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能够离开家庭吗?能够离开社会吗?就像今天上午潘教授讲的我们能离开空气、能离开阳光,能离开大自然,能离开国家社会其他的众生而独立存在吗?不可能,所以我们没有这样的独存性,也就是说我们是在条件的组合里面生存的,我们每个人离开了其他的众生,离开了其他的条件没有一个能够生存。所以我们要不要关心社会?我们要不要尊重我们的父母、师长、其他的众生?我们明白了这样的存在,存在是相依相存的,互相关联的,任何一样东西都没有独立的存在,都是条件的组合,并没有一个可以独立的存在。其实这种独立的存在就是我们自己不知不觉地把我们和其他的众生、其他的社会种种,包括大自然隔离开来了。这种隔离实际上就是我们自私自利思想的一个问题所在。我们为什么会自私自利?我就是我啊,我跟别人没关系啊!真的没关系吗?不是呀。所以这种独存性的感觉是一个错觉,会产生自私自利的思想。缘着这样自私自利的思想,我们只管自己不管他人。小孩子他要不知道,眼里根本没有爷爷奶奶也没有父母,自私自利的心理养成了以后他都是好吃的往自己嘴巴里塞的,就不会考虑到父母的存在、师长的存在。这样是一个错觉,而我们无始以来都有这种错觉。这种错觉不是正常的,是错误的。
还有就是主宰性的存在,我们以为很多事情是自己可以主宰的,真的可以主宰吗?我很行啊,我可以做主啊!真的可以做主吗?我简单地举个例子,比如我们现在说站起来,坐下,认为可以自己做主。可是你详细地分析一下真的可以做主吗?我们要起来是要条件的,首先我要有想法,要站起来,对吧,有个想法;我的骨头要配合我,我的肌肉要不要配合我啊,这个神经要不要配合啊?我的能量要不要配合啊?我七天七夜没有吃饭,没有喝水,我想起来是起不来的。如果我有主宰的话我想起来就能起来啊,但是不行!是不是,所以很简单的一个动作,我们自以为可以自己主宰的,实际上是不能够主宰的。但是这种主宰的意识,自己觉得可以主宰,他就会想办法主宰他人。我们为什么会有一种想法强加于对方,支配对方,主宰对方,甚至社会上民族与民族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会产生冲突。很多的都想,你要听我的,我是老大。希特勒他想征服整个世界,这就是一种支配、主宰的思想,他想主宰嘛,想征服整个世界,想一切的人听他的话,这就是一个主宰性的膨胀,实际上根源于他内心里面的一个错觉。你连站起来走几步自己都主宰不了,你还能够主宰谁啊?对不对?还想主宰这个世界?所以都是一个错觉。在五蕴身心里面,没有这样的永恒性、没有这样的主宰性、没有这样的独存性,所以叫五蕴无我。我的意思就是这三性,我们要好好的去体会,一切万法都是在变化的,无常的变化,没有主宰,没有不变。
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处。所以“惑”——我们有这个独存性,我们刚刚讲的有独存性,觉得五蕴身心是我,那么其他的就是非我。这个是我,这个叫我,我是独存的,那么其他的跟我所对立的就是非我。非我里面又分出来适合我的、不适合我的。适合我的我喜欢,不适合我的,我讨厌。适合我的,喜欢,喜欢是不是贪心?贪的心理状态就出来了,烦恼啊!不适合我的不想要,不想要就是排斥,我不想要,你走开,你不走开我就揍你,就是这样的一个秩序。所以有痴心也就是无明,以为有一个我,然后再产生了对立。对立里面分出了喜欢不喜欢的,就分出了贪,分出了嗔的东西。然后这个贪的心理不断地去推动,今天想,明天想,想多了流口水了,那就要造业了。你不给,不给我就抢,就是这样。你不适合我就产生一种排斥心理。我不要,最好走开一点,你不走开我就打,就动手。就是这种错误,无明就会推动我们烦恼的产生。烦恼的产生就会一直地推动我们意业、口业、身业的造作。我们造作的这个业就会在心识里面产生一种影响,这种影响就是推动我们在整个六道轮回里面轮转不息。所以惑、业是我们六道轮回的根源,善业,恶业,跟果报是直接相连的。所以我们要想得到我们现前离苦得乐的结果,必须从自己的起心动念,断恶修善下手,不造恶业,勤修善业,多做好事,利益众生,一定能得到快乐,得到增上生。
但是这个增上生不究竟,因为我们刚才讲了,人在六道轮回里面的快乐是不究竟的、是无常的。无常的原因在我们不认识的时候是一种痛苦,推动我们造业是因为无明,也就是我们不知道一切法是无常的,一切法是没有独存的,一切法没有主宰的。所以在五蕴身心里面起了我执,在一切法上起了这种私有感,自性见,执着在这里面不断地去攀缘,造业。造了这个业就一直在六道轮回里面。所以这个“惑”、“业”就揭示了我们整个六道轮回的真相。这样我们就找到病因了,病因就是“惑”、“业”。
六道轮回是有条件的,这种痛苦是有因缘的。它的因缘、条件主要是我们迷惑颠倒造业。那我们不迷惑颠倒,不造轮回的业是不是可以出离六道轮回呢?可不可以?肯定可以吧!因为是条件的组合,条件改变了,不起无明了,不再继续造轮回六道的业了,六道轮回肯定就可以超越。既然是条件的组合,改变这个条件,比如说这个树,这个树有种子、水、阳光、土种种条件组合,那我不播种行不行啊?不播种这棵树就不长,对不对?所以我们要想脱离六道轮回,我们就不播六道轮回的种子。就是消除这个惑,消除六道轮回这个业就可以超越六道轮回,就一定能够得到这个痛苦的止息,这个就是灭。
我们找到了病因,就有了希望。就像医生一样,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把这个病因诊断出来了,就有希望了,如果这个病因找不到,没有希望。所以我们找到了病因,我们就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灭谛”。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是道,就是要修道——“道谛”。佛陀讲了三十七道品,讲了八正道,总结下来,无非就是戒定慧三学。
戒,就是起到防非止恶的作用,因为我们了解到造恶业就是招感痛苦,如果我们把恶业止息了,断恶修善,我们是不是能暂时离开痛苦,得到暂时的快乐,得到增上生,不会堕入三涂,我们还有办法得到人身,得到人身干什么?好好的修行,我们就有机会跳出六道轮回。这就是从戒的角度我们断恶修善,所以说受戒,实际上是保护我们。例如说不杀生,持这个戒是保护我们不造恶业,保护我们不堕入三涂,保护我们将来不会身体多病。戒是保护我们的,就像交通规则一样,交通规则是保护我们大家交通秩序有效进行的,不是限制哪一个人,大家都遵守交通规则,道路就畅通无阻。戒也是一样,戒就是保护我们不堕恶道,不受暂时的苦,得到增上生,这是戒的作用。
但是光有戒,主要是从这个业上下手,还没有解决源头的问题。源头的问题我们刚才讲了是惑,就是无明,所以我们还要破无明。要破无明,怎么样才能破无明呢?就要开智慧,怎么样开智慧?就要从戒定慧三学去修学,我们有了戒了,心安理得了,心容易定了,心容易定了,容易开发我们的智慧,容易看清楚事实的真相。当我们看清楚事实的真相,放弃我们错误的观念,放弃我们错误的模式,就会断除我们错误的结果。我们现在根本的错误是什么?一切都是变化无常的,我们以为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东西,一直想抓。一切都是刹那生,刹那灭,不断地变化,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一个东西,我们心灵的现象也是一样。《金刚经》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要以为心是一个死的,是固定在那里不变的一个东西,那样就错了,心是可以作用的,它是变化的,但是心是不落断灭的,前念生了,接着就灭了,后念又生了,所以非常非断。前念灭,后念生不是常;前念灭,后念生,非断,所以非常非断。如果我们以为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东西,导致自己想抓,这就是执着。在这个世界上,在这个宇宙里面,佛陀告诉我们诸行无常,都是在迁流变化的,这就是实相。我们现在以为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东西,老是想去执着,老是想去得到一个不变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想抓一个不变的东西,但是刹那生刹那灭了,我们的错觉以为它不变,但是它就是要变。就是我们的思想与实际的状态是有出入的,是相违背的,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有这个无明,有这个错误,这个错误不纠正,我们永远都是在错误之中;这个无明不断,这个错误不纠正,我们永远都是打败仗。什么叫打败仗?事实的真相就是无常变化的,你以为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想要抓,想得到一个不可能得到的东西。想得到一个不可能得到的东西,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时时都落在失败感上,失败的人生。从一开始就失败,哪里有幸福啊?哪能不苦啊?哪能得自在啊?不可能!所以我们要放下无明,放下执着。《心经》讲“无所得”,无所得,一切都是因缘变化的,没有实在的,犹如梦幻泡影,不真实的,虽然不真实,但是因果的规律丝毫不爽。正是会变化,所以才能成为因果。如果什么都不变化,因能够感果吗?也不会落入断见,如果执着常、不变的话,因果不可能产生;如果断,会断,什么叫断?我们现在想这个念头起了,下一念不生就断了,断了也不能成为因果。我们的心去好好地观察前念生后念灭,前念生后念灭,这个不断地相续,相续不断,但是又非常,非常非断就是我们因果现象事实的真相。如果常不能成为因果,断也不能成为因果,所以一切法都是无有自性。什么叫无有自性?就是说一切法都不是自己孤立存在的,不是自己规定自己的,都是缘起组合的,在这里没有永恒性、没有主宰性、没有独存性。我们把这个错误的执着放下跟实相相应,就能够“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所以《心经》告诉我们,“照见五蕴皆空”,才能够“度一切苦厄”。照见五蕴皆空,空的意思,不是没有,空的意思是指没有永恒性、没有独存性、没有主宰性。我们这五蕴没有永恒性、没有主宰性、没有独存性。如果我们能够明白这个照见五蕴皆空,放下我们错误的执着,放下错误的思想模式,我们就能够度一切苦厄。所以我们要破无明。无明就是在缘起性空上不明白,以为一切万法有一个永恒性、有独存性、有主宰性,一直的这种错觉纠正不过来。就像我们电脑一样,我们电脑这个程序有问题,观念有问题,模式有问题,那么出来的结果决定是错误的。也就是说,我们有这种错误的执着,是跟实相、跟真实的状态是完全不相应、不相符合的。我们的思想产生错觉,跟真实的相不能够相应,这就是我们痛苦的根源。我们想得到一个不可能得到的东西。我们以为有一个独立的存在、有一个可以做主宰的东西、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东西,但是,找不到啊!找不到又拼命执着,拼命执着又不可能得到,这就是失败,这就是跟真理相违背,这就是注定我们生存在错误之中。只要有这个错觉,我们的痛苦就不能止息。
所以学佛要怎么样才能得到真实的受用呢?就要像《心经》讲的一样,好好地照见五蕴皆空,才能够度一切的苦厄,先从业果上把握,断恶修善,得到我们现前的真实地受用。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地破除无明、破除我们的错觉,才能够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的痛苦。
阿弥陀佛!
明杰法师:
感谢明向大和尚,明向大和尚在没有出家前是学医学的,但是后来认识到医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生的痛苦,所以他就出家了。在出家之后,就像他刚才给我们的演讲一样,仍然在用一种近乎医学这种方式来解决人生的问题。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佛陀就是大医王,他要对症下药。佛陀当他第一次向五比丘开示佛法的时候,讲的就是四谛,四谛就是“苦集灭道”,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要“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而十二因缘虽然有十二种法,也可以归纳为惑、业、苦。刚才明向大和尚非常深入地为我们剖析了业、业造作和惑。就是说由我们这种我执的观念而产生很多的问题,可以说当我们只有真正的明白惑和业之后,我们才知道如何去解决苦的问题。
谢谢明向大和尚的开示!
《如何获得佛法真正利益(明向法师)》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