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法是救世之光▪P24

  ..续本文上一页作用。识是主观的心识。色也好,识也好,都是千差万别的,总摄为五大聚,所以叫五蕴。依佛法说:我们的身心世界,不外乎五蕴而巳。对于五蕴,应这样的观察:五蕴是无常的:物理、生理、心理的一切,都有 [P217] 生灭相,那一样不归于灭尽呢!五蕴是苦的:一切归于无常,如旅行旷野而没有归宿,毒虫恶兽都要来侵袭我们,吞噬我们,这是多么可怖畏呀!五蕴是空的:一切是无常的,苦的,所以不自由,作不得主。一切依因缘而生灭,依因缘而动乱,从因缘起,所以都空无自性。这样的观察,是如实观察;如见常、见乐、见不空,就是颠倒了!经这样的如实观察,对充满矛盾苦迫的世间,自然不生爱染心,趣向于出离相对界,而住于无自性空的平等正见。

  这样的如实观,是能得解脱的。为了进一步的说明,所以又说:「诸蕴本空」。观五蕴为无常、苦、空,不是主观的颠倒妄想,而是诸(五)蕴的本性如此。既然本性空,为什么生起?「由心所生」;这是直捷的点出了迷妄的根元。心是迷妄的「有取之识」,在一切法(五蕴)中,起着主导的作用。由于心识的执取、爱染,所以起烦恼、造业,感得世间的生死。如因梦心而有梦境,因梦境而起梦心,一直迷梦不觉一样。如能作如实的观察,通达法性空而无所取着,那就迷妄的心识不生,也就不会起烦恼、造业,造作诸蕴,这就是解脱了。这样的修 [P218] 习趣入的,名空解脱门。 #p>再说无想解脱门:如了得五蕴本空,能离虚妄知见的,早就得解脱了。但也有能观五蕴本空,而观慧中还存有空想──空的意象,这就应进修无想解脱门。经上说:「住三摩地」。如实观察,都是要在三摩地(译为正定)中的;止观双运,才能深入。此处特别说到住三摩地,只是举一为例而已。我们的一切知见,不离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取的境相,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境。由六根起六识──眼识……意识;现起的境象,就是色想、声想、香想、味想、触想、法想。现在如实观色等一切境相,如三灾起一样,一切归于灭尽。一切境相灭尽,那观心中的一切法(有)想,也就不起了。法想所摄的空想,也不再现起,那就入无想解脱门。一切想不起,所以知见清净──不起虚妄知见,而得清净的法眼。内心的贪瞋痴,是依六尘境相而起的。得了无想解脱,贪瞋痴也就无所依而灭尽。这样,外离六尘,内灭三毒。外离六尘想,所以不起我所见;内离三毒,所以不起我见。我见与我所见,是有见无见,一见异见 [P219] ,常见断见……一切见的根本依处。我见我所见不起,一切执见也就无所依而不起了。这就到了截断生死根本──我见我所见,到大解脱的境地。

  再说无作解脱门:如深入无想解脱门,可以一了百了。但也有虽离一切境相,离我我所见,而于观心还有所着,就是生死根元的最深处──内在的自我爱,没有净尽。如真的「余(我)慢未尽」,就有生存的微细爱染,那就得再入无作解脱门。所以经上说:「离我见已,即无见、无闻、无觉、无知」,不再起一切妄识。为什么妄识不尽呢?因为执着妄识为自我而有所爱染;有爱染,就有思愿,有造作,而生死不得解脱。应该如实观察这些妄识:这都是依因托缘而生起的。能生的因缘,都是无常的;所生的妄识,当然也是无常的,还有什么可爱着呢!这样的返观妄识,如石火电光,生灭不住,即生即灭。进而照见妄识,生无从来,灭无所去,契入不生不灭的境地。如云散而皓月当空,毕竟明净一般。这样的一切不可得,识也不可得;悟入妄识性空,就无所爱染,不再造作,名为无作解脱门。到得这步田地,证知一切法毕竟清净;于一切法而无所着,得大解脱, [P220] 大自在;证入了「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的空性。 [P221]

  一九、论三世因果的特胜

  这个时代,大家都明白:人类正受到毁灭的威胁,到处是恐怖与迫害。人类的自由呼吸,几乎要被窒塞了!人间恶化到如此,到底为了什么?依佛法说,这主要是人类丧失了人生的意义,否定了自己的价值;大家都在空虚的、幻灭的心情中生活。这才不是腐化,便是恶化;不是沈醉在金粉的爱欲里,便是疯狂在虐杀的仇恨里。物欲的贪爱,人情的嫉恨,把我们这个世界,带向阴森森的死亡边缘。

  我说:「人类丧失了人生的意义,否定了自己的价值」,这话是什么意思?这点,我想作一番简单的解说。人类对于自己,有三种不同的看法,这就是一世论,二世论,三世论。现在,唯物主义的一世论,普遍的侵袭人心。人类大都着眼于物质界,以物质世界为唯一的真实。他们觉得:人生不过是这么一回事。生 [P222] ,不过是父母和合而生,纯为生理发育与交合的结果。死,只是生理组织的瓦解,从此等于没有。人生在这个宇宙里,不过如此;但认现在,否认生前,抹煞死后。一死就完结的人生观,再也无从安身立命,陷入了极端空虚,无限的怅惘。人生碌碌,到底所为何事?为自己,自己不过如此;死了完了,有何意义?为家庭,为国家,为世界,到底与自己有何关系?这样,唯有专为现在着想,一切为自己利益着想。越有知识,越是欺诈,越是好话说尽,坏事做尽。年长一辈的,走向颓丧、功利的私欲。想象丰富而生命力旺盛的年轻一辈,受着诱惑而走向疯狂,走向重全体而轻个人,求目的而不择手段,苛刻残酷的世界。死了完了,抹煞个人的真意义,那是一世论的,唯物主义者的人生观。当前的世界,正是传染着这种毒疫,弄得全世界都在疯狂化。有些自以为是反唯物论的,反*产主义的,而不知自己的人生观,与唯物论者一模一样,都是死了完了的一世论。

  说到二世论,那是多神教、一神教的一般看法。他们认为:死了以后,还有未来。照中国旧有的思想说:人死为鬼。有德有功的,升入神界。如作恶多端, [P223] 或者子孙绝嗣,那就成为「游魂」了。但从宋、明以来,非宗教的精神昂扬,知识界已十九变成庸俗的一世论。这种二世论,无论是不是迷信,在过去甚至现在,着实坚定了鼓舞了人类的内心,使人类充满远景的光明,忍受当前的困难,而终于克服他。对于人格的、道德的进展,更有过非常的贡献!不过,神教的二世论,现在是一天天的没落了!因为,二世论者,大抵相信有一独立的个灵,从生前到死后,像从甲室而进入乙室那样。这种离开肉体的,离开身心的个灵或自我,是不能为近代思想所接受的。如西方的一神教,只说从现在到未来──落地狱或生天国,而现有生命的来源,始终不能有完满的说明。如说这是神的创造,依着神的意旨而来人间,这显然与神的慈爱,完全矛盾。因为千千万万的人类,时刻不断的在出生,而真能上天国的,究有多少?神如果是全知的,对于这种大量的走向地狱,不应该不知道!假使说:神给人以自由意志,神欢喜人类,依自由意志来服从神。然而人类充满了愚痴,真是小孩一样。使无知的小孩们,处在非常危险中,而欢喜能有一个两个,冲出险境,这是怎样的残酷!神是欢喜这样的 [P224] 吗?共产党驱使千千万万的青年,使他们以人海来对付火海。透过火海而回来的,被奖励而夸耀为英雄,这也是慈爱吗?如果有神,神明知千千万万人的落入苦境,而依旧不断的创造出来;如不是神的痴狂,便是残酷!神教徒的二世论,越来越不能为人类所信仰,内心陷于空虚,精神没有寄托,这才落入唯物主义一世论的魔王境界。这便是近百年来世界文明没落的重要因素!

  三世论者,是印度宗教的特色,而佛教最为究竟。人类与一切众生,是无限生命的延续;不是神造的,也不是突然而有的,也不是一死完事的。这如流水一样,激起层层波浪;生与死,只是某一阶段、某一活动的现起与消散。依据这种三世论的信念,便摆脱了神权的赏罚,而成为自作自受的人生观,肯定了人生的真意义。我们在前生,思想与行为,如向于自利利人的、善良而非邪恶的,今生才能感到福乐的善果。这样,如今生而不再勉力向善,一死便会陷入黑暗的悲惨境遇。有了这三世因果的信念,想起从前,能够安命,决不怨天尤人;为了未来,能够奋发向上,决不懒惰放逸。安命而又能创命的人生观,是三世因果论的唯 [P225] 一优点。还有,从无限延续去看,受苦与受乐,都是行善与作恶的结果。善行与恶行的因力,是有限的,所以受苦与受乐,并不永久如此,而只是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阶段。任何悲惨的境遇,就是地狱,也不要失望,因为恶业力尽,地狱众生是要脱苦的。反之,任何福乐的境遇,那怕是天国那样,也不能自满。因为善业力消尽,还有堕落的一天。所以真正的三世论者,在一切境遇中,是充满了希望,而又不断的向上精进着。从自作自受而看到共作共受,每一家庭,每一国家,在历史的延续中,也从来就符合这因果升沉的规律。

  二世论的缺点,在三世论中完全消除了。所以,唯有大家来接受三世论的因果信念,成为坚定的、共同的信念,才能从庸俗的、唯物论的、一世论的祸害中解脱出来! [P227]

  

  二0、生死大事

  ──在马尼剌居士林讲──

  一个人寿命无常,从出生以后,慢慢长大,经过几十年,一百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总得一死。普通人以为死就完了,那并不是一件什么大事。但佛法说,一个人的生命,不是出生以后才有,也不是死了就算完结,如果只是这么简单,人生就可胡里胡涂地混过,不成为什么大事。其实生命在未出生以前就已经有了,死了之后又会引起新的生命,生到别地方去,生死死生,生生不已,是件难得解决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不易解决的问题,所以才成为大事。好比做生意的人,今年年初开始营业,到了年终,计算盈亏,欠人人欠,要还清楚;明年又是一样,…

《佛法是救世之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