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法是救世之光▪P28

  ..续本文上一页,将这「徒自忧苦」的无意义事,彻底放下。

  环境不顺,固然是事实。然如不比对过去的顺适,何至如此忧苦?过去的已经过去,过去的光荣与福乐,值不得留恋。「顾恋过去」,是众生的烦恼──爱缚,使我们在过去的回忆中,增加了失望与悲哀,低落了克难精进的努力。为什么不如此想?你没有陷身铁幕,比关在铁幕中的千千万万同胞,实在幸运得多!几年来的流离过去了,到达了自由的祖国,而且找到了一分职业。这比之还在流 [P263] 离中的难胞,受着失业的苦痛,岂不是处境要顺适得多!从业缘而成的当前境遇,应该随遇而安,渐求进步,自求多福。生活的艰苦,可从淡泊中度过。人事的不安,可从勤劳与谦退中改善。佛法有「少欲」、「知足」法门,「随缘而住」法门,可以修学。

  经上说:「(财物)积聚皆销散,(名位)崇高必堕落,(眷属友好)合会要当离,有生无不死」。这是有名的「四非常偈」,对于你的思家病,正是迷梦中的晨钟。要知道:家业没有不消散的,眷属没有不别离的,只是时间问题。如有福缘,白手也可以创业;否则,家业是无法保守的。财物原是五家(水、火、贼、恶王、恶儿)所共的,如留身铁幕之中,产业被共党敲诈、压榨、剥夺得精光,切身的苦痛,实在比你还难过得多。至于家属,如因缘已尽,就是厮守家乡,也还是会生离死别的。如因缘未尽,自有重逢的日子。父母妻儿的生活如何,健康如何,生还是死,这是你所朝夕挂念,卧寐不安的。佛说;「爱生则苦生」,虽是人之常情,但在这非常的时代,应自爱而为更有利的计划,不能老是徒自 [P264] 忧苦!你想:你这样忧念在心,身体成病,是你父母妻儿所乐意的吗?一旦重逢,不是徒增家属的悲哀,徒增加来日的困难吗?现在要从可能的有益的方面去想去作,节省忧思;忧思是于事无补的,应该老实放下来!这不是无情,而是不为愚痴的情爱所迷。

  为个人的家庭的情爱所系缚,是苦痛的主要根源。学佛法,首先应扩大心胸,去我去私。众生无始以来,生死无边,现在宝岛的八百万军民,谁不是你历劫的父母妻儿兄弟姊妹,为什么生不起亲热的爱悦?铁幕内四亿五千万同胞,谁不是你历劫的父母妻儿兄弟姊妹,为什么生不起关切的悲哀!专在狭隘的小圈子中打转,这才引起无边的愁思。不但无益于人,而且有害于己,这是何等的愚痴!不记得儒家所说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佛法是更彻底的推而大之,慈悲心由此激发;个己的爱缚,便可从此开脱。剩下来的问题是:怎样来爱护我的同胞,解救我的同胞。不要说你没有力量!力量只有大小,决非有无问题。尽自己的能力,首先完成自己岗位上的责任,更以余力来作有益于人 [P265] ,有益于国的事。那怕是一点一滴,都是无比的功德。大家能集一点一滴而汇成大流,什么暴政,什么恶行,也会一决无余。共业所感的苦难,要从共同努力中去改变!萦缠在你心中的问题,也唯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了。不从此着想,而终日陷于忧苦中,是无益的。因此而来的健康恶化,佛菩萨是不能代为解除的。佛法是从因果中去解决一切,不像狂妄的神教,以为神的意思,可以自由的改变一切。

  这些,我想你也许知道,只是说来容易做来难。环境与家属的杂想,会不时的涌上心来。缠绕自己,无法撇下。对于这些,佛法的一贯精神,是以智化情。如能彻底反省,深切明白,痛下决心,那对于无谓的忧思,自然会松淡下来,恢复正常的。在这转化的过程中,有两点可以日常修习,这是以清净情而代替染情的方法。一、忏悔:这虽是共业所感的时代苦难,而你适逢其会。某些方面,自己会觉得特别苦痛;这是自己不共的别业,前生与今生所造作,而现在享受其恶果。这应该早晚在佛菩萨前(无佛像,可想佛菩萨如在左右),痛切忏悔自己的 [P266] 业障。一种深切的忏悔,充满信愿而恳切的忏悔,是走向新生的无比力量。自己一向惯习了的思想路数,想这想那,会忽然不再走老路。偶然想起,也会立刻自觉而中止。二、称念佛菩萨圣号:以清净心,称念清净的圣号,将杂念排挤出去,杂念自会停息下来。心地渐渐平静,不但忧苦渐除,佛菩萨的感应道交,也由此而得。心地一清净,顿觉无边光明,喜乐充满。你的情绪,你的身体,都会不求好转而自然好转过来!

  总之,忧思是愚昧的,无益的!学佛应为众生──人类的苦难而发心,不可拘蔽于狭隘的私我!祝你生活于佛法的光明之中,洋溢着正法的喜乐! [P267]

  

  二六、从心不苦做到身不苦

  ──在乐生疗养院说──

  我来乐生院,与诸位说法,真可说感想万端。诸位的病苦,当然首先的引起了我的痛切。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家还能来共同修学佛法,这不能不说太难得!佛菩萨的慈悲,并不遗弃你们。佛菩萨从来不曾遗弃任何人,我们都常在佛菩萨护念的恩光中;只可惜我们的心行,不完全能与佛菩萨的心行相应。在这无边苦迫的世界,唯有佛法是我们的安慰,是我们的光明,是我们的依怙!除了佛法,我们还指望什么?

  佛说「人生是苦」,这是大家所能深切体会的。佛说「人身如病,如痈,如疠」,这在大家是更能深切经验的。佛说何等彻底!不但大家现在陷在病苦中,一切人类,一切众生,都从来不曾离得了病痛,离得了苦迫,不过小苦大苦,小 [P268] 病大病而已。所以大家现在的病苦,极为深重,如能减轻一分,这当然是好的。然而切勿对照别人,渴想那无苦的快乐,无病的健康,因而增加无谓的痛苦。要知道,一切生死众生,是从来不曾离得了病苦的。大家一向在病苦中,而现在的病苦更深。这唯有彻底放下,向解脱生死的大道迈进,向不病不死的境地迈进!

  说到苦痛,有身苦,有心苦。如无衣,无食,风吹,日晒,冰冻,鞭打,火灼,刀疮,蜂螫,蛇伤,这种种身苦,是一切人所同感的。这可从增加生产,劳资合作,医药进步等去补救。虽不能彻底,却可以相对的救济。心苦可就不同,如失望,怨恨,忧愁,恐怖,愤结,悲哀,热恼等等,是人人不同的。如同样的观月,引起的心情,各各不同:有的欣悦,有的悲伤,有的怖畏,有的感到孤独凄凉,有的觉得清凉优美。又如病苦,有的小病而心里悲伤恐怖到极点,有的虽是重病,也能不引起心苦。所以,从过去业报,或现生违缘所招来的身苦,我们固然要谋求相对的救治;而从现缘或宿习而来的心苦,我们在佛法的修持中,更应充分的控制他,解除他,做到「无有恐怖」,「忧悲苦恼灭」。如诸位既经染 [P269] 上重病,无论是过去生的业报,或是这一生的横缘,在现代的医药上,还不能作彻底的根治,那唯有安命,切勿愚痴而增重心苦。反之,心苦的解除,却是自己作得主的。我告诉大家:有些了生脱死的阿罗汉,还免不了身体的病苦,但却能没有心苦。佛曾经说:你们要「身苦心不苦」。我觉得,「身苦心不苦」,是佛陀最慈悲,最方便的教授!在座诸位,应特别的顶戴奉行!

  身与心──精神与物质,本是互相影响的,所以身苦会引起心苦,心苦也会引发身苦。然而身体苦痛的减少,不一定是精神上苦痛的减少。如近代的物质文明,非常进步,论理应该精神更愉快,而事实却不然,患神经衰弱,精神失常的人,反而多起来。斗争恐怖的政策,使人更陷于惊惶失措,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苦海中。比诸位身体的苦痛,实在还要难受。可是心苦的消失,虽不一定没有身体的苦痛;而修持有力的,确能做到身苦的解除。从心不苦而做到身不苦,这才是佛陀最彻底的救济!可作为我们的理想而努力去实现。

  不知佛法,不依佛法而行的愚人,身苦会引起心苦,心苦会引起身苦,小苦 [P270] 会演变成大苦。如小病而恐怖忧郁,或思亲单恋而卧食不安,久之身体是更坏更苦了!这在我国的现社会中,到处都是,用不着举例。了解佛法,依佛法而行的智者,身苦不会引起心苦,决不因心苦而引起身苦,小苦不会变成大苦,反而大苦化小苦,小苦成无苦。这主要的关键在:一、通达因果事理,深信业报,不为苦痛所扰乱,不颠颠倒倒的自作疮疣。二、忏悔罪业,求佛菩萨加被,多集善根来减轻苦恼。三、修习禅观,这是由心转身的有力方法。从前南岳思大师,起初风疾发作,四肢缓慢,身不由心。后来因禅观的力量,完全康复。还有一个事实,出于清人的笔记中,也与佛法相合,可作诸位的参考:

  出身富贵的某女郎,美丽而聪慧,嫁得一位门当户对的才郎。夫妇的感情很不错,翁姑也合得来。不幸得很,她忽然染上了疠疾──痲疯。发现以后,无论她的丈夫与翁姑,怎样的爱她,也不能不实行隔离。不久,病势越发厉害,这才为她造一所小屋,整天住在里面,与闭关差不多。她在小屋里,整天想她的病相,对自己一幅丑恶不净的身相,越看越丑恶,越看越可厌!丑恶不净的身相,时 [P271] 刻的不离心念,连饮食便利时也如此。后来,她见不净丑恶的病体脱落,仅剩一付雪白的骨骸,不再有秽浊。忽而从白骨中放射光明,照满小室,她的恶病,也就从此完全好了!她厌离这世间的色身不净,就一直住在这小屋中,过她的自由生活。──这一传说的故事,吻合佛法中从修不净观而到净观的过程。由于心得定慧力而引起色身的转变,是可能的。诸位!现在何妨以此乐生院作关房,切实的修习一下!

  我想:大家平常大概是念佛的。念佛,是求得身心清净而往生净土的法门。这必须厌离此世间,彻底的看为丑恶不净,这才有可能。古人说:娑婆的厌心不切,难于舍娑婆而生净土。娑婆是五浊恶世,色身是五蕴毒聚,如彻底的观为不净,自有从不净而转为清净的可能。方才说的女郎,可以作为大家的榜样。诸位!佛是…

《佛法是救世之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