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窍诀宝藏论释▪P47

  ..续本文上一页依止智者师,

  广闻博思圆满至究竟;若无加持依怙于此世,

  为魔违缘欺故敬三宝;于诸亲怨未生厌离前,

  不出惑泥当离贪嗔魔;未以正念哨兵所摄持,

  坠入恶趣涧故不放逸;不具修法军队不能胜,

  轮回敌故勤行善净罪;未以无缘摄持有为善,

  不能成佛故当具智慧。如是精进则速成菩提。

  我们应当了知修行解脱道妙法之六种征相:一应以极大的恭敬与信心来依止具有智慧的上师,在智者上师面前长久地广闻博思经论教义,直至自己的学业成就圆满究竟为止。二是我们若无具加持的上师三宝作依怙主,则于此五浊恶世中定会为邪魔鬼怪等违缘所欺惑,鬼魔作祟必然会障碍行者修行的进程,因此我们应寻觅、依止具德上师,一心恭敬、至诚恳切地祈求上师三宝赐于加持并作护佑。三是修行人若于自己的亲友与怨敌未生起厌离之心,在此之前则不能出离烦恼的淤泥,因此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应当远离贪嗔之魔,力求达到怨亲平等的境界。四是如果我们经常妄失正知正念,或未以正念的哨兵来摄持我们的一切行为,则一定会失足坠入恶趣的深渊,是故作为修行人,我们时时应当提持正念,令身口意三门不放逸而谨慎行持。五是我们若不具足实修佛法那强有力的军队,则根本不能战胜轮回的大敌军——贪嗔等我执分别心。是故我们应当精勤行持一切善法,以此功德来净除一切罪障与过患。六是我们在实修佛法的过程中如果未以无缘之空性智慧来摄持,则仅凭一些分别心的产物——有为善法,根本不能成就佛果,是故具足殊胜的无缘大智慧至关重要。如是精进行持者,必定会速成菩提。

  精勤积资行善之六法:恭敬圣者具大功德故,

  供师本尊空行极重要;饶益有情具大功德故,

  悲心救护苦众极重要;无偏修法具大功德故,

  精进闻思修行极重要;利益他众具大功德故,

  发心讲法作众依怙亲;无相无缘具大功德故,

  断除我执我慢与相执;修持实相具大功德故,

  修成究竟义之三宝尊。若如是行速成正等觉。

  宣说精勤修积资粮、行持功德之六法:一应了知若人恭敬圣者菩萨,则能获得极大加持,因彼具有殊胜之大功德,自己的上师、密秘依修的本尊以及空行是我们获得加持、成就、悉地的根本源泉,故恭敬供养此三根本极其重要。二应了知以大慈悲心饶益一切有情之善举具极大功德,是故广发大悲心去救护一切苦难众生极其重要。三应了知具足正确知见、毫无偏颇地修持佛法具足极大功德,如是之故,对于修行人来说精进地闻思修行是极其重要的。四应了知经常利益他众者,无论施予财利还是法利都会获得极大的功德,所以我们应当广发菩提心为有缘的众生讲经说法,甘作众生的依怙主与至亲。五应了知在修法之时不可著相而求,当修持诸法本无自相、无缘大空性的本体,此修具大功德故,我们应当断除一切我执、我慢(认为有我的增上慢)与相执。如是行持者即便只是一念观修也会获得无量功德,乃至摧毁轮回的根本。《四百论》中说:“薄福于此法,都不生疑惑,若谁略生疑,亦能坏三有。”六应了知修习诸法的究竟实相——光明如来藏具极大的功德,所以我们应当圆满修成究竟真实义之三宝尊(法身本体)。若修行人能如是行持此等妙法,则必定速成正等正觉的果位。

  自己毁坏自己之六法:不听慈心相告教言者,

  如龟出言坠落毁自己;造恶业后欲求快乐者,

  如服毒者求乐毁自己;舍弃上师依止恶友者,

  如弃送者入敌毁自己;放弃佛法而搞世法者,

  如弃王位放牧毁自己。不成此六种人极重要。

  我们应当了知自己毁坏自己之六法:一是若不听取他人本怀善意而慈心相告的教言,则会自取毁灭。比如干涸湖边的一只乌龟乞求两只天鹅带它去远方有水的湖泊,乌龟计谋自己咬住木块中部,两只天鹅各抬木块一头。临行前,天鹅忠告乌龟切莫说话,就这样天鹅载着乌龟飞上了天。当它们越过一座村庄时,一群孩童拍手夸赞天鹅聪明,乌龟闻言大为不悦,为明示此是自己想出来的主意而开口,结果它落得从高空坠落摔死的惨境。二应了知欲通过造恶业来令自己快乐的人终不会有好结果,比如有些人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杀生,或为获得更多的财物而偷盗,或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行淫,其实此等都是具罪的恶业、痛苦的根源。再如有些人接受不了精神上的痛苦,想一死了之,妄想通过服毒的方式来求得快乐,此愚昧之举只能是自取毁灭,且会令相续苦苦增上。三应了知舍弃自己的上师而依止一些人格卑劣的恶友也是自取灭亡之举,如同舍弃了好心护送自己度过险境的大勇士,反倒去与凶狠残暴的怨敌结伴而行者一样,必定是自己毁坏自己。四应了知若人热衷于世间八法而放弃佛法不修,则也是自取毁灭之举,如同国王弃离自己的王位,去作贱民放牧般终将毁坏自己的前途。(此六法在藏文原版就缺两法)为防自己变成此六种自取毁坏之人,我们鉴往知来、时时警省自己是极其重要的。

  自我忠告不为之六法:莫入城市依止寂静处;

  莫成刚强三门极调柔;心勿粗暴一心向正法;

  勿成无愧履行所立誓;勿破誓言恭敬师道友;

  莫为苦恼心境当放宽,住于舒适之处极重要。

  宣说自我忠告——修行人不应作为之法有六种:一是我们应告诫自己切莫趋入充满愦闹的城市,否则触境生心而难以抑制贪嗔等烦恼的生起,因为妙色美境的千姿百态都很诱惑人心,此等均为散乱身心以致堕落之因。故修行人铁定心志依止寂静处专一修行很重要。二是修行人首先应通过闻思树立正知正念,增上殊胜的智慧之后依教调柔身心,切莫令自己成为刚强难化的众生,否则会受到众人的驳斥与蔑视,而且也得不到诸佛菩萨和善知识的呵护与摄受,故令身口意三门极其调柔很重要。三是修行人应当性情和善、恭敬上师、慈悲众生,切莫纵任自心易怒粗暴、无理取闹,而应调柔身心,威仪寂静,一心趋向正法修行。四是修行人应具足知惭有愧的品格,无论作什么事情都要以自己的身份来衡量,相宜则为之,不相宜则莫为。对于自己所立下的一切誓言都应履理而行,总之,要极力弃恶从善,使自己成为知惭有愧、讲信用的人。五是我们既已接受灌顶,趋入密乘,就一定要提持正念,千万不要破毁誓言。虽然密乘誓言条理繁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即是恭敬上师、团结道友,也就是说彼此要互相尊重、关爱。六是修行人要懂得自我调解,无论遇到什么违缘,皆内观心性,切莫为某种苦恼所困扰,应心境坦然放宽,安住于能令身心舒适的地方,渐渐的一切苦恼都会烟消云散,如是善加调解心境极其重要。

  慎重思维可惜之六法:深恩老父大恩之上师,

  忘记可惜故当敬祈祷;深恩老母六道有情众,

  受苦可惜故当引乐道;自己暇满难得此三门,

  空耗可惜故利他行善;殊胜道友赐悉地本尊,

  弃离可惜故恒敬相伴;胜子自然智慧美童子,

  迷失可惜故持法性地;祖传家宝心性摩尼珠,

  遗失可惜故当慎珍爱;若持永久王位此重要。

  我们应当慎重思维最为可惜之六法:一应思维对我们恩深似海的老父亲——大恩根本上师,他能成就我们的法身慧命,是沉溺生死苦海众有情的依怙主,如果忘记了这样的大恩上师,的确非常可惜,是故我们应当经常忆念上师、恭敬祈祷上师,否则我们所修行的道业便不会有成功的时候。二应思维生我、养我、教我做人的大恩老母亲——六道众生,如今她们沉溺轮回,饱受着无量痛苦,如果我们不念旧情,忘恩负义地将她们置之不理,这样不仅枉负自己修行的初衷,而且也是不仁不义、非常可惜的事情,故应履行初心,广发大愿、不辞劳苦地将一切老母有情引至安乐道中。三应思维暇满人身难得而易失,若人在万难之中获得了暇满人身,但却未能好好地利用起来修行善法,反而放纵身口意三门——浑浑噩噩地造诸恶业,如是空耗珍贵的暇满人生是非常可惜的,是故我们应当依此珍宝人身精勤地利益他众,行持一切善法。四应思维在我们的修行生涯中,殊胜的菩提道友和赐予悉地的本尊对每位修行人来说都是不能缺少的,如果弃离他们而独立前进则是非常可惜的,是故我们应当恒时恭敬本尊以及菩提道友,并且与他们生死相伴、永不分离。五应思维修行人最殊胜的儿子,即是自然智慧——美妙童子(认识本来的觉性),对此如果不数数地如实熏修或以分别心加以改造,使他迷失而不知去向,则是非常可惜的,是故认识本来觉性、如实受持此法性之坚地很重要。一般来说为能稳固自己的出离心,偶尔需要修习无常观、不净观、痛苦观等,但于获证究竟的解脱来说,心性观尤为重要,故应日日不断地熏修。六应思维我们无始以来代代相承的祖传家宝——心性摩尼宝珠是很难现前的,一旦现前就应当善加护持,如果将它遗失了,则是非常可惜的。也就是说,我们依靠上师传授的窍诀而认识自己心的本性以后,要经常如实地修炼,否则就很容易被无始以来深重的迷乱习气所障蔽,故对此心性摩尼宝珠不断地修持很重要。修行人若欲受持永恒无有变异的王位——普贤如来的果位,则此等修要窍诀极其重要。

  法未修成受苦之六法:投生三有痛苦虽不欲,

  然如以土堵水必承受;年迈腐朽老苦虽不欲,

  然如花遭霜打必承受;剧烈难忍病苦虽不欲,

  如鱼弹热沙中必承受;自他爱别离苦虽不欲,

  然如骆驼失崽必承受;怨魔加害之苦虽不欲,

  然如雏为鹞捉必承受;强烈死亡之苦虽不欲,

  然如风中残烛必承受。思维此等后当勤修法。

  我们还应当了知法未修成而导致继续受苦之六法:一是未事修行之人必定会投生在三有轮回中感受痛苦,虽然众有情皆不欲此苦受,但业力尚未消尽之前谁也无法摆脱,如同以泥土去堵塞暴流之水般起不到任何作用,如是没有真实的修行功德,就必须承受…

《窍诀宝藏论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教科学论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