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菩提心所应具有的胜德
菩萨发菩提心,必须具备十种胜德:“若菩萨亲近善知识,供养诸佛,修习善根,志求正法,心常柔和,遭苦能忍,慈悲深厚,深心平等,信乐大乘,求佛智慧。若人能具如是十法,乃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生命具有这十种胜德,才能承载得了菩提心的殊胜。我们对照衡量自心,若有欠缺,应依法奉行。只有这样,才能发起菩提心,践行菩萨行。
(二)发菩提心的具体因缘
《华严经·离世间品》说菩萨发菩提心有十种因缘。菩萨发菩提心的因缘就是要调伏一切众生、除灭一切众生苦、给众生一切安乐,引导众生发菩提心、恭敬供养诸佛、皈依三宝,这是十种发菩提心的因缘。
佛陀在《华严经》中关于菩萨发菩提心的因缘讲得特别多,我只是摘取两则,一则是《离世间品》,一则是《入法界品》。“欲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悉无余故,发菩提心。欲承事供养一切诸佛悉无余故,发菩提心……欲灭一切众生诸烦恼海悉无余故,发菩提心。欲拔一切众生烦恼习海悉无余故,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的所缘境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上求无上佛道、誓求一切佛法、度化一切众生。
七、菩提心的观修法
我们今天的主题叫做“菩提心修学要义”,那就要涉及到一个具体观修的可操作方法。我们刚才讲道菩提心有三种:愿菩提心、行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我会引用经典当中的内容,作为我们这三种菩提心具体修学方法的根据。
先看愿菩提心,愿菩提心的修法分为两类:总持观修法、个个别修法。
(一)愿菩提心的观修法
(1)总持观修法:是根据四弘誓愿具体去观修。
“一切菩萨复有四愿,成熟有情住持三宝,经大劫海终不退转。云何为四
一者誓度一切众生,二者誓断一切烦恼,三者誓学一切法门,四者誓证一切佛果。”后三者为自利,唯初誓为利他。经常要读诵、观修、思维这四大菩提心,这个总持的观修法,就是说你有一个整体的菩提心的印象跟理解,以及时刻要把这总持的菩提心,安住在你内心当中,时刻都把这四种菩提心护持着。
(2)个个别修法:我依《华严经·净行品》来讲个个别修法。《华严经·净行品》总共分为一百多个愿。具体怎么修
我们可以通过在家十一愿的方式,让大家有个初步的了解。《华严经》里文殊菩萨告智首菩萨:“善哉,佛子,汝今为欲多所饶益,多所安隐,哀愍世间,利乐天人,问如是义。佛子,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关键在于“善用其心”,“云何用心”
孝事父母 当愿众生 善事于佛 护养一切 妻子集会 当愿众生 怨亲平等 永离贪着
若得五欲 当愿众生 拔除欲箭 究竟安稳 伎乐聚会 当愿众生 以法自娱 了妓非实
若在宫室 当愿众生 入于圣地 永除秽欲 着璎珞时 当愿众生 舍诸伪饰 到真实处
上升楼阁 当愿众生 升正法楼 彻见一切 若有所施 当愿众生 一切能舍 心无爱着
众会聚集 当愿众生 舍众聚法 成一切智 若在户难 当愿众生 随意自在 所行无碍
舍居家时 当愿众生 出家无碍 心得解脱 入僧伽蓝 当愿众生 演说种种 无乖诤法
这是讲在家的信徒修习愿菩提心的方法。若有“众会聚集,当愿众生,舍众聚法,成一切智”,今天我们来听闻佛法,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你有没有发菩提愿心
把所见所闻,都变成修持菩提心的一个所缘境,就叫作“善用其心”。
“着璎珞时”,每个人都喜欢穿漂亮的衣服、带漂亮的首饰……此时,是否发菩提心:“当愿众生,舍诸伪饰,到真实处”?穿好衣服、戴漂亮首饰的时候,是否想到这是我们的一个修行入手处?
生活中随时随地、所见所闻都是修菩提心的契机,如此修行成佛很快!建议大家以《净行品》为功课,早晚读诵,在读诵的过程中,接受教法,建立修持菩提心的观念并能具体运用。
修行佛法的人,内心当中有两种力量:追求佛法出世——正觉的力量;来自六道轮回——业力的力量。这两种力量时刻在我们内心当中抗争。正觉力量获胜时,生命呈现出菩萨的气息、菩萨的智慧。烦恼统治生命时,整个生命展现出十足的凡夫相。若能善用其心、修持菩提心,这一生一定能获得究竟解脱。修学佛法要具足信心,信心具足时,菩提心就会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持续贯穿下去。
(二)行菩提心的修持法
我以《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的十大愿王作为行菩提心的修持方式。
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礼敬诸佛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行菩提心的修持要突破我们的所缘境。
大家怎样礼敬佛陀
要突破我们的所缘境,礼敬的对象是无限的,能礼敬的你也是无限的。无穷无尽的你在礼敬无穷无尽的佛陀!这就是修持普贤行法的关键点!
“虚空界尽,我礼乃尽”。虚空有没有穷尽的地方
众生有没有穷尽
众生的烦恼有没有穷尽
这些都永无穷尽。我们的行持也永无穷尽,这就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
建议大家读诵《华严经》的《普贤菩萨行愿品》,它是大乘佛法“行菩提心”修行方法的着力处、突破点。
(三)胜义菩提心的修行方法
以空性见来指引菩提心的修行,一方面是帮助我们解除我法二执,一方面是指导我们如实观照世界。
一切法无自性是佛法最根本的正见。拥有正见,就拥有了智慧,打开了走出轮回的大门,打破世间与出世间的隔阂,超越生死与解脱、烦恼与菩提的对立,因此,因地的菩提心行就成就了果地的功德。有了般若智慧就可以突破烦恼与菩提的对立,在生死当中就可以彻证解脱,在烦恼当中就可以彻证菩提。
总结
菩提心的修持:从有限到无限的修持;从有间断到无间断的修持;从凡夫心升华为菩萨行的修持。
菩提心是我们每一个扮演菩萨行者的修行的起点,同时也是菩萨修行的终点。在我们修持菩提心的过程中,如果始终贯穿着般若智慧的观照,就可以时刻体现菩提心的精神、菩提心的功德,就可以帮助我们成就圣道。
《菩提心修学要义(定明法师)》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