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法是救世之光▪P12

  ..续本文上一页萨过去生中事迹,用种种方法称扬赞叹他。从前,印度流行以偈颂赞叹佛菩萨功德。以现在来说,或以文章,诗词,歌咏等赞叹。见菩萨像时,应恭敬的瞻仰礼拜;或称地藏菩萨的名字;或以香花供养;或用彩画的 [P102] 菩萨像,或用木刻,石雕,铜、铁、金、银等铸的菩萨像,或土塑等,无论什么,只要是菩萨像,恭敬礼拜,功德很大,能得百世生于人天中的善果。经中对恭敬供养地藏菩萨,称名、塑像、礼拜等功德,说得很多:一、能灭三十劫重罪。二、以后生中,往生于天上。三、不受女身:女人,本来没有什么不好,只是生理不同,虽说男女平等,在体质上,实在不及大丈夫。若能称地藏菩萨名,可以不受女身。若有以为女身也好,愿意受女身的,那来生一定是端严尊贵,贤淑纯良,作一贤妻良母。或如摩耶夫人,作佛母。四、生于人间有鬼神卫护。世间的邪恶鬼神很多,有些会娆乱人,但对有德的人,一分善良的鬼神会拥护保卫,得到平安。

  2.临终时之救拔:上面所说,是人在生前平时,对地藏菩萨的尊敬礼赞而得的功德。现在要说到将死时的救济。人死后不一定堕落,或再生为人;若功德大的可能生天;念佛专精的,往生极乐世界。这些人,根本用不着超度救济。但人生数十年中,错误的事当然不少;尤其末法时代,斗争坚固,瞋恨心重,贪欲也 [P103] 大,每人都免不了罪过,所以也就都有堕落──地狱、畜生、饿鬼的可能。那用什么方法才能救济呢?若在未死前,较容易,死后就困难多了。现代学佛的,常重于死后的救济,其实最好是在生前。救济方法,大致有两种:一、施舍作福,二、于三宝前修功德,诵经及称佛名号。经中常说,病人在最危险最痛苦时,很可能堕落,最好把属于他自己的东西,拿去布施,尤以施舍他本人最喜欢最心爱的东西为佳。如有人喜欢收藏古董字画,邮票等,各人的嗜好不同,以心爱的东西布施,可破众生贪着。最心爱的对象都能施,其它还有什么不可施舍?以最爱物布施,功德也最大。众生为钱财而造罪的最多,若能以金钱布施,并对病重者说明,把你所最爱的东西,为你布施作福,必定获大功德果报。一方面使他起舍心,减轻爱着,一方面增长他的福德。不恋着现身财物,增长人天福德,那当然不会堕落了,这是佛教对病人临终的根本救度法。另一方法,是于三宝前修功德,于佛前设供养,诵经礼忏,称佛名号,凭仗三宝力的加被,使于临命终时,得大利益。这如『本愿经』(下)说:「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宜为设福以资前路 [P104] 。或悬幡盖及然油灯,或转读尊经,或供养佛像及诸圣像,乃至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字……如是众罪,悉皆销灭」。人在临命终时,境界不好,罪业又重,最容易堕落。若本人的父母兄弟姊妹等亲属,为之设福修功德,燃灯造旛,诵经或念佛菩萨名号,都能令死者离开危险的道路,走向平安的前途。更简要的,如「临命终时,得闻地藏菩萨名一声历耳根者,是诸众生永不历三恶道苦」(『本愿经』下)。在人临命终时,若能听闻地藏菩萨名字,一声圣号,直达耳根,知有地藏菩萨,此人即永不历三恶道苦;若更能为其布施念经,放生作福,则更不会堕落。

  人于一生中,作业很多,临命终时什么业受报?这有三类不同:一、随重:比如作五无间罪,是最恶之业,一死即刻堕入地狱,又如修最高禅定,定力深强,死后必立刻生天。造业虽多,必依最有力的业而趣生。所以说「如人索债,强者先得」。二、随习:依平常的习惯。业并不太重,但平常所作,久久成了习惯性。有些人,一生不作大恶,也不作大善,这就要看其平常的久习的业,那些最 [P105] 多。即随着受报。三、随念;最后时,其心念在何处,即向何处趣生。若作有重业,当然是转不过来。如无重业,于临命终时,教他不执着、看破、放下,以身外物为其布施作功德。虽然生命已垂危,只要他还知道自己布施作福,心中不再贪着,心境开朗,即随这意念而受生。或在临命终时,为他助念,引导他,使病者闻佛名,心中也随着念佛。即使本有堕落的危险,当他知道有人为他念佛,即会生起善念,向于光明。听到佛号,心中有安全感,就可以使他从恶道中转过来。所以平时能念佛当然更好,临终时助念,也是一重要的事。最可怕的,是到了最后关头,烦恼恶业现前。恶念一起,一生的修行皆变成白费。所以临终时,家属高声啼哭,将使死者心情动乱,痛苦,令其堕落,这是爱之适足以害之了。所以最要紧的,是令其心境平静,清净,生欢喜心。特别是悭贪者,将堕饿鬼趣,若眷属为之布施修福,死者生舍心,即可救拔。作重恶业的,不但不易轻改,就是作生天重善业如修无想定,必生无想天,要使他不生,也是不容易办到的。虽有这三类,而救济的方法,就是以善念来转恶念,把握「随念」的好方法。佛法 [P106] 有方便,可以把临到地狱边缘的众生拉回来,但最好还是不作重恶业。

  3.命终后之拔济:作恶业的,临命终时境界不好,即为其作福,仗三宝威力来救拔他。若已经死了,怎么办?经上说:「身死之后,七七日内,广造众善,能使是诸众生,永离恶趣,得生人天,受胜妙乐」(『本愿经』下)。这应该于七七日内,为他修福、布施、念佛、回向,令他远离三恶道苦,生于人间天上。为什么要在四十九日内,为他作功德呢?中国佛教徒,也是逢七天做「七」,四十九日叫做「满七」,这要解释一下。原来人的寿、暖、识都离开了身体,叫做死,这即是精神作用完全停止,身体内热度消失,命根断绝,才是死。人死后,有些即刻受果报,有些经过一段时间,才受果报。如果作五无间恶业重罪的,死后立刻堕地狱,前一念死,后一念立刻下地狱,中间一念的距离都没有,即成无间狱。生天亦是这样,若作重善业,此一念死,下一念即生天。若生人间、畜生、饿鬼等,大多数经过一段时间。那时,虽然死了,另有中阴身起。人死了以后,下一次当生何处?若还生为人为畜等,大抵不能立即受果;从死后至再受生这 [P107] 一段时期,名为中阴身,这是过渡时期的过渡形态。此中阴身,七天死一次,死后于第二念中立即再受另一中阴身。可能在第一天,第二天,就受后生果报,但最久的经过四十九日的七生七死,即决定受生。换言之,此七七日中,还是过渡阶段,还未真正受生,这过渡时期结束后,一定要受为人为畜或堕落地狱的果报。当这下一生的业报还未现前(过渡时期)时,要广修众善。如果要堕落畜生道的,在中阴身时期,还未受畜生果报,此时为他修善作福,还可以转变。于七七日中作佛事,并不限于头七或二七的日期,而是四十九天内都可以作。这譬如由台北坐车到高雄,高雄是终点,是目的。假如有人找他,在中途的台中,台南,每一站都可以下车,而改变到高雄的目的。于四十九日内为亡者修福、布施、念经作佛事,使他从恶道中转回来,等于使他在半路下车。如果过了四十九日,则随业受其果报,已无法挽回,正如车子已达目的地,已经无办法了。

  佛在世时,主要为病者死者,布施修福,或供养三宝,或救济贫困等,为死者回向。现在中国佛教,流行为死人做功德。斋主请出家人念经,念佛,礼忏。 [P108] 有些并没有虔诚的心,为亡者修福回向,而等于买卖交易,多少钱一天或一夜,一切谈判妥当,才开始做佛事。这样以钱雇人念经,自己家属没有半点虔诚。拿钱到寺院中,不作布施想,也收不到布施的福果。布施是一回事,请出家人念经念佛而出钱,又是一回事。若以钱请人念经,即失去布施的意义。今日的诵经念佛,超度亡者,是祖师传下来的,说起来也是人生重要的事;但问题在佛事的营业化,失去佛法方便拔济的意义。

  家属为死人诵经念佛,功德并不完全归于亡人。如『本愿经』(下)说:「命终之后,眷属大小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又说:「营斋资助……如有违食及不精进,是命终人了不得力」。原来为亡者念经,作佛事,所得的功德,活人多,死人少──活人得七分之六,亡者只得七分之一。若人命终后,为他布施、作福、诵经、念佛等一切功德,都是作者得六分,死者得一分。故『地藏经』说:「存亡两利」。若出家人为人作佛事,至诚恳切,自己也得功德。可是现在一般出家人,为人诵经,作佛事,似乎并 [P109] 不将此作为修行。若不能于作佛事时,至诚恭敬,一心以此为修行方便,亡者既不得利益,自己也毫无功德,只是一天得了xx元钱而已。亡者未死前为他念经念佛,仗三宝力,令他自己也发欢喜心,虔敬心,所以容易济拔。等到死后于七七日内,为他做功德,超荐回向,需要家属虔诚,诵经礼忏者的虔诚,才能发生效用。所以『地藏经』中,特别提到这两点。请僧众为亡者念经回向,即经中所说的营斋资助。在印度,营斋即是供佛及僧。中国是请出家人诵经礼忏,设斋供养,以此功德回向先亡。若斋主杀生食肉,或僧众作佛事不精进,死者不能获益。所以第一是,自己眷属以清净心,诚恳心,自己参加素食,于三宝中生信心,才有效果。有些人,祖宗父母去世后,也请出家人念经,但似乎与自己无关,你念你的经,自己眷属则招待客人,喝酒打牌玩乐,热热闹闹的。这样的超荐,斋主对出家人毫无恭敬,如雇工人,虽然钱也化了,光是热闹好看,对死者一无用处。最要紧的,是自己眷属儿女,精进虔诚,仰三宝力,请出家人领导念经礼忏。并不是我给你钱,你给我诵经。自己必须恳切虔诚,随着礼拜忏悔,才能仗三 [P110] 宝力,救度超荐先人,使亡者于堕落因缘中,得生人天。平时念『地藏经』的人很多,这些大家都应知道及注意的。

  功德要在七七以内去做。为什么呢?因为,「…

《佛法是救世之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