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印光大师全集问答撷录▪P17

  ..续本文上一页母兄弟夫妻儿女姐妹妯娌男女仆使,外而乡党邻里亲戚朋友,以及一切相识有缘之人,皆以此为劝。凡欲劝人,必须自己实行其事,则人自依从。世出世间事,无不以身为本者。所谓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又须知念佛一法,乃佛一代所说一切诸法中之特别法门。其道理超出一切禅教律密之上。一切法门,欲了生死,必须断尽烦惑,方有了生死分。若烦恼惑业未断,任凭你见地高,工夫深,智慧大,皆不济事。此各法门,皆仗自力,故难。净土法门,全仗佛力,故易。若有真信切愿,至诚念佛者,临终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既生西方,则烦恼不期断而自断。以西方所有境界,皆令人增长功德智慧,了无令人起贪嗔痴者。故龙树菩萨称为易行道,马鸣菩萨称为最胜方便。然此不但普度凡夫,实则普度一切凡圣。

  十念法

  晨朝十念,忙人决定须用。即闲人能作正课,于正课前,用晨朝十念亦可。非能作正课便不可用也。古人多有毕生用晨朝十念法,然后再作正课。

  著魔发狂

  吾人从无量劫来,所结怨业,无量无边,彼等欲从抱怨,由其有念佛修持之力,不能直报。因彼想好境界,彼怨业逐现其境界。令彼起欢喜心,谓我修行功夫到家,或谓我已成圣道。由此妄念坚固,逐失正念。魔鬼逐入其窍,则发颠发狂,佛也不能救矣。世多有用功修行,发颠发狂者,皆因自己不知在息除妄想摄心正念上用功。每每皆是尚未用功,便想成圣,由终日唯以妄想圣境为事。如饮毒药,昏乱无知,谓天转地覆,神奇鬼怪。实则皆自己妄心所感召之魔鬼作用也。

  境界

  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佛见境界之事。以心若归一,见佛见境界,皆不至妄生欢喜,逐致得少为足,便成退堕,不见佛不见境界,亦了无所欠。心未归一,急欲见佛见境界。勿道所见是魔境,即真系佛境,以心妄生欢喜,即受损不受益矣(谓生欢喜退堕)。当以至诚念佛为事,勿存见佛见境界之心。倘正念佛时,或有忽现佛像,及菩萨诸天等像。但心存正念,勿生取著。知所见之像,乃唯心所现。虽历历明明显现,实非块然一物,以心净故,现此景象。如水清净,月影便现,毫无奇特。了不生夸张欢喜之心,更加专一其心,认真念佛。能如此者,勿道佛境界,有利益。即魔现。亦有利益。何以故?以不取著,心能归一。佛现,则心更清净。魔现,则心以清净不取著,魔无所扰,心益清净,道业自进。

  评玉峰法师—念佛四大要诀

  玉峰法师、行持虽好、见理多偏。其所著述、依之而修、亦可往生。但其偏执之语、未免有大妨碍。即如念佛四大要诀、其意亦非不善。而措词立论、直与从上古德相反。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体背谬。经教人一心、彼教人不求。夫不除妄想、能一心乎。取法乎上、谨得其中、岂可因不得而不取法乎。若以不得而令人不取法、是令人取法乎下矣。大势至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彼极力教人散心念、不赞扬摄心念。念佛虽一切无碍、然欲亲证三昧、能净固好、不能净、亦无妨即动而静。彼直以静为邪、谓大违执持名号、忆佛念佛之旨、其过何可胜言。且念佛一法、圆赅一代一切法门。而静之一字、尚隔其外、岂可谓净宗真善知识。

  弄巧成拙

  净土法门、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一种好高务胜者、每每妄以求开悟为事。其意在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不以西方极乐世界为然。此种意旨、似乎深奥、实则多半皆成说食数宝之下劣派、切弗效此恶派。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念、自可决定往生西方。彼唯重理性、不务事务者、乃弄巧城拙、求升反坠之流也。若染此习、则了生脱死、须待驴年。

  境界

  礼拜种种震动、也黑暗中精光流露、皆提神过渡所致。以后礼诵、但至诚恳切即已、不必过为提神。宜心常向下想、或想在莲华座上坐。而只想所坐莲华、绝不计及自己之身在莲华上。久之、此种虚浮习气、消灭无有。以此种现相、多半属躁妄所致。尚未用功、即欲成就。不知好歹者、认做工夫、则著魔发狂矣。然好境界亦不生喜、恶境界亦不生怖。怖则邪必乘之、喜则必先失正。

  临终人—如何令其神识清明

  凡临终人、神识昏乱、若服大悲水、或香灰水、大悲米水、均可神识清明。若又有人助念、决定念佛而逝。

  炼丹运气

  世间外道、名目虽有百千万种。究彼所注意之真道、通是炼丹运气之道。炼丹运气、亦有好处。亦有坏处。运得好、则身轻体健、延年益寿。至言成仙、则或有之。言了生死成佛、则是胡说。运得不好、生疮生疖、瞎眼聋耳、亦常有之。又炼丹运气之道、不过提肾水、降心火。彼特神乎其词、谓为坎离交姤、婴儿少女交姤。由有此种名词、正人则亦借此以表示其法、妄人难免节外生枝。而传道之时、关于密室、外设巡逻。一师一徒、密相告语。若是心存邪念、为女人传道、逐指坎离婴少交姤、为实行交姤。其初未必便是淫女、由彼种种做作、以导其欲。又加误认与师行淫、乃属传道。可怜几多无知女人、受此污辱、而犹以为是道、直是罪大恶极耳。

  扶乩

  扶乩一事、皆灵鬼依托扶者之智识而为、亦或多由扶者自行造作而庇者、且非全无真仙、殆千百次偶一临坛耳。至言佛菩萨、则全是假冒。但扶乩者、多是劝人为善。纵不真实、因其已挂善之名、较之公然为恶者、当胜一筹。又可证明有鬼神祸福等事、令人有所畏惧。所以吾人亦不便故意攻击。奈因其所说、不拘与佛法不合、(稍知佛法之人扶之、即能常说浅近相似之佛法。不知佛法之人扶之、则全是胡说巴道。)终多是以鱼目为明珠、坏乱佛法、其害甚大。(真知佛法之人、决不附和扶乩。佛制三皈、即已分明详切告诫、何况深义。)故凡真佛弟子、切不可随便赞同。

  蒙山

  蒙山照文念、并无甚秘密。至于结印、丛林中亦是敷衍、实未按实义结也、故不必结印。

  蛋

  蛋不可食。邪见人云、无雄之蛋可食、此切勿听信。又蛋有毒、以鸡常食毒虫故。

  境界

  诸位欲得实益、当按佛菩萨祖师所说而修、决得真实利益、古德教人、只为人说用功法、谁将自己所见境界、搬出来示人、远公大师、为莲宗初祖、至临终时见佛、方与门人言、我已三睹圣相、今复再见、吾其往生矣。若论远公身份、岂惟三睹圣相、别无一点好境界乎?然若到心空境寂时、又何境界之有?所云心佛相应、心佛双亡、四相不存、三心叵得、无念而常念、即念而了无能念之心、与所念之佛、此处有何境界、倘念至此、不妨西方净境、彻底全彰、然由念寂情亡、故于此更能得益、决不至生大欢喜、误认消息、以致著魔发狂、倘未到一心时、心中念念想境界、此境界现、决定受祸、楞严云: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此尚非躁妄心所惑之魔境、而一生欢喜、谓为证圣、便成魔子、况最初即以魔心所感之魔境为圣乎?

  搭衣

  所搭之衣、按律、是五条直条、名缦衣、无一长一短之横纹。今人多不依法、或搭一长一短之五衣、或搭二长一短之七衣、皆为违律。在家人、即依法缦衣、亦只礼拜持诵、敬礼三宝时可搭、不宜常搭。出家人、从前五衣、系窄短的、如一条大手巾、常不离身、故名作务衣。今之五衣、与七衣同长大、做事则不能搭。此古今之殊制也。

  念佛

  念佛宜念六字、或先念六字、至将毕则念四字。始终念四字、颇不宜。以南无二字、即皈依、恭敬,顶礼,度我等义。人每图快图多、故多有念四字者。常闻有人主张专修之益、只令人念四字、发愿,礼佛、皆云不必、则完全一门外汉、只知自己做功夫、不知求佛慈悲力。

  保养

  先后天衰弱,当以善于保养为事,若欲靠食物滋养,食素人宜多吃麦食,麦之力大于米力,不止数倍。光吃了面食,则精神健壮,气力充足,音声高大,米则止包饱腹,无此效力,麦比蔘力尚高数倍,有钱人服蔘,乃是有钱无处用,故作此消耗耳,非真能补人也。又大磨麻油亦能补人,小磨麻油以炒焦枯了,力道退半,人但知香,实则是焦味耳。莲子桂圆红枣芡实薏米,皆可滋补,岂必须血肉方能滋补乎?总之皆不如麦之力大,如不能吃,则兼带著吃,久则自知亦自好吃矣。保养之法,第一是寡欲,若不知好歹,任意嫖荡,则死期将至,仙丹亦不灵矣。即不嫖荡,自己室人,亦须相与说其保身之由,暂断房事一二年,否则或半年一相亲,或一季一相亲、倘日日行房事,则精体枯歇,不死何能。节欲之人,所生子女,体状少病,易于成人。多欲之人,或不能生,以精薄故,不能受孕,纵或生子,或即夭亡,即不夭亡,亦残弱无所成就。

  佛像

  佛像如其不适宜。改造亦无妨。佛菩萨藏中、所安置之各物。亦属俗情。并无深意。大乘经咒安于藏中、则有益。余均俗派。即彼密宗所说。亦仍是俗情。所最贻害后人者。装藏用金银宝物。以致后来无知之人。便毁像以取宝。宝岂有许多。名目而已。而害人之祸。便基于装藏之时。此亦可以为戒者。

  宗门以开悟为事、净宗以往生为事

  宗门以开悟为事、净宗以往生为事、开悟而不往生者、百有九十、往生而不开悟者、万无有一、此义认不准、或致因求悟而反不以往生为事、则其误大矣。今修念佛法门、当依大势至菩萨所示、如子忆母之诚心、修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实行。果能死尽偷心、则一心不乱、念佛三昧、或可即得。然念佛三昧、乃三昧中王、且勿视为易易、纵不即得、当亦相去不远矣。都摄六根、为念佛最妙之一法、念时无论声默、常须摄耳谛听、此乃合返念念自性、与返闻闻自性之二义而兼修者。返闻单属自力、返念兼有佛力、则为益大矣。心念属意,口念属舌、耳听属耳、眼皮下垂、即见鼻端、则眼鼻二根亦摄、五根既同归一句佛号、身根焉有不恭严肃之理乎。故知都摄六根、下手在听、能都摄六根、则心识凝静而不浮散、便名净念、以六根既摄、杂妄等念、潜消故也。净念如能常常相继、无或间断、则念佛三昧、可即得矣。

  评无量寿经

  一…

《印光大师全集问答撷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