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围绕着茶和禅。
既然是谈茶,我的印象当中,茶一直就是一种非常非常好的饮料。我喝的最复杂的一次茶是在河北电视台的一位老记者家里,他把小得像最小的酒盅那样的四个茶杯非常近地摆放在一起,然后在像茶杯那样小的茶壶里填满茶叶,填得冒了尖儿,然后用刚开的滚烫的水浇到里面。倒茶的时候,用茶壶嘴绕着茶杯一圈一圈地转,说是叫“关公巡城”,最后把茶壶里剩下的水一滴一滴地分到四个杯子里,说是叫“韩信点兵”。
今天,我听到净因法师谈到吃茶与禅之间有一种关系,我在刚才听的时候体会了一下,我有一种感觉。他一边说着,我一边端起杯子去品这个茶,这个时候,我发现有一个非常小的感受,忽然感觉这个茶和自己能够融为一体,这种略微淡苦的味道在自己的舌苔上滑过的时候,这种感觉很难形容,大家可以端起杯来试一下。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了一行禅师,他就是讲要把参禅落实到当下,落实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就像你走路一样,每一步,脚和地面接触的时候,你细心地去体会、去感受、去完全进入一个完全自我的世界当中去。我不知道我对一行禅师的理解是不是对,但是我感觉一行禅师他不反对人们对自己的感性认识去体察。比如说,他吃甜的东西,他认为这个东西甜,他就说甜,是香的,好吃,他就说好吃。这种落实于当下,我想和喝茶、和禅、甚至于走路、说话、工作、困了睡觉、饿了吃饭都有关系。睡觉也好,吃饭也好,都要认认真真地投入进去。
某营员:
我来自朱元璋的家乡,离朱元璋的家只有一公里。我说说安徽省奉阳县的饮茶风俗。在安徽,是早晨10点以后至中午12点喝茶,晚上是绝对不饮茶的,再就是中午饭前和饭后饮茶。待客的时候,客人的茶不能喝完,喝完了,主人还会帮你添上。茶杯端上来以后,客人先把茶杯盖儿放在茶杯上轻轻碰一下,再端到嘴边,然后用嘴慢慢吸一口,把茶吸进去,自己去感悟、去品尝。
某营员:
我自己也曾经喜欢喝茶,刚才妙华法师的开示非常及时、当机,就是说喝茶会醉。我这个人过去造了很多恶业,喝茶我醉过,抽烟我醉过,喝酒我也醉过。正因为造了很多恶业,所以我才亲近佛法,佛法让我把茶醉、烟醉、酒醉基本上都抛弃了。现在,茶一般我不喝,烟更不吸,酒更不喝。我认为,再好的东西还是要适度、要当机。如果不适度、不当机,哪怕是吃米饭也会把自己撑死。
慧忠法师:
刚才各位都在标榜自己家乡的茶,我今天也标榜我家乡的茶——黄梅茶。我看祖师也到过我们黄梅,因为黄梅有四祖和五祖这两个很大的道场,那两个道场培养出了六祖慧能大师。另外,大家可能知道黄梅戏,黄梅戏最初也与茶有关系。最早的黄梅戏叫采茶调,黄梅人喜欢在山上采茶,采茶的时候各自发出各自的声音,形成一种调子,就叫采茶调。后来黄梅发生水灾,黄梅人就到了安徽要饭,把戏传给了安徽人,他们学到以后把它发扬光大,形成了黄梅戏。
妙华法师:
我再说几句。评点,完全是评点!
先评点第一个发言。他刚才讲到一行禅师,为了让大家对中国的祖师禅、如来禅和一行禅师这种具有西方意味的现代禅有一个区分,我觉得确实应该讲几句。一行禅师他的积极的一面是要我们专注于当下,安住于生活的衣食住行,寻找、体察这一种感觉。但是,绝对不是说要我们迷失在六根、六尘当中。这一点一定要分清楚。因为我们的心平时比较散乱,当我们专注于走路的时候,哪怕是专注于一朵花的时候,我们从行走和一朵花可以体察到它们和三千大千世界、和法界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此而认识法,使我们觉悟真理,使我们安住于当下是对的。但绝对不是说,四川人喜欢吃麻辣的,那你就好好地吃麻辣烫,迷失于六根六尘,那是不对的。传统的佛法当中要我们对于六根、六尘要无住,这是对的。无住,然后才使得我们破除了一种执著。我想,一个是禅的本体,一个是妙用。一行禅师他的伟大之处在于结合现代社会忙碌的人群,强调了禅的妙用,而中国传统禅的风格强调了悟入本体,这两者之间,一个是体,一个是用,并不矛盾。
第二位是安徽的营员,他讲了一句非常好的话,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我本来想好要讲的,结果忘了。他讲了以后,我觉得需要把这句话突出出来。禅和茶的内在的联系突出地表现在“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他这句话有非常大的启示作用,我觉得他讲得非常好。谢谢大家!
华雨法师:
我觉得今天晚上大家讲的虽然给我们带来了欢喜,但是对于真正禅宗的茶,大家还没有真正体会到。现在的人善于判断、争论,当端起一杯茶的时候,大家妄想纷飞,想赵州和尚吃茶,想各种各样的名相,其实这些都不必要。因为大家没有用心去饮茶,而只是喜欢形式上的一些东西,这个东西没有用的。这一杯茶,在我们佛教里面来讲,它是代表“法”,要用内心去饮茶,饮出来的味道,只有自己知道。你们不要去判断了,要把心安下来,这个茶对你们就相当好。我们走过的路都是很坎坷的,人生的喜怒哀乐就在这一杯茶里面能够看出来。一个性格很暴躁的人,他就不能安下心来喝这杯茶,为什么呢?因为在他的头脑里面太杂乱,他没有安下心来。所以,大家不需要去说太多的话,只要大家能够把这杯茶慢慢地用舌头一舔,用心里去体会它是什么味道就可以了。现在,请大家不要说话,慢慢地喝下这一杯茶。五分钟就可以了。
明海法师:
因为时间的关系,就喝三口吧。请大家按刚才这位师父的开示喝三口。
刚才发言的这位师父是我们佛学院的华宇师,每天晚上敲钟的就是他。他今年17岁,是从广西来的。
某营员:
华宇师父笑话我们世间之人只看形式,不懂内容。我刚才在华宇师父说法的同时偶然得了一首五言律诗,我想献给大家,为今天晚上的茶会助兴:古人立禅案,举杯试清淡,欲知禅意浓,还将茶饮看。
某营员:
大家说了茶的这么多好处,但是我自己觉得茶还是不如水,不如白开水。因为茶可以喝醉,但是水是永远喝不醉的。平常心最好,茶平常,但是水比茶更平常,我更爱喝水。
明海法师:
大家今天关于茶的揭示都很丰富。现在我们请所有在场的法师和营员端起你们的茶,最后再喝三口,作为今天普茶的结束。
《七届:普茶(一)》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