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想,我的想象。 我要说的其实是,作为女性一定要认识自己的长处。
最近科学家做了一个调查,调查世界上很多成功的人、领袖人物,比如像毛泽东、列宁、华盛顿等等。在调查以前,他们以为这些伟大人物一定是从小就很有独立性,不依赖父母也能学习,很勇敢很坚强。调查结果却正好相反,所有这些伟大的人物,小的时候都特别依赖自己的母亲,而且跟母亲的关系特别的好,比跟父亲的关系要好很多。毛泽东如此,列宁也如此,即使是中国古代的很多高僧也是这样。这个调查说明了什么呢?说明这些伟大人物在其成长阶段,母亲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母亲给他们的关爱和关怀,给他们心灵上的影响,奠定了他们一生成长的基础。母亲在充满爱意的情况下给子女喂奶水,那可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蛋白质与碳水化和物,里面有很多精神的养料,它对小孩以后的免疫力和心理成熟能力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关于这一点现在也有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
在日本有一位科学家研究水很多年,他写了本书叫做《水知道答案》,这是一本很流行的书,在北京还能买到。这个科学家发现水是有生命的,比如对水说“我感谢你、我爱你、你真漂亮、你真了不起”,然后用一种仪器拍出水的结晶图案,结果发现水的结晶都呈对称的花朵形状,就象六角形的雪花一样,非常漂亮。反之如果对水说“笨蛋、讨厌、丑八怪”,或者是把一张写有这些字的纸贴在上面,再来拍水的结晶,显现的形状就相当的紊乱,你们看水能反映我们的心态啊。可能是 1991 年的一天吧,那位日本的科学家发现水里的有害物质波动得很剧烈,再怎么对它说“爱它,感谢它”,也拍不出来好看的结晶,他大惑不解。第二天早晨起来看新闻,才知道美国发动了海湾战争,向伊拉克发射了相当于越南战争中所用炸弹总量的导弹。这个发现再次证明了,人的心灵对周遭的物质结构是有影响的,也可以说周遭的物质结构里面蕴含了人的精神活动。
英国有个脾气特别暴躁的妇女,生了小孩后用奶水喂养孩子,没想到小孩吃了她的奶后却死掉了。科学家很惊讶,到处找不到原因,结果发现她的奶水里有剧毒的物质,因为她的脾气很暴躁,经常大发雷霆嘛,但这样的毕竟是少数。几乎所有的母亲在喂养孩子的时候都是用最好的心态,你们想一想在那种情况下,小孩从母亲那里吃到的就不仅仅是所谓的蛋白质了,它里面还会含有很多其它的东西。如果这位母亲是位佛教徒就更不得了了,《般若般罗蜜多心经》、《妙法莲华经》都喂给孩子了。这就是我们女性在社会生活以及家庭生活中独特的作用,我们一定要认识到。
如果稍微留心一下,我们就会发现,现在的夫妻关系很多都是很紧张的,而紧张的夫妻关系对双方来说无异于是一种负担和包袱,那时家就变成了监狱,有些人就怕回家。我经常接待一些信徒和社会上的朋友,听他们讲家庭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有时候真是一筹莫展。夫妻之间,首先要认识到双方在一起是有责任的,责任第一,而不是先想我能从对方那里得到什么,要想我能给对方提供什么,能承担什么,能这样想一切就好办了。诚然,互相之间也会有矛盾,这时就要善用佛法的智慧去调解了。两个人在一起生活久了,心理动作和心念是能互相感知的。你想他,他也想你,你恨他,他自然也会感应到,所以最矛盾的时候一定要有一方勇敢地跳出来。对方对你不好,你就用佛教的方法念咒,对着那杯他要喝的水说“对不起!我感谢你,我喜欢你!”,这样偷偷地念,真心地念,不让他知道,等他回来后拿给他喝。注意就照我刚才说的那样念,要秘密的,秘咒嘛,一定不要让对方知道。
我们看下面的一个责任“亲族”,就是亲戚朋友之意:“一者给施”,要从物质上帮助他们;“二者善言”,说安慰的话,鼓励的话;“三者利益”,要帮助对方的困难;“四者同利”,自己有好处与他分享;“五者不欺”,同心同德。亲族反之也用五件事亲近我们,哪五件事呢?“一者护放逸”,我们善待亲友,他们也将反过来护持我们,使我们不放逸;“二者护放逸失财”;“三者护恐怖”,使我们不至恐怖,因为有很多的人作后盾,你就不会害怕;“四者屏相教诫”,如果我们有错误,会在人后悄悄地指出来;“五者常相称叹”,常在别人面前称赞我们,这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下面是讲主与僮使的关系,所谓的主与僮仆在现代相当于领导和下属。领导如何对待下属呢?一者“随能使役”,所谓人尽其才,根据他的长处和能力来安排他的工作。比如,这个人擅长电脑你就让他打电脑,这个人擅长公关你就让他公关;二者“饮食随时”,在现代相当于按时发工资,不能拖欠员工工资;三者“赐劳随时”,适时地要放假,不能让他连续地工作;四者“病与医药”,要为他买医疗保险;五者“纵其休暇”,相当于现代的劳保福利、退休保险金,这说的是如何当老板和领导。
那么怎样当下属呢?“早起”,上班不要迟到;二者“为事周密”,办事要周密有计划;三者“不与不取”,不要占公家的便宜,偷偷地用公家的电话打国际长途,这就不是“不与不取”;四者“任务以次”,老板交待自己的任务一件件地都能完成;五者“称扬主名”,就是在外赞叹公司的好处,在外说公司不好就相当于说自己不好。假如是卖鞋的,你就说我们公司的鞋卖得很快;你说我们公司很糟糕,老板不好总拖欠工人工资,公司管理也乱,最后公司的信誉受到损害也必然会直接影响到我们自身。
下面一个责任与义务是“供奉沙门、婆罗门”,在家人如何对待世外高人。“一者身行慈”,檀越是施主的意思,施主对待沙门和婆罗门要“身行慈、口行慈、意行慈”。为什么这里说慈呢?因为在释迦牟尼佛的教化里出家人一方面是我们的福田,是对我们有恩的人;另一方面还是悲田,这个悲不是慈悲的悲,是指生活条件比较差,无依无靠,需要帮助的意思。比如说,出家人没有家庭的支持,没有钱财,修行上可能遇到各种困难,生病缺医少药,所以他是需要我们支持的。“身行慈”就是出力帮助他;“口行慈”,说话赞叹他,在内心里尊敬他;“四者以时施”,在印度出家人都是托钵化饭吃,所以在家人要把饮食准备好,以供养修行人;五者“门不制止”,出家人来托钵化缘的时候,不要制止他。
但是现在有一个复杂的情况,在此我不得不给以说明。现在的佛教对出家人的管理不到位,加之信佛的人多,佛教在人们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所以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落后的一些地区,人们就借着佛教来谋生糊口。安徽有个村子,所有的人都装成假和尚、假尼姑去化缘,特别是在冬天,因为在冬天可以戴帽子把头发遮住。据说化缘回去他们还要给村里交税。事实上,在现在的社会中,真正的出家人是不会主动上门化缘的。那些以化缘为名打工的人,装出家人化几个钱也就罢了,糟的是他到你家里去胡言乱语。比如有些老百姓一看是出家人都很恭敬,师父快进来坐。他进去了,东看看西看看,然后就说,你这屋子里有股晦气!你想他是高人哪,既然能看出来当然也有办法解决的。他就说,我上九华山为你烧几柱香就化解了。烧香当然不能白烧,要花钱的。平安香多少钱呢?不太多,九百九十九吧。健康香多少钱呢?六百六十六吧,诸如此类。这时候你可能会想,给他吧不知道是真是假,不给他心里又不踏实。转念又一想,与其信其无,不如信其有,还是破财免灾吧。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大家一定要注意。
下面说沙门婆罗门当以六事教授在家人。“第一防护不令为恶”,不让他犯错误;“二者指授善处”,告诉他哪些是对的,哪些能做;“三者教怀善心”,让他心生善念;“四者使未闻者闻”,要让那些没有听闻过佛法的人听闻佛法;“已闻能使善解”,已经听闻过的要使他理解;“六者开示天路”。这本经是人天乘的教化,所以释迦牟尼佛没有讲成佛,没有讲解脱涅槃,只是讲如何保证能生在人道和天道,能够生到善处。
现在看流通分。善生童子说“甚善,世尊,实过本望”,您讲的超出我的想像,比父亲教给我的要好得多。“能使覆者得仰”,使那些颠倒的能扶起来;“闭者得开”,封闭的能打开;“迷者得悟,冥室燃灯”,黑的屋子里点了灯;“有目得视”,有了双眼能看见东西。这几句赞叹的话也是《阿含经》里,释迦牟尼佛开示之后,居士们经常说的。“如来所说,亦复如是,以无数方便,开悟愚冥,现清白法,所以者何?”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佛是“如来、至真”,他所讲法是真实不虚的;“等正觉”,他的觉悟圆满普遍平等;“为世明导”,为世间人的明导;“今我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唯愿世尊,听我于正法中,为优婆塞”,优婆塞就是男居士;“至今日始,尽形寿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不欺就是不妄语。
释迦牟尼佛是这样传播教法的,先帮助众生,然后由众生自己决定是皈依还是不皈依,是受戒还是不受戒。佛陀并没有上来就说,善生童子,你皈依我,我就教给你一个更妙的六方,而是先以佛法的智慧开导和帮助对方。他没有强拉对方入教或是暗示他要入教,“信了我就会幸福,不信就会堕落”。他非常实际地教给人们正确的人生观和生活道路,人们听完以后,自己再来决定是皈依还是受戒,这就是佛法的正道。所以我希望,我们各位居士、各位营员也要这样去做,在生活中先把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做好,再以佛法的智慧帮助别人,最重要的是不拉别人入教,而是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他人看到佛法的力量。
我们这期夏令营的主题是安住在责任和义务中。《善生经》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世间人要面对的六重关系,即六重责任和义务。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确实是这样。人在重重的关系网中生活,重重的关系网就意味着重重的责任和义务,如果我们能定好位,我们的人生将会幸福和快乐。在此基础上再发起出离心和菩提心,进一步修戒定慧、修六度四摄就能圆满究竟的佛果。如果没有人道的基础,出离心、菩提心和佛果就没有希望,这是我们从《善生经》里得到的启发。希望各位营员面对生活中种种的关系、重重的责任和义务时不要害怕,而是以佛陀的教导来指导自己,坚信如此走下去,一定能走出一条觉悟的路,我今天就讲到这里。
《十二届:《善生经》导读(明海法师)》全文阅读结束。