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印光大师法语 求子之道▪P2

  ..续本文上一页再加以常常训诲,则习已成性。如镕金铸器,模型若好,器决不会不好,以故教女比教子尤为紧要也。以贤母由贤女而来,若无贤女,何由而有贤母。无贤母,又何由而得贤子女哉。

  

  此种极平常之道理,人人皆能为之,所痛惜者,绝少提倡之人。俾为母者,唯知溺爱,为父者,亦无善教。及至入塾读书,为师者亦由幼时未闻此义,故亦不知读书为学圣贤,不教生徒躬行实践圣贤所说之道。但只学其文字,以为谋利禄计。而不知学圣贤有莫大之利益,自己与子孙,生生世世,受用不尽。

  

  谋利禄,谋之善,不过现生得小富贵而已。谏之不善,现生身败名裂,子夭孙绝者,比比皆是。

  

  人与天地共称三才者,以有以先觉觉后觉,继往圣开来学之功能,故得此尊称。若不以学圣贤为事,则是行肉走尸。唯知饮食男女之乐,则与禽兽何异。人之一字,尚是冒名,况与天地共称三才乎。

  

  然人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作佛。而不能为尧舜,不能作佛者,只有性德,无有克己复礼,闲邪存诚,及修戒定慧,断贪嗔痴之修德耳。

  

  此之修德,最初由贤父母师长而启发之,继则自己孜孜矻矻,努力修持。虽未能即到尧舜与佛之地位,其去下愚之人,日在人欲中埋没者,已天渊悬殊矣。

  

  书云,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经云,迷则佛即众生,悟则众生即佛。幸其为尧舜、作佛、之机在我,有血性汉子,岂肯以此性德,任人欲所锢蔽,永为沉沦苦海之下愚众生乎。愿世之为父母,为师长,为儿女生徒者,各各勉之,则吾国幸甚,全球幸甚。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者。母教尤重。若于儿女初开知识时。其母即以因果报应。及做人之理事为训。则大时便知好歹。不被恶党邪说所惑。而为贤人善人。若小时任性娇惯。大则无主宰。便随邪说而靡。欲其反正。百难得一矣。

  

  当今之时。若不以因果报应。为救国救民之专剂。则纵有作为。无大功效。以彼不以实行为事。但以空谈敷衍了事。因果。乃标本同治之法。凡夫初发心。如来成正觉。皆不出因果之外。狂人以因果为小乘而轻藐之。乃为自便于肆无忌惮之恶作。与空口快活之大话耳。

  

  教育子女

  

  富贵人子弟。多多一事不做。一旦遇祸乱。则必至无以自立。今全去用人。亲自操作。一则习劳。而能和血脉。二则少闲。而消诸妄念。实为爱儿女之根本办法。

  

  男有分,女有归

  

  善教儿女,为治平之本,而教女尤要。又曰: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家操得一大半。以世少贤人,由于世少贤女。有贤女,则有贤妻贤母矣。有贤妻贤母,则其夫其子女之不贤者,盖亦鲜矣。

  

  彼学堂提倡男女平权,直是不知世务,须知男有男之权,女有女之权,相夫教子,乃女人之天职,其权极大。令女子参政等为平权,直是不识皂白者之乱统也。

  

  佛化儿重读本

  

  孝亲: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与我。实为一体。我爱自身。应孝父母。能不辱身。便是荣亲。

  

  友爱:

  

  兄弟姊妹。手足骨肉。痛痒相关。休戚与共。兄爱弟敬。和和睦睦。相推相爱。家庭之福。

  

  敬师:

  

  师严道尊。人伦表率。道德学问。是效是则。养我蒙正。教我嘉谟。不敬其师。何能受益。

  

  择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相处。有损有益。益者近之。损者远之。劝善规过。端赖乎兹。

  

  布衣:

  

  衣取遮体。兼以御寒。大布之衣。惜福养廉。莫羡绸缎。锦绣华美。折了福寿。自暴自弃。

  

  蔬食:

  

  蔬食卫生。肉食伤生。杀时恨心。其毒非轻。勿贪吃肉。吃了须还。还的时候。真个可怜。

  

  惜字:

  

  字为至宝。远胜金珠。人由字智。否则愚痴。世若无字。一事莫成。人与禽兽。所异唯名。

  

  惜谷:

  

  田中五谷。以养人民。爱惜五谷。即是善心。修善者存。不善者亡。惜谷获福。殄谷遭殃。

  

  惜阴:

  

  七十古稀。弹指即过。过则已无。何敢懈惰。努力勤学。立德立业。自利利他。为世作则。

  

  仗义:

  

  一举一动。唯义是取。义之所在。无往不利。小人见利。即忘其义。虽得小利。究竟吃亏。

  

  清廉:

  

  人生福泽。前世所修。非义而取。是食毒物。清而不污。廉而不贪。世所崇敬。荣无知焉。

  

  知耻:

  

  耻之一字。其利无穷。有与圣近。无与兽同。惭耻之服。无得暂卸。我佛训诲。庄严第一。

  

  尽忠:

  

  一秉真诚。不被妄侵。事亲接物。了无二心。只期尽分。不计人知。如是之人。堪为世仪。

  

  守信:

  

  守信之人。言不妄发。说到做到。不矜不伐。无信之人。事事皆假。人所厌弃。不如牛马。

  

  仁慈:

  

  仁爱慈悲。心之生机。此心愈真。福泽愈深。若无此心。势必残刻。纵有宿福。折尽受厄。

  

  不杀生:

  

  凡属动物。皆有知觉。贪生怕死。唯命是惜。若戏顽杀。及杀而食。现生后世。决定报复。

  

  不偷窃:

  

  凡有主物。不可偷取。偷小丧品。偷大招祸。偷人之物。折己之福。欲得便宜。反吃大亏。

  

  不邪淫:

  

  淫欲为害。伤身丧志。虽属夫妻。亦当节制。若是邪淫。更非所宜。古今志士。无一犯之。

  

  不说谎:

  

  言为行表。是本心术。心既不真。行何能正。望尔后生。切勿妄语。口是心非。终无结局。

  

  不吃烟:

  

  烟俱勿吃。以伤卫生。口气常臭。熏天熏人。鸦片香烟。其毒极烈。花钱买害。痴人可怜。

  

  不饮酒:

  

  酒是狂药。饮必乱性。醉则反常。越礼犯分。最好勿吃。免致大喝。聪明智慧。常保清白。

  

  不赌博:

  

  赌钱博奕。丧志失时。专心于此。正事弃遗。有限光阴。送之儿嬉。破家荡产。罪无了期。

  

  不奢侈:

  

  奢侈夸富。买祸买贱。君子下看。盗贼来劫。布衣蔬食。圣贤仪式。现生后世。人各取则。

  

  不傲慢:

  

  傲慢轻人。实自呈短。明人知伊。学养俱罕。纵到圣位。犹不轻人。绝无凡圣。念存于心。

  

  不嫉妒:

  

  人有才德。我当赞叹。彼于社会。必有贡献。若生嫉妒。是谓愚痴。业报夺汝。宿世慧思。

  

  不偏见:

  

  人有小智。未闻大道。每执己见。以为最妙。坐井观天。所见者小。若登高山。前见自了。

  

  不迁怒:

  

  有富贵人。气量或小。每因拂意。忿怒牢骚。迁怒无益。自他烦恼。海涵宽恕。是无价宝。

  

  不耻问:

  

  能问不能。多问于寡。冀人从己。故先自下。若是无知。尤当问人。博学审问。造诣方真。

  

  

《印光大师法语 求子之道》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