚,而生长南服,亲炙无缘,早年偶读师《文钞》,觉其平易无奇,虽不敢妄肆谤谩,顾未甚措意。比年以来,涉世稍深,重展《文钞》,如获瑰宝,每读一遍,便得一分利益,弥佩大师为不可及。盖唯其平淡,愈堪寻味;唯其浅易,愈见功力。所言不外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实则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非菩萨再来,何能如是!谨按其行谊,以继莲宗诸祖,直无逊色。至其自行之笃,弘法之殷,尤与云栖八祖相近似。为追崇先德,勖励来兹,示以典型,奉为圭臬计,拟尊大师为莲宗第十三祖以继彻悟大师之后。再者,吾夏习俗,讳名为敬,如莲池之尊为云栖大师,蕅益之称为灵峰大师者,不一而足。大师既示化灵岩,后之称大师者,似宜遵援先例,尊为灵岩大师,以表钦崇。兹因《觉有情半月刊》有纪念大师生西征文之举,不揣冒昧,谬加僭拟。一得之愚,未知当否?四众大德,幸辱教之。

  〔编者按〕各宗诸祖,传授衣钵,历世相承,惟净土一宗则否。宋石芝晓法师,尝推自远公以还,弘扬净土最力者七人,曰莲宗七祖。即今所传庐山远公以逮昭庆常公是(编者自注:石芝晓法师亦尝立长芦宗赜禅师为莲宗第八祖,后世否认之),为莲社之正宗,俾后世学者有所尊崇,意至善也。迨明代,众推云栖为八祖。有清中叶,悟开法师推梵天为九祖。光绪间,恩西法师复益以灵峰、红螺二大师,以灵峰为九祖,退梵天为十祖。印光大师以截流策公,阐扬净土,恳切少俦,应列祖位,推为第十祖,复退梵天为十一,以红螺为十二,作莲宗十二祖赞颂,昭示天下。光公化覃,诚如范九居士所谓,举世同心谥为莲宗之祖,石荪居士提议,吾知人无间言也。石荪闽侯人,攻经济学,毕业于福建大学,蕴朴无华,皈依德森法师,专修净土。曩居沪上,时相过从,今举家已…

《印光大师永思集 悼文 赞词 挽联 诗偈 书简 跋语 附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