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窍诀宝藏论释▪P28

  ..续本文上一页不断教言之正量;未染破戒加持之正量;

  未染邪法真实之正量;调伏自续觉受之正量;

  现量比量推理之正量。具此六种正量极重要。

  若欲使自己所修之妙法修有所成,则必须具足六种正量:一是我们所受持的经续论典,必须是佛陀或佛之化身所说的金刚语。唯以佛陀的智慧自然流露而非分别心臆造之经续才有一定的可信度,如实依修也决定不会误导行者,故为佛语之正量。二是我们所修之法无论承袭哪位佛陀或哪位祖师的法脉,其传承只要是一脉相承而来的清净源流,就非常可靠,我们大可遣除疑虑,放心依修,此乃祖师教言之正量。三是若我们遵循修持的法脉未曾被破戒等过患所染污,也就是说历代传承上师那誓言的金丝没有沾染过破毁誓言的铁锈,则为具足殊胜加持之正量。四是若我们所修的密法既未混染过外道的邪法,也没有被持邪见之人篡改过,则为真实之正量。五是在具有恭敬信心和精进心的基础上,我们运用修法来调伏自心相续时,若确实起到药到病除、立竿见影的功效,即为体验之正量。秉持这样的殊胜法脉修行后,诸如看破世间生起出离心、树立正知正见、生起慈悲菩提心调伏无明烦恼、身心获得快乐等都能验证我们所行之道是无误之捷径。六应了知若我们所修之法不仅通过现量寻觅不得少许过患,且依比量观察亦不见少许过患和缺陷,则说明此法是经得起一切推理观察之正量,如云:“真金不怕火炼。”综上所述,无论我们依修什么法要都必须具足此六种正量,不具条件者,无论多么高深、怪异之法都不能称为正法,修则徒劳无义,甚至损人害己,故应引经据典对自己所修之法善加观察抉择,如理正确取舍是至关重要的。

  揭露自己过失之六法:勿以虚伪恶规欺自己;

  勿以不善恶业毁自己;勿着贪执鬼祟之自魔;

  勿以嗔心扰乱自相续;勿以散乱愦闹欺自己;

  勿令自堕轮回之深渊。听此忠告前途定善妙。

  揭露自己因不如法行持而导致过失之六种法要:一应了知人生难得、寿命无常之理,反观自己如今已得人生且具诸缘修学佛法之时,应生欢喜,如法轨正三门,切莫以一些虚伪和恶规来欺骗自己。世间俗语云:“举头三尺有神明”,您的种种非理行为纵然可以蒙骗官府和百姓,但却蒙骗不了诸佛菩萨和您自己的因果,今未来世都会招致一定的苦果。二是我们应当清晰辨认善恶诸法以便正确取舍,切莫麻木不仁地以不善恶业来毁坏自己难得的宝贵人身。三是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不要着了贪执鬼祟之魔的陷害,应当自己主宰自心,常以圣者教言审视自己,贪念一起立即铲除,如是即可远离自心贪欲之魔境。四是修行人千万不要以嗔心来扰乱自己的相续,万事都要理智地面对,如云:“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一把无明火,烧尽功德林。”又云:“忍字头上一把刀,为人不忍祸自招。”可见嗔心的过患是难以估量的,故当善增安忍,切莫将自己百千万劫勤苦修积而来的功德付之东流。五是我们应摄心正念,提持不令妄失,切莫以散乱愦闹来欺骗自己,更不要自寻刺激,自我麻醉,诸如以歌舞娱乐、谈天论地等方式与庸人同流合污,以致丧失自尊与人格等仍不自知,故当励力断除这些恶缘。六是我们应当精进如法地修持能获得解脱的正法,以期取证安乐妙果,千万不要令自己在袈裟底下失去珍宝人生、在教法的光耀之下堕落轮回的恶趣深渊,一定要直奔涅槃圣城。当知凡是能听受此等忠告之人的前途一定是善妙平坦的。

  宣说总结高低之六法:上供上师本尊空行众;

  下断器情受用之牵连;中间修炼现空双运义;

  向外善根回向诸众生;向内三宝功德入自心;

  中间自他行善趋空性。依此成就深道精藏法。

  宣说总结高低之法有六种:于“上”我们应当经常陈设花、香、灯、水、果五供敬献三宝三根本,并以资财、承侍、修持圣法三种殊胜供养大恩至尊上师。于“下”我们为了成办自他之殊胜利益——修行道业,应当励力断除器情世间不利于修行的一切受用之牵连,如优越的生活环境、丰厚的物质享受以及朝夕相处的至亲等,对这些牵连难舍而能舍,毅然只身一人往赴静处修行。于“中”,我们应当经常熏修正法,特别是修炼现空双运或智悲双运之妙义。在名言中所谓的现空双运,即是对一切众生修大慈悲心,以三轮体空的无缘智慧摄持,观修诸法如梦如幻。于“外”,在大乘佛子广发菩提心的基础上,我们应将自己所造的一切善根一无遗余地回向三界一切众生,愿他们依靠此等善根功德而离苦得乐。于“内”,即平时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应以虔诚而坚定的信心数数忆念三宝无量无边之功德,并将之完全融入自心相续。要知道三宝虽有量如海际之功德,但若自己不具恭敬与信心,仍然不能获得,因无信心的器皿,故无法容纳加持的甘露。于“中”,即自他所行持的一切善法,都应以三轮体空的智慧摄持并回向无上菩提,如是行持即能助我们趋达空性的境界。依此教言如法行持者皆能成就甚深道之精藏法——普贤如来的果位。

  违背正法可悲之六处:获人身后造罪诚可悲;

  遇正法后不修诚可悲;受戒律后破戒诚可悲;

  失誓修行之人诚可悲;以法邪命养活诚可悲;

  谋求自利利他诚可悲。思可悲人极多真失望。

  见解违背正法之人应深感可悲之法有六种:一是获得珍宝人身有如盲龟值木、须弥穿针之难,如今我们依靠往昔的福德因缘已经获得了如此难得的珍宝人身,故当善加珍惜并实际运用。若修行人反依人身而造种种罪业,以致虚生浪死,空耗人身,则诚堪悲愍!二应了知值遇正法较获人身更难,如今凭借往昔的福德因缘已经值遇了如此殊胜的正法,倘若未能用功修行而放浪形骸、虚丧光阴则诚可悲愍!三是我们已受持了能使自己离苦得乐的戒律如意宝,但若未能善护自之根门,时时处处恣意妄行,无惭无愧、掉以轻心地破毁戒律则诚可悲愍!四是我们不但已踏上解脱正道,并且无比幸运地接受灌顶而趋入了密乘,可以修持即生成佛的无上密法,其根本即是守持誓言,不令有损。然若行者不善护密乘戒而失坏誓言,则唯有金刚地狱为其最终归宿,诚可悲愍!五是若人在表面上弘法利生或自己修行,暗地里却以五种邪命来资养自己则诚可悲愍!六是以表相的利他来谋求利养,日日夜夜仅求一己私利而不择手段地损害众生利益,如是伪装贤善之人诚可悲愍!思维这浩瀚无垠的众生世界,这种可悲可怜之人是不可胜数的,为此无垢光尊者当真感到非常失望。

  宣说丧失正法之六因:依止恶友丧失善法因;

  观察师过丧失敬信因;不勤修行丧失觉受因;

  处散乱中丧失圣法因;观察他过丧失净心因;

  盲目认识导致迷乱因。当断此等六因修妙法。

  无垢光尊者又为我们宣说丧失正法之六因:一是我们若依止恶劣的道友,则于无形中将令自己熏染上恶劣者的诸多过患,随之人格亦变得极其卑劣,这就是丧失一切善法之因。如《佛子行》中所云:“交往恶人增三毒,失坏闻思修事业,令成无有慈悲者,远离恶友佛子行。”二是倘若我们不具清净心,经常观察上师的过失,则是丧失对上师三宝的敬信之因。因此我们应当恒时以清净心忆念上师的大恩大德,以增强并稳固我们的恭敬信心。三是倘若修行人不具精勤心,纵然曾修行生起明乐无念的觉受亦将荡然无存,故懈怠懒惰是丧失觉受之因。四是如果修行人身处散乱之中,奔忙于无义琐事,心思复杂,妄想纷飞,这就是丧失圣法之因,是故远离散乱,安住静处,如法行持才是增上圣法之因。五是若我们经常观察他人的过失而喜于说是道非,则为丧失清净道心之因,故当常修清净观,视山河大地等器世间为清净刹土、有情世间为佛和菩萨的化现。扎嘎山法中亦云:“平时应视自己为有过失的劣者,视他人为圆具功德之贤者。”如思维自己无始以来流转轮回,心相续中积存着深厚的无明烦恼,故为一切过患之源,他人则是一切功德之主、圆满断证功德的如来,这样观修渐渐就能增上清净心。六是不具智慧唯以无明分别心抉择诸法之人,其盲目认识即是导致迷乱之因。是故我们应当急挥智慧利刃,以强力断除此六种过患之因而勤修妙法。

  不予六敌教授之六法:暇满人身不予温饱敌;

  发心利他不予小乘敌;心性宝珠不予迷乱敌;

  二资至宝不予今生敌;精华修法不予懈怠敌;

  敬信诚心不予邪见敌。

  为令我们珍贵的修行功德不落入无明怨敌毒手的六种教授:一是切莫将千百万劫中难得的暇满人身给予整日忙从于温饱琐事之怨敌。也就是说,我们在得到这样珍贵的人身时,应当对之倍加珍惜,精勤用功修行,不要仅以忙从温饱等琐事而空耗了人身。二是生为大乘佛子者即应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精勤地发心利益他众,且应对此殊胜的发心倍加珍惜,千万不要给予小乘劣心怨敌的手中。也就是说,我们既已发起了菩提心,就应勇猛精进地迎难而上,不能再退堕小乘。《摄集经》云:“舍弃大乘菩提心而退堕小乘者,其过失已超胜破毁根本戒的过失。”三是我们通过闻思修行而认识的心性如意宝,应当倍加珍惜,千万不要将此珍贵的心性宝珠给予迷乱的怨敌。也就是说,通过上师介绍直指心性的窍诀,自己如法依修后也真实地认识了觉性,倘若我们未能继续熏修,不经意地在迷乱中散失了这样珍贵的觉受就太可惜了。四应了知福慧二种资粮是我们取证佛果的唯一资本,因此千万不要将此如至宝一般的二种资粮给予今生贪求名闻利养的怨敌。五是我们在获得经续教义的精华时,应当倍加珍惜,精勤修法,千万不要将甚深法义信手给予懈怠之怨敌。六应了知对上师三宝生起敬信与诚心是非常难得的,故千万不要将此珍贵的敬信与诚心给予邪见的怨敌,也就是说,若以邪念来毁坏自己的信心是非常可惜的。

  恣意享受欲妙之六过:眼为色欺如蛾扑灯火;

  耳为声欺如兽听琵…

《窍诀宝藏论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教科学论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