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十一届:苍岩山行脚开示(明海法师)▪P3

  ..续本文上一页界去了。实际上据我观察,坐飞机的人多半是把发给自己的那顿饭一吃就闭上眼睛,再睁开眼睛就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你想看也没得看,茫茫无际的天空几朵云彩没有什么看头。但是要走过去,骑自行车走过去就不一样。”在他的这个说法里包含了深邃的与人类的精神生活相关的真理,这个真理是什么呢?就是人类精神生活中,在从古到今的哲学思考,宗教探索里存在的一个矛盾,就是抽象的东西和具体的东西,主观的和客观的,大脑与脚,头脑与手,眼睛与手的矛盾,怎么样把眼睛与手的矛盾消融,怎么样把头脑与脚的距离缩短,这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问题。一个人的成熟就是逐渐把大脑里的东西落实到手和脚上,落实的越多,就意味着我们越成熟,大脑里的东西落实在手和脚上越少,就越不行。

  这样再回过头来看中国禅宗丛林的生活,我们就知道,丛林的修行方式的那些道理,那些内涵非常值得我们体会。在丛林里面,方丈是领导,但是这个领导,他每天要和大家在一起,劳动要带头,吃饭在一起,念佛在一起,打坐在一起,一切都在一起。一般来说,领导是首脑,他管抽象的东西,管命令。他命令,他领导,他做导师,他坐到那里不动来指导大家。但是在中国禅宗的传统里,方丈是要与大家打成一片,而且禅僧的修行是完全融化于日常的生活劳动里面的,从前的探讨也有,在古代禅宗丛林里,方丈每天或隔几天都要上坛说法,禅僧们要下地劳动,把身上的灰拍一拍,把手上的泥巴洗一洗,然后到法堂里面跟开了悟的方丈(在过去方丈都是开了悟的,现在就不一定了)讨论,讨论在我们现在看来是最抽象,最神圣的问题。刚从地里回来的僧人们,大家可以想象那种修行生活。当然也有很多禅僧,师父就在劳动中说法,在福建一带,还一起摘茶,摘着茶叶突然向弟子发问,或者除草或者推车。一个开了悟的弟子推着车要过去,他的师父伸着脚在那里不让他过去,弟子说:“师父,您把脚收一下。”师父说:“已展不收。”——脚伸出去就不收回来了。弟子就说:“已进不退。”推着车就过去了(笑声,掌声),结果把师父的腿压瘸了(笑声),但师父也不是好惹的,到了晚上,上堂的时候,师父拿着斧头说:“白天把我弄骨折的那个人出来,拿脑袋过来。”那个徒弟就认真地把脖子伸过去了。真的,那时候师父要给他一斧头,他也是很乐意的,但这样师父也就没有给他一斧头,所以他的脖子还没有问题,你们不要怕(掌声)。

  还有一个禅师,在地里割麦子,寺院里有很多地,吃饭的时候就打鼓,他听到打鼓就哈哈大笑,把锄头一扔转身就走。和他一起劳动的人很惊讶,百丈禅师就知道,他说:“你们不晓得,他开悟了。”他刚才听到打鼓就开悟了,这是观音菩萨修行法门。后来回到寺院以后,百丈禅师还要问他一下,看他是真悟还是假悟,他说:“你刚才在笑什么?”他说:“刚才我听到打鼓,肚子饿,就回来了。”百丈禅师还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也是与这有关,叫做“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百丈禅师享寿九十多岁,在他九十岁时,弟子们心疼他,每天劳动很辛苦,就把他劳动的工具收起来了,以为工具收起来后他就不劳动了。收起来以后,老和尚是不劳动了,到了要吃饭的时候,他不吃,他说:“我今天没有劳动,所以不吃。”这样弟子们也没有办法,只好又把工具还给他。你们看,在寺院他本来是精神领袖,但他完全是跟大家打成一片的,要劳动都是一起劳动的,这种境界就是消融了一切对立,精神与物质,头脑与手脚,主观与客观,过去与现在一切对立的一种当下的生活,当下的解脱与自在。

  今天我们回想起古代祖师修行的风范,特别是中国这片大地适合于行脚,山好,水好,幅员辽阔,所以在这片天地里走,我们排除其他因素,这山水就是最好的老师。看高山,听到潺潺的流水,这都是悟道的因缘。回想起祖师们修行的方式能给我们很多启发,今天的人离大自然越来越远,我们跟我们所生活的世界距离越来越远,而且现在大家的思想感情都受抽象的东西影响,我们都生活在符号里面,人和人见面都通过手机,在电脑里通过网络,在网上买东西,也不用去商场了,这很可惜,在网上谈恋爱,都不用见面了(笑),还要在网上成立一个家庭,我听到都很诧异。生活已经符号化了,抽象了,这样就离我们的本心,真心越来越远。因为真实的我离不开大自然,离不开周围的一切,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周围的人。所以禅僧的修行生活是开放的,这也是大乘佛法的精神。大乘佛法的修行是开放的,就是我们师父说的:“将个人融化于大众。”大众就是众生,一个大乘佛法的修行人,他的心是敞开的,向社会,向众生,与社会众生同甘共苦。不过它然是敞开,但也不是随波逐流的,他有自己的主张,它有自己的愿力,它有自己的智慧,它有一个不能被众生动摇的自己的天地。那么,各位,你们从各个地方来,当然很多是学生,有的已经工作了,在不同的环境,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问题,但都不要怕,把心敞开,用手去接触,用脚去接触,去碰撞,去摔跟斗,去流汗,在这个过程里去认识自己。这是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禅僧的,行脚生涯给我们的启发。

  现在让我们对促成我们这次行脚的善知识们表示感谢!

  梅局长的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高僧大德,各位营员,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井陉县民政局,宗教事务局,向大家远道而来表示热烈欢迎!欢迎大家来到河北省西部卫星城井陉县,欢迎大家来到国家级旅游名胜地苍岩山,欢迎大家来到井陉县的佛教重地卧佛寺。井陉县属于一个山区县,有 17 个乡镇, 33 万人口,都分布在山区,同时井陉县又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历朝历代都是这样。汉朝刘邦项羽的淝水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包括清朝的刘光才大战八国联军也在我们井陉县,还有抗日战争时的百团大战,由彭德怀、聂荣臻亲自指挥,也发生在这片土地上,所以说井陉县是兵家必争之地。同时它又位于河北与山西的边界上。井陉县的经济也是相当发展的,在全市也是名列前茅。井陉县的佛教事业在佛教界领导的关怀下,在禅慧法师的主持下,也是很有成就的。他经常带咱们开展佛教活动,救济贫困学生,以及扶困方面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所以我也非常感谢禅慧法师的领导。今天我也作为一位学员亲自参加夏令营活动,倾听明海法师精彩的讲授,很有启发。这样的活动对提高学员的实践、修行,提高佛教在社会的知名度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我对这个活动是非常赞同,非常支持的。预祝柏林禅寺的夏令营活动圆满成功!祝各位高僧大德修行有成,福慧增长!

  井陉县佛协禅慧法师的开示:

  尊敬的各位法师,尊敬的各位营员,阿弥陀佛!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井陉县佛教协会,代表苍岩山卧佛寺,对各位的远道而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预祝本次夏令营顺利的圆满完成!各位,首先我大致讲一下苍岩山、卧佛寺的情况。苍岩山这个自然风景旅游区已具有千年的佛教文化历史,传说隋朝隋炀帝杨广的第三个女儿曾经跟随隋炀帝从陕西南下,路过河北南河县的时候,没有跟随父亲南下,而是偷偷地留下来了,到了邢台的南河县后,这位公主就直接行脚到苍岩山,隐居修行,最后修成正果,、民间传说、千手千眼观世音就是以三公主来示现的,所以苍岩山与我们的佛教历史有着渊源的关系。再谈一下卧佛寺。卧佛寺是 1994 年经过政府批准修建开放的一个佛教场所。在苍岩山大部分旅游景点由县旅游局统一管理,而卧佛寺和山下的一个龙岩寺是佛教协令管理,龙岩寺住的是比丘尼师父。井陉县佛教协会是 1994 年成立的,至今已经有 9 个年头。这 9 年来在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市佛教协会,河北省佛教协会的领导下,举行各种各样的佛事活动,每年都有一些,带领弟子们举行打七、拜忏、放生,印经书等等一些佛事活动。另外还像刚才梅局长所讲到的,井陉县佛教协会虽然人数不多,全县佛教信徒大概不到三千人,但是就是这么两三千人每年定期地救助社会苦难的人,长期开展社会慈善活动。在这些慈善活动项目中,有救助有重大疾病的人,有救助在校特困的学生,以及救助社会上的孤儿,每年都要资助 50 、 80 或 100 个孩子,大多数资助的孩子都是井陉县的特困学生和孤儿,在其他地方资助像保定县的,站黄县的,石家庄的等等都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是大致的井陉县佛教协会的情况。

  非常欢迎大家能到井陉来行脚,预祝夏令营的行脚活动圆满成功,也祝广大营员们早证菩提,广增福慧!阿弥陀佛。

  

《十一届:苍岩山行脚开示(明海法师)》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